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历史下册:第四章《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学案(旧人教版)

高二历史下册:第四章《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学案(旧人教版)

第四章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学案【本章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使世界形势发生重大变化。

近代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为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代替。

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的英、法、德、意等都受到严重的削弱,而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却空前膨胀,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美国以“遏制共产主义势力漫延”为由,到处插手,扶植反共势力,干预他国内政,以称霸世界。

美国与苏联之间展开激烈地争斗,世界局势长期动荡不安。

西欧和日本经过改革,发展科技和经济,迅速重新崛起。

到20世纪70年代,在经济上,西欧、日本已与美国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苏联和东欧造成巨大损失。

二战后,苏联东欧在短期恢复了国民经济,东欧8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当时的苏联是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

在斯大林、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当权时,苏联推行霸权主义,加重了世界不安定因素。

大战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摆脱了殖民主义枷锁,殖民体系逐渐崩溃。

亚非拉广大第三世界国家逐步成为新的国际力量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20世纪晚期,亚洲的中国、韩国、新加坡、印度等国经济发展迅速,并促使世界经济的增长。

【学习建议】1.战后初期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形成:雅尔塔体系联合国成立对德日法西斯处理美国冷战政策北约与华约2.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取得及动摇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20世纪末美国经济的增长西欧经济恢复发展欧共体成立日本经济发展原因及概况社会矛盾与问题3.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建设成就及问题东欧和亚洲人民民主国家的成长社会主义阵营形成和解体苏联改革和挫折东欧的变革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4.美苏争霸:美苏争霸格局形成苏联的攻势美国的“战略防御计划”5.殖民体系崩溃和第三世界兴起:“印巴分治” “阿以分治” 北非独立亚非会议非洲独立浪潮古巴革命第三世界崛起6.亚洲经济的发展:韩国和新、马、泰的经济发展印度经济发展和问题西亚经济发展和问题【知识点拨】1.关于联合国联合国于1945年成立于美国纽约,英文缩写“UN”。

它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发展各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

成立时为51个单位(实有49国,苏联的白俄罗斯、乌克兰也各占一席),到2002年底为190个成员国。

联合国下设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世界银行、粮食及农业组织、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等20余个组织。

联合国初期,美国依靠欧洲和美洲多数资本主义国家支持,获得联合国大会多数票的支持,实际上操纵了联合国事务,最典型事件是组建联合国军,挑起侵朝战争。

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大量新独立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加入联合国,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大国操纵联合国的局面改变。

当今世界,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各国经济文化系统、促进各国人民了解和交往上起到重要作用。

2.关于丘吉尔的反苏反共演说(“铁幕”演说)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保守党魁丘吉尔访美,在密苏里州富尔敦学院演讲,号召反苏反共。

其中说:“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德里亚海的里亚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在这条线的后面,坐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

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不仅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屈服于苏联的势力影响,而且还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只有雅典放射着它不配的光辉,在英、美、法三国现场观察下,自由地决定它的前途。

”“假使西方民主国家团结一致,严守联合国的原则,那么,它们推行这些原则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没有人会来冒犯它们。

”3.关于马丁·路德·金和黑人民权运动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奴隶制,但是其后100年间,黑人和其他有色人种在美国仍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黑人为争取平等权利掀起了大规模的民权运动。

马丁·路德·金成为民权运动领袖。

1963年8月,他领导25万黑人群众进军华盛顿,游行示威。

在林肯纪念堂前,他作了题为《我有一个梦》的演讲:“一百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宣言》、……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的生活仍旧悲惨地为隔绝的桎梏和歧视的锁链所捆缚。

一百年后的今天,在浩瀚的物质财富海洋之中,黑人仍旧在贫困的孤岛上生活。

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旧在美国社会的一隅受苦受难,并且发现自己竟然是自己所在国土上的流放者。

”他反对种族歧视,要求种族平等。

1964年迫使美国总统约翰逊签署民权法案。

1968年,马丁·路德·金组织“贫民进军”,在孟菲斯市被种族主义分子枪杀。

随着黑人的斗争发展和历史进步,美国黑人的平等权利增加。

1986年,美国首次在1月20日(马丁·路德·金诞辰纪念日)过马丁·路德·金节。

4.关于匈牙利事件和纳吉·伊姆雷的评价1956年,匈牙利发生了一次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政治运动,历史上称为“匈牙利事件”。

事件中,纳吉·伊姆雷政府采取了中立外交政策,并未能及时稳定局势。

苏联及华沙条约国出兵,控制局势,支持卡达尔政府实施统治。

卡达尔政府逮捕纳吉,并在1958年将其杀害。

中国当时支持苏联出兵镇压“匈牙利事利”。

1988年,在纳吉被杀害30年后,匈牙利党和政府为纳吉平反昭雪,并把1956年的匈牙利事件称为伟大的人民革命运动。

5.美苏的军备竞赛二战以后,在以“冷战”为特点的雅尔塔体系下,美苏展开军备竞赛,成为争霸斗争的重要方面。

印年代后期至70年代末,苏联积极发展军事力量,在不少方面超过美国。

以1978年为例,苏军达440万人,美军210万人;洲际导弹苏联1400枚,美国1054枚;坦克苏联5万辆,美国1万辆;战舰苏联240艘,美国172艘。

在核弹头和战略轰炸机上,美国远远超过苏联:美国为11000枚和432架,苏联为4500枚和135架。

20世纪80~90年代,美苏(俄)进行了多次裁减军备谈判。

6.印巴分治及冲突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和克什米尔地区本属一个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民族独立运动高潮出现。

