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证券投资论文

证券投资论文

证券投资风险的因素与防范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证券投资风险的两种类型,即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风险。

并且详细地阐述了这两种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和各自的特征。

根据观察与分析,我们认为证券投资风险管理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下管理观念的彻底改变,本文继而给出了关于证券市场管理的几点建议。

最后,针对上述建议,提出了几条防范风险的措施。

关键词证券投资风险管理决策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所谓风险,是指在决策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作用,决策方案在一定时间内出现不利结果的可能性以及可能损失的程度。

它包括损失的概率、可能损失的数量以及损失的易变性三方面内容,其中可能损失的程度处于最重要的位置。

证券投资,就是将资金用于购买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它与实业投资不同,它不需要对资产的具体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组织和管理,只需投入资金来分享利润或从买卖证券的差价中获取利润。

一般来说,证券投资是指投资者通过购买有价证券,在一段时间内获取利润的过程。

当然,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必然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人们进行证券投资的最直接的动机是获得收益,因而投资决策的目标是使收益最大化,但由于收益与投资之间在时间上的滞后,这种滞后导致收益受许多未来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收益成为一个未知量。

投资者在进行决策时只能根据经验和所掌握的资料对未来形式进行判断和预测,形成对收益的预期。

受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证券投资的未来收益可能偏离其预期,这种偏离将导致投资者可能面临得不到预期的收益甚至亏损的危险,这种危险就是证券投资风险。

证券投资风险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投资者的收益和本金的可能性损失,另一种是投资者的收益和本金的购买力的可能性损失。

第一种风险,在多种情况下都有可能产生。

第二种风险主要来自于通货膨胀。

在通货产生的情况下,尽管投资者的名义收益和本金不变,或者有所上升,但是,只要收益的增长幅度小于物价上涨的幅度,投资者的收益和本金的购买力就会下降,通货膨胀侵蚀了投资者的实际利益。

因此,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不仅要考虑投资的收益,还要考虑投资的风险,而收益与风险是相辅相成的,通常风险小的金融资产收益小,收益大的资产其风险也大。

投资决策的目标应该是追求收益的最大化和风险的最小化。

如何在收益和风险这一对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矛盾中寻求某种平衡,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投资目标,关键还在于有效地控制和规避风险。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知道,证券投资风险是指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和一定的时间内,由于不确定因素的作用引起证券价格变动,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可能性以及损失程度。

它包括损失的概率、可能损失的数量、损失的不确定性及投资收益率盈亏波动频率等四个方面,其中可能损失的程度处于核心地位。

证券投资的风险其实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体系,其种类繁多、结构复杂,而且各种风险有时又是交叉产生,相互影响的。

一种风险的产生可能是几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一种因素也可能诱发几种风险。

对同一种风险而言,从不同的角度来分类还可能会归于不同的类型。

因此,要对风险进行明确的分类的确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本文将采用最常用的系统分类法,即把风险作为一个系统来看。

股票市场的风险通常可以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两大类。

因此,整体风险=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

系统性风险是由涉及整个经济活动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造成的,它对整个股票市场都会产生影响,又称为宏观风险。

非系统性风险是指对个别股票产生影响的风险,是由上市公司和市场参与者交易行为产生的,而与整个市场没有联系,又称为微观风险。

投资者可以通过投资组合弱化甚至完全消除这类风险,有时又称为可分散风险。

下面就详细的说明这两种风险的具体涵义。

一、证券投资风险的分类(一)系统风险1.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由于证券市场行情变动而引起的风险。

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产生市场风险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证券市场内在原因,它是不可避免的;另一个就是人为的因素。

以股票为例说明。

证券市场本身存在着财富放大效应,这就不可避免泡沫的存在。

实物生产资料一旦进入资本市场,以证券市场的定价原则来衡量时,你会发现一个很不一样的结果。

例如:当你花 1 亿元购置生产资料建立一个企业,这个企业每年可能产生2000 万元的利润,那么这个企业的参照价值在正常情况下也就是接近1 亿元,但是这样的企业一旦被推向资本市场,那么它的价值就需要以股票的市值来衡量,也就是当它总股本是 1 亿股时,那么它的每股收益就是0.2元,按照目前较低的标准30 倍市盈率,它的每股价格就是6 元,那么这个企业在市场当中整体的交易价格就是 6 亿元。

这就是证券市场的财富放大效应。

这种财富放大效应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任何理性所无法回避的:一方面是实物资产的较小范围波动都可能被放大成资本市场证券价格的巨大增减,而这种财富的大幅度增减直接体现在投资者的现金资产当中,上市公司未来的预期不可能是准确而稳定的,那么这种被放大了的财富增减效应直接产生风险与泡沫;另一方面它为市场投机者提供了绝佳的土壤,因为当企业的未来经营预期的变动受到人为的误导或操纵时,投机者可以通过较小的投入获得巨大的股票市值利润。

这可以说是股市本身的一个弊端,是我们在享受证券市场带来的种种利益的同时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股市由于它自身的运行机制必然导致泡沫的存在,在一定时期内这种泡沫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有释放的要求,然后开始下一个循环,这就可能导致周期性的股灾。

目前大多数国人认为只要我们能够很好地吸取国外已经发生的经验教训,谨慎地进行各方面的引导和控制,就可以回避同样的风险情况发生。

我认为这是不可能做到的,这是股市内在规律决定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采取各种措施将它的冲击作用适当地减少到最低程度。

