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致初中学生:不懈的阅读,才是提升写作能力的法宝

致初中学生:不懈的阅读,才是提升写作能力的法宝

带上写作的眼睛去阅读
无容置疑,写作在语文学习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它是衡量初中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尺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此有精当的表述: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

而这种体现语文综合素养能力的提高,不能一蹴而就,许多学生为此一筹莫展。

但我们也惊喜地看到有不少学生,则在这样的领域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绩,他们写出了不少华章。

一种是在写作路上举笔维艰,一种是海阔天空,自由书怀。

两种不同的效果,究其原因让我们探索出一种新的写作思维:那就是请随时都带上一双写作的眼睛去阅读。

杜甫曾经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说的是读书与写作的关系。

书读得越多,写作自然而然就下笔生辉。

这说得很有道理,可是我们处在初中学习阶段,比起漫长的学习生涯,学习时间不长,学习负担过重,学业艰辛,虽想读万卷书也未必有如此充裕的时间。

这就需要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带着写作的眼睛读更多的书,写更好的文章。

写更好的文章方法很多,诸如:多观察,多感受,多阅读,多思考,多练习。

看似简单的几多,却不容易做到。

几多实际就是积累与写作的问题,积累包括生活和思想感情的积淀,语言和写作知识的积累,模仿与创新等写作经验的积累。

我们不难发现,在有限的初中生活阶段,我们亲历生活的体验是有限的,因为我们不能刻意去制造
生活,这种局限让我们对写作似乎有些限制,但我们不能束手就擒,我们得在别的方面加以弥补,因而我们进入到阅读的领域,这是一个汪洋大海,它的每一度浪花将托起写作的轻舟。

再此,我将就阅读与写作进一步陈叙。

许多学生包括教师,在提到阅读和写作时,总是把他们看做一种孤立的东西。

即便是知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只是存在概念上的理解,没有把阅读运用到实际写作操作上,更不会时时刻刻有一双写作的眼睛去阅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将是写作上的一大损失,很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难怪有许多学生叹息,写作难。

现在我将展示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写作的要求,之所以这样,我打算,对阵下药,随时随处带着写作的眼睛去阅读,走一条踏实的,可操作性的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写作要求)
1.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2.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4.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5.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6.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
式等,进行改写。

7.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

8.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

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
感受,沟通见解。

9.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以上九条:除了写作本身外,如果带上写作的眼睛,都可从阅读中找到学习写作,提高写作能力的答案,我们不但在生活中,还可以在阅读中体验到许美好的情感,熏陶我们的情操,甚至通过阅读再来反观生活,思考生活,捕捉生活的美好的细节。

我们还可以在阅读中锻炼写作思维。

联想、想像、分析、归纳、求同、求异等思维,都可以在阅读中有意识学习,在写作中升华提高。

至于审题、立意、积累和选择素材以及布局谋篇,都可以在阅读中实现。

阅读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

课内阅读往往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20年来的教学生涯,让我意识到,每一堂语文课,每一篇语文课文的分析都与作文密切相关。

如果站在文体角度抓住文体特征去教学,既教学字词句锤炼,语法规则(包括修辞,标点运用),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课文,揣摩文章思想感情和主题,又传授审题,立意,布局谋篇和选材组材,还可以分析各种文学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

这些看似都似在教阅读,实际教学过程中
我每每都提醒学生与自己平日写作发生关联,让学生明白并思考,写作原来
是蕴含在每一次阅读里。

课内阅读如此外阅读也是一样,培养学生们自觉地
带上写作的眼睛,去阅读,去感知,然后又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之中,写作能
力的提高会事半功倍。

如果我们在阅读文章时,可以站在文体的角度去阅读记叙文、议论文、
说明文或者散文,那么我们就可以带上写作的眼睛去阅读,从而学到记叙文、
议论文、说明文和散文的写作,并把它用于实践。

之所以重点讲述记述文,
议论文和说明文,是因为这些文体的写作在初中阶段尤为重要,甚至最重要。

下面我就以记叙文《背影》体为例,以表格方式对比阐述在阅读过程中,怎
样学到写作知识。

《背影》阅读所学内容写作所学内容
1 主要内容和思想
感情:一个丢了差使的小
官吏送儿子北上读书,通
过父亲在车站给儿子送行
情景的描述,表现了父亲
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和
儿子对父亲的百般怀念
之情。

