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测试:海岸与海岸带一、单选题下图为我国长江入海口附近历代海岸线变迁示意图,回答1~2题。
1.此处主要的地貌类型及形成原因是A.滩涂海水侵蚀B.沉积平原海浪搬运C.三角洲河流沉积D.冲积扇河水冲积2.有关海岸线变迁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历史上河流北侧陆地增加的速度比南侧慢B.河流中上游地区防护林的建设,加快了海岸线向东推进C.三峡水库的蓄水,加快了海岸线向东推进D.形成沿海低地,可作为滨海宝贵的湿地环境资源3.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专属经济区的开发受到广泛的重视。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家拥有的海洋专属经济区范围是A.从领海基线向外12海里B.从领海基线向外200海里C.从领海区边界线向外200海里D.联合国规定的若干海域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的演化能较客观地反映海平面的升降状况。
沙坝是由波浪携带泥沙堆积而成的一种狭长的、与海岸线平行的堆积体,沙坝将海水分割,内侧便形成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潟湖,潟湖常有潮汐通道与大海相连。
如图为“全新世(11700年前至今)形成的美国东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模式图”,图中a、b为三角洲。
据此完成4~5题。
4.图中a、b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A.河流堆积、涨潮时海浪堆积B.河流堆积、退潮时海浪堆积C.涨潮时海浪堆积、河流堆积D.退潮时海浪堆积、河流堆积5.若此后潟湖演变成淡水湖,原因可能是A.大规模海退B.大规模海进C.河流改道入海D.沙坝面积缩小2011年6月渤海发生重大溢油事故,造成了严重的海水污染。
据此回答6~8题。
6.属于我国内海的是A.北部湾B.台湾海峡C.琼州海峡D.黄海7.我国四大海域蕴藏丰富石油的共同地质条件是A.大陆架B.沉积盆地C.大陆坡D.浅海8.为防止污染范围扩大,当地渔政、海监部门必须掌握渤海海区的海况,其中首要的是A.风向和潮汐B.风力和海浪C.潮汐和风力D.海浪和潮汐2012年9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中国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线的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线。
据此回答9~10题。
9.《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领海宽度为A.12海里B.22海里C.100海里D.200海里10.海洋的政治地理空间可划分为A.内海、领海和公海B.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公海C.内海、专属经济区和公海D.领海、大陆架和公海11.以下关于海洋空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海洋空间包括海岸地带B.沿海国家对其领海具有全部主权C.领海包含在专属经济区内D.其他国家可以在他国专属经济区内自由航行二、填空题12.马尔代夫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岛国,孟加拉湾北部沿岸地区是风暴潮的多发区和重灾区。
下图为北印度洋周边区域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板块边界。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处的海底地形主要是__________,其形成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B海区盐度高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
(3)马尔代夫的海岸类型主要是______海岸,该海岸的主要生态功能有________。
为应对海平面上升,该国可采取的工程措施是_____________。
(4)风暴潮对孟加拉湾沿岸地区造成的主要危害有_______________。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8年1月6日,载着13.6万吨的凝析油(一种轻质、高度易燃的石油)巴拿马籍油轮“桑吉号”在长江口以东约160海里处与一艘货船相撞并引发大火,漂浮了8天之后,1月14日沉没。
左图为“事发地附近海岸轮廓、洋流及等深线图”。
材料二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
右图为“舟山渔场野生大黄鱼年产量变化示意图”。
(1)“桑吉号”事故发生时,长江口附近海域的盐度处于一年中的较___________水平,原因是___________。
(2)左图中杭州湾以南以___________海岸为主;该海岸的特点是___________,主要的海洋自然灾害是___________。
(3)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关于海域的划分,“桑吉号”事发点海区属于我国的___________。
此次石油污染将导致严重的___________灾难。
(4)舟山渔场海洋生产力高原因是,位于长江口、钱塘江口附近,海水中的___________较为丰富,海底地形是___________。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野生大黄鱼的产量迅速___________,为了应对此情况,我国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
14.读“我国南海区域简图”(下图,图中虚线是等深线),回答下列问题。
(1)M处海底地形是,其特点是。
该类海底地形区蕴藏的主要矿产资源是。
(2)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南海岛屿可拥有海里的领海;外延至海里作为其专属经济区,享有对海洋资源的勘探、开发的权利。
(3)N地是莺歌海盐场,简述其形成的有利条件。
(4)近年来,我国海警船、渔政船开赴南海,开展常态化巡航,其主要意义有。
参考答案1.C2.D【解析】1.本题考查地貌类型及形成原因。
由图示区域形状可知,该区域位于长江入海口附近,地貌类型为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三角洲地貌,故C正确;滩涂,海水侵蚀和沉积平原,海浪搬运,使海岸线朝与图示相反的方向变迁,故AB错;冲积扇多发生在山区,此处是长江下游平原,故D错。
故选C。
2.本题考查海岸线变迁及其影响。
