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室分培训教材-目前发现的最好的室分培训教程
室分培训教材-目前发现的最好的室分培训教程
u 质量:建筑物高层空间极易存在无线频率干扰,服务小区信号
不稳定,出现乒乓切换效应,服务质量难以保证,并出现断 音,掉话现象。
u 容量:建筑物诸如大型购物商场、会议中心等由于移动用户密
度过大,局部网络容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无线信道发生拥塞 现象。
有信号呼 叫不成功,
4.40%
语音质量, 其它 6.53% 5.32%
信号差, 43.65%
无信号, 40.10%
数据来源: C运营商用户投诉分布情况
Ø 孤岛效应(顶部)
Ø 乒乓效应(中部)
Ø 网络繁忙(大型商场、 展览中心)
Ø 盲区、弱信号区(电 梯、地下室)
5
1.3 室分系统概述—系统组成
p 室内覆盖系统由信号源及分布系统组成: Ø 信号源为不同网络的各种基站设备或接入点设备。其中,基站设备可分为集中式或
(Mbps)*3G数据并发率
注:4G参考3G数据流量预测方法;
14
2.2 室分系统设计要点—信号源设计
p 室分系统分区设置思路
分区的核心原则——根据建筑物内人员分布及人员流动情况,合理利用物理隔离,减少切换频次,并 设置足够的切换带。
垂直分区
水平分区
Ø 对于平层面积较大、馈线路由较长的建筑物(如展厅、 商场、体育场馆),可根据建筑内部垂直竖井的分布 情况进行分区设置。
12
2.2 室分系统设计要点—信号源设计
p 信源覆盖功率设计
p 由于分布系统在馈线、器件上存在不同程度的损耗,造成室分基站真正通过天线发射出去的功率不 足2%(按33dB路径损耗考虑)。室分系统中大量使用RRU设备,也多是由于RRU设备输出功率不 足而被迫增加的。覆盖功率受限,同时也造成了室分信源平均设备利用率严重不足,远低于室外宏 站的平均水平。
Nanocell EasyMacro BS8912 T2600/T1900 BS8912R T2600/T1900(Relay) Nanocell(BS8102 T2300) pRRU(QCELL-R8108)
FWHE FWNA RRU 2208 B41E(MRRU) Radio Dot SYSTEM(RD+DU+IRU) 9768 LR MRO 2X5W TD-LTE 9768 LR MRO V2 Nanocell 9962 MS Enterprise Cell V2
支持频段
D/F E E
D/F D/F D/F
E F/A D
E D E D D D/E
产品类型
微基站 分布式皮基站 一体化皮基站
一体化宏站 微基站 微基站
一体化皮基站 分布式皮基站
微基站 一体化皮基站
微基站 分布式皮基站
微基站 微基站 一体化皮基站
输出功率
2*5W 2*100mW 2*125mW F:2*15W/D:2*30W
Ø 4G—LTE LTE-FDD是基于宽带的时分+频分技术,判断其边缘场强覆盖有效性主要依据每个子载波分配到的 功率进行判断。 基站功率计算公式: A=10*lg(基站额定输出功率/子载波数*1mW)+10*lg(1+功率参数) 其中子载波数取决于系统带宽,功率参数取决于系统参数; 以20W基站(20M带宽)举例, A= 10*lg(20W/1200*1mW)+10*lg(1+1)=12.2dBm
分布式设备,接入点设备指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 Ø 分布系统由有源设备、无源器件、合路器、缆线和天线等组成,根据组合方式不同
,可分为无源分布系统、有源电分布系统、有源光分布系统、有源光电混合分布系 统、泄漏电缆分布系统等。
6
目录
一
室分系统概述
二
室分系统设计要点
三
LTE室分系统建设
四
多种室分覆盖方式
p 解决思路: Ø提高基站功率:根据设备情况,可采用更高功率的基站设备; Ø减少馈线损耗:更换损耗更低的馈线(1/2”换成7/8”); Ø信源位置优化:利用RRU的拉远性能,将RRU设备尽量靠近分布系统主干中心楼层; Ø信源设备后移:减少信源设备与天线之间的路径损耗(分布式RRU、微功率基站); Ø低 损 耗 材 质:采用光纤等介质,减少馈线在主干路由的使用(光分布、lamp-site); Ø采用功放设备:在干扰可控的前提下,适量使用功放设备,扩展覆盖范围。
2*5W 微基站 2*125mW 2*100mW 2* 5W 2*125mW 2*10W 2*50mW 2*5W 2*5W 2*125mW
10
2.2 室分系统设计要点—信号源设计
p 信源选取
WCDMA信源选取
