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上册数学3 小数除法第6课时 循环小数

五年级上册数学3 小数除法第6课时 循环小数


1.在 1.5656,6.107389…,7.0999…,
小数有(
),循环小数有( )。
四个数中,有限小数有(
),无限
2.5. 0 保留一位小数是(
(
)。
),保留两位小数是(
),保留三位小数是
四、猎豹的速度可以达到 100 千米/时。照这样的速度,它平均每分钟能跑多少千米?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参考答案
学生独立计算,再全班交流。 师:大家觉得像这样的算式除到哪一位就可以不用除了? 【学情预设】只要余数重复出现了,就可以不除了。因为余数重复出现,商也会跟 着重复出现。 师:像 5.333…、1.555…、7.14545…这样的小数都是循环小数,你们能写出几个循 环小数? 学生试写,汇报自己写的数。 师:观察这些循环小数,想一想,到底什么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结合学生的发言,课件呈现归纳。
【教学提示】 循环小数的意义
先让学生尝试归纳, 然后教师总结,教师 重点强调“依次不断 重复出现”。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两道除法算式,想一想: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 所得的商会有哪些情况?
【学情预设】一种情况是继续除下去能够除尽,商的小数位数是有限的,像 15÷16; 另一种情况是继续除下去,永远也除不完,商的小数位数是无限的,像 1.5÷7。
师:循环小数是有限小数还是无限小数呢?为什么? 师生交流,总结并板书: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思考“循环小数是有限小数还是无限小数”,接着教师举例 说明“无限小数并不都是循环小数”。结合图示,让学生明确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 限小数之间的关系,突破教学难点。
三、练习巩固,深化认识 1.课件出示习题。
【学情预设】大部分学生把打了省略号的小数都归为循环小数。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 【学情预设】有的学生会说 3.14159…和 70.2641…不是循环小数。 师:为什么它们不是循环小数? 【学情预设】预设 1:因为没有重复出现的数字。 预设 2:没有循环节。 师:那它们是什么小数呢?(无限不循环小数)谁来说一说剩下的小数是什么小数? 【学情预设】9.3333 是有限小数。 师:为什么它是有限小数? 【学情预设】预设 1:因为它没有省略号。 预设 2:因为它的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 总结:循环小数有 1.555…,1.746746…,0.105353…。
第 6 课时 循环小数
▶ 教学内容 教科书 P33~34 例 7、例 8,完成教科书 P34“做一做”第 1、2 题和 P36“练习八” 第 6 题。 ▶ 教学目标 1.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和循环节的意义,能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 数。 2.经历循环小数的探究过程,培养观察、比较、分析与概括的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 教学重点 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会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 教学难点 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掌握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 教学准备 课件。 ▶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故事激趣。 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 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什么呢?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 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什么呢…… 【学情预设】学生开始议论纷纷,有的说我也会讲,有的说这个故事总是重复。 师:这个故事讲得完吗?同学们,你们从这个故事中发现了什么? 【学情预设】有的说总是出现相同的话,有的说重复出现,有的说不断出现,等等。 师:像这样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我们把它称为“循环”。在实际生活中,也 有许多循环的现象,你们发现生活中还有哪些循环的现象呢? 【学情预设】春、夏、秋、冬更替出现,星期一到星期天总是不断重复出现,等等。 师:这样的循环现象不仅出现在故事和生活中,在我们的数学中也有这种有趣的循 环现象,你们想了解吗? 【设计意图】用有趣的故事和生活中的循环现象引入新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初步感知“循环”与“无限”。 2.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 P33 例 7。
【教学提示】 讲完故事后要让
学生举一举生活中出 现“循环”现象的例 子。
