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2020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文积累(17分) (共5题;共17分)1. (3分) (2020九下·安徽月考) 某社区开展“传承节日文化,喜迎鼠年新春”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古诗中的习俗,根据诗句写出春节的传统习俗。
①天花无数月中开,五彩祥云绕绛台。
________②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________(2)贴春联活动,下面是上联,请你选出下联()上联:一冬寒风随夜尽A . 万里华夏彩云飞B . 九州春色破晓米C . 千门同乐贺阳春D . 数声鸟语闹春光(3)小强在社区网发布了一则通讯,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近日来,社区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迎春活动,通过书画艺术家走进社区,现场创作春联、表彰“最美家庭”、慰问老党员等形式,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送到人民群众心槛上,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打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
的生活理念,打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
①通讯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正确的写法是“________”。
②通讯中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③春节慰问活动中,一名老党员现场朗诵了一首革命诗歌,请你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停顿两次)把祖国的荒沙耕种成为美丽的园林2. (4.0分) (2016七上·长泰期中) 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
乐:________②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期:________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________④撒盐空中差可拟。
拟:________3. (6分) (2019八上·澄海期末)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____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2) ________,________。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李清照《渔家傲》)(3)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用“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写庭院景色,描绘出了一幅月光澄碧、竹影斑驳、幽静迷人的夜景。
(4)把刘祯的《赠从弟(其二)》一诗默写完整。
________,________。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________,________。
4. (2分)读课文《春》,下面对加线词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 . 从感情色彩看,“卖弄”是褒义词。
B . “宛转”的意思是温和而曲折。
C . “应和”与“呼应”是同义词。
D . “嘹亮”的反义词是“低沉”。
5. (2分) (2020九下·甘南期中)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一般由别人记叙;自述生平的,称为“自传”;传记要求真实。
B . 《战国策》是一部编年体史书,编者为西汉的刘向,《邹忌讽齐王纳谏》就是出自该书。
C . 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我们学过的《送东阳马生序》即是作者写给同乡晚辈的赠序。
D . 19世纪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代表作有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
我们学过他的《皇帝的新装》。
二、阅读空间(53分) (共8题;共53分)6. (3分)走近名著。
(1)根据要求填空。
他经受了这初次的打击,正如他在学习拳击时经受了朱赫来初次的打击一样:当时他虽然倒下去,可是立刻就站了起来。
这段文字出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段中的“他”是________。
(2)下面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 《童年》中外祖母关心、疼爱阿廖沙,给予他无限的温情。
B . 父亲给鲁迅买来渴求已久的《山海经》.使他充满了感激与尊敬。
C . 在小人国里,格列佛犹如一只渺小的蚂蚁,可以任人踩踏。
D . 孙悟空在无奈之下,请求观音菩萨帮助,擒住牛魔王,最终找回袈裟。
7. (3分) (2020八上·百色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但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时候,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地击打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的把它压紧。
于是,那个小俘虏无论怎样顽强抵抗,也无济于事了。
接下来,这个残暴的恶魔鬼胜利者便开始咀嚼它的战利品了。
它肯定是会感到十分得意的。
就这样,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地对待敌人,是螳螂永不改变的信条。
(1)这段文字出自法国昆虫学家________的《________》。
(2)在这个片段中,作者着重描写螳螂的动作,体现了螳螂的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之情。
8. (16分) (2016七上·邵阳期末)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相关问题。
光阴①他是一把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
②他能把巨石分裂成尘土,把幼苗雕成大树,把荒漠变成城市和园林。
③当然,他也能使繁华之都衰败成荒凉的废墟,使雪亮的金属爬满绿锈,失去光泽。
