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大鹅的饲养管理第一章鹅的生物学特性我国随着各地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鹅为主的水禽业发展势头强劲,占整个养殖业的比重不断增加,产业化程度也不断提高。
虽然说水禽养殖有良好的基础,但当前我国水禽业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如良种繁育体系不完善、饲养方式落后、水禽加工业相对发展滞后、防疫难度大等。
对此,从养殖来讲,我们首先要认真了解水禽的生物生活需要,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水禽的生物学特性除了具有生长快,饲养周期短,投资少,效益高,耐粗饲,用途广,规模效益好等优点外,在生活习性上还表现几方面特点:一、喜水性鹅属水禽,喜欢在水中浮游、觅食和求偶交配。
放养最好选择在水域宽阔、水质良好的地带。
舍饲鹅特别是养种鹅时,要设置水浴池或水上运动场,供其洗浴、交配等。
二、合群性家鹅由野雁驯化而来,雁喜欢群居和成群结队飞行,所以家鹅天性喜欢群居生活,这种合群性有利于鹅群的管理。
三、警觉性鹅的听觉敏锐,反应迅速,能很快地接受调教与管理,但也易惊群,要防突然受惊而影响其生长和产蛋。
四、耐寒性鹅的羽绒厚密贴身,具有很强的隔热保温作用。
皮下脂肪较厚,耐寒性较强;尾脂腺发达,羽毛上涂搽由尾脂腺分泌的油质,可以防止水的浸湿。
所以在平均气温0~4℃的寒冷地区也能正常生活和繁殖。
五、节律性鹅具有良好的条件反射能力,每日的生活表现出较明显的节律性。
舍饲水禽对饲养程序一经习惯之后很难改变,所以一经实施的饲养管理日程不要随意改变,特别是种禽产蛋期更要注意。
六、杂食性家禽属杂粮动物,水禽比陆禽(鸡、火鸡等)的食性更广,而耐粗饲。
鹅的嗅觉、味觉不发达,对饲料要求不高,能采食40多种动物饲料和20多种植物饲料。
鹅的肌胃发达,更能够充分利用植物性饲料。
第二章鹅的品种一、国内品种豁眼鹅豁眼鹅又名五龙鹅、疤拉眼鹅或豁鹅。
为中国鹅的白羽小型变种,1982年载入《中国家禽品种志》。
具有产蛋率高、就巢性弱的特点。
分布于山东莱阳市、辽宁省昌图县、吉林省通化市及黑龙江省延寿县等地。
1、体形外貌头有肉瘤,颈较长呈弓形,前驱高抬,体躯呈椭圆形,上眼睑有一个疤状缺口,即豁眼或疤拉眼,这是本品种最独特的外貌特征,少数颌下有咽袋,腹部偶有腹褶。
喙、肉瘤、胫、呈橘红色,虹膜蓝灰色,羽毛白色。
山东豁眼鹅颈较细长,腹褶较少,咽袋亦少;辽宁、吉林与黑龙江豁眼鹅体形稍大,多有腹褶和咽袋。
公鹅比母鹅体形稍大,有好斗性,叫声高而洪亮。
母鹅性情温顺,叫声低而清脆。
成年鹅体重,公鹅为4~4.5千克,母鹅为3.5~4千克。
2、生长与产肉性能因各地饲养条件不同,生长速度差异较大。
在半舍半牧条件下,初生重70~80克;30日龄480~513.7克;60日龄1479.9~1523.3克;90日龄公鹅1906.3~2468.8克,母鹅1787.5~1883.8克;5个月公鹅3250~4510克,母鹅2860-3700克。
肥鹅的屠宰率,公鹅半净膛率为78.3%~81.2%,全净膛率为70.3%~72.6%;母鹅分别为75.6%~81.2%和69.3%~71.2%;料肉比为2.76:1。
3、产蛋与繁殖性能性成熟期为180~200天。
除盛夏和严冬停产外,可全年产蛋。
半舍半牧粗放饲养条件下,年产蛋80~100枚。
如果采用全舍饲,夏防署冬防寒,喂全价饲料,可全年产蛋。
蛋重平均为118克,蛋壳白色。
繁殖期公母配比1:6~7,受精率为85%以上。
用火坑热水袋孵化法孵化受精蛋,孵化率为85%~90%。
雏鹅成活率90%~98%。
产蛋高峰出现在出生后的第二至第三年,第四年产蛋率下降。