师:从图中你们知道了哪些信息?要求王鹏平均每秒跑多少米,该怎样列式计算? 教师引导学生提取信息,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400÷75。 同学们在草稿本上列竖式计算,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商的特点。 师:在计算过程中你们有什么发现?小组互相交流,并和同桌分享你的发现。 【学情预设】预设 1:余数总是重复出现“25”。 预设 2: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 预设 3:继续除下去,永远也除不完。 师:怎样表示这种“永远也除不完”的商呢?这样的商有什么特点呢?这就是我们 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1.初步认识循环小数。 师:我们刚才发现在 400÷75 的竖式计算过程中,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 这是为什么呢?它和每次出现的余数有什么关系呢? 【学情预设】因为每次出现的余数都是 25,所以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 师:如果继续除下去,商会是多少?它的第 4 位商是多少?第 5 位商呢? 【学情预设】如果继续除下去,无论除到哪一位,只要余数重复出现“25”,它的 商也就会重复出现“3”。 师:是这样的吗?同学们可以接着往下除试试看。 学生验证,教师板书竖式。 师:确实是就算继续除下去,也永远除不完。那我们该怎样表示 400÷75 的商呢? 【学情预设】可以用省略号来表示永远也除不完的商。 师演示:400÷75=5.333… 师:像 5.333…这样,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就是循 环小数。(板书课题:循环小数) 2.进一步认识循环小数。 课件出示教科书 P33 例 8。
【设计意图】学生经常会把无限不循环小数误认为是循环小数,因此出示练习题, 让学生仔细辨别这两种小数的最大区别是有没有循环节,然后再一次帮助学生厘清三种 小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完成教科书 P34“做一做”第 1 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2)师生交流如何确定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3.完成教科书 P34“做一做”第 2 题。 (1)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 (2)集体订正。 4.完成教科书 P36“练习八”第 6 题。 (1)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 (2)组织学生交流哪些题的商是循环小数。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 板书设计
【教学提示】 当遇到商是循环
小数时,提示学生用 “四舍五入”法求出 它的近似数。
▶ 教学反思 竖式计算对于学生来说并非新知,但它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新知时不可缺少的形象 生动的模型。在教学中,先让学生尝试着自己进行计算,同时引导学生感知做到哪一步 就可以了以及为什么。把主要精力放在引导学生观察竖式、发现规律上,使学生对“依 次不断重复出现”有了更为具体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十分自然的状态下逐步进入“角 色”,突出模型的作用。 ▶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 100 分》对应课时作业 P23 第一、四题。 一、填一填。
9.8÷0.5= 4.2÷0.07=
4.8×0.4= 12÷0.03=
2.列竖式计算。(12 分)
6.81÷8.7
4.82×5.5
(保留两位小数)
验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3.6÷0.16
7.06×2.4 (保留一位小数)
50.96÷6.5
2.75÷7.5 (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3.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15 分)
课件出示习题。
指名学生回答,全班讨论。 【设计意图】由简单到复杂的几个例子,让学生逐渐认识循环小数的特点,通过尝 试归纳循环小数的含义,将学生的初步感知上升为理性认识。设计“练一练”,让学生 通过对比进一步认识循环小数。 3.认识循环节。 师:请同学们自学教科书 P34“做一做”上面的内容,并思考两个问题:①什么是 循环节?②怎样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师:谁来说一说什么是循环节?如何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学情预设】学生能找出教科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汇报。 结合学生的汇报,教师总结核心内容,强调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 【设计意图】自学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通过自学,学生不仅能认识循环节, 学会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而且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4.认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师:我们刚才认识了循环小数,现在请同学们计算下面两题。(课件出示)
( )。
8.在 2.567,2.5656…,2.657, , 这五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
最小的数是( )。
9.打一份 48100 个字的稿件,如果每页排 24 行,每行 22 个字,至少要排( )
页。
10.有 4 张卡片,分别写着 4,5,6,7,任意抽出两张,和有( )种可能,
分别是(
)。
二、我会判。(对的画“√”,错的画“×”)(每小题 1 分,共 5 分)
一、1.1.5656
6.107389…,7.0999…,
7.0999…,
2. 5.7 5.71 5.710 四、1 小时=60 分钟 100÷60≈1.67(km)
知识技能(75 分)
一、我会填。(每空 1 分,共 21 分) 1.40.6 里有( )个 5.8;10 个 3.03 是( )。 2.4.13×3.78 的积有( )位小数;2.3÷1.25 的商的最高位是(
A.2 白球
B.1 白球
C.2 黑球
5.元元坐在教室的第 4 列、第 4 排,用数对(4,4)表示,下面数对( )
所表示的位置离元元最近。
A.(4,5) B.(5,6) C.(5,3)
四、我会算。(共 35 分)
1.直接写出得数。(8 分)
0.125×40= 3.5÷70=
9.8×0.5= 0.4×0.65=
能摸到黑球。
()
5.1.25×8÷8×1.25 的运算结果是 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