印度地区人民要求独立:英国政府改变以前的殖民政策,推行“分而治之”方针,实施“蒙巴顿方案”,即把印度分为印度教徒的印度和穆斯林的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

克什米尔地区归属悬而未决,巴基斯坦由东西相隔1600公里的两部分组成,“分治”时,印度教徒占地多,而伊斯兰教徒占地少,这些造成了印度、巴基斯坦之间50多年矛盾冲突的原因。

1947年8月,印巴两个自治领宣布成立之时,圣雄甘地以绝食表示抗议,因为他主张建立一个统一的民族和睦的国家。

50多年来,印巴之间多次发生战争。

1948年印巴战争后,两国分别占领了克什米尔地区。

1971年的印巴战争使巴基斯坦分裂,东巴基斯坦成立了孟加拉国。

近几年,印巴边界战争不断,双方不断试验核武器和新型导弹,对南亚次大陆和亚洲和平造成了严重影响。

7.二战后,东亚、东南亚经济发展共同原因20世纪60年代起,韩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经济逐步发展起来,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

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大致有: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加强对外经济合作;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利用有关国际环境或机遇等。

1995年,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计新加坡已达到发达国家较高水平(人均26730美元),韩国达到9700美元,接近发达国家水平(1万美元),中国当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有600多美元。

【疑难解析】例1欧亚社会主义阵营形成时,其中各国都( )A.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B.已建立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C.面临恢复和发展经济的任务D.已完成农村中的社会主义改造分析:中国建立的是人民民主专政,无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农村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在1956年,均应排除。

答案:C例220世纪70年代美苏在战略核武器的问题上达成协议,这说明( )①美国拥有战略优势②美国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③苏美在战略武器上的竞争重点发生转移④苏联经济已不堪军备竞赛的重负A.②③B.①④C.②④D.③④分析:20世纪70年代,美国已不拥有战略优势,转入防御,而苏联经济不堪军备竞赛重负是在80年代,排除①、④。

答案:A例3在下列事件中,联合国发挥过重要影响的有( )①朝鲜战争②印巴分治③纽伦堡审判④巴勒斯坦地区分治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D.②④分析:此题可用排除法,印巴分治是英国自身确定的,纽伦堡审判是由欧洲国际军事法庭进行的。

答案:C例4二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联合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宣告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的国际组织B.《联合国家宣言》提出了成立联合国的构想C.联合国大会是惟一有权采取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行动的机构D.除政治外,联合国的活动范围还涉及经济、文化等领域分析:A项中,应为国联,B项中应为雅尔塔会议,C项应为安理会。

故A、B、C均不正确。

应选D项。

答案:D例5非洲是最早遭受西方殖民者入侵的地区之一,以下各图反映了殖民地的历史变化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1,说明西方殖民者占据地区的分布特点和A地区的自然环境对当时殖民区域扩大的限制。

(2)比较图1和图2,说明西方殖民者占据地区变化的原因。

(3)图3中标号B的独立国家是________。

(4)比较图2和图3,说明变化的原因。

(5)根据所学的政治常识,说明民族独立对这些国家的意义。

分析:此题为2001年高考文综最后一题,所问涉及历史、地理、政治三科。

地理考查观察分析能力,难点在第(1)题的第二问。

历史知识跨度3个世纪,要归纳。

答案:(1)主要分布在非洲沿海。

A地区及其附近地带热带雨林茂密,难以深入内地。

(2)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列强对外扩张以占领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为主;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阶段后,加紧瓜分世界;欧洲冒险家的探险为殖民者侵占非洲开辟了道路;20世纪初,非洲被瓜分完毕。

(3)埃塞俄比亚(4)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老牌殖民国家的衰落。

(5)①这些国家获得民族独立后,能够不受他国的控制和干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和外交事务;②只有坚持民族独立,才能更好地发展经济,实现经济独立和发展的艰巨任务。

例6材料一:为保全俄国水师在中国北方海岸有足为可恃之地,大清国大皇帝允将旅顺口、大连湾暨附近水面租与俄国,……在俄国所租之地以及附近海面,所有调度水陆各军,并治理地方大吏,全归俄官……——中俄《旅大租地条约》(1898年3月) 材料二:(俄国政府)将旅顺口、大连湾并其附近领土领水之租借权内……一切权利及所让与者,转移与日本政府……——日俄《朴茨茅斯条约》(1905年9月) 材料三:苏美英三大国领袖同意,……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