证券市场本身就存在风险,那么证券市场行情的变动同样也引起市场风险。

这种行情变动可通过股票价格指数或股价平均数来分析。

证券行情变动受多种因素影响,但决定性的因素是经济周期的变动。

经济周期是指社会经济阶段性的循环和波动,分为萧条—复苏—衰退等阶段。

经济周期的变化决定了企业的景气和效益,从而从根本上决定了证券市场,特别是股票行市的变动趋势。

证券行情随经济周期的循环而起伏变化,其长期变动趋势可分为看涨市场和看跌市场两大类型。

看涨市场从萧条阶段开始,股票价格指数从低谷开始渐渐回升,经过复苏阶段进入繁荣阶段,股价指数持续稳步上升,到达某一个高点后出现盘旋并开始下降,标志着看涨市场结束;看跌市场是从经济繁荣阶段的后期开始,经过衰退直至萧条时期,在这一阶段股价指数从高点开始一直呈下降趋势并在达到某个低点时结束。

看涨市场和看跌市场是指股票行情变化的大趋势。

实际上,在看涨市场中,股价并非直线上升,而是大涨小跌,不断出现盘整和回档行情;在看跌市场中,股价也并非直线下降,而小涨大跌,不断出现盘整和反弹行情。

但在这两大变动趋势中,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在整个看涨行市中,几乎所有的股票价格都会上涨,在整个看跌行情中,几乎所有股票价格都不可避免地有所下跌。

只是涨跌的程度不同而已。

在涨跌之间就存在很大的投资风险。

从财富响应和社会资源配置上分析,如果股市上涨过快,大部分人都能从股市中赚钱,股市中的平均收益超过社会其他行业的平均利润水平,其财富效应必然造成社会各方面资源向股市的过分集中,形成新的资源配置不平衡,各方面资金在股市中的堆积必然促使股市的泡沫膨大,一旦这个泡沫破灭,结果将是灾难性的。

市场风险是无法回避的,但是投资者还是可以设法减轻市场内险的影响。

一是判断大的行情变动并顺势而为,通过分析判断是看涨市场就如市投资,当看跌市场来临时就远离市场,即市场人士所说牛市持股、熊市持币的策略;二是选好股票。

一般情况下,大企业、业绩优良的企业适应能力强,对客观经济环境变化的承受力强,它的股东和债权人面临的市场风险小。

小企业,业绩差的企业在经济环境变化时适应性差,容易亏损甚至破产,它的股东和债权人面临的市场风险较大。

总之,尽管经济形势变动对各种证券都有影响,但影响的程度不尽相同,认清大势,选好股票是降低市场风险的较好办法。

2.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市场利率变动引起证券投资收益不确定的要能性,市场利率的变动会引起证券价格变动,进而影响了证券收益的确定性,带来了证券投资的风险。

利率与证券价格呈反比变化,即利率提高,证券价格水平下降,利率下降证券价格水平上涨,利率从两方面影响证券价格:一是改变资金流向。

当市场利率提高,会吸引一部分资金流向银行储蓄、商业票据等金融资产,从而减少对证券的要求,使证券价格下降。

当市场利率下降时,一部分资金流回证券市场,增加了对证券的需求,刺激了证券价格上涨;二是影响公司成本。

利率提高,公司融资成本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盈利下降,派发股息减少,引起股票价格下降。

利率下降,融资成本下降,盈利和股息相应增加,股票价格上涨。

就中国目前的证券市场情况来看,利率风险是一处潜在的危机。

中国银行连续降息使银行利率已降到了历史的特点,社会上的闲置资金大量涌入证券市场。

由于资金的涌入,股票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股价随之水涨船高,从而创造了财富增值示范效应又吸引了更多的资金入市进一步推动股指上扬,最终堆积成目前的牛市,一旦失去资金来源,最后的接力棒必将成为牺牲品。

因为只有业绩推动型的大牛市才能长久,牢固,中国牛市目前急需实现从资金推动型到业绩推动型的战略转变,才能真正有效地防患于未然。

以上所说的是利率风险对股市的影响,同样利率风险对债券也有很大程度的影响。

利率风险是固定收益证券的主要风险,特别是债券的主要风险。

债券面临的利率风险由价格变动风险和息票利率风险两方面组成。

当市场利率提高时,已经发行又尚未到期的债券利率相对偏低,此时投资者若继续持有债券,在利息上要受损失,若将债券出售,又必须在价格上做出让步,在出售价格上要受损失。

可见,此时投资者无法回避利率变动对债券价格和收益上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与债券本身的质量无关。

利率风险是政府债券的主要风险。

债券依发行主体不同可分为政府债券、企业债券等。

对企业债券来说,除了利率风险外,重要的还有信用风险和财务风险。

政府债券没有信用问题和偿债的财务问题,它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利率风险和购买力风险。

利率风险对长期债券的影响大与短期债券。

在利率水平变动幅度相同的情况下,长期债券价格下降幅度大于短期债券,因此长期债券的风险大于短期债券。

债券的价格是将未来的利息收益和本金按市场利率折算成现值,债券的期限越长,未来收入的折扣率就越大,所以债券的价格变动风险随着期限的增加而增加。

减轻利率风险影响的办法是投资者在预见利率将要提高时,减少对固定利率债券特别是长期债券的持有。

另一方法是发行浮动利率债券,企业浮动利率债券能够有效地降低筹资成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利率风险。

3.购买力风险证券投资风险具有两重性,即它的存在是客观的、绝对的,又是主观的、相对的;它既是不可完全避免的,又是可以控制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