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测试卷答案【篇一: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字词小天地(27分)一、读句子,写词语。
(8分)二、择优录取,选字填空。
(5分)艰坚()持()巨()固()险()贞不屈()强()辛()定()决()苦卓绝三、锦上添花巧搭配。
(4分)( )的线路 ( )的回击 ( )的感情 ( )的神情()地尝试 ()地计算 ( )地端详 ( )地怀念四、一锤定音(用“√”选择正确的读音)。
(4分)奔丧五、词语改错(圈出错别字,并在括号内写出正确的汉字)。
(6分)竟相开放()波滔起伏()锦锈山川()壁空如洗()百挠不回()比翼连翩()恢心丧气()可见一班()抱撼终天()贫来入梦()句子百花园(32分)一、用“视”组词填空。
(5分)1.在战略上要()敌人,在战术上要( )敌人。
2.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我们不可( )。
3.当今世界依然还存在着种族( )。
4.瞧,王帆的脸上流露出了( )的神情。
二、日积月累巧补充。
(8分)1.,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我深情地爱着。
(3.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
(4.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她,离开了他们,,。
(三、句子加工厂。
(11分)1.句子增肥。
(扩句)( )儿女()想念( )祖国。
2.句子巧变身。
(1)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改为感叹句:改为反问句:(2)看到她的神情,我想起自己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
改为双重否定句:3.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成一句。
(1)海岛战士自己多吃苦受累。
海岛战士要千方百计建设好祖国的海岛。
侵不安席(终天之悔())))))5、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改成“被”字句)6、我仰躺在沙发上,听风从窗外吹过。
(改成拟人句)7、房东太太说,她的儿子今天从学校回来。
(改成用冒号和引号的句子)8、我看到她的神情便想起自己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
(缩写句子)1.季羡林老先生怀念的两个母亲分别是:他的生母和祖国。
()2.《怀念母亲》的作者“独在异乡为异客”,所以非常想念家乡的亲人。
()3.《彩色的翅膀》赞扬了边防战士用自己的方式对祖国海岛的热爱。
()4.《中华少年》写出了祖国广大少年的自豪和远大的志向。
()五、重温课文句子,体会句子蕴含的感情。
(4分)1.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
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句义:2.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他”指的是,“第一条铁路” 指的是,这句心理描写表现了他。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1分)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
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背着标杆、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构图。
塞外常常是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
詹天佑不管条件怎样恶劣,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
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
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还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
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
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
”1、在文中找出一个中心句,用“﹏﹏”画出来,并在中心句中找出一个词作为这段话的小标题,写在括号里。
()2、用“——”划出排比句,读一读,说说你体会到什么?3、想一想作者围绕勘测线路,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4、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这句话表现了詹天佑的精神。
习作pk厅(30分)我们的祖国像雄鸡一样屹立在世界东方,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丰富的物产、杰出的人才?? 以“祖国,我爱您”为主题,写一篇作文,努力做到内容充实具体,感情真挚,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
第二单元测试参考答案字词小天地一、杰出真挚阻挠避免恶劣凄凉控制惊叹四、怒,气势很盛;伏,低下去;斑,斑点;洗,用水洗干净;业,工作或劳动;折,弯曲。
句子百花园一、藐视重视轻视歧视蔑视三、2. (1)这件事的确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啊!这件事难道没有给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吗?(2)看到她的神情,我非想起自己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不可。
3.宁可?也无论??都五、1.拥有母爱,作者觉得自己的灵魂才是完全的,而失去了母亲,就感到空虚、寂寞,似乎整个世界都变得一片黑暗,也缺少了快乐。
母亲的离去,带给作者多大的伤痛与终生遗憾。
足见作者对母亲的眷恋,对母爱的渴望。
2.詹天佑,京张铁路;强烈的爱国热情和一心为国争光的坚定决心。
六、6 3 1 4 2 5阅读新世界1.身旁好象没有人。
形容态度傲慢,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
2.①②②③3. ?。
?!,,?4.正面描写;同青年小伙子作对比,以突出人物思想品质的高尚。
5.是,因为两位青年小伙子为争座位发生了争执,为避免一场殴打,所以,她才下车。
6.为了衬托小姑娘那种避免争位殴打谦让的精神。
7.①“火车的轰鸣声??连心都凉了。
”②“她那胖乎乎的白净净的??跟苹果似的。
”8.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民族、国家,都应该有美好的心灵、高尚的精神或者气节;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篇二: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带答案)】二、读拼音,写词语。
