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式摔跤论文

中国式摔跤论文

摔跤,作为人类史上最为古老的运动之一,深受人们的喜爱。

简单地讲,摔跤就是指两人在对抗中,破坏对方的身体平衡,使对方摔倒为目的的运动。

中国式摔跤是一种传统体育项目,以其独特的魅力经久不衰,并传承和沿袭了传统式中国摔跤的精华。

其中,中国式摔跤十分讲究“以巧取胜”、“四两拨千斤”的技术明显的显示出不同于其他的格斗形式。

不少运动员将转体跤绊技术作为自己的“绝招”。

在近几年的比赛中,对中国式摔跤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转体跤绊技术被广泛使用,所以当下如何有效地使用转体跤绊技术成了中国式摔跤运动员和教练员所面临的问题。

转体跤绊是中国式摔跤中常用的大绊子,并配以两手的揪拿动作。

此类跤绊的技术要求较高,掌握并应用难度较大。

因此成为许多运动员困扰的难题,所以合理的使用此技能成为诸多运动员取得比赛胜利的关键。

中国式摔跤中的转体跤绊技术动作,在实战中使用不但能给观众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与精神上的愉悦,还能使观众感受到中国式摔跤技术的高深莫测。

在比赛中运动员盲目的使用转体跤绊技术进攻只会浪费体力,而且还会给对手留下反攻机会。

在实战中运用转体跤绊时须用战略战术、攻防意识作指导,才能有效的使用转体技术,并取得最终的胜利。

所以说中国式摔跤运动员实战中在正确的使用转体技术动作的前提下,把握良好的进攻时机和具有较高的攻防意识是取得比赛的关键。

1 研究方法与对象1.1 研究方法1.1.1 文献资料法通过对中文数据库,及有关中国式摔跤的书籍进行研究与分析。

1.1.2 专家访谈法对专家教练员进行专访了解中国式摔跤转体跤绊技术动作在实战中的运用。

1.1.3 观察法通过观察天津体育学院中国式摔跤部分运动员平时训练实战中对转体跤绊技术作的运用1.1.4问卷调查法(1)调查问卷的设计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遵循有关问卷设计得基础上,初步确定中国式摔跤转体跤绊技术在实践中运用情况的调查问卷,并征求了专家教练员得意见,对问卷的内容进行了修订和补充。

(2)问卷的发放与收回通过对天津体育学院中国式摔跤队队员发放问卷进行调查,收集相关资料。

在天津体育学院中国式摔跤队发放问卷30份,收回28份,回收率为93.3%,有效问卷28份,有效率100%。

1.2 研究对象天津体育学院中国式摔跤队2.研究结果与分析2.1天津体育学院中国式摔跤运动员运动水平及使用转体跤绊技术的调查结果表1 被调查运动员的运动等级的统计运动等级健将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人数占总数比例(%)828%1036%1036%表1显示:被调查的28名运动员中健将8人占总人数的28%,一级运动员10人占总人数的36%,二级运动员10人占总人数的36%。

表2 对实战中运用转体跤绊技术情况的统计经常使用偶尔使用从来不用人数占总数比例(%)2071%829%表3 对实战中运用转体跤绊技术时效果的统计效果显著效果一般无明显效果人数占总数比例(%)1657%932%311%表2、表3显示:有71%的人经常使用转体跤绊技术、有57%的人在使用转体跤绊技术时效果显著。

可见,转体跤绊技术在中国式摔跤技术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扮演着重要角色,以其独特的技术动作成为其核心。

2.2 中国式摔跤转体跤绊的技术特点表4 对中国式摔跤转体跤绊技术特点的统计力量大速度快稳度强连络技术多人数占总数比例(%)17 1961% 68%1346%1864%由表4显示:有61%的人认为力量大的特点、有68%的人认为速度快的特点、有46%的人认为稳度强的特点、有64%的人认为连络技术多的特点。

中国式摔跤转体跤绊动作作为中国式摔跤中的大绊子,在实战中有着巨大的威力。

其动作舒展大方、力度强,被摔的人所起的幅度大,具有极高的观赏性。

2.2.1转体跤绊技术力量大转体跤绊技术动作在实战中运用时,由于进攻者的重心处于对方身体下部,以腰、跨为支点,加上两手的拉拽,以及辅助腿的扫、撩、别、蹬等同时发力,使这两种力形成合力,增大了使对方翻转的力量,使对方腾空摔倒。

2.2.2转体跤绊技术速度快转体跤绊技术动作在实战中运用时,速度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对方出现失误或漏出破绽的时候迅速使用转体跤绊动作,将对方摔倒在地,速度快是提高转体跤绊动作成功率的一个先决条件。

2.2.3转体跤绊技术稳度强大部分转体跤绊技术动作都是双脚着地的动作,因此稳定性比较强。

个别转体跤绊技术动作是靠单腿支撑,因此对支撑腿而言,它不但要有力,还一定得稳,支撑腿的稳定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2.4转体跤绊技术连络技术多转体跤绊技术动作在实战中运用时,与其相连洛的技术比较多也容易和其它技术动作配合使用。

转体跤绊技术动作可以与很多小的技术动作结合使用,如:与大得合、搓窝、踢等小动作的结合形成连络技术。

这样就能有效地提高转体跤绊技术动作的成功率。

2.3中国式摔跤实战中头在转体跤绊技术中的运用表5对头的变化在中国式摔跤转体跤绊技术中重要性的统计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无所谓人数占总数比例(%)17 761% 25%4 014% 0由表5显示:头的变化在中国式摔跤转体跤绊技术的使用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头的变化在转体跤绊技术中直接影响到身体重心的变化。

