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资质信息化考评与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2010-7-2918:01:00北京华健互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特级资质评审高级顾问杨玉州各位专家、各位企业界的朋友大家好!我想从四个方面给大家阐述有关特级资质考评和目前我们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主要包括特级资质信息化考评背景、主要内容、难点和重点、以及目前现状和建议。
一、首先是这样,这次建设部特级资质信息化考评,我相信在座企业朋友都听说过这个事件,因为企业资质对企业来说是大事。
这次建设部特地把资质和信息化挂钩,处于一片苦心。
好多企业考虑标准的时候,对于建设部的目的和初衷还是不太清楚,建设部2001年做特级资质的时候,设立了特级资质序列,施工总承包序列里边有一块特级资质,当初地位是我们行业是龙头企业,我们综合能力、竞争能力、管理水平都是业界最尖端的企业。
所以他定了一些指标,我们资本金、管理人员、项目经理、工程业绩相应有一些指标,当初定位从企业规模方面考核企业管理水平、竞争能力。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快速增长,到2006年底的时候,特级达到240家,还有更多企业都达到了特级标准,但是我们企业实际管理水平、管理能力并没有随着规模提高。
所以在2006年底建设部把特级申报口关掉了,同时调整特级资质标准。
是希望我们企业不光规模做的很大,同时我们管理水平、管理能力也是很高,他就调整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企业标准。
其中在执行能力没有太大调整、工程业绩基本没有调整。
在专业技术人员和科技技术水平两个方面调整比较大。
其中科技技术水平里边要求有省部级研发中心,近三年科技经费达到千分之五,目前调整达到800万,有科技进步奖等等。
要求我们施工企业做信息化,有一些概述,我们内部管理、信息发布、数据交换有这样的基础信息平台,建立项目管理、档案一系列管理软件。
围绕这个要求我们作为建设部长期信息化合作单位,承担了一个课题,就是把我们课题资质标准中关于信息化要求给他细化一点,做到专家可以到现场实际操作的程度。
我们承担一个课题,叫建筑业特级资质信息化要求。
定位也很明确,我们这个标准成果是作为特级资质信息化考评主要依据,目前应该也是唯一依据。
下一步建设部特级资质信息化考评完成我们这个依据考察,这个有一个协议,同时我作为标准主要制订人,上面是我们协会领导。
关于这个标准讲了一些背景情况,目前总的指导单位还是住建部市场司,具体牵扯这个标准是三个处,一个施工处、资质处、一个建设部办公厅受理办.关于这个标准应该说我们走过时间是比较长的,第一稿是在建设部市场司241号文件发布的,07年10月18号把考评详细发布出来.相对于目前标准来说,那个稿子我们认为比较简单的,后来中间就经历了四个比较确定的稿子,到目前为止建设部盖章标准还没有下发,09年1月9号发三号文件,这个文件奠定我们现在考评标准基础.因为这个稿子写的非常详细、非常明确。
后来还有2010年3月31日的一稿,那个还是比较简单的,最新稿子是6月4号发布的一个稿子.这就是刚才我讲的建设部考评的背景。
二、下面把考评具体内容做一个简单的阐述.因为我们强调考评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我们企业信息化实施范围,到底哪些业务需要上信息化管理?对于考评来说要求企业上哪些范围的信息化管理。
同时还要求信息化的应用,你有这么多软件,光买了软件必须有自身实际的应用,具体应用效果考察由专家到企业现场进行审查。
同时这个方案我们更强调检查企业实际应用效果。
有些企业认为建设部考评可以,范围也明确了,照这个范围买软件,买完以后实际不用,为了达标录入一些数据,对于这些情况我们不推荐的,而且专家到现场检查的时候,能不能认定你的数据和应用要求是不是一致的,我们考评要求和企业实际应用是结合的,不要做出两套东西.如果做成两套东西是因为我们信息化应用非常困难,所以造成这样情况。
具体来说先说一下考评的范围,因为有些企业说考评检查信息技术如何。
我们从标准设置来说不强调任何信息技术,主要强调信息范围和应用。
至于你采用什么样技术架构、采用什么样先进的技术和软件开发技术我们不强调。
你可以用很老的技术,但是你一定做出软件是非常好用的,我们强调范围和应用,不过分强调信息技术多先进,但是信息技术先进性对于这个平台将来的推广和拓展性影响是非常大的。
从范围来讲我们考评涉及到七个部分.总分105分,如果说把我们这次特级考评考试的话,是105分,同时是开卷考试,信息考评范围和程度都告诉大家。
其中1—6分部分是必查项,第7分是加分项,奖励企业信息化做的非常好。
我们认为最难是综合项目管理、最难得分信息建设、人力资源和财务系统。
一定达到60分以上才能合格,综合项目管理要拿到30分,并且所有使用率达到24分,这个使用率说明了应用情况,这个里头最难应用达到24分。
基础设施建设硬件中心机房、网络安全、门户网站、资金等等六个部分,只要努力去实施的话,我们得18分不成问题。
那么人力资源、档案、财务、信息化比较容易,最难可能是综合项目管理,这是我们考评的重点,施工企业核心业务还是施工项目管理,这个难点是在综合项目管理。
考评工作最大因素是在我们应用情况。