④老人额头的皱纹是他刻出来的,少年脸上的红晕也是他描绘出来的。
⑤生命的繁衍和世界的运动,全都是由他精心指挥。
⑥他慷慨公正。
⑦你不必乞求,属于你的,他总是如数奉献。
⑧不管你权重如山、腰缠万贯,还是一介布衣、两袖清风,他都一视同仁。
⑨没有人能将他占为己有,哪怕你一掷千金,他也决不会因此而施舍你一分半秒。
⑩你珍惜他,他就在你身后长出绿阴,结出沉甸甸的果实。
你漠视他,他就化成轻烟,消失得无影无踪。
(1)请找出一,二段的中心句,第一段的中心句是第________句,第二段的中心句是第________句(只填序号)(2)从原文中找出表示下列内容的相关语句(只填序号)①“他”神奇:第________句②“他”无情:第________句③“他”慷慨:第________句④“他”公正:第________句(3)文中的“它”指________,本文的中心意思是 ________(4)文段运用的修辞方法有哪些?请至少举出两种9. (2分)下列语段中,标有序号的句子与中心不相符的一项是()最近,韦应物《简卢陟》中“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这两句诗被作家杜子健在微博上改成“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他希望网友帮忙续作。
在短短几天内收到了上万网友的作品,其中佳句频现,大家认为不少续写古朴典雅。
①如“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尽倾江海里,赠饮天下人”的风雅和豪情;②“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今天你一杯,明天我一杯”的通俗与滑稽;③“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倾之与桃花,匀注淡胭脂”的浪漫和绮丽……④雅致的诗句中迸发出无穷的魅力,可见大家对国学文化的热爱并没有减少。
A . ①句B . ②句C . ③句D . ④句10. (2分)文中使用了英语和希腊文,其作用是()。
A . 使得文章形式多样,富有文采。
B . 说明“克隆”的普遍性。
C . 从词源上追溯“克隆”的词意。
D . 突出“克隆”的研究价值。
11. (12分) (2017八下·遂宁月考)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我心中最美丽的风景①悬崖之间,峭壁之上,一棵老树,顽强地、挺拔地耸立在那里。
这,就是我心中最美丽的风景。
②老树,筋骨虬突,痂痕累累。
瘦削的枝干倔强地伸展着,疏朗的叶子坚忍地倒挂着。
那一抹微小的绿色,坚强地呐喊着生命的炽望,让每一个看到它的人为之动容。
③然而,我看到的远不止这些。
④这棵老树,也曾年轻过,也曾潇洒过,满树的嫩绿曾引来鸟儿的呼朋唤友,累累的硕果曾引来猿猴的嬉闹玩耍。
而今,老树,青春不再;树边,一片死寂。
⑤可是,这棵老树仍然没有消沉。
⑥它让鸟儿衔走了自己的最后一粒种子,让风儿吹走了自己的最后一粒种子。
它的种子,远远近近,播撒在原野,播撒在山坡,播撒在峰巅。
它所诞生的生命,在延续,在扩展。
⑦风儿柔柔地吹过,老树叹了一口气。
?不是的,不是的。
这时候,老树心里,还是紧紧牵挂着自己的孩子们——那些播撒在大地上的种子。
他们,她们,柔嫩的孩子们呀,经受得起狂风暴雨烈日的侵凌吗?⑧老树想拼命挺直自己的身子,为的是好看见自己的孩子们。
可是,老树毕竟太老了,那些远处的孩子们,它已经看不到了。
它只是在心里,为自己的孩子们祝愿:你们可要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成长呀!⑨这棵老树,就这样,在寂静的峭壁上,寂寞地挺立着,它——他,阐释着生命的顽强,阐释着生命的无私,阐释着生命的崇高。
⑩这棵老树,构成了我心中最美丽的风景——不,他构成的是整个生命界的最美丽的风景!(1)这是一篇运用象征手法的散文诗。
你认为文中那棵老树象征什么?(2)第②段最后一句说“让每一个看到它的人为之动容”,那么你认为人们为什么动容?请从本段找出描写老树让人们动容的词语(至少三个)。
(3)第④段“而今”的前后形成了鲜明对比,请你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4)请为第⑦段的横线空格处填写一句能够承上启下的句子。
(5)文章前八段写老树用的是“它”,但第十段用的是“他”。
这是为什么?12. (4分)阅读下诗,回答下列问题。
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1)首句“昨夜雨疏风骤”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答:________(2)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感情?答:________13. (11.0分) (2017七下·武威月考) 文言文比较阅读。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子曰:“吾与回(颜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论语》)(1)选文【甲】的作者是________代________。
(2)解释文中划线词的意思①有仙则名________②斯是陋室________③谈笑有鸿儒________④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3)翻译句子。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孔子云:“何陋之有?③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4)下列对文章内容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A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B .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
C .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
D . 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
(5)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无误的一项是()A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 .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 .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D .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6)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三、写作(30分) (共1题;共30分)14. (30分)(2018·邵阳) 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