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供需平衡
2011-1-30
11
编写人员配置计划
预测人员需求
编写人员供给计划
编写人员招聘计划
编写人员晋升计划
编写人员调整计划
制定培训计划
编写人力资源 费用预算
编写人力资源政策 调整计划
关键任务的风险 分析及对策
12
2011-1-30
二、人力资源规划的评估
规划者在评估时应考虑以下一些具体问题: 规划者在评估时应考虑以下一些具体问题: 人力资源规划者熟悉人事问题的程度以及对他们的 重视程度; 重视程度; 规划者与提供数据和使用人力资源规划的人事、 规划者与提供数据和使用人力资源规划的人事、财 务部门及各业务部门经理之间的工作关系如何; 务部门及各业务部门经理之间的工作关系如何; 有关各部门之间信息交流的难易程度; 有关各部门之间信息交流的难易程度; 决策者对人力资源规划中预测结果、 决策者对人力资源规划中预测结果、行动方案和建 议的利用程度; 议的利用程度; 人力资源规划在决策者心目中的价值如何。 人力资源规划在决策者心目中的价值如何。
企业人力资源需求旺盛, 企业人力资源需求旺盛,供给不足 企业人力资源在表面上可能回达到 稳定, 稳定,但企业局部仍然同时存在着 退休、离职、晋升、降职、 退休、离职、晋升、降职、补充空 不胜任岗位、 缺、不胜任岗位、职位调整等 人力资源需求不足, 人力资源需求不足,供给变化不大
人力资源状态
供不应求 结构失衡
2011-1-30 10
(五)编写人力资源费用预算 (六)编写人力资源政策调整计划 其中包括招聘政策、绩效考评政策、 其中包括招聘政策、绩效考评政策、 薪酬福利政策、激励政策、 薪酬福利政策、激励政策、职业生 涯规划政策、员工管理政策等。 涯规划政策、员工管理政策等。 (七)关键任务的风险分析及对策
2011-1-30 14
萧条时期
供过于求
2011-1-30
3
二、人力资源供求不平衡的 调整措施
(一)人力资源供大于求 (二)人力资源供小于求 人力资源总量平衡, (三)人力资源总量平衡,结构不平衡
2011-1-30
4
(一)人力资源供大于求
1.通过开拓新的企业生长点来吸收过剩的人力 通过开拓新的企业生长点来吸收过剩的人力 资源; 资源; 2.进行员工培训; 进行员工培训; 进行员工培训 3.减少工作时间,并随之降低工资水平; 减少工作时间, 减少工作时间 并随之降低工资水平; 4.裁员; 裁员; 裁员 5.实施提前退休计划; 实施提前退休计划; 实施提前退休计划 6.合并或关闭某些臃肿的机构,以减少人力资 合并或关闭某些臃肿的机构, 合并或关闭某些臃肿的机构 源供给,并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 源供给,并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
2011-1-30 8
第二节 人力资源规划的 编制和评估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编制 二、人力资源规划的评估
2011-1-30
9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编制
(一)编写人员配置计划 (二)预测人员需求 (三)编写人员供给计划 主要包括人员招聘计划、 主要包括人员招聘计划、人员晋升计划 和人员内部调整计划等。 和人员内部调整计划等。 (四)制定培训计划 包括培训政策、培训需求、培训内容、 包括培训政策、培训需求、培训内容、 培训形式、培训考核等内容。 培训形式、培训考核等内容。
2011-1-30 13
此外,评估时还要对以下的几个因素进行比较: 此外,评估时还要对以下的几个因素进行比较: 实际补充人数与预测的人员需求量的比较 劳动生产率的实际水平与预测水平的比较 实际的人员流动率与预测的人员流动率的比较 实际执行的行动方案与规划的行动方案的比较 实施行动方案后的实际结果与预测结果的比较 劳动力和行动方案的成本与预算额的比较 行动方案的收益与成本的比较
2011-1-30 6
4.延长员工的工作时间或增加工作量, 延长员工的工作时间或增加工作量, 延长员工的工作时间或增加工作量 并相应地提高工资; 并相应地提高工资; 5.雇佣临时工; 雇佣临时工; 雇佣临时工 6.制定招聘政策; 制定招聘政策; 制定招聘政策 7.外包。 外包。 外包
2011-1-30
第十一章 人力资源的供求平衡
第一节 第二节 人力资源供求不平衡的调整 人力资源规划的编制和评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11-1-30
1
第一节 人力资源供求不平衡 的调整
一、企业发展与人力资源供求状态 二、人力资源供求不平衡的调整措施
2011-1-30
2
一、企业发展与人力资源供求状态
企业发展 阶段
扩张时期 稳定时期
现象
7
(三)人力资源总量平衡, 结构不平衡
人力资源结构失衡的调整方法通常是上述 两种调整方法的综合运用。 两种调整方法的综合运用。如: 通过企业内部人员的晋升和调任, 通过企业内部人员的晋升和调任,以满足 空缺职位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空缺职位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对于供过于求的普通人力资源,可以有针 对于供过于求的普通人力资源, 对性地对其进行培训, 对性地对其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知识技 让他们发展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才, 能,让他们发展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才,补 充到空缺的岗位上。 充到空缺的岗位上。
2011-1-30 5
(二)人力资源供小于求
1.通过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的岗位流 通过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的岗位流 动,将相对富余的合格人员调往空缺 岗位,以增加劳动力的供给; 岗位,以增加劳动力的供给; 2.运用科学的激励手段,提高劳动生 运用科学的激励手段, 运用科学的激励手段 产率,减少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产率,减少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3.提高企业的资本技术有机构成; 提高企业的资本技术有机构成; 提高企业的资本技术有机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