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限时训练
一、小说的定义:
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二、限时训练(20分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25分)
告诉你个秘密
王举芳暑热天气,太阳流火,便想着吃些清凉的菜。
小区附近的小菜市场有家夫妻俩开的小店,专卖凉拌菜,我简单挑了几样,顺便去蔬菜店买些时令蔬菜。
蔬菜店的老板姓吴,是个憨厚的小伙儿,待人热情,实诚,我经常在他店里买蔬菜,是他家的老主顾。
“姐,今天买的什么好吃的啊?”小吴问。
“买了点凉菜,夏天天热人心也热,想吃点凉的。
”我边说边挑蔬菜。
“姐,从哪家买的凉拌菜啊?”
“拐过街角第一家,门朝东的那家。
”我把挑好的眉豆递给他,又挑了几个土豆。
“姐,我告诉你个秘密。
”我付钱的时候,他压低声音对我说。
我有点意外,虽然彼此算是熟人,但我觉得没有熟到那种可以分享秘密的地步。
“姐,你可不要告诉别人哦,你自己心里有数就行了。
”他声音轻轻的。
我点点头。
他声音很低地说:“姐,街角这家卖凉拌菜的,你不要买,前几天这家男人的哥哥刚死了,你知道是什么病吗?肝炎,肝炎啊!你要是吃凉拌菜,去南面的那家,那家的凉拌菜很干净。
”他的声音很低,但“肝炎”
两个字却低沉而有力。
我点点头,对他道了谢,提着菜走出了店门。
因为知道了那个秘密,看看手中飘着香味的凉拌菜,此时仿佛成了一坨污物,我的胃里不由得开始翻腾,赶紧像避瘟神般,快速扔进了垃圾桶。
人的猜疑和想象力的后作用真是魔力无限。
好些天,一说凉拌菜,我都觉得胃不舒服。
那天,去离家一里多地的农贸市场买菜,碰到刘姐,她做海鲜生意。
我们住在一个小区,不常见但也不陌生。
“你来买菜啊,不常见你来呢。
”刘姐热情地跟我打招呼。
“嗯,我想买点附近百姓自家种的苋菜,凉拌吃。
”我说。
“哦,你去中间那家买,看到了吗?那个老太太,她是个在意人,种的菜不用乱七八糟的肥料。
”我应答着,去刘姐说的摊位买了苋菜。
往回走,刘姐喊住我,“时间还早呢,来,我跟你唠两句。
”
“你平时都去哪里买菜啊?第一次见你来市场。
”刘姐递给我一个板凳。
“我平时买菜就近,就去小吴那个店,你知道吧?”
“小吴的店啊?”
“嗯。
他人很好,不短斤少两的,卖的菜质量也行。
”我实话实说。
“哦,这样啊。
我本来不想说的,可是不告诉你,我良心过不去啊。
”刘
姐有些面露难色。
“不想说就不说嘛。
”我不喜欢知道很多事,知道很多事有什么好处呢?知道的事情太多,有时候会增添许多烦恼。
“不告诉你吧我心里过意不去。
我跟你说了。
你可不要告诉别人,你自己心里有数就行了。
你知道吗?那个小吴最近生病了,肺结核哦,那天我去医院看个亲戚,看到小吴进了传染病区。
我正巧认识那个医生,医生说他得的是肺结核。
你以后多走几步路,来市场买菜。
现在人生活好了,图什么呢?
不就图吃得干净放心吗?你说小吴有传染病,谁能保证他卖的菜不会携带传染病菌啊。
记住了,以后不要去小吴那里买菜了哈。
”
谢了刘姐的好意,往家走。
忽然觉得心里沉了很多,因为知道了这秘密。
一天去饭店吃饭,邻桌全是农贸市场和小菜市场的生鲜蔬菜商户,刘姐也在,唯独不见小吴。
嗯,小吴有传染病,不能叫他到这公共场合来,我这样想。
去洗手间,听到刘姐在说话:“妈,小吴想抢我们的生意,没门。
我妹妹和妹夫在小菜市场卖凉拌菜,碍他啥事了?是,我妹夫的哥哥是得肝炎死了,这并不代表我妹夫也有病是吧?不就是南面那个卖凉拌菜的女人是他未来的大姨子吗?他会到处跟人说秘密,我们也会。
你等着瞧吧,他那个店就快关门了。
”
“小吴真得了肺结核吗?”
