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构叙事疗法(张岩)

解构叙事疗法(张岩)

深圳市沙井职业高中张岩2014.11目录☐概况☐主要理念☐核心概念☐技巧方法☐叙事态度☐提问示例前面的话☐我们不是学技术与疗法,而是学态度——人生的态度☐从现在、从我、从我的学生“叙事”开始☐你的心静下来了吗?第一章概况概况—是什么☐叙事疗法是受到广泛关注的后现代心理治疗方式。

☐它摆脱了传统上将人看作问题的治疗观念,透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由薄到厚”等方法,使人变得更自主、更有动力。

☐透过叙事心理治疗,可以让当事人的心理得以成长。

概况—怎么来☐1979年,心理学家萨宾在美国首次提出了“经验和叙事结构”的观点。

1986年,他主编了《叙事心理学:人类行为的故事性》一书。

自此,叙事正式从心理学家族中显现出来。

☐20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麦克.怀特夫妇,新西兰的大卫.艾普斯顿在家庭治疗的基础上,提出了叙事心理治疗的理论。

概况—简单理解☐叙事,简单地说就是说故事。

叙:叙述,讲述;事:故事,事件。

叙事疗法可以理解为访谈法。

☐每个故事都是一个叙事,但叙事并非都是传统意义上的故事,相比之下,它具有表达内容和方法上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概况—对比现代主义☐现代主义者崇尚客观