Ø 对于业务需求特别大的场所如机场、火车/汽车站、大型商场、大型写字楼、体育场馆、会议会展中心、联通自有场所等, WCDMA宜采用宏蜂窝基站或BBU+RRU作信号源。 Ø 对于星级宾馆、普通写字楼、企事业政府机关办公楼、医院学校等公共场所、大型娱乐场所、地铁、地下商场、小型娱乐休 闲场所等,WCDMA宜采用微蜂窝基站或BBU+RRU方式作信号源。 Ø 对于覆盖面积及业务需求较小、有明显主控小区的场所如隧道、电梯、停车场等,WCDMA可考虑采用光纤直放站作信源。 Ø 满足环境保护要求,合理确定信源种类和功率设定,将室内覆盖系统电磁辐射水平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在允许范围内考虑设 备的节能情况,减少能源消耗。 Ø 射频直放站原则上不采用,仅用于光缆引入特别困难的拟覆盖楼宇。
通道分别覆盖不同区域(需设备支持该功能)或封闭一个端口做单通道应用。
Ø 对于使用多个RRU覆盖的场景需进行覆盖分区规划,规划时应使各个RRU小区间的隔离度尽可能,以利于后期扩容,降低改造工作量。
Ø 对于竞争特别激烈和特别需要提高品牌形象区域,可以考虑使用载波聚合提升系统容量。
11
2.2 室分系统设计要点—信号源设计
p 信源输出功率测算
Ø 2G--GSM GSM是基于窄带的时分系统,其馈入分布系统时,应按照广播信道达到终端的边缘场强进行覆盖 测算,广播信道最大输出功率与基站设备最大功率相同。 GSM基站馈入分布系统功率计算公式: A=10*lg(基站额定输出功率/1mW) 以20W的基站举例,其馈入功率为 : A= 10*lg(20W/1mW) = 43dBm
Ø 3G--WCDMA WCDMA是基于宽带的码分多址技术,判断其边缘场强覆盖有效性主要依据导频功率进行判断。导 频功率范围为额定功率的7~15%。 WCDMA基站馈入分布系统功率计算公式: A=10*lg(基站额定输出功率*导频功率占比/1mW) 以20W的基站举例,导频功率占10%,其馈入功率为: A= 10*lg(20W*10%/1mW)=33dBm
室外分布系统
室内分布系统
3
1.2 室分系统概述—重要性
Ø 数据业务增长迅速,超过70%的流量来自于室内环境 Ø 高速移动数据业务需要稳定可靠的室内无线覆盖 Ø 过大的穿透损耗使得室外宏蜂窝基站不能在室内提供充分可靠的无线覆盖 Ø 室内覆盖易于控制无线信号,有利于提高网络容量
室外 30.30%
室内 69.70%
为测算依据,如有明确的大客户信息也可采用;
ü用户行为预判:用户行为模型一般可套用全网用户模型,如有较为明确的客户业务需求(如大客
户视频会议、FTP文件传输等),可对用户模型进行修正。 场景 总人数计算
p 用户数预估:
Ø 历史业务量统计:包括话音及数据业务 Ø 用户数增长趋势,渗透率变化 Ø 业务模型:室内用户数=建筑面积×楼宇的实用面积比例×人员 密度×用户渗透率
置、分区设置以及功率配置等。
⑧
⑦ 分布系统设计应包括通道设计、链路预算、有源设备设计、无源器件设
计、合路器设计、缆线设计和天线设计。
⑧ 配套设计包括传输、网管与监控、接地与防雷、电源、防火、抗震加固
、机房改造及装修等内容。
8
2.2 室分系统设计要点—信号源设计
p 信号源设备组成
Ø 信号源设备是指不同网络的各种基站设备或接入点设备,不包括直放站、干线放大器等有源设备; Ø 按网络制式可分为;2G/3G/4G/WLAN/其它专网/FM调频; Ø 按设备输出功率分为:宏基站(10W以上)、微基站(500mW-10W)、皮基站(
LTE信源选取
Ø 一般采用分布式基站(BBU+RRU)作为信源。
Ø 可根据应用场景选择单通道RRU或双通道RRU 。
Ø 对于双通道室内分布系统,应采用双通道RRU,并将RRU的两个通道覆盖相同区域,实现LTE系统的MIMO功能。
Ø 对于单通道室内分布系统,可采用单通道RRU或双通道RRU进行覆盖;选择双通道RRU时,可根据设备能力,将RRU的两个
30%
室外
70% 室内
覆盖不足占投诉的比重高达 80%
u 覆盖:由于室内的复杂结构、建筑物自身的屏蔽和吸收作用,
造成了无线电波较大的传输衰耗,形成了移动信号的弱场强区 甚至盲区,致使楼宇的内部区域场强较弱,甚至存在一些盲 区。由于室内的信号覆盖不好,容易出现终端掉网的现象,造 成寻呼无响应,用户不在服务区等现象。
100mW~500mW)、 飞基站(100mW 以下); Ø 按设备结构分为:机柜式(集中式)、拉远式(分布式)、末端式。其中拉远式基站已成为4G基
站主流设备形式。
机柜式
拉远式
末端式
9
2.2 室分系统设计要点—信号源设计
p 主要设备厂家小基站设备
厂家 华为
中兴 诺基亚
爱立信 上海贝尔
基站产品名称
BTS3205E(AtomCell) pRRU3901(LampSite)
13
2.2 室分系统设计要点—信号源设计
p 室分系统容量需求测算
室分系统设计中,对于人员密度较高的场景(体育场馆、展览中心、客户集中办公场所、学校等),
应进行容量核算,如有容量不足的情况,应进行分区设置; Ø容量核算主要包括用户数量预估和用户行为预判两方面; ü用户数量预估:可采用人员分布密度*面积的方式进行测算,也可根据查勘时获取的业主信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