“没,是他家远房亲戚得了肺结核。
我这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闺女,这你可做得不对,人家小吴没得肺结核你怎么可以说人家得了呢?”
“他跟好几个人都说我妹妹家的凉拌菜不能买呢,我只是……”
“只是什么?唉,你这样冤冤相报何时了,咱们生意人,更不能这样昧着良心做事,人心是杆秤啊,以后你要是再说人家小吴得了肺结核,我就当众揭穿你,听到没?!”
“可是……”
“可是什么?没什么可是的,我做了一辈子买卖,从没亏欠过自己的良心。
人在做,天在看。
公道自在人心。
”
听到她们走出来,我躲到了拐角。
原来卖苋菜的老太太是刘姐的母亲。
这个秘密,却似一阵无比清爽的风吹向我的心田。
顿时,眼前被滚滚暑热笼罩的世界,变得清凉、清亮起来。
(选自2017年第4期《小说选刊》)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中交代“我”与小吴“没有熟到可以分享秘密的地步”,“我”与刘姐“不常见但也不陌生”,暗示“我”对他们所说的秘密并不相信。
B.小说主要通过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在看似平静实则暗潮涌动的叙述中展示人物内心世界,反映社会现实问题。
C.小说注重对比照应,如“憨厚”的小吴、“热情”的刘姐与“不昧良心”的老太太对比鲜明;“心里沉了很多”则照应了“知道的事情太多,有时候会
增添许多烦恼。
D.小说借刘姐母亲之口所说的“人心是杆秤”,揭示的不仅仅是做生意的基本准则,更是做人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赋予作品以积极意义。
5.小说的结尾一段有何妙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说情节一波三折,请概括出情节发展的跌宕之处。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4.(3分)A(“暗示……并不相信”错误。
写这些的目的是要造成“出乎
意料”的结果。
)
5.(6分)①小说结尾揭示的最后一个秘密与前两个秘密的截然不同与偶然巧合形成情节上的突转,给读者带来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艺术享受,颇为耐人寻味;
②体现了社会主流价值,传递了正能量,契合人们心理上、精神上的期待与追求,令人感动、鼓舞,富有教育意义;
③卒章显志,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借助“我”惬意、愉悦的感受点明并升华主题。
(每点2分。
)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小说结尾的效果的题目,答题时先答出结尾的方式,然后分析效果,分析效果时注意结合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
此小说结尾揭示的最后一个秘密与前两个秘密的截然不同与偶然巧合,效果为形成情节上的突转,给读者带来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艺术享受,颇为耐人寻味。
卒章显志,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借助“我”惬意、愉悦的感受。
从主旨的角度体现了社会主流价值,传递了正能量,契合人们心理上、精神上的期待与追求,升华主旨。
点睛:此题考核文章的结构,主要考核小说的结尾,小说的结尾主要有“出乎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戛然而止”“直接点明主旨”“急转直下(出乎意料)”“环境渲染”等方式,作用分别“结构严谨、悬念丛生”“留下回味、想象的空间”“中心突出”“富有戏剧性”等,还要结合人物的塑造,主旨的表达进行进一步分析。
6.(6分)①小吴的秘密——卖给“我”凉拌菜的人的哥哥死于肝炎,引起“我”的胃不舒服,初起波澜;(2分)
②刘姐的秘密——“我”经常去的蔬菜店的小吴得了肺结核,使“我”的心情不免沉重,再起波澜;(2分)
③“我”在洗手间无意中得到的秘密——小吴、刘姐告诉“我”的秘密都是源于不正当的竞争,而且刘姐的做法受到了同样在市场做买卖的母亲的警告,令“我”顿时心旷神怡,小说达到了高潮。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