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复习(填空版)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复习(填空版)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九历)
考点二统一国家的建立
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秦始皇(姓名)创立皇帝制度
2.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制度
(1)中央:①:管理行政。

②:管监察。

③:管军事。

(2)地方:推行,郡下设县。

(3)特点: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吏都由任免,必须绝对服从皇帝的
命令。

这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建立。

二、董仲舒提出“、”的主张
1. 目的:通过统一思想文化,实现“”
2. 影响:确立了在领域和中的特殊地位,断绝了研读其他学说的人求取功名利禄之路。

三、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王国问题的解决
针对王国威胁中央的问题,汉武帝根据臣下的建议,颁布了“”, 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考点三政权分立与民族
一、贞观之治
1.治国政策
(1) 。

唐太宗任用
长,,,和等在三省六部中担任要职。

(2) 。

唐太宗推行唐初创立的赋役制
度,允许农民交纳一定的实物( 或 )来替代
劳役。

(3) 。

唐太宗让臣下按宽简原则修订法
律,制定出《贞观律》,死刑条目减去一半,“鞭背”等酷刑被废
除。

(4) 。

唐朝中央设国子学、太学等学校。

唐太宗常到学校视察,下令扩建校舍,增招生员。

他还鼓
励。

(5) 。

唐太宗
用、等办法笼络顺从唐朝的少数民族贵族上层,加
强和他们的联系。

这种政策收到良好效果,唐太宗被各族首领共同
拥戴为“”。

2.结果:由于唐太宗推行开明务实的政策,贞观年间出
现、、、的局面,历史上称为“”
三、科举制的创立和发展
1.创立:隋朝
隋帝废除九品中正制,下令“”。

隋帝时开设,科举制度正式创立。

2.发展:成为唐朝选拔官员的最重要的方式。

(1)特征:,是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

(2)分类:唐朝科举分和两大类。

常科中,最重要的是科,其次是科。

(3)影响:它的出现表明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已从为主转变
为以为主。

通过较为公开公平的考试,一批又真才实学
的人进入各级政权。

这一制度创立后,前后沿用了年。

考点六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一、明朝君权的加强
1.废除丞相:朱元璋废除了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和中书
省,把朝廷的政务分别交给处理,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2.设立内阁:时,设立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二、郑和下西洋
1.目的:为加强与海外的联系,。

2.经过:年,从(在今江苏太仓境内)出发。

郑和次
率船队下西洋。

最远到达沿岸和。

3.影响:郑和下西洋扩大了,使明朝与多
个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

他的远航比著名的欧洲航海家哥伦布的
远航早,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三、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1.时间:时期。

2.目的:(1)直接目的:军事需要。

(2)根本目的:。

3.概况:时,进一步加大了军机处的权力,军国大政均由军机大
臣遵照皇帝的旨意交给有关机构和官员执行。

四、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设台湾府
1.郑成功收复台湾
(1)背景:明朝末年,殖民者霸占了我国的宝岛台湾。

(2)经过:年初,荷军被迫投降,收复台湾。

(3)意义:被荷兰殖民者盘踞30多年的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怀抱。

民族英雄郑成功在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历史上写下
了光辉的一页。

2.清朝设置台湾府:年(帝),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

台湾府的设置,巩固了清朝对边疆的统治。

六、驻藏大臣的设置
1.清朝对西藏的管理:(1)和先后册封喇嘛教首领和
(2)时,设置驻藏大臣。

2.意义:驻藏大臣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有利于。

七、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及历史影响
1.概况:(1)清朝初年,为了打击郑成功等沿海抗清力量,清政府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

(2)到乾隆年间,面对英国等西方国家的贪欲,清政府又加强了,只准开放一处,并颁行了严格限制外商活动和国内商民出海贸易的条例,形成严厉的,政策。

此后,清朝长期推行这一政策。

2.影响:(1)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虽曾在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

(2)但这一政策的长期推行阻碍了,影响了,阻碍了的发展,是中国近代社会落后的原因之一。

考点七中国古代文化
一、汉字的演变
1.甲骨文:(1) 甲骨文已经是一种和完备的文字,是由它发展而来的。

(2)从开始我国的历史有了可靠的文字记
载。

也使用甲骨文,但不如商朝普遍。

2.金文:(1)商朝的一些青铜器上,铸有文字。

这种文字叫做 (2)西周时期,铸有文字的青铜器增多。

金文也为后人研究
的历史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3.小篆:(1)秦统一全国后,以作为全国通用的标准字体。

书写简便的也逐渐流行。

(2) 时,隶书广泛使用。

4.草书、楷书和行书:(1) 后期,形成草书和楷书。

接着又出现了。

(2) 时,草书、楷书、行书趋向成熟。

草书,楷书。

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书写
起来。

二、孔子
1.《》这本书为后人研究孔子提供了宝贵资料。

2.思想家:他提出“”的学说,孔子创立的学派被称为学派。

后来,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时代的思想。

3.教育家:(1)创办,打破了官府对的垄断。

(2)编
订《 》《 》和《 》等书作为教材。

(3)在教学中,坚持 。

三、百家争鸣
1.背景: 时期,社会正经历着深刻变化。

一些学者纷纷著书立说,聚众讲学,阐述自己的主张,传播自己的观点。

历史上称为
“ ”。

下列四幅反映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你认为错误的一幅是
A B C D 蜀魏吴西晋
东晋
宋齐梁陈十六国北魏东魏西魏
北齐
北周南朝
北朝
隋分裂短暂统一再分裂长期分裂对峙
三国两晋南北朝王朝更替线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