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2019年)
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2019年)
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
经胸超声心动图(Ⅰ类,C级) 经胸超声心动图是评估心脏结 构和功能的首选方法,可提供房室容量、左/右心室收缩和舒张 功能、室壁厚度、瓣膜功能及肺动脉高压的信息。
HFpEF主要的心脏结构异常包括左房扩大(左心房容积指数> 34 ml/m2)、左室肥厚[左心室质量指数≥ 115 g/m2(男性)或95 g/m2(女性)];主要的心脏舒张功能异常指标包括E/e' ≥ 13、e' 平均值( 室间隔和游离壁)< 9 cm/s ;其他间接指标包括纵向 应变或三尖瓣反流速度。
诊断急性心衰时,NT-proBNP水平应根据年龄和肾功能不全进行分层: 50岁以下患者NT-proBNP > 450 pg/ml; 50岁以上患者NT-proBNP >900 pg/ml; 75岁以上患者NT-proBNP > 1800 pg/ml; 肾功能不全(肾小球滤过率< 60 ml/min )时NT-proBNP应> 1200 pg/ml。
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
生物学标志物 (3)其他生物学标志物:反映心肌纤维化、炎症、氧化应激的标
志物,如可溶性ST2(solublesupp ressor of tumorgenicity 2, sST2)、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及生长分化因子15 (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15,GDF-15)也有助于心衰患者 的危险分层和预后评估,联合检测多种生物标志物可能是未来 的发展方向。
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
生物学标志物 (1)血浆利钠肽[B型利钠肽(BNP)或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测
定: 利钠肽检测是诊断和评估心衰必不可少的部分,推荐用于心衰筛查
(Ⅱa类,B级)、诊断和鉴别诊断(Ⅰ类,A级)、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 评估(Ⅰ类,A级)。出院前的利钠肽检测有助于评估心衰患者出院后的 心血管事件风险(Ⅰ类,B级)。 (2)心脏肌钙蛋白(cardiac tropinin,cTn):推荐心衰患者入院时行cTn检测, 用于分析急性心衰患者的病因[如急性心肌梗死(AMI)]和评估预后( Ⅰ 类,A级)。
速性心律失常和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也可诱发心衰。 (3)血容量增加:钠盐摄入过多,静脉液体输入过多及过快和妊
娠等。 (4)情绪激动或过度体力消耗:如暴怒和分娩等。 (5)治疗不当或原有心脏病加重:停用降压药、利尿剂或风湿性
心瓣膜病出现风湿活动。
目录
概述 诊断与评估 心力衰竭的预防 慢性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和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的治疗 急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终末期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右心衰竭的药物治疗 心力衰竭病因及合并疾病的药物治疗 心力衰竭患者管理
衰不断进展恶化的基础。 心衰不是“心肌病”或“左心室功能不全”的同义词,后两个术语仅描述
了发生心衰的结构或功能原因之一。
分类和诊断标准
发生及发展的4个阶段
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
病因
病因
诱因
有基础心脏病的患者,心衰症状多由各种因素诱发。 (1)感染:呼吸道等部位感染是心衰最常见、最重要的诱因。 (2)心律失常:房颤是诱发心衰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他各型快
症状与体征
心衰的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运动耐量下降伴或不伴肺循环或体 循环淤血。
心衰最常见的症状是劳力性呼吸困难,一旦呼吸困难患者确诊为 心衰,需行NYHA心功能分级,重点观察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 吸困难的出现和伴随症状的变化,以明确心衰严重程度。
体格检查应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判断液体潴留的严重程度,注 意有无近期体重增加、颈静脉充盈、外周水肿、端坐呼吸等(Ⅰ 类,B级)。
概述
定义:心衰是多种原因导致心脏结构和(或)功能的异常改变,使心室收 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引起的一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主要 表现为呼吸困难、疲乏及液体潴留(肺淤血、体循环淤血及外周水肿)等。
病理生理机制主要是血流动力学障碍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异常激活。 血流动力学障碍表现为心排血量减少和肺循环或体循环淤血。 神经内分泌系统(主要是RAAS)的异常激活,参与并促进心肌重构,是心
血浆脑利钠肽水平升高的常见原因
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
BNP或NT-proBNP的检测有助于诊断或排除心衰。 BNP < 100 pg/ml、NT-proBNP < 300 pg/ml通常可排除急性心衰。 BNP < 35 pg/ml、NT-proBNP <125 pg/ml时通常可排除慢性心衰,但其 敏感性和特异性较急性心衰低。
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 (2019年)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肾内科 Dr. HAN
Hale Waihona Puke 目录概述 诊断与评估 心力衰竭的预防 慢性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和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的治疗 急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终末期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右心衰竭的药物治疗 心力衰竭病因及合并疾病的药物治疗 心力衰竭患者管理
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
血常规、尿液分析、血生化[包括钠、钾、钙、血尿素氮、肌酐 或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肝酶、胆红素、血清铁、铁 蛋白、总铁结合力]、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促甲状 腺激素为心衰患者初始常规检查( Ⅰ类,C级)。在病程发展中 还需重复测定电解质、肾功能等。临床怀疑某些特殊病因导致的 心衰(如血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淀粉样变性、嗜铬细胞瘤 等),应进行相应的筛查和诊断性检查(Ⅱa类,C级)。
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
心电图(Ⅰ类,C级)所有心衰以及怀疑心衰患者均应行心电图 检查。
胸部X线片( Ⅰ类,C级)有呼吸困难的患者均应行胸部X线片检 查,可提示肺淤血、肺水肿、肺部基础病变及心脏增大等信息, 但胸部X线片正常并不能除外心衰。 心衰患者胸部X线片表现有肺门血管充血、上肺血管影增粗、 Kerley B线、胸腔积液。 肺门“ 蝴蝶”征是典型的肺水肿征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