种鹅利用年限为3年。
豁眼鹅就巢性较弱,醒抱也较快。
一般不用鹅抱孵鹅雏。
4、产肝与产羽绒性能成年鹅经21天人工填饲,平均肥肝重195.2克,达到出口等级的肥肝占67.7%。
成年鹅羽毛质量较佳,每只每次可活拔羽绒50~75克,含绒率平均为30.3%。
一次性屠宰取毛,公鹅纯绒为54克,毛片140克;母鹅纯绒60克。
毛片136克。
当年鹅90日龄前不能活拔毛,含绒量低。
一次性取毛屠宰以11月中下旬为宜,此时含绒量高,绒质也好。
二、国外品种1、莱茵鹅原产于德国莱茵河流域,在20世纪40年代即以产蛋量高、繁殖力强而著称。
莱茵鹅体型中等,成年公鹅活重5~6千克,母鹅4.5~5千克。
全身羽毛洁白,雏鹅羽毛有灰黄色和黄色个体,6周龄时全身羽毛变白色。
喙、胫和蹼呈橘黄色。
种鹅成熟期较早,7~8月龄开产,年产蛋量50~60枚,蛋重150~190克。
受精率、孵化率高。
在适当的饲养条件下,肉用仔鹅8周龄体重达4.2~4.3千克,料肉比为2.5~3:1,适于大型鹅场大批生产肉用仔鹅。
产肥肝性能中等,一般填饲条件下肥肝重350~400克。
用朗德公鹅与莱茵母鹅杂交,杂交后代产肥肝性能显著提高。
我国引进的莱茵鹅,初生重公鹅102克,母鹅96克;8周龄时平均体重3.1千克,料肉比2.73:1,成活率99%;至12周龄时平均体重可达4千克。
2、.朗德鹅原产于法国西南部的朗德省,是当今世界上最适于生产鹅肥肝的鹅种。
朗德鹅体型中等,羽毛灰褐色,在颈部接近黑色,胸腹部毛色较浅呈银灰色。
朗德鹅羽绒产量很高,对人工拔毛的耐受性强,每年拔毛2次,可产羽绒350~450克。
在法国通过杂交已获得白色朗德鹅,大大提高了羽绒价值。
成年公鹅体重7~8千克,母鹅6~7千克。
仔鹅生长快,8周龄活重可达4.5千克。
朗德鹅产蛋量低,母鹅年产蛋35~40枚,蛋重180~200克。
种蛋受精率不高,大多数情况下,受精率只有50%~60%。
在适当的填饲条件下,肥肝重700~800克,其缺点是肥肝太软,容易破碎。
目前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引入该鹅种,除直接用于肥肝生产外,主要是作为父本品种与当地鹅杂交,提高后代的生长速度和产肥肝性能。
我国引进的朗德鹅也表现了良好的生产性能,在粗放的饲养条件下,6周龄体重达3.7千克以上,3~4月龄达6.5千克以上。
对1188只鹅的饲养试验,经20天填饲,平均肝重为895.63克,料肝比为23.8:1,填成率95.7%。
第三章孵化与繁育第一节胚胎发育一、蛋的构造不同品种的鹅蛋,其形状、大小、色泽等方面虽不完全相同,但其构造却是相同的,既由蛋壳、内外壳膜、蛋白、蛋黄、系带、气室、胚珠或胚盘7个部分组成。
1、蛋壳是鹅蛋最外一层,由碳酸钙等矿物质和少量有机物构成。
硬壳起着包囊和保护蛋的内容物等作用。
一般鹅蛋壳的厚度为0.45~0.62毫米。
四川白鹅的蛋壳厚度为0.55毫米,锐端比钝端略厚,其厚度受遗传、季节、营养、生理等因素的影响。
在蛋壳的外表面有一层胶质的壳胶膜,起着防止细菌的侵入和蛋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蛋壳上有许多微小气孔,大小不一,数量以钝端最多,是胚胎气体交换和蛋内水分蒸发的通道。
四川白鹅蛋壳为整个蛋重的13.5%。
2、壳膜有内外两层,外壳膜紧贴蛋壳,内壳膜包围蛋白,内壳膜比外壳膜厚两倍左右。
两层壳膜上均有气孔,内壳膜上的气孔较小,可起到防止外界微生物的入侵和限制水分蒸发的作用。
3、气窒蛋在母鹅的输卵管内时内外壳膜贴在一起;蛋产出体外时,由于外界的气温低于体内温度,蛋的内容物发生收缩,内外壳膜在蛋的钝端互相分离形成一个空隙,叫气室。
气室有供给胚胎氧的作用。
种蛋越新鲜,气室越小,存放时间愈长,由于蛋内水分的蒸发,气室也就愈大。
因此,可根据气室的大小鉴别种蛋的新鲜程度。
