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任何一项技术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和愿望。
B、技术是科学研究的产物,没有科学就没有技术。
C、技术是对客观自然规律的应用。
D、技术要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条件的制约。
2、关于技术,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A、技术最早源于人类寻找、生产食物,制作衣服和与野兽搏斗等生存的基本需要。
B、早期技术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
C、技术的任务是认识世界。
D、技术与科学没有任何关系。
3、1912年,在电灯发明50周年的时候,包括美国总统在内的500多名社会名流在华盛顿隆重集会庆祝。
爱迪生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出场,他激动的说“倘若我做的工作给这个社会哪怕只带来一丝的幸福,那我也就因此而更加满足了……”这说明(C)。
A、技术解放人B、技术具有两面性C、技术活动能实现自我价值D、技术改变世界4、海口万绿园是海口市政府利用填海造绿地的方式,将一片泥泞的海滩建造成一个园林式的供市民工作之余游玩休息的好去处。
这一工程体现了技术对哪个方面的影响作用。
(C)A、对人B、对社会C、对自然D、以上都有5、技术对人的解放作用表现为人依靠技术解放或延长了自己的手、脚……等身体器官,拓展了活动空间,提高了劳动效率。
下列技术属于解放了人的体力的是(D)。
A、电视技术B、摄影技术C、克隆技术D、蒸汽动力技术6、技术发展能解放人的手、脚等身体器官,也可以延长人的五官。
以下技术产品能延长人的眼睛的是(C)。
A、放大镜B、眼镜C、望远镜D、显微镜7、社会生活中,人们需要相互联系,于是便有了(D)的产生。
A、建筑技术B、食品加工技术C、纺织缝纫技术D、邮电通信技术8、人类在生活中,需要着衣以遮身御寒,于是便有了(C)的产生。
A、建筑技术B、食品加工技术C、纺织缝纫技术D、邮电通信技术9、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为了满足人们在“衣”、“食”、“住”、“行”、“交往”等方面的需求,相应地产生了许多技术。
以下技术中,属于满足人们在“食”这一方面需求的技术是(B)。
A、印染技术B、烹饪技术C、文字技术D、园林技术10、下列选项中,属于技术范畴的是(D)。
A、广义相对论B、牛顿第一定律C、阿基米德原理D、蒸汽机的发明11、下列活动是科学活动的是(B)。
A、电视机的发明B、万有引力的发现C、发动机的制造D、摄像技术的发明12、科学活动与技术活动是不同的,下列活动中属于科学活动的是(A)。
A、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B、瓦特发明蒸汽机C、爱迪生发明电灯D、李冰修建都江堰13、下列不属于技术活动的是(C)。
A、把镭应用于肿瘤的放射治疗B、用贫化铀制造高效燃烧穿甲弹“贫铀弹”C、居里夫人发现镭D、在热中子反应堆用同位素铀235作为核燃料14、下列属于技术的社会属性的是(C)。
A、技术要符合客观自然规律B、技术与工具、机器及使用方法关系紧密C、技术的应用要受社会条件的制约D、技术是以科学为基础的15、永动机是人们梦想实现的一种动力机械,几个世纪以来都不能实现是因为(C)。
A、没有合适的能源提供动力B、设计制造技术未达到C、不符合自然规律D、人们现在还不需要它16、自从人类发明了电扇以后,电扇便在许多领域中开始了它为人类服务的历程。
下面不属于电扇功能的是(A)。
A、发电作用B、消暑作用C、通风作用D、散热作用17、嫦娥一号卫星充分继承了“中国资源二号卫星”的成熟技术,并进行了适应性改造。
所谓适应性改造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突破一批关键技术。
嫦娥一号卫星的研制属于(B)。
A、科学发明B、技术革新C、技术发明D、科学发现18、早在100多年前,恩格斯就警告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人类每一次对自然界的胜利都必然要受到大自然的报复”。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B)。
A、技术具有目的性B、技术具有两面性C、有了技术人类可以陶醉自然D、技术的未来在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19、助听器的发明是为了使听觉不太灵敏的人清楚地听到外面的声音,这说明技术具有(A)。
A、目的性B、创新性C、综合性D、两面性20、袁隆平是世界著名的水稻育种专家,他的杂交水稻技术运用了育种学、土壤肥料学、作物栽培学、植物保护学等学科知识,这说明了技术的(C)。
A、专利性B、创新性C、综合性D、两面性21、20 世纪中叶,美国施乐公司发明的复印机掀起了一场划时代的办公室革命,公司为阻止某些公司的加入,先后为其研发的复印机申请了500 多项专利。
这说明了技术的(A)。
A.专利性B、创新性C、综合性D、两面性22、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开启了抗生素时代,挽救了无数生命;但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耐药菌株迅猛发展,抗生素束手无策,许多重症感染者因此死亡,这反映了技术的什么性质?(A)A、技术的两面性B、技术的创新性C、技术的专利性D、技术的目的性23、电池的发明成功解决了人类的很多动力问题,但是废旧电池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
