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漫产业的艰难发展之路以动画发展为主摘要:中国动漫曾经以《大闹天宫》等经典作品震撼世界,当时可以说是中国动漫最辉煌的时期。
自19 世纪80 年代起,中国动漫走出了停滞期,却面临美国、韩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动漫产业的冲击,同时自身产业链混乱、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逐渐凸显。
淘汰劣质产品、打击盗版、输出文化产品,不仅是动漫产业的当务之急,也是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动漫产业;市场特点;竞争;产业链一、引言日本动漫,已经走向了世界,据国外统计,它的产值占日本总GDP勺10%以上;美国作为超级英雄大国,也是动漫周边产品大国,仅仅动漫形象授权产品产值就占世界总产值的70%相比之下,中国整个文化产业仅占总GDP勺3%身为拥有十四亿人的人口大国,中国面临“市场大、产值小” ,市场被他国产品占据的窘境。
中国动漫产业起步并不晚,甚至日本动漫之父手冢治虫就是受中国动画影响走向动漫产业的;当年中国动画的质量,在国际上首屈一指。
可是,现在中国动漫产业举步维艰,虽然产量居高不下,但难出大作、没有现象级作品,大家对国产动画也从当初提到大闹天宫时的自豪转变到现在的厌恶甚至唾弃,甚至如今“动漫迷”已经是日漫迷的代名词。
那么,这数十年间,中国动漫产业究竟是如何发展的,出现了哪些问题,又如何解决呢本文从历史出发,以中国动画为主要视角,分析中国动漫产业现状、问题,并提出解决二、中国动漫产业的近百年之路(一)迈出首步:1888 年,爱米尔?雷诺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片,《一杯可口的啤酒》,成为电影出现之前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片。
20 世纪20 年代,《大力水手》等海外动画片第一次进入中国。
受国外动画电影及技术启发,万氏兄弟于1922 年(一说1 925年)创作了中国第一部动画——广告《舒振东华文打字机》,此后又创作多部无声动画。
1926年,在资金不足、场地受限、设备简陋等多重困难下,万氏兄弟拍摄了动画短片《大闹画室》,影片由长城画片公司出品。
虽然故事情节简单,片长仅12 分钟,但它是中国美术片的开始。
(二)走向巅峰:建国初期, 中国动画——当时被称为美术片——发展迅速。
不仅有老牌公司万氏兄弟摄 制的中国第一部木偶片《小小英雄》 、第一部剪纸片 《猪八戒吃西瓜》 ,也有由上海美术电影 制片厂 1960 年制作的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 《小蝌蚪找妈妈》 ,更不用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 厂于 1961 年— 1964 年制作的一部彩色动画长片《大闹天宫》 ,荣获第二十二届伦敦国际电 影节最佳影片奖、 捷克斯洛伐克第 13 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短片特别奖等多项国际大奖。
可惜当时国内只有 1957 年成立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这一家动画电影制片厂,而且当时国 产动画虽然中国味十足,却受限于传统的作画方式,成本较高、效率较低、人才缺失,导致 中国动画电影质量较高,但总体发展较慢。
(三)陷入困境:文革之后, 百废待兴; 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 电视的迅速普及为国产动画提供了新的 平台, TV动画与动画电影共同快速发展。
诸如《舒克贝塔历险记》 、《黑猫警长》等优秀少 儿动画作品涌现,丰富了80 后们的童年;但同时,由于国产动画青年向、成年向作品的缺 失,国内引进了如 《变形金刚》 、《圣斗士星矢》 等优秀国外作品, 竞争之下, 国动颓势初现。
到了 1995 年后, 虽然中国动画出现了如深刻题材的 《白鸽岛》、校园题材的 《我为歌狂》 等作品, 做出了一定的尝试, 但这段时间大量享有国家补贴的劣质作品出现, 中国动漫整体 水平迅速下降。
与此同时,美国超级英雄动画建成体系、 日本动画质量数量均显着提高,火 影海贼先后问世,几乎共同组成了 90 后们的童年回忆。
而国产“羊熊猪”更是成为了经久 不衰的吐槽对象, 国产动画陷入了良莠不齐且劣质占据多数的境地, 也在竞争中逐渐失去了 新一代中国青年的青睐。
(四)网动时代:2012 年,有妖气在多方筹备下投资制作了《十万个冷笑话》动画第一集,并于 7 月 11 日正式动画上线公开,上线当天流量便突破 1000 万,至今已播放超过 15 亿次。
由于《十 冷》的成功,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投资网络动画,许多动画(包括一些TV 动画)开始走向 网络平台,通过售卖播放权或设置观看收费获得盈利。
诸如《纳米核心》、《镇魂街》等近期优秀作品均属于网络动漫。
由于商业性较强,动画素质普遍偏高。
此后,万氏兄弟不断尝试研制有声电影技术,《骆驼献舞》 。
1935— 1949 年间我国共计创作约月 19 日于上海隆重推出的动画电影《铁扇公主》 国早期动画产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并于九年后拍摄了我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 20 部有声动画电影, 其中包含了 1941 年 11 。
作为国产动画片开拓者,万氏兄弟为我2009年1月16日,《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在全国影院上映,创下8621万票房。
虽然口碑并不太好,但这部剧场版让很多投资者将目光再次移向了动画电影。
喜羊羊、熊出没剧场版获利颇丰,大圣归来更是创下近十亿票房,加上近期即将上映的话题之作《大鱼海棠》为其他国产动漫指明了另一个方向:动漫电影化。