软件管理深度不好说,达标核心的东西是就是核心应用,买的软件、开发软件并且在软件达到办公,达到管理的效果。
刚才我讲了基础设施是六个部分,硬件主要是中心机房。
目前对全国来说做分布实施少一些,主要集中部署。
集中部署对中心机房有比较高的要求,从考评指标分解来说,首先要有标准的中心机房,包括楼层设计、面积、功能划分等等,同时机房里边有恒温恒湿的控制,就是我们工业控制机房、核心的精密空调、防火、同时跟网络相关的路由器,网络这一块主要强调要有网络的规划,IP规划、行为管理、流量控制、以及相应的设备。
安全主要强调我们信息系统安全、网络安全、日常信息的安全。
重要的数据要求你备份,资金这一块和我们特级资质标准近三年每年800万结合的,我们信息化作为科技活动经费其中一部分,财务一定设立项目体系,如果搞不清楚可以要求财务审计公司做一些报表.制度这一块应该说范围很大,具体来说要求包括我们计算机机房管理制度、信息系统管理制度,我给大家建议一定要把我们相应规划、标准体系、编码体系、业务流程梳理关键放里边,这样的话对考评产生积极的作用。
当然也要求我们相应的人员编制,要有信息主任、以及管理人员、分析人员岗位设置.门户网站主要强调更新,同时跟我们整体信息平台有联动、有相应的后台管理.应该说基础设施很好达到,只要做非常容易。
项目管理最不好得分是成本管理,其他事物模块比较好。
协同工作平台要有,同时要和相应的十个模块有关系,同时跟成本有相互关系,最早我们要求以进度投、或者成本投的方式,后来发现以进度投的方式非常难,要求我们成本计算、物资有相应的技术,我们整体信息平台、财务、人力资源、档案、办公信息化有相应的支撑。
最后要求我们项目管理使用情况达到一定程度。
到底应用情况如何考虑?对于功能项目这一级应用情况考核,首先我们在申报这个课题资质的时候,我们首先把申报材料分卷,基本信息卷、工程卷、人员卷把相应资料报上去,一般来说好多企业申报都是这么厚的材料,我们也负责很多省份申报材料组织和培训,内容大家不用担心有相应的文字指导大家做。
其中一个信息化报三个材料,一个信息化介绍,这个里头我给大家建议不要写做了哪些功能模块,更应该写过程,梳理信息化流程,编制信息化过程,这个是我们报的.好多企业会问,三个资料里边信息化该报,我认为这样做是好的。
你给他介绍很多功能模块其实不看。
第二个材料就是在建、停工项目汇总表。
这是一种考试,考试肯定要有得分项,在提供项目汇总表是描述我们企业有多少在建、停工的工程,按照这个考核我们信息化覆盖面,比如我们有100个项目,按照要求必须填够100个项目,同时各个模块在平台有没有数据,自己先报一报。
很多企业有100个项目,为了省事就30个,行不行?理论上不行.后面有产值,要求当年和上一年产值,上交营业税和产值控对应的,至少不能出让太大,他要求无论上没上去,都要报在线评估的报表.我们工程列表报上来、也标注那些工程信息,这个专家拿着这个检查.比如列表报100个工程,每个模块都划分了,理论上我们使用率50%,信息化工程比上使用率怎么计算出来,信息平台里进行管理所有工程项目的数量比上全部数量,那就是我们使用率,也就是应用情况。
有了应用情况有相应的得分等级,比如达到50%是一个等级,60%是一个等级,达到70%是一个等级。
对应等级得分的,有的人会问我录入进去就证明我有等级,应该专家检查定的.对专项分工项目应该有检查,如果没有专家会认为你管理不是很坚实的。
是信息化专家和工程实务专家同时到企业检查,在企业存在漏洞情况下、或者信息量不够情况下,认定你够不够得分项目由专家决定。
这是工程项目按照数量比例算出你的使用情况,然后来得分的。
同时像人力资源、档案、办公自动化是按使用年限,至少使用一年得一分,两年、三年、四年还是四分。
我们不是要求企业把所有信息录进去,如果说我们真实应用的话,我们建议所有项目都进入平台。
一个工程按照数量得分的,还有一个办公自动化、人力资源使用年限,其中人力资源要求至少管理企业60%的人员。
有人说我们总部就这么多人,我们工地人员太多没法管理。
我们要求60%有一个范围,至少在核心人员管理平台上,包括我们项目经理、专业人员、工地的人员要有,如果抽查没有的话,可能得分会有影响,同时会追问你这个项目运行那里?还有这些人员都上了保险没有.因为报资料的时候要求报关键岗位人员保险。
目的通过检查你的信息化、检查你的管理水平。
刚才我讲的应用情况考评情况,可以按照我们信息平台直接打分,信息化应用车间是非常难的事情,所以我们采取很直观的方法,但是跟专家培训这个方面也不担心,因为我们请的专家都是施工企业信息化本身出生的,他们对一个平台真实应用还是买来应付很清楚.应用模块和为了应对特级资质后补模块非常清晰,管理流程没有、或者流程审批很异常.我们还去一个企业审批日期改到2013年,我们问他你们这个是误输入还是什么?肯定是通不过.具体每个模块,招投标要求我们投标物资管理和询价管理,同时有电子标书和清单的管理。
进度这一块主要要求目标进度和实际进度对比.成本要求三项对应,投标成本、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重点在实际成本。
这个里头成本堆积通过相应的物资模块、合同模块和质量相关的费用产生的.传统的清单定额也好通过这个系统整合的,而不是单独录一个数.我们归结为报表级的成本管理。
其他就是合同,包括合同建立、总包、采包、支付、计算等等。
物资相当于我们库存管理,对于集中采购更有得分的优势。
质量和安全我们认为是事物性模块目前质量和安全检查,像事故管理和风险,同时要有相应质量和安全知识库。
竣工我们作为在建工程过程管理,这个跟我们竣工资料两部分不同,检查存放位置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