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中药贴敷
慢性咽炎为咽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
常见的症状为咽部不适感、异物感、咽部分泌物不易咯出、咽部痒感、烧灼感、干燥感或刺激感,还可有微痛感。
古方中医指出慢性咽炎属于中医学“虚火喉痹”,多由风热邪毒侵袭咽喉部,或胃腑素有郁热,上冲咽喉,或虚火上炎所导致。
穴位贴敷疗法,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既有药物对穴位的刺激,又有药物在特定部位的吸收,从而起到治疗作用的一种无创外治疗法。
慢性咽炎的中药穴位贴敷疗法,古方中医具体介绍如下:
白芥子30克,细辛12克,共研细末,用红霉素软膏调匀,将此中药泥贴敷于双侧足三里穴、双侧定喘穴和膻中穴上,再用关节止痛膏固定,1小时后感到相应部位发热、发烫即可揭下,每日1次。
白芥子和细辛所含有的挥发油,都具有广谱杀菌作用。
足三里穴为补益要穴,主要能通经活络,可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定喘穴具有止咳平喘、通宣理肺的作用;膻中穴可理气止痛、生津增液,对慢性咽炎、咳喘有效。
上方贴敷,药穴相配,能达到消炎祛痰、散结止痛、扶正抗病之功效,对慢性咽炎出现的咳嗽、咯痰、咽痛、咽干等症状,具有一定
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