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旱稻种植时如何处理种子的方法

旱稻种植时如何处理种子的方法

旱稻种植时如何处理种子的方法
品种选定后,要通过晒种、风选、比重选等方法,除去杂质、空瘪粒,使种谷粒粒饱满,具有较强的发芽势和发芽率。

再选用402、线菌清、强氯精、多菌灵、施保克等药剂对种子消毒。

采用常规育秧浸种催芽方法。

稻(油)麦两熟制稻区,一般采用日浸夜露浸种催芽同步法。

关键是要注意催芽程度以及减轻恶苗病病
菌侵入。

为了提高出苗率和秧苗整齐度,宜采用破胸露白的芽谷播种。

如果催芽,那么,芽长不能超过半粒谷。

为防止病菌侵染,也
有只浸种不催芽的。

1.精细整地精细整地有利于齐苗、全苗以及土壤保水,要求土碎平整。

土壤耕作以深耕、碎土、保墒、除草为主要目的,深度以
18~20厘米较为合适,整地时期和方法,则因地区、气候、土壤、
栽培季节和前作种类等而不同。

熟土杂草多,不宜早翻耕、早整地,以免杂草滋生。

新开垦地可耕后即整,整后播种。

北方旱播旱稻,有春播和夏播两种。

春播多在秋季作物收获后整地,先行浅耕灭茬,然后结合施肥,进行深耕。

夏播一般是在马铃薯、大麦、小麦等作物收获后播种,当时气温较高、蒸发大,整地
保墒尤为重要。

在收获后,随即施肥结合犁耙,边播种、边镇压,
才能保住墒情,有利于出苗。

南方1年多熟地区,直播早稻前作多为油菜、大麦、小麦、甘薯(秋薯或冬薯)、马铃薯等,前作收获后应抢季节及时整地播种。

丘陵、山区倾斜坡地,应依等高线整地,做成横排梯形平畦,以利于
水土保持。

在粮林间作地区,在林苗行间进行深耕垦殖,结合施肥、碎土、平地,即可播种。

2.播种保全苗早稻播种内容包括:晒种、浸种、消毒、催芽、播种、覆土(镇压)等。

过好旱稻播种关,有利于出苗、足苗。

(1)晒种、选种、浸种、种子消毒同普通水田移栽稻。

但是旱稻
种子浸透即可(即吸水量为其种子重的60%以上),一般浸种2~3天,早季浸种3~4天,中、晚季浸种2天左右,并注意换水透气。

(2)催芽北方催芽播种一般可提早出苗4天,早出穗3天,早成
熟5天。

因此,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以催芽播种为好。

但如果土
壤水分不足,则不宜催芽,以免发生干芽现象,只可浸种到颖壳发白。

(4)播种旱稻播种方式有条播、撒播、点播3种。

条播应用的最多,由于播种机具不同又有宽幅和窄幅之分。

机器播种,行距小而
播幅窄。

人工开沟播种,行距大而且播幅宽。

条播以宽行为好,行
距为25~30厘米。

也可以穴播,穴播应采用宽行窄株,行距为30
厘米,株距为10~15厘米。

旱稻的播种质量应当严格保证,因为它
关系到能否出全苗及以后的生长整齐度,影响产量。

②播种量播种量的大小应根据品种分蘖力的强弱和发芽率的高低,同时还要注意到土地的肥瘦、有无灌溉条件等确定。

如土壤肥沃、
土壤水分保持较好,又在雨季中,有利于旱稻分蘖,播种量可小些。

一般来说,春播每公顷45~90千克,夏播每公顷90~105千克。

3.田间管理
(1)施足基肥,加用种肥,分期施用追肥这是旱稻增产的重要施
肥经验。

旱稻种植对氮肥较敏感,磷钾肥需要量多。

基肥一般占全
量的60%~70%,肥料种类以堆肥、厩肥等农家肥为主。

旱稻要求土
壤水分较多,施用堆、厩肥等有机肥料,能够改良土壤理化性状,
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

