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解决方案201200908目录1. 前言 (3)2. 系统简述 (3)2.1系统特点 (4)2.2系统优势 (5)3. 系统架构 (6)3.1总体架构 (6)3.2 RFID系统组件 (7)3.2.1手持机 (7)3.2.2电子标签 (7)3.2.3发卡机 (8)3.2.4基于RFID技术的资产管理系统 (8)4. 系统功能 (8)4.1资产日常管理功能 (8)4.2资产折旧 (8)4.3固定资产月报 (9)4.4固定资产综合查询 (9)4.5盘点功能 (10)4.6系统维护功能 (10)4.7安全管理功能 (11)5. 系统流程 (11)5.1资产新增操作 (11)5.2资产调拨操作 (13)5.3资产维修操作 (14)5.4资产报废操作 (15)5.5资产盘点操作 (15)6. 系统设备 (16)6.1 RFID标签转化系统 (16)6.2 进口 RFID手持读写器 (17)6.3 国产手持机 (18)6.4 无线蓝牙RFID手持采集设备(可选) (20)6.5 RFID门禁系统 (21)6.6 RFID标签RFID标签 (21)6.7 RFID打印机 (23)6.8 DATAMAX RFID打印机A-4212 (24)7. 资产管理案例 (25)7.1 电力局资产管理 (25)7.2 某学校资料盘点 (26)1.前言随着高科技信息行业的迅猛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竞争的形成,使得改进生产方式、提高运行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及改善服务质量等管理工作成为目前各个公司的重中之重。
在目前的管理模式下,资产变动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认为因素造成的信息失真和滞后引起账实无法同步一致,致使大量资产闲置浪费,严重影响财务报告的真实性。
RFID技术作为物理世界与现有IT系统的桥梁、可将资产日常管理活动与资产管理系统有效的整合在一起,从而达到实物信息与系统信息的同步一致。
因此,建立一套基于RFID技术的资产管理系统实现自动管理已成为可能。
固定资产作为企业单位资产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与企业资金、无形资产等一起构成企业价值。
固定资产根据行业的不同在其企业资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而有所差异,从20%-75%不等。
作为企业管理中的组成部分,由于固定资产具有价值高,使用周期长、使用地点分散等特点,在实际工作中不容易做到账、卡、物的一一对应,对实物的使用、监管、变更、置换、损耗、盘点清理等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对基于其基础之上的数据报表统计,资产结构分析,资产评估及企业上市重组等存在着直接和密切的影响,对企业的迅速发展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2.系统简述资产管理包括资产的新增、调拨、闲置、报废、维修和盘点等操作,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固定资产具有价值高,使用周期长、管理难度大等特点。
针对这些问题,本系统运用RFID技术,从而实现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
2.1系统特点1)系统功能更实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包括资产增加、变更、报废、毁损、折旧、借出、归还、分配使用部门、使用部门变更、管理人员设定、资产在部门间调换、各种报表打印、组合查询等。
对于每一件固定资产都可以查询出该资产从购入、入帐、投入使用、使用部门、折旧情况、以至退出使用的全部信息都可以有详尽地记录。
动态查询功能可以保证管理人员在第一时间掌握全面的信息资料,资产成批折旧可以减少大量重复劳动并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
自动报表编制打印迅速准确,可以节约大量手工编制报表的时间。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将原来分散的管理信息集中起来,组合成为一个具有整体功能的管理平台。
2)先进的管理方式每一件新购入资产的相关数据输入计算机以后,都会根据相应软件将信息写入RFID标签内,RFID标签的内容可由用户自己设定,其中包括固定资产名称、购入日期、保管(使用部门)等内容。
将不同种类的RFID标签贴在固定资产实物上,既明显地区分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又给盘点带来极大的方便,盘点人员不必通过记录资产编码、核对帐本的方式进行盘点,只须通过手持读写器对固定资产上的RFID标签识读,从而达到资产信息的比对。
3)高效的数据传输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不但能够在本机查询固定资产情况,还可通过企业内部网(Intranet)以及互联网(Internet),实现双向传输,使各种信息数据在同一时刻被其他用户共享。
4)独特的权限管理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充分地考虑到每一个操作员的职责不同,为每一个操作员制定了相应地操作权限,通过用户的身份和密码识别,保证不同操作员只能在其职责范围内进行有限的操作。
这样既保证了制度的固定性,又能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加强适应能力。
5)友好的用户界面、简便易学采用了Windows界面的风格及,方便用户的使用,并大量地运Windows中目录树的风格,使用户对部门上下级归属关系,资产大类和内容关系一目了然。
大量的功能提示使用户可以顺利地按要求一步一步完成相应的工作,合理地菜单布置能使用户可以方便地找出自己想要进行的操作。