这说明了技术具有(D)。
A、目的性B、创新性C、综合性D、两面性24、显示器是电视机的核心部件,普通电视机常用的是阴极射线管。
它经历了从球面显像管,柱面显像管,平面直角显像管到纯平显像管等革新过程。
说明了技术的(B)。
A、目的性B、创新性C、综合性D、两面性25、神州六号太空飞船的发射需要运用物理学、数学、空气动力学、材料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这说明了技术具有(C)。
A、目的性B、创新性C、综合性D、两面性26、1769年,瓦特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研制了第一台单动式蒸汽机,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同时由于技术具有(D),让他成为一个富有的名人资本家。
A、创新性B、目的性C、综合性D、专利性27、采用核能发电在经济上和环保上都很合算。
法国电力公司测算,每生产一千瓦时的电量需要耗费的价值,使用核能比燃煤发电便宜10%,同时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但是,如果将核能变成武器,其后果则不堪设想。
这说明技术具有什么性质?(C)A、目的性B、创新性C、两面性D、综合性28、MP3技术使得人们享受生活,享受音乐,而它不断的更新换代更是满足人们对音质的需求。
这说明了技术的(C)。
A、目的性B、综合性C、创新性D、专利性29、1925年,贝尔德在英国首次成功装配世界第一台电视机,短短几十年时间,电视机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从手动到遥控,从平板电视机到液晶电视机的发展历程。
这说明了技术的(B)。
A、目的性B、创新性C、综合性D、两面性30、为确保2008年北京奥远会会徽不受侵犯,设计公司进行了技术的(C)保护。
A、综合性B、两面性C、专利性D、目的性31、中国农科院制造了一种转基因西红柿,它与普通西红柿外表完全一样,区别是导入了转基因疫苗,每周吃1~2个,每年吃2~3个月,不仅能达到与注射乙肝疫苗同样的效果,而且比注射疫苗更为方便、更持久,使人免去了打针的痛楚。
(B)A、这个案例说明了技术能给人带来更多的好处B.这个案例说明了技术不断的改进,让人们生活更安逸C、这个案例说明了技术可以使医疗发展到一个更高的境界D、这是一项技术创新,也许具有技术发明的划时代意义32、19世纪80年代,人们成功地将用汽油作燃烧的内燃机用于驱动车辆,方便和改善了人们的出行和交通状况,但同时也产生了汽车尾气污染空气的不良后果。
这个事实告诉我们(B)。
A、应该停止使用汽车B、应该正视和减少技术两面性带来的负面影响C、当初就不应该发明内燃机D、应该重新使用蒸气机驱动车辆33、“汽车内部配备的安全气囊和成人安全带对儿童可能就是安全隐患”,汽车安全专家提醒“儿童乘客使用标准安全带最好配以儿童增高坐垫,坐在副驾驶位置时必须关闭安全气囊”。
这说明技术具有(B)。
①专利性②两面性③目的性④创新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34、技术常常可以解决人类所遇到的问题,给人类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而有的时候技术又会给人类带来一定的危害。
下面所列技术对人类的危害现象中,不是危害自然环境的是(D)。
A、水土流失B、噪声污染C、酸雨现象D、胎儿性别鉴定35、椐报道台湾一小孩发明了钩形汤匙,并申请获得专利。
获得专利后,在父母的帮助下转让了该专利,并从中获利200万台币。
他转让并从中获得利益,说明了他享有哪两种权利?(C)A、占有权和处分权B、占有权和收益权C、处分权和收益权D、使用权和收益权36、超女张含韵的最新专辑因两首歌存在词曲版权问题被紧急召回,你认为超女张含韵的行为属于侵犯了(B)。
A、专利权B、知识产权C、公司利益D、个人利益37、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护了发明者的创造并赋予发明人一定的权益,使发明者能设计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新产品。
下列不属于知识产权保护范围的是(A)。
A、经营权B、著作权C、专利权D、商标权38、现在社会上存在一种专利抢注的现象,它利用了专利申请的(C)原则。
A、法律保护B、占有权C、先申请D、收益权39、申请和获得专利需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1、初审阶段;2、授权阶段;3、提交申请阶段;4、专利申请实质审查阶段;5、专利申请公布阶段;6、受理阶段。
正确的顺序是(C)。
A、1-2-3-4-5-6B、3-6-1-4-2-5C、3-6-1-5-4-2D、4-6-2-1-3-540、小明发明了一种新型的摩托车自动报警防盗锁并将发明成果在某专业杂志上做了介绍。
数月后某锁厂根据此资料生产出了这种防盗锁并投放市场,小明起诉锁厂侵权,法院却不予受理。
根据此案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小明没有申请专利,所以并不拥有防盗锁的专利权B、小明的发明已经过期失效C、在杂志上介绍就相当于获得了专利权D、防盗锁技术不能申请专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