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生活中幼儿行为的观察与分析过去,我们习惯于将弹、唱、舞、讲、美作为幼儿园教师必备的技能,这样的说法并没有错,但是并不全面。
事实上,对已一位称职的幼儿教师来说,他的第一个技能,也是最重要的技能是读懂幼儿,能够从幼儿的行为和行为变化中分析出他们的情感和需要。
一、为什么要观察与分析幼儿的行为1.为了读懂孩子——因为孩子拥有一百种语言。
孩子的一百种语言——马拉古奇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儿童成长的需要。
2.为了尊重孩子——因为孩子天生就能当老师。
向孩子学习,就是对儿童智慧的推崇。
很多的大家、名家都曾提出要“拜儿童为师”、“向儿童学习”。
蒙特梭利的“成人应当向儿童学习”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孩子就是我的老师,他们纯洁天真、无所做作……我就像一个诚惶诚恐的学生一样向他们学习。
”孩子带成人重新回到那个非功利的世界,是孩子带成人去游戏,去感受人生的种种真趣、真谛,是孩子更新了成人对世界的感受。
从某意义上说,孩子天生就能当老师。
在孩子面前,成人一直以知识的拥有者自居,以为孩子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知道。
但事实是孩子有时什么都知道,他们对世界的理解有时竟然比我们成人还深刻透彻!3.为了引导孩子——只有发现孩子才能因材施教。
教师只有进行细致而全面的观察,才能从中了解幼儿的发展状态和学习特点,发现幼儿的潜力和需要,这正是因材施教的最好依据。
例如在区域活动时,我们就要观察了解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然后按幼儿的发展水平提供不同的材料,让幼儿按自己的发展水平、速度、去选择、摆弄材料,进而推进不同幼儿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
4.为了激励自我的成长——只有反思自己才能专业成长。
《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所指出的,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有62条细则,其中12条与幼儿观察和分析的相关,体现了观察的重要性。
精心阅读儿童是每一位幼儿教师的基本功。
特级教师赵赫老师认为:教师与教师间最大的差别就在于观察上。
好教师善于观察并发现问题及难点,并分析原因,寻找教育的对策。
而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会观察,看到了什么,怎么看。
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教师转变原有的教育观念。
幼儿和教师的角色都在变化。
幼儿不应被视为被动的接受者,教师应为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帮助,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教师需要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并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
通过观察记录活动,教师就能迅速地了解并掌握幼儿的操作情况,了解其思维模式,发现存在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
同时,观察记录也给教师的自我管理和反思成长提供了重要依据,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孩子很喜欢老师注意他们,观察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更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
二、如何让观察变得可能1.现状问题分析“观察”的重要性在学前教育界得到了很多的呼应和认同,但是在实施起来并不顺利。
,教师的观察往往非常盲目,质量不高。
原因出在哪里呢?例1:有一个孩子经常哭,教师发现他在天生气质上就属于比较内向的那一类型。
这一天,这孩子又哭了,教师就以为他又在闹情绪而没有给予特别的理会,后来由保育员前去探视,才发现这孩子是因为跌倒撞痛而哭。
造成此种情况发生的原因就在于教师仅凭借自己的经验作判断,没有实际地去观察幼儿。
案例2:在一次穿木珠的活动中,教师把木珠随意地分给各小组,让幼儿通过练习穿木珠来训练其手指小肌肉的灵活和协调性。
有一个小男孩怎么也穿不进,望着同伴们手中的一串串五彩缤纷的木珠,他露出了焦虑的表情,并用期盼的眼睛望着老师,以期得到帮助,而该老师只是走到他身边说了声:“你怎么不穿呢?快抓紧时间。
”就离去了,全然没有观察到孩子无法把线穿入木珠是因为工具的合适性出了问题。
因为这个小男孩手里的木珠的洞眼特别小,而线却相对较粗,导致了他屡次失败。
可想而知,孩子是多么失望啊!一、教师不去了解幼儿――缺乏观察意识在幼儿活动室里,我们经常会遇到对幼儿熟视无睹的教师。
排除缺乏责任心的原因之外,教师缺少了解幼儿的意识,只关注教,不关注学是非常主要的原因。
有许多认真负责的老师,以教会孩子为己任,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发起与幼儿的互动,虽然有一颗认真负责的心,却缺少正确观念。
在当前课程改革浪潮中,更多的老师在有意识地转变观念,但是在许多具体情境中,还是会不自觉地将了解幼儿抛到一边。
这样的事情有许多,老师们也因此困惑着:我一个人要面对许多孩子,不可能看到每个孩子的全过程,中途介入就不可避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确实是这样,不了解幼儿的学习全过程,教师的介入就会存在危险。
正因为此,教师更应该强化了解幼儿的意识。
每当教师不清楚幼儿行为的时候,都不要忘记先去了解一下幼儿的所做所想,然后再慎重做出决定。