可以说,网络与影院正逐渐取代TV,成为优秀国产动画的主要平台。
三、中国动漫产业现状简述(一)总述: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6]32号文件,“动漫产业”定义为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食品、电子游戏、主题公园、博览会、虚拟代言人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
自2004年政府正式保护国产动画以来,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极为迅速。
2013年中国动漫产业总产值是2000年的十倍,产片数、总时长更是数十倍;国家每年大量补助动漫产业,仅深圳华强文化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便收到共40亿的补助款;同时也诞生了诸如《蓝猫淘气三千问》、《虹猫蓝兔七侠传》等优秀作品。
但也就在这段时间,中国动漫在国内国际的口碑迅速变差、生存空间被不断挤压,中国动画产业达到了危急关头。
图一2010-2013 年中国动画产量图二2010-2013 年中国动画产片数动画制作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企划,即寻找素材、寻求资金,做初期的准备工作;制作,;. T即制作团队设计分镜、设计情节、画原画、配音等,将策划变为动画的过程;销售,即寻求播放平台、开发周边产品,利用动画赚取利润。
以下将主要沿制作链条,从动画出发,探讨当前中国动漫产业的现状以及问题。
(二)产业现状:1策划:(1)题材动漫产业简称“ ACG”动画,漫画,游戏,小说。
后三者均可以改变为动画,因此也可以说,在不讨论原创剧情的情况下,这些作品就是动画题材的主要来源。
先说漫画。
仅拿动画之家举例,这个网站几乎没有正版独家版权,但漫画相对全面。
据网站统计,共收录2547部内地漫画、78部港台漫画,不包含几乎所有目前最火的漫画。
虽然漫画质量参差不齐,但即使百里挑一,依然可以提供足够多的剧本素材。
而且中国漫画主要走青春、搞笑、武侠、黑暗这四种路线,很适合改变为成人向/青年向动画,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
起点中文网是中国最有名的小说网,目前共收录1435811篇小说,VIP作品36410篇,精品小说共计712篇,4-5级作者(月收入一万元及以上)约460人。
如果仅起点中文网,可以说不论是作品数量还是优秀作者数量都已经足以提供足够多的动画剧本。
而且,由于多数网络小说受众均为18-30岁的青年或中年人,其改编动画作品可以弥补国内成人动画市场的不足。
至于游戏,截至2014年1月,国内各厂商至少制作出了150部galgame,在数量与质量上很难与日本相提并论。
由于国内缺乏具体作品的销量统计数据,我只好用作品贴吧的关注人数来衡量作品人气:截至2016年6月,国产gal贴吧关注人数为679人;人气作品《紫罗兰》及续作贴吧关注人数为1646人,但贴吧主要讨论内容已经变为了植物紫罗兰以及紫水晶;其余贴吧关注人数均未破千。
中国文字冒险类游戏明显缺乏人气,这使得改编困难重重。
综上所述,中国动画的素材来源除游戏略显匮乏外,总体上完全可以保证有优秀的剧本来源,中国理应选择高质量的动画素材。
此外,儿童主要喜爱童话题材、教育题材、神话题材,而这三种题材就占到了2012年总数的70% 2013年总数的%,可以看出,目前中国题材仍然集中在少儿题材,青少年喜爱的科幻、适合成人观赏的的现实题材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这一部分市场,基本被白白送给了海外动漫。
(2)资金这里主要对动画进行分类:在电视台播出的TV动画,与在网络平台播出的网络动画。
2004年起,国家出台《关于促进中国动画创作发展的具体措施》,对在本地电视台、省电视台播出的国产动画发放500-5000元/分钟不等的补贴。
另外,广电总局还设立多项奖金,2012年度六大类奖励项目获奖数额共190个,奖励资金共计1765万元;2013年度专项资金奖励项目共166个,奖励资金共计1707万元。
加上国家为动画公司进行的收益性、资产性政府补助,基本可以支持较低成本的动画制作,如《蓝猫淘气三千问》前100集每集不超过十万,《雷锋的故事》每分钟约400元。
网络动漫方面,成本一般相对较高。
如2015年7月走出国门的网络动画《雏蜂》,每分钟费用高达三万元人民币;有妖气COC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动漫制作成本大概为五万元人民币。
国家补贴在这样的成本面前只是杯水车薪。
因此,网络动画公司只有众筹或寻找融资渠道。
目前由于先前《十万个冷笑话》大获成功,腾讯、哗哩哗哩动画等公司投资网络动画,网路动画资金相对充裕,开始涌现优秀的作品;但网络动画仍存在诸多问题,留到后面讨论。
2、制作:2014年年末经文化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三部门联合认定的动漫企业共有669个,重点动漫企业43个;2015年年末,经文化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三部门联合认定的动漫企业共有730个,重点动漫企业43个。
依据日本2006年统计数据,当时日本共有动画制作公司718家,其中动画片制作公司440家。
对比中日数据,中国动画企业数量严重不足,而且企业中鲜有规模超过百人的制作团队,制作能力有限。
实际上,中国国内动画市场总需求为20 万分钟以上,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扶持政策改变,动画产量持续走低。
图三2004-2014 年中日动画总产量此外,根据2013 年统计,历年来取得国产电视动画片发行许可证的制作机构共有656 家,最近5 年来无产量的有100 家(占%),最近4 年来无产量的有155 家(占%),最近3 年来无产量的有217 家(占%),最近2 年来无产量的有303 家(占%),2012 年无产量的有439 家(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