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几个关键问题探讨
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几个关键问题探讨
适度规模是动态变化的,随着工业化、城 镇化的推进、农民数量的减少和生产条件的改 善,而不断扩大。从现阶段各省的生产实践来 看,100亩到300亩之间的种粮大户和家庭农 场显示了良好的发展活力,占的比重最大。 1994年浙江省种粮大户的耕地适度经营规 模普遍为15-20亩(复种指数215%),户均 收入为3810元,2013年种植粮食的家庭农场 平均经营耕地在300亩左右,户均年收入约20 万元;毗邻的上海市松江区,种植粮食的家庭 农场平均规模为113亩,户均年收入约15万元。
运行机制:主要依托县乡基层农技部门和农机、 植保专业合作社等提供的公益性和社会化服务。 水稻、小麦播种前,广汉市农技部门为其提供品 种选择指导;由当地农机大户廖兴华的农机专业 合作社为其提供土地耕整,小麦机播、机收和水 稻育秧、机插秧、机收、粮食转运等服务;日常 的苗情长势监测、肥水管理、防治病虫等措施由 黄明水制定,付费聘请附近农民为其提供施肥、 浇水等服务,植保专业合作社为其提供病虫害统 防统治服务。小麦、稻谷收获后转运到当地粮站 寄存,在那里统一晾晒并入库,需要资金时从卖 粮款中支取。
一、为什么要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 传统的粮食生产形式与现代农业发展出 现了不适应、不匹配、不协调的三大矛盾: 一是家家包地、人人种田的一家一户细小 分散的“超小规模”经营与农业现代化发 展不适应;二是务农种粮“副业化”、 “兼业化”现象日益突出,与确保国家粮 食安全的战略定位不匹配;三是种粮效益 低下,与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不协调。
二、粮食规模经营中“适度”的判定依据 适度规模经营的概念源于规模经济,指 在一定的自然、经济、技术、社会条件下, 适度扩大生产经营单位的规模,使土地、 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配置趋向合理, 以达到最佳经营效益的活动。不能充分利 用各要素的潜力但仍能保证经营者实现最 低利润目标的经营规模是临界经营规模, 能够充分发挥各要素的潜力以获得最大经 济效益的经营规模是最佳规模;介于临界 规模与最佳规模之间的就是适度规模。
三、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基本原则及 目标取向
基本原则:一是农民主体,多方参与。坚持以家庭承 包经营为基础,突出农民主体地位,扶持种粮大户、土 地股份合作社和多种形式的粮食生产服务组织,提升粮 食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构建“农民主体,多方参 与”的粮食规模化经营格局。二是规模适度,集约高效。 因地制宜指导粮食规模化经营主体选择合适的作物和模 式,并根据物质装备条件,合理确定粮食经营规模,提 高单产和规模报酬,做到规模适度,集约高效。三是政 府引导,有序推进。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扶持、有效服 务、规范管理,保证粮食规模经营工作的有序推进。
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几个 关键问题探讨
四川省农业厅粮油处 刘代银 2014年7月·成都
一、为什么要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
二、粮食规模经营中“适度”的判定依据
三、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基本原则及目标取向
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途径及发展方向
五、四川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六Leabharlann 怎样加快推进四川粮食适度规模经营?
“三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农村劳动力缺 乏、农业后继乏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小 规模种粮“高成本、低效益”的问题越来 越突出,耕地撂荒问题越来越突出。 “三个越来越迫切”的问题:对改善农业基 础设施的期盼越来越迫切,对加快耕地流 转、扩大种植规模的期盼越来越迫切,对 社会化服务的期盼越来越迫切。
因此,必须创新生产经营方式,大力 推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这是现代农业发 展的必然趋势、战略方向和现实选择,更 是确保粮食稳定增长的根本路径。今后, 农业的支持要素应向适度规模经营聚集, 政府特别是农业部门的工作应以此为重要 抓手和平台,合力加以推进。
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途径及发展 方向 主要类型:土地租赁型、农户合作型和统 一服务型。 土地租赁型:种粮大户、家庭农场、龙头 企业带动模式。 农户合作型:土地股份合作社、合作农场 模式。 统一服务型:专业合作社服务、全程委托 代理模式。
1、土地租赁型:是由一些熟悉粮食种植 技术并具有一定的生产经验和资金实力的 农户、业主或企业,通过土地流转获得较 多的土地经营权,集中耕种实现粮食的规 模生产。这种模式经营形式灵活,有利于 激励生产者采用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 对农业的投资积极性较高,并对投资回报 精打细算以期获得较高收益;有利于主动 采用农机作业。
典型实证分析:以广汉市连山镇锦花村种粮 大户黄明水为例 组织形式:黄明水通过村、组牵头与农户自愿 协商,签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协议,有偿 集中耕地1260亩,每年大春种水稻,小春种 小麦,已成为当地有名的种粮大户。 职责权益:流出耕地的农户从黄明水处获得耕 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使用费(每亩700元左 右),享受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和良种 补贴;黄明水享有在流转耕地上种植粮食的 全部收益,自负盈亏,同时享受省上和当地 的种粮大户补贴。
经营土地的最适规模就是专业农户种田的 家庭经营收入与外出务工收入相当时生产经 营的规模。计算公式: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户均人口/亩均收益。 适度规模区间的下限是专业农户种田的家 庭经营收入与本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当时的 规模。计算公式:本地农民人均纯收入×户 均人口/亩均收益。 适度规模区间的上限是不突破专业农户种 田最大投资能力和最大经营能力时的规模。 计算公式:当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户均 人口/最低投入回报率(25%)/亩均现金成本。
目标取向:首先,是要通过实现集中成片、 集约高效的规模种植,提高粮食的产出率和商 品率,稳定粮食生产,保障商品粮源;其次, 是要通过实现粮食的规模效应,增加经营主体 的经济收入;第三,是要通过实现大规模的农 机作业,推进农业物质技术装备的改造提升和 社会化服务能力的显著增强;第四,是要通过 培养造就一批善经营、懂管理、有影响的粮食 适度规模经营主体,进一步推动农村的分工分 业,逐步消除农业兼业化,从根本上解决“谁 来种粮”和“可持续种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