大量的综合数据都以报表和图形的形式出现,能让用户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对于从事固定资产管理的人员只须掌握基本的计算机使用知识并且仔细阅读操作说明书就可以在短期内掌握该系统的一般操作。
2.2系统优势1、提高工作效率(资产数据的统计、资产信息的查询)2、节约查询和登记工作成本3、减少管理信息的差错4、防止资产流失5、便于资产信息分类整理3.系统架构3.1总体架构RFID资产管理系统使用无线射频技术(RFID),为每件固定资产配备一个全球唯一ID号的电子标签,并使用手持式读写器用于资产盘点,可以快速读取设备上的电子标签信息,将读取的标签信息通过内置的通讯方式无线通信模块发送至后台服务器处理。
固定式读写器用于门禁控制,天线采用圆极化天线,可以保证多角度的标签识别。
从而实现固定资产实物从新增、调拨、闲置、报废、维修和盘点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准确监管,结合资产分类统计等报表真正实现“帐、卡、物”相符。
由于RFID电子标签具有存储容量大、传输速度快、不可仿冒、可并发识别等技术特点,因此通过资产管理平台数据库的支撑,就可以在标签内可靠实时地记录资产相关的信息,从而进行实时的资产管理监管,提高了经营效率,降低了成本支出。
清晰的操作界面、准确及时的数据处理,使该系统作为一种现代化操作模式,为企业资产评估、决策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依据,避免企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环节上可能造成的隐患。
应用系统主要包括系统管理和监控、业务层、集成层、中间件层和中心数据库3.2 RFID系统组件3.2.1手持机手持读写器,内置天线,用于资产清查、盘点,可以快速读取设备上的电子标签信息,将读取的标签信息通过内置的GPRS 无线通信模块发送至后台服务器处理(或者对读取的数据首先存储然后拷贝到后台服务器),推荐使用紫钺科技手持机。
3.2.2电子标签固定资产具有种类繁多、规格不一且主要分为少数的几类,其中金属干扰是RFID技术一直以来的应用难点,为解决金属干扰和易于粘贴在各种规格资产上等难题,专门具有适用于不同大小规格资产的贴附标签和吊牌标签,通过对标签内置天线的特殊设计和包装,标签具有较好的抗金属干扰性能。
3.2.3发卡机根据客户需求,为电子标签写入数据,可以在后台对数据进行存储。
3.2.4基于RFID技术的资产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的系统主要包括一些实现一些系统功能的相关软件,包括资产日常管理功能、资产月报、资产综合查询、资产盘点、资产系统维护等功能。
4.系统功能4.1资产日常管理功能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的新增、修改、退出、转移、删除、拆分计算折旧率及残值率等日常工作。
4.2资产折旧包括计提固定资产月折旧、打印月折旧报表。
4.3固定资产月报根据单位、部门、时间等条件查询分类统计月(年)报、本月增加固定资产月报、本月减少固定资产月报、固定资产折旧月报(年报)、并提供打印功能。
4.4固定资产综合查询可以对单条或一批固定资产的情况进行查询,查询条件包括资产卡片、保管情况、有效资产信息、部门资产统计、退出资产、转移资产、历史资产、名称规格、起始及结束日期、单位或部门。
4.5盘点功能按照RFID手持机的数据与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核对,并对正常或异常的数据做出处理,得出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并可按单位、部门生成盘盈明细表、盘亏明细表、盘点汇总表。
4.6系统维护功能✓由系统管理员对资产分类代码表、退出方式代码表、购置方式代码表、存放地代码表、部门代码表、保管人员表、单位名称表。
进行新增、修改、删除等操作;✓提供操作员对自己密码修改的功能;✓系统管理员可以自由地设置下属各个操作员对功能的操作权限。
4.7安全管理功能✓提供各种安全管理手段;✓口令管理功能:维护帐号和口令;✓权限控制功能:将用户划分为不同等级确定用户对系统使用权限,根据不同权限确定不同的操作。
5.系统流程资产管理包括资产的新增、调拨、闲置、报废、维修和盘点等操作,它包含了设备从出厂、投入使用到报废的全过程。
设备出厂时候加装电子标签,标签内写入资产的信息,每次进行资产管理操作时,读写器都会读到资产上的电子标签并将信息发送到服务器进行处理,从而实现资产的跟踪管理。
5.1资产新增操作在发卡程序内填写需管理设备的有关信息,将该条记录保存到数据库中。
将写有资产信息的电子标签,按规定贴附(或吊附在资产上),主要分为三个步骤:标签选型:资产种类繁多,现场设备和备用设备,根据物体的形状不同,我们采用各种不同形状的UHF标签,对于金属表面,我们采用防金属标签,对于塑料表面,我们采用普通的封装标签。
信息写入:根据客户的要求采用发卡机给设备标签写入信息,对发卡完成的标签我们还需要进行测试,我们可以采取手持机读写器对发卡后的标签进行测试,以此来检测标签写入的数据是否正确。
测试完成后结合后台的程序,在后台中登记设备详细信息我们在后台登记详细的产品信息(场所名称、资产条形码、型号、名称)。
标签粘贴:对完成了资产信息登记后的标签进行帖附或者吊附在资产上。
资产调拨的过程需要把设备从一个地方(A地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B地点),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经过读写器的两次登记。
如果是仓库里面可以安装固定式读写器,如果是其他地方,采用手持式读写器,具体流程如下:A地点处理过程:准备好要进行调拨的资产,将控制行程开关的门打开,此时读写器处于读标签状态。
将带有电子标签的资产取出,从门口走出,观察读写器上的声光提示及LED显示屏显示资产的数量,确认设备上的电子标签被读到,此时设备的信息通过前段读写器的记录,然后传输到后台。
关好门,此时资产已经调离该读写器。
B地点处理过程:将资产带到有需要进行调拨的目的地,打开门,将资产带入到读写器内,确认资产上的电子标签被正确读到。
同样设备的相关信息通过读写器的记录传输到后台服务器,关好门,完成资产的调拨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