旱稻常因铁、锰缺乏而发生缺素病,有机
肥料可予以补给,并能缓冲土壤反应的变化,增加土壤还原性,提
高铁、锰的溶解度,以利于旱稻吸收。

基肥应采用全程施肥法,先
施有机肥,耕翻入土,耙平后再施表层底肥,整平田面。

一般每公
顷施磷肥750千克,猪牛粪15000千克或厩肥15000~22500千克。

种肥在整平土地后开沟播种时每公顷沟施氮、磷、钾复合肥200~250千克。

追肥以速效有机肥如人粪尿以及化肥如硫酸铵等为主,
碱性肥料一般不宜施用,以免增加土壤碱度,阻碍旱稻生长。

追肥
时期和次数因气候、土壤而不同,雨季种植可在分蘖期、拔节期、
抽穗期追肥。

如在雨少季节,宜在早期(分蘖期)追肥,后期采用叶
面追肥。

注意控制氮肥,多施磷钾肥,以防止倒伏。

分蘖肥在2叶
l心至3叶1心时于小雨或雨后撒施,每公顷尿素150千克、钾肥
75千克,促进早分蘖,以达到计划苗数。

拔节肥可在分蘖后期幼穗
分化前追施,一般每公顷尿素75千克,以促进大穗。

抽穗灌浆期,
可看苗施肥,施肥量要慎重掌握,一般在下雨前后,每公顷施尿素30~45千克,也可在晴天采用叶面追肥,每公顷用尿素3千克加磷
酸二氢钾0.6千克,对水30~50升喷施。

(5)合理灌溉早稻虽然抗旱力强,但在关键的生育时期灌适量的水,可以确保获得较高的产量。

旱稻在苗期受旱,出叶速度减缓,
生育期延长。

孕穗、抽穗期受旱,可导致结实率降低,严重时形成
白穗。

乳熟期受旱,空秕粒增加,千粒重降低。

所以,不论任何生
育阶段,土壤水分缺乏时均应及时灌溉,以湿润灌溉为主。

(6)病虫害的防治旱稻的病害主要有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

防治要点:第一,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消灭种子所带病菌;第二,
加强栽培管理,前中期避免过量施用氮肥,提高植株抗病力;第三,
发病初期及时采用药剂防治。

旱稻的害虫主要有地下害虫和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防治这些害虫,应做到早发现、早防治,
防治方法与水稻旱种、覆膜稻栽培等类似。

1.整地播种:酸性土壤种植旱稻较好。

种植前土层深耕20厘米
左右,整平耙细,除尽杂草、残茬,采取全层施肥法,耕整前每亩
施腐熟的农家肥100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15~25公斤。

如用过磷
酸钙、钙镁磷肥每亩施25公斤,还应加尿素5公斤或硫酸铵10~
15公斤。

施肥量应根据土壤肥瘦、品种而定。

一般亩产500公斤稻
谷吸收氮8.5公斤、磷酸4.4公斤、氯化钾1.8公斤。

播种方式有
撒播、条播和点播,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播种前必须浇透底墒水,
分厢做畦。

播种量因品种、土质、肥水条件而异,一般每亩5公斤
左右,6月15日前播种完毕。

播种必须精细,盖土约2~3厘米厚,过深、过浅均不利于出苗和生长发育,尤其是过深时出苗率低、分
蘖力弱、穗子小、产量低。

2.杂草防除:旱稻田杂草较多,苗期能否有效防除杂草是旱稻高产的关键环节。

在播后苗前可喷施一次封闭型旱稻专用除草剂,如丁草胺、旱稻专用除草剂1号等;在苗床期可选用触杀专用型除草剂处理,如苯达松、敌稗等。

要注意选用针对性强的除草剂,否则会影响稻苗生长。

4.病虫害防治:6月中旬到7月,即稻苗3~6叶期应注意防治稻蓟马,7月下旬到8月初注意防治稻苞虫,8月中、下旬注意防治稻纵卷叶螟。

二化螟一代盛发期在6月中、下旬,二代盛发期在7月中、下旬,应狠治一代,挑治二代。

稻瘟病的主要防治时期在抽穗前后,一般在始穗和齐穗时各施一次药(三环唑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