由图中历代海岸线变迁规律,可推知河流堆积作用使得沿海形成浅滩低地或湿地,故D项正确;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该河流在历史变迁中泥沙应北侧堆积,北侧陆地增加的速度应快于南侧,故A项错误;河流中上游地区防护林的建设,减少了河流下游的泥沙,从而减慢了海岸线向东推进的速度,故B项错;三峡水库蓄水,使河流中下游地区泥沙减少,减慢了海岸线向东推进的速度,故C项错误。
故选D。
3.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课本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属于最简单的试题,记住课本内容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家拥有的海洋专属经济区范围是从领海基线向外到200海里。
故选:B【点睛】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家拥有的海洋专属经济区范围是从领海基线向外到200海里,包括毗连区,这一区域内沿海国对其自然资源享有主权权利和其他管辖权,而其他国家享有航行、飞越自由等;从专属经济区外侧的基线以外为公海。
4.C5.A【解析】【分析】本题组以全新世形成的美国东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模式图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涉及三角洲形成的地质作用、潟湖演变成淡水湖的原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4.图中显示,a三角洲位于潟湖与大海相连位置的潟湖一侧,只有涨潮时海浪携带泥沙通过潮汐通道进入潟湖时堆积而成,b三角洲形位于陆地河流出山口,河流在出山口后流速减慢,由河流堆积而成,故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5.若此后潟湖演变成淡水湖,原因可能是大规模海退,澙湖中海水外泄减少,河流水大量流入,故A正确。
大规模海进,海水会通过缺口补给澙湖,湖水不会变成淡水,故B不符合题意。
河流改道入海,湖水淡水来源减少,不能使湖水变淡,故C不符合题意。
沙坝面积缩小,说明海上上涨,澙湖的咸水不易外泄,湖水不易变淡,故D不符合题意。
6.C7.B8.A【解析】【分析】海洋的政治地理空间可划分为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公海;在国际法上,邻接一国陆地领土及其内水,并处于该国主权下的一定宽度的海域,称为领海。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从按照本公约确定的基线量起不超过12海里的界限”。
领海基线是沿海国划定领海外部基线的一条起算线。
沿着这条线向外划出一定宽度的海域,就是领海,基线内的水域则为内水;专属经济区是指从测算领海基线量起到200海里之间,在领海之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
这一区域内沿海国对其自然资源享有主权权利和其他管辖权,而其他国家享有航行、飞越自由等;公海是不包括在国家的专属经济区、领海或内水或群岛国的群岛水域以内的全部海域。
我国政府规定,从海岸线向外延伸12海里为我国的领海。
6.A、北部湾不全是我国的内海,A错;B、台湾海峡不全是我国的内海,B错;C、琼州海峡和渤海是我国的内海,C对;D、黄海的部分是我国的内海,D错。
7.石油是由史前的海洋动物和藻类尸体变化形成的(陆上的植物则一般形成煤),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这些有机物与淤泥混合,被埋在厚厚的沉积岩下,在地下的高温和高压下它们逐渐沉积于海底沉积盆地中,B对,ACD错。
8.防止海洋污染的措施主要有:海洋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立足于对污染源的治理;对海洋环境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健全环境保护法制,加强监测监视和管理;建立海上消除污染的组织;宣传教育;加强国际合作,共同保护海洋环境。
由题干信息可知,渤海发生重大溢油事故,造成了严重的海水污染。
为防止污染范围扩大,当地渔政、海监部门必须掌握渤海海区的海况,其中首要的是风向和潮汐,看风向和潮汐主要是掌握污染向哪里扩散,有利于控制污染。
故选A。
9.A10.B【解析】9.领海是国家主权管辖下的与其海岸或内水相连接的一定宽度的海域。
领海的宽度原来由各国根据其地理位置特点、经济发展、国防安全和保护沿海自然资源的需要而自行确定,从3海里到200海里不等。
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领海宽度最大不得超过12海里。
故A正确,BCD错误。
10.海洋政治地理主要研究与政治有关的海洋地理问题,如领海、内海、大陆架、专属经济区、专属渔区及国家管辖海洋范围的划分,国际海洋资源开发国际海峡与运河通航中的政治地理问题。
因此海洋的政治地理空间可以划分为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公海三个部分,故B 正确,ACD错误11.C【解析】【详解】专属经济区是指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专属经济区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二百海里。
领海主要在12海里的范围,不包含在专属经济区内,故C错误,符合题意;一个国家的领海包括海岸地带,沿海国家对其领海具有全部主权,其他国家可以在他国专属经济区内自由航行,AB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海岭(大洋中脊、海丘)位于板块生长边界洋壳在地幔物质对流上升的顶托作用下形成地处副热带海区,降水量小于蒸发量陆地径流注入少海区相对封闭珊瑚礁(生物)保护海岸,抵御海浪侵蚀保护生物多样性(任答1点)建海岸防护堤坝造成人员伤亡导致沿海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地下水受污染,土壤盐碱化等)破坏沿海生产、生活设施,造成经济财产损失等(冲垮堤坝;船只沉没;淹没农田与城镇,摧毁港口和盐场,破坏海洋工程设施,危害海上油田开发)【解析】【详解】(1)A处的大洋处于板块的张裂地带,是大洋中脊(海岭),原因是板块张裂,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位于板块生长边界,洋壳在地幔物质对流上升的顶托作用下形成)(2)B海区是红海,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其原因从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地表径流、海域的封闭程度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