(8分)省略号的主要作用有:①表示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
②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
③表示语音的跳跃。
④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
遣)将1、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②)2、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①)3、“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
??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③)4、“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我可替你担心呢!” (④)七、判断句子的对错,对的在括号里打“√”。
(5分)1、那唯一的听众中的老教授就是个聋哑人。
()2、别饿坏了那匹马中的残疾人家中根本没有马.( √ )4、“看见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前些日子我买给他的所有马草!”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转折作用。
()5、“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的睡着。
”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来()八、下面的句子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将序号填入括号内。
(5分)a .环境描写 b.语言描写 c.心理描写 d.神态描写 e.动作描写①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 d )②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 ( c )③他用双手拼命地摇着轮椅,想挡住我的路。
( e )④林子里静极了。
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 a )⑤“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
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 ( b )九、把下列名言警句补充完整。
(5分)1、轻诺必寡。
2、民无不立。
3、,不能动人。
4、,天之道也;,人之道也。
5、有所,纤毫必;有所,时刻不易。
十、按要求写句子.(6分)1、守书摊的是一位坐在轮椅上的残疾青年。
缩句:守书摊的是青年。
2、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正像海边的浪花吗?改为陈述句: 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正像海边的浪花。
3、一个妇女搬了把椅子放在我面前说: “这是我们专门准备的残疾人座椅,你快坐吧!” 改为间接转述句: 一个妇女搬了把椅子放在我面前说,那是他们专门准备的残疾人座椅,让我快坐。
4、用心灵去倾听。
(仿写)用情感去交流5、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他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日记》。
(换成直接引语)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我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日记》。
”6、那时侯,清政府腐败无能,刚一提出“京张”铁路的修筑计划,帝国主义就出来阻挠,要挟。
(换成“因果关系”的说法)那时侯,因为清政府腐败无能,所以刚一提出“京张”铁路的修筑计划,帝国主义就出来阻挠,要挟。
十一、阅读小能手.(17分)(一)“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哦?什么时候?”“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
唉!她死得好惨哪!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
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你瞧,他们在这里啦。
”桑娜拉开了帐子。
1、用“_____”画出描写渔夫神情的语句. (1分)2、用“~~”画出描写渔夫动作的语句. (1分)3、用“===”画出描写渔夫语言的语句. (1分)4、从文中可以看出渔夫是个怎样的人? (2分)答:从文中可以看出渔夫是个“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善良人。
(二)有一次,我背着马草四处寻找马车夫时,经过了书摊。
轮椅上的摊主叫住了我:“怎么不来看书了?”我抖抖手中提的一捆马草,无奈地摇摇头。
他先是一愣,继而眼睛一亮,对我笑道:“过来,让我看看你的马草。
”他认真地看过马草后,冲里屋叫道:“碧云,你出来一下!”闻声走出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可能是他的妹妹吧。
1、从“四处寻找”中你体会到什么? (1分)从“四处寻找”中我体会到:马草不好卖,“我”很焦急。
希望快快卖出马草,好换钱看书。
2、“他先是一愣,继而眼睛一亮”,轮椅上的青年为什么“一楞”,又为什么“眼睛一亮”? (2分)“一楞”是因为青年明白马草不好卖。
“眼睛一亮”是因为青年想出了既能帮助“我”又不易让“我”发觉的好主意。
3、文中守书摊的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1分)_______善良、宽厚、善解人意_4、补写内容。
他先是一愣,继而眼睛一亮,心想: 马草?有了,我可以慌称家里有马,买下他的马草,那小伙子就可以安心在我这书摊看书了。
(2分)(三)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第二天,我们背着书包在东河边聚齐了,除了我和二牛,还有二兰和石花。
我们沿着曲曲折折的小路往山里走。
在山阴处溪边一块潮湿的地上,我们挖到了好几棵烟袋锅花;眼尖的二兰忽然发现溪里有小鱼,她说老师是南方城里人,爱吃鱼,让我们石花就用柳条把它们一条一条地穿起来??1、在文中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2分)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段文字所写的主要内容。
(1分)3、这段文字中摸捉追堵甩等动作词语具体写出了我抓鱼和穿鱼的动作,这些描写,充分表达了这群孩子对老师的关爱之情。
(3分)4、我们抓鱼是因为老师是南方城里人,爱吃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