如:用“别子”、“崴”等转体跤绊技术动作摔对方时,要“甩头”、“变脸”,使头部发生侧倾和扭转,身体为了保持平衡也跟随着头部运动的方向扭转,再加上转体跤绊动作的配合,将对手摔倒在地。

由此可以看出,转体跤绊技术动作在实战中运用时,头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动作的成功率。

2.4中国式摔跤转体跤绊连络技术在实战中的运用表6 对实战中转体跤绊技术与其它技术连络使用重要性的统计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无所谓人数占总数比例(%)16 957% 32%2 17% 4%由表6显示:中国式摔跤转体跤绊技术与其它技术连络使用已经取得了不可替代的地位,随着中国式摔跤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实战中单独使用转体跤绊技术已不能满足运动员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

所以使用连络技术成为了运动员首选的进攻手段。

表7 对实战中转体跤绊技术有哪几种连络方法的统计人数占总数比例(%)作用力相同前后连络左右连络正架反摔181719764%61%68%25%由表7显示:有64%的人认为与作用力相同的动作技术连络、有61%的人认为前后连络、有68%的人认为左右连络、有25%的人认为正架反摔的连络技术。

连络技术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作连接在一起使用的技术。

在实战中先运用辅助动作给对方造成错觉再使用转体跤绊技术动作, 要求运用辅助动作时要使对方的重心有真实的移动反应。

然后真假虚实结合, 把自己使用转体跤绊技术的意图隐蔽起来,不让对手发现使用转体跤绊技术意图。

2.4.1中国式摔跤转体跤绊连络技术的训练方法表8 对转体跤绊连络技术的训练方法的统计人数占总数比例(%)与假动作相结合从实战出发根据个人的技术特点配合心理素质 192018968%71%64%32%由表8显示:有68%的人认为与假动作相结合进行训练、有71%的人认为应从实战出发进行训练、有64%的人认为应根据个人的技术特点进行训练、有32%的人认为应配合心理素质进行训练。

2.4.1.1转体跤绊与假动作相结合的练习转体跤绊与假动作相结合的目的是利用假动作为使用转体跤绊技术动作创造有利的进攻条件和机会。

在转体跤绊与假动作相结合训练时,应遵循由容易的动作到困难的动作、由简单的动作到复杂的动作、循序渐进的练习。

这就要求运动员不断加强连络技术的练习,把假动作与转体跤绊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培养连络的意识,并不断提高应变能力。

2.4.1.2从实战出发进行训练中国式摔跤运动员在实战中能灵活的运用连络技,靠的是运动员在场上的随机应变能力,能否成功的将单个的技术与转体跤绊结合使用,必须由运动员根据对手的情况来定,因此要求运动员要从实战中来检验这一组连络技是否可用,经过实战的检验和熟练,才能在比赛中灵活运用此连络技。

2.4.1.3根据运动员个人的技术特点进行练习不同的中国式摔跤运动员有着不同的技术特点,每个运动员根据自身的身体素质、技术掌握的不同,使他们使用转体跤绊技术的情况也不同。

而且运动员都有自己擅长的转体跤绊技术动作,应根据运动员个人技术特点,紧密围绕其擅长的转体跤绊动作进行连络技术的训练,才能在实战中随心所欲的使用此技术。

2.4.1.4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的练习随着中国式摔跤比赛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高水平的比赛中双方实力差不多的情况下,心理素质强的一方获胜的机率就比较大。

所以,在平时的转体技术训练上,要注重心理素质的练习,只有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才能保证转体跤绊技术有效地实施。

2.5中国式摔跤转体跤绊技术在实战中的进攻时机表9 在实战中进攻时机对转体跤绊技术重要性的统计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无所谓人数占总数比例(%)20 471% 14%3 111% 4%表10 如何为使用转体跤绊技术创造良好的进攻时机的统计人数占总数比例(%)通过把位控制对手的重心运用自身力量运用连络技术利用假动作 191814181568%64%50%64%54%由表9显示:在实战中转体跤绊技术的进攻时机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作为一个优秀的中国式摔跤运动员要想灵活运用转体跤绊动作,在比赛中能够流畅的使用转体跤绊动作,必须把握好使用转体跤绊技术动作的进攻时机。

不同的进攻时机所起作用也是不一样,准确把握好进攻时机对中国式摔跤运动员成绩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由表10显示:有68%的人认为通过把位的变化创造良好的进攻时机,有64%的人认为控制对手的重心创造良好的进攻时机,有64%的人认为运用连络技术创造良好的进攻时机,有50%的人认为运用自身力量创造良好的进攻时机,有54%的人认为利用假动作创造良好的进攻时机。

2.5.1利用把位为自己创造有利的进攻时机利用把位的变化为使用转体跤绊技术动作创造有利的进攻时机,在中国式摔跤比赛中,运动员都积极的争抢有利的把位,这是运动员在实战中运用转体跤绊技术动作的一个前提条件。

利用把位变化获得有利的进攻时机使用转体跤绊技术动作,将对方摔倒。

2.5.2控制对手的重心创造有利的进攻时机在实战中通过能效地控制住对手重心的变化对使用转体跤绊技术动作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使用转体跤绊技术动作时要求进攻者的重心要低于对手的身体重心,所以要将对手的重心提高,高于自己的重心,此时进攻者抓住进攻时机使用转体跤绊技术动作,使对手不易防守。

2.5.3 运用自身的力量创造有利的进攻时机运用自身的力量创造有利的进攻时机,这在中国式摔跤“四两拨千斤”中就能体现出来。

在对手使用动作进攻时,借对手进攻的力,顺着对手发力的方向使用转体跤绊技术动作,将对手摔倒在地。

2.5.4运用假动作创造有利的进攻时机利用假动作创造有利的进攻时机,运用假动作迷惑对手,从而争取有利的进攻时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