4、蛋白为一种带粘稠性的白色半流体物质,呈碱性,含有许多营养物质,以满足胚胎生长发育的需要。
四川白鹅蛋白占整个蛋重的53.8%。
5、蛋黄位于蛋的中央,是由一层卵黄膜包围的黄色的半流体物质,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四川白鹅蛋黄占蛋重的32.7%。
6、系带为蛋黄两端并与蛋的纵轴平行的螺旋扭曲物,起着固定蛋黄位置的作用,使蛋黄位于蛋的中央,不与壳膜相粘连。
7、胚珠或胚胎未受精的蛋在蛋黄表面有一个淡白色的小圆点,叫胚珠,是没有经过分裂的次级卵母细胞;受精后的蛋,次级卵母细胞经过分裂形成内层透明、边缘混浊的胚盘,是胚胎生长发育的原始体、比胚珠略大。
二、胚胎发育和外形特征1、蛋的胚胎发育包括以下两个阶段。
胚胎在蛋形成过程中的发育卵细胞成熟后从卵巢脱落进入输卵管,在输卵管的壶腹部受精后,开始胚胎的早期生长发育。
由于输卵管内温度适宜,受精卵在峡部开始细胞分裂;但受精蛋产出体外时,由于外界气温较低,胚胎暂时处于休眠状态,发育停止,说明胚胎在蛋形成过程中的发育时间较短,发育仅是初步的。
卵化期中的胚胎发育在适宜的孵化条件下,基本停止发育的胚胎又开始发育,到成雏鹅出壳,此期间叫孵化期,为31天。
在孵化期过程中,胚胎主要依靠胚膜吸收蛋内的营养物质,并通过胚膜、气室和蛋壳的气孔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和不断的新陈代谢,完成其发育过程,鹅胚在孵化期内的发育,大致分为4个阶段。
(1)内部器官发育阶段在鹅蛋孵化的第1~6天,外胚层形成皮体、羽毛、喙、趾、眼、耳、神经系统以及口腔和泄殖腔的上皮等;内胚层形成消化道和呼吸器官的上皮以及内分泌腺体等;中胚层形成肌肉、生殖系统、排泄器官、循环系统和结缔组织等。
(2)外部器官形成阶段在鹅蛋孵化的第7~8天,胚胎脖颈伸长,翼、喙、明显,四肢形成,腹部愈合,全身覆盖有绒毛,趾出现鳞片。
(3)鹅胚逐渐生长阶段在孵化的第19~29天,肺血管形成,尿囊及羊膜萎缩,卵黄囊吸入腹腔,呼吸转为肺呼吸,并出现啄壳。
(4)出壳阶段在鹅孵化的第30~31天,雏鹅纷纷破壳而出。
2、胚胎发育的主要外形特征第1天胚盘明显扩大,明区呈梨形或圆形,器官原基出现,胚盘出现原条。
第2天出现血管,心脏形成并开始搏动。
第3天羊膜覆盖胚胎头部,可见到卵黄囊血管区,似樱桃状。
第4天头部明显向左侧方向弯曲,与身体垂直,尾芽形成。
第5天喙、四肢、内脏和尿囊原基出现。
第6天肉眼可见到尿囊出现。
第7天胚体极度弯曲,初具鸟形。
第8天眼球大量沉积黑色素。
第9天出现口腔,尿囊明显增大。
第10天羽毛原基遍及头、背、胸、腹等部,尾部明显。
胚胎的肋骨、肝、肺、胃明显,四肢成形,趾间有蹼。
第11天胸腔愈合。
第12天背部出现绒毛,喙形成。
第13天喙开始角质化。
第14天尿囊在锐端合拢。
第15天前肢形成翼,外耳道形成。
第16天腹腔愈合。
第18天全身覆盖绒毛。
第20天眼睑合闭,头开始移向右下翼。
第23天大蛋白基本吞食完毕。
第25天蛋黄开始吸入腹腔,开始睁眼。
第28天蛋黄吸收完毕。
开始啄壳。
第29天开始出雏。
第30天大量出雏。
第31天出雏完毕。
第二节孵化条件一、温度温度是鹅胚胎发育最主要的因素。
在孵化过程中,胚胎发育对于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适宜的孵化温度是鹅胚胎正常生长发育的保证,正确掌握和运用孵化温度是提高孵化率的首要条件。
孵化过程中给温标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在给温范围内灵活掌握运用。
小型鹅种给温应稍低于中、大型鹅种;夏季室温较高时,孵化温度应低于冬、春季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