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成本管理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企业成本管理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企业成本管理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摘要:成本管理是任何一家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时都无法回避的管理课题,尤其对于一家上市企业,其完善的内部控制和精细的成本管理是吸引资本注意力和获取广大投资者信任的必要元素。

本文就简单阐述了目前很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成本管理方面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成本管理成本核算解决方法一、成本管理问题对上市企业的重要意义对于上市企业来说,对公众披露的财务数据,尤其是成本管理数据直接向投资者展现了企业管理者的财务治理水平,这一切会经由公司股价的波动来得到最终体现,反映市场对企业经营思路和管理水平的认可与否。

资本市场和投资者筛选可持续增长公司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看净资产收益率,这实际就是考量一家企业的利润增长率和净资产的管理能力。

而正如佳能公司中国区总裁小泽秀树所言:“利润率提高的秘诀在于成本控制”。

只有在研发、生产等环节做到严格控制,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才会加大产品或服务的利润空间。

那么一家公司是否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能否为股东带来持续稳定的回报,其关键就在于该企业管理层对成本精细化管理的水平。

二、企业进行成本管理时面临的现状1.成本管理概念模糊,管理意识不强很多管理者仍然把“降低成本”,理解为降低能耗、节省支出。

但实际上,成本并不可无限制降低,照此思路走下去,最终只能是以牺牲产品质量和损害企业效益为为代价。

这显然是牺牲客户和投资者利益的短视行为。

还有的领导认为成本管理就是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没有扩大财务控制的外延,更宏观地从生产前的预测、计划入手成本管理,并在事后对数据进行分析、检查,从中找出流程不尽合理的地方加以改善。

2.只聚焦生产环节的成本管理很多管理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错误认为既然成本只是发生在生产环节内,那么就狠抓生产环节,却忽略了成本的事前控制和事后分析。

实际上,影响成本的那些关键因素:投产项目规模、生产技术的先进性、生产流程设计的合理性等等,早在生产环节之前就已经决定好了。

而如果事前控制得当,将会给成本管理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样,不注重事后成本的数据分析,没有积极改进生产环节不合理处,依然会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

3.会计系统无法反映成本现实旧有的成本会计系统已经无法跟踪、反映生产经营全过程,更无法提供给管理层决策时需要的全部信息。

尤其在经营方式日趋多样化的今天,现有会计系统还只是聚焦于生产环节,无法提供市场中原材料、客户和销售渠道等的信息,更无法兼容处理供应商、合作金融机构等提供的海量数据。

没有客观、全面的数据反馈,势必影响到管理层对企业当下的审视和治理,也无法正确做出企业战略发展决策,甚至会误导决策层做出错误判断。

4.避免人才盲目消费我们看到很多岗位的能力要求其实并不高,但用人单位却希望尽可能招揽高学历人才就职,高学历人才势必带来岗位成本过高的问题,从而堆高人力成本价格;又或者,所在岗位对高学历人才缺乏挑战,导致人员变动频繁,也会给企业带来其他隐性成本损耗。

而在另一方面,却有管理层片面削减人力成本,让能力不足的人员充任在高要求岗位上,致使岗位生产效率不高,徒使企业浪费财力在人才的培养上,影响到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

5.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低很多企业财务人员,尽管拥有很高的学历和专业资格证书,但只懂财务,不懂生产环节、工艺流程,也较少关心技术环节的问题。

这就造成了在对生产环节进行财务科目选择和耗工耗料的判断上非常盲目,无法提供真实可信的数据信息,更无法就如何减少成本支出,从哪些环节着手可以减少损耗等提出科学合理化建议。

显然,财务人员的技术短板严重制约了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企业如何做好成本管理1.加强成本管理意识,转变成本控制理念管理层应该加强成本管理的意识培养,确立成本管理是企业永续经营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的观念。

并将此理念推行至公司上下。

使每个环节都能自觉意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企业领导者也要树立新的成本管理理念——成本控制不意味着成本降低。

如果从长期看,费用的持续投入会给企业带来长期的潜在收益,那么这种投入就是合理的,应该被保护的。

比如苹果公司的每年的研发费用高达近20亿美元,但正是这种“必要的支出”保持了苹果公司在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相信真正愿为投资者带来持续稳定回报的经营者都会做出正确决策。

2.实行全员成本责任制不仅推行成本控制理念,使公司每个岗位认识到成本控制的意义,自动自觉挖掘向现有岗位要成本效益。

更要在企业财务部门的牵头下,对经营过程中每个环节推行成本控制的承包责任制,将企业目标分解到各个部门、各个岗位,使每一个成本中心的目标变得清晰、可控,落实到部门责任人,同时也要注意协调好各部门间的关系,使其既能挖掘各部门的成本控制潜力,同时其最终效果的累加,能更好地为企业总目标服务。

3.宏观地进行成本管理工作不能再把成本控制的目光仅仅聚焦于生产环节本身,而是要更加重视生产环节之前的基础调研和流程设计等前瞻性工作,从根本上把握成本管理的方向和力度。

也要跳出生产领域,将成本管理的外延扩大至流通等领域的管理控制,通过对所处行业的生产、流通流程进行再造,达到为客户、为企业投资者降低成本的目标。

这样的成本管理不仅达到降低支出的目标,也更好地为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目标服务。

4.加强人力资源投入不吝啬于对一线员工的教育培训投入,提升技术员工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使其在专业领域有所突破,最终通过技术革新或生产流程再造实现降低成本比单纯压缩成本支出更合理有效,也更符合企业长期发展战略。

对员工有所约束的同时,也不忘采取奖金、股票期权等方式对合理化建议进行奖励,鼓励支持经营者更加注重长期的成本控制措施,而非短期的财务数据游戏。

这才是真正对投资者负责的企业治理态度。

再有就是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投入,使其对行业知识、技术知识有很好的了解,增强其与技术岗位的沟通,方便财务人员从更专业的角度进行审核监督和提出建议。

5.注重新技术对成本控制的作用运用先进技术,提高现有工艺水平是节能增效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部分重大项目、生产难点进行技术攻关,实现技术创新和升级。

同时积极分析经营各环节,寻找可以改进的质量控制点改进操作提升其工作效率。

不断将流程和技术改进的效果反馈给管理层,评估技术升级带来的成效,以继续推行新技术的应用。

这才是真正能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构建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此时也要注意,在新技术的应用、研发环节的支出实质是对企业长期成本的降低,是成本管理中的积极因素,是不能节省的投入。

结论:企业管理者只有树立成本管理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观念,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建立成本管理控制体系,运用先进的成本控制理论和方法,严格执行成本管理策略,才可能使企业的利润空间加大,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傲然同侪。

参考文献:[1]王满,贺鹏.神东煤炭公司四级成本管理体系的实施[j].财务与会计,2009,(07)[2]姚靠华,张红艳.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探析[j].财务与会计,2009,(11)[3]曹海敏,朱传华.管理会计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4]吴文军.创业板上市公司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5]李维安.现代公司治理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6]郑长德,刘小军.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行业差异的实证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09)(责任编辑:郭伟)(上接第144页)核算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具体的利用程度尚不能跟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这也是我国铁合金发展水平比不上他们的原因之一。

四、相关建议(一)加强铁合金产业的信息化管理,引进abc成本核算法abc成本核算法,是指基于作业的成本计算方法,它覆盖的成本信息比较全面,处理的数据和涉及的层面都较广,是现今比较科学比较先进的成本核算法。

但是这一核算方法是要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做支撑的,它需要将铁合金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成本数据信息化,然后通过作业的形式将铁合金产业中的资源消耗与成产品成本之间连接起来,通过作业的分离、归纳和组合转化出各种产品的成本是多少,将成本计算方法系统化、科学化、简明化,所以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

另外企业信息化是今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我们处在信息大爆炸的年代里,要想发展和前进就必须时刻了解各种信息充实自己,企业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二)加强对原始成本信息的管理在电炉硅锰的冶炼过程中,用到的主要原材料——锰矿产自南非和苏联,所以受外国限制较多。

除此以外,很多炼铁的原材料都集中在少数地区,因此原料价格很容易受各种因素而浮动,我们的炼铁成本也会跟着变化,对原始数据的搜集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另外原始数据的搜集是进行成本核算的第一步,培养员工的数据记录意识,使得他们能够自觉记录相关信息。

另外加强铁合金产业内各部门间的联系也是非常重要的。

铁合金流程比较长,在成产过程中很难精确的控制每一步,而加强铁合金各成产部门的沟通是保证数据正确性的关键。

信息化管理也是改善原始成本数据管理工作的重要方法。

铁合金产业中因成本信息庞大,所以容易丢失和弄错,但是具备高度信息化的计算机不会,所以尽可能整合企业的资源,实现在erp环境下统一运行,争取效益最大化。

(三)加强对成本核算结果的利用根据企业的发展方向、发展现状和实际情况等,从成本核算结果中筛选出目前企业可以改善的地方,如铁合金中某项材料的成本筛检、铁合金物流过程中成本的管理等等内容。

重要是在确定有可以改善的地方之后,企业的领导者和企业的各级员工都要下定决心共同改善企业管理中的不足,开源节流,深挖潜力,其中加强对企业员工的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使得整个企业上下一心,共同努力达到最终开拓企业市场的目的。

五、总结钢铁是我国非常重要的重工业之一,只有将钢铁产业链发展好了,我们才会真正在世界上立足,而提升铁合金产业的综合质量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我国铁合金——电炉硅锰的成本核算工作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在实际冶炼中,很多企业认为电炉是越大越好,其实不然,适当的电炉容量才是发展自身最好的方法,这些都可以从成本核算过程中分析得出。

另外通过对成本核算数据的科学分析,能进步一合理配置资源,提升我国钢铁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1]蒙秋男,刘晓冰.基于广义作业的钢铁生产成本核算方法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9,15(1)[2]邵雅军.erp环境下钢铁企业成本管理模式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1,10(28)[3]陈萍.钢铁企业成本核算方法综述[j].当代经理人,2006,11(15)[4] g.a.powell.电炉合适规模的选择—从经济效益及投资方面来看,电炉越大越好吗?[j].铁合金,2004,35(5)[5]刘晓冰,翟坤,蒙秋男,宋旭东.钢铁企业作业成本核算模型[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0,5(16)[6]田翠香,周述明,赵景慧.改进我国钢铁企业成本管理的思考[j].特钢技术,2007,12(25)(责任编辑:何秀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