三、教师不知应该观察什么――缺乏观察点很多老师的观察记录都是东一篇、西一篇,很少连续观察、跟踪观察;观察目的和内容明显是在事件发生之后提取出来的。
观察记录对教师开展下一步的工作意义不大。
这些现象都反映出教师是以随机观察为主,缺少有目的的观察。
这里,我们不是要否认随机观察的意义,随机观察和有目的的观察都有价值,可以相互补充。
但如果总是处于发生什么就看什么、毫无计划的状态,我们的教育就很难保证全面、系统、有效地跟进。
更何况随机观察需要教师有很好的价值判断能力,并非一件易事。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倡导教师多进行有目的观察,提升观察质量。
三、教师不知怎样更好地了解幼儿――缺乏观察策略许多老师在明确观察目的、内容之后,就进入了实际的观察阶段,但由于缺乏一些行之有效的观察策略,出现想看但看不到、想知道却没能知道的情况。
老师有了观察目的,但由于缺少观察策略或者策略不适宜,从而导致无法有效获得准确、丰富的信息。
如果说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是众多老师知道没做到的,那么还要有与观察目的相配套的策略是大多数教师没有充分意识到的,更别提做到了。
这种状况是许多教师所处的现状,也是目前影响教师深入了解幼儿的瓶颈。
2.创设有准备的环境我们必须确保提供丰富多样、适合幼儿发展需要、有层次性的环境和操作材料,让每个孩子都能直接地与环境、材料进行互动。
若每个孩子都能专注地进行他所感兴趣的操作活动,从开始到完成,教师只是扮演相对被动的角色,那么这个过程就能让教师更好的观察和记录。
3.确定观察的对象、目的和内容人的感知范围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在幼儿活动的同时像相机一样把众多的信息都如实的摄录下来,所以我们在观察时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一旦明确了观察目标,就能避免观察无从下手、收集资料杂乱无章的弊病。
(1)思考四个问题:我准备观察谁?(可以是团体或个人,但必须是固定的)(从重要事件、集体活动中和容易被忽视的幼儿中选取。
)✧我想观察什么?(具体的能力或表现)(例:观察xx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表现出的语言、身体动作和情绪)✧为什么要观察这些内容?(探究幼儿问题的原因,了解幼儿的发展现状)✧通过观察这些内容我希望回答什么问题?(先假设,再验证)(2)把握四个依据:✧依据教育活动目标的达成度对幼儿进行观察观察幼儿,要观察幼儿的发展与教师提出的教学目标是否一致,教师提出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了,幼儿在完成教学目标、要求是的困难在哪里。
教学过程的观察很重要,但是也很短暂。
我们必须用“鹰”一般的眼光,捕捉每位幼儿身上的闪光点,观察后及时与教学目标进行对照,比较,及时进行调整、点拨、推进幼儿的发展。
✧依据幼儿的神情、行为等对幼儿进行观察观察幼儿,要特别注意观察幼儿的眼神,幼儿有各种各样的眼神,如举手发言时是否自信,在操作时是否有些迟疑……当幼儿注意力分散时,我们就一定要分析他是出于什么心理、什么动机,与他的心理活动联系起来。
✧依据幼儿在操作活动中的表现对幼儿进行观察一种是量的观察,如:今天有5种操作材料,每个幼儿各玩了几种;另一种就是质的观察:如同一位幼儿两天完了统一操作材料,昨天和今天的玩法有什么不同。
✧依据幼儿的活动结果对幼儿进行观察例如对幼儿美术活动的作品观察主要分成5方面,颜色、构图、造型、布局、内容。
李慰宜老师提出对于发展慢的孩子就要找他5方面最好的地方,培养自信;对于发展较快的孩子就要观察他5方面最不够的地方,让他处于不平衡中,激励成长。
4.选择适宜的观察方法一个人的记忆力再好,也不可能将每天观察到的内容人武部储存在头脑里。
因此,重视观察记录和记录的方法,力求采取简便易行、省时省力的方式,在工作的同时,迅速地记载观察,做到快、细、全。
(1)正式的观察方法:事先做好计划进行的系统观察。
(有目的的观察,其目的是了解幼儿现有的发展状况,发展的个别差异,发展的最近趋势,作为教育的依据。
)✧结构化叙事法要素:日期、开始时间、结束时间、观察对象、年龄、环境、观察目的、观察目标、观察记录、结论、评价、建议。
(优点:详细,持续时间越长越有价值。
缺点强度最大)✧图表法琳琳在户外活动中的自由活动✧抽样法(时间抽样、事件抽样、快照法)时间抽样和时间抽样的比较摄像机、数码相机在家庭和幼儿园日益普及。
这些设备也可用作幼儿游戏观察的手段。
首先,运用摄像设备可以解决观察的主要问题,即教师如何保证系统观察的时间。
摄像设备可以指向游戏区域(如娃娃家或建构区)并记录游戏的过程,而在此期间无需成人给予特别的关注。
录像带可以回放,便于教师重温。
其次,摄像记录比成人直接观察更能提供游戏行为的细节。
除了能显示幼儿活动的类型,录像带还能展现以下内容:(1)幼儿在活动中使用的材料;(2)幼儿与幼儿之间、师幼之间所发生的互动;(3)幼儿在活动中的语言;(4)游戏中幼儿及成人使用的体态语言。
再次,摄像记录可帮助教师提高观察技能,教师可利用重温录像带的机会,评价和改进他们参与幼儿游戏的技能。
(2)非正式的观察方法:非计划性和提供性,不要求严密的结构,为正式观察提供交好的素材和选择。
(随机观察,及时捕捉幼儿从语言、动作、表情中所发出的信息,了解这个信息所反映出的幼儿的行为动机、幼儿的即时需要、幼儿的意愿、困难和情绪体验,作为指导幼儿的依据,以便把握干预的时机,有针对性地做出适宜的应答行为,以满足游戏的需要,推进其活动。
)✧非结构化的叙事观察可以使单个幼儿或一群幼儿✧日记记录描述成长、行为及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时间或里程碑事件,一般有父母亲等主要带养人记录。
(稳定性低,非系统性、主观性强。
)✧轶事记录(事后记录、简短、非结构化、有摘要和心得)轶事记录是指简短地记录幼儿的生活中的偶发事件。
这些记录可反映幼儿的游戏技能以及社会性、认知、情感和身体等方面发展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