可提炼出
记叙文
的六要素
整体感知:文
章的主要内容
和思想情感
交代记叙文的六要素
2 第一人称
“我”我为配角理解记叙的人
称(第一人称、
1.学会以“我”为主角
写作
第三人称
“父亲” 父亲为 主角 第三人称)
2学会第二人称的叙述 方法 3学会以“他”叙事
3 父亲的“背影” 为线索 以时间、 空间为顺 序记事写 人的结构 理出记叙的 线索:
1时空转移划分 2人物出场情 况划分 3事件的发展 变化划分
4内容变化划分
5作者感情变
化划分
按一定的线索写作:
1时空转移划分 2人物出场情况划分
3事件的发展变化划分
4内容变化划分
5作者感情变化划分
4 ;
1. 倒叙法。

开篇“我与父 亲不相见,已有二年有余了,
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
背影”采用了倒叙
2插叙:开篇点题之后,插
入了家庭祸不单行的追忆,
既交代了背景,又为主部
分做好了铺垫
运用倒叙 和插叙 理清记叙的顺序 顺叙、倒叙、 插叙、平叙 按一定的顺序写作: 顺序、倒叙、
插叙、平叙
5 选材前略后详,略写时以 叙述点染气氛,详写时以 对父亲背影的描写升华
感情,烘托主题
围绕充满 父爱的 “背影” 选材 中心与材料 关系:围绕中 心选择典型
材料,把握记 叙的详略 1学习积累素材,选择
素材,组织素材 6 学习文章修辞
学习把各种修辞自觉
运用到记叙文的写作 4 采用综合表达方式 记叙文的表达 方式:记叙为 主之外, 还要运用描写、说明、议论和 抒情。

一写人技法:
1. 心理描写(内心
2. 独白、间接写心)
3. 外貌描写
4. 闻声知人
5. 细节描写
6. 侧面描写
7. 行动描写
5 通过对父亲在车站给儿子
送行情景的描述,表现了
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
爱与儿子对父亲的百般怀
念。

反映父爱的真挚。

父爱与父 子情深 把握文章主旨 审题与立意 6 1点题的背影 父亲对儿子
截取片段 理解作者布局 学会文章构思,把握文
的挚爱悲哀的泪
2买橘子的背影,感动的泪
3分别时的背影,惜别的泪
4.想念中的背影,儿子对父亲的深情伤心的泪法谋篇章布局谋篇;
1纵式结构
2横式结构
3总分结构
4双线和单线结构
5对比结构
6点面结合
7抑扬结合
8截取片段结构
7 语言质朴
饱含真情语言特色:采
取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句
不离篇”的方

不同作品风格各异,
学生必须学习各种语
言风格,并结合自己
的语言习惯进行写作
《背影》一文中“背影”出现
了四次。

这些复叠式照应
对突出文章中心,标明文
章线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照应照应与过渡照应与过渡开篇点题,最难忘父亲的开头:开头开头结尾方法
“背影” 结尾::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设置悬念
结尾:
首尾呼应
以上表格是概述在记叙文阅读中可能学到的阅读知识,如果带上写作的眼光去阅读,也可学到相应的记叙文写作知识,如果我们把它勤用于写作实践,那么记叙文的写作能力,将会有长足进步。

以《背影》为例,反观作者要表述的思想内容所依托的文章,一定使用了记叙文的某些写作方法,才会撰写出如此的精品,因而,我们一定能通过阅读读出它来,从而学到作者的写作方法并让它为我们写作所用。

虽然一篇《背影》不足以,也不可能学到所有的写作知识,但如果我们带着写作的眼睛大量的阅读文学精品,我想所积累的写作知识,一定会厚积薄发。

当然,我们还得勤奋地把所积累的写作知识不断实践写作,也只有这样,初中生才会在有限的时间写出更精彩的文章。

记叙文如此,议论文如此,说明文如此,其实任何文章的写作都如此。

只要我们随时带着写作的眼睛去阅读,才能更好地找到写作的方法与规律,写出一道美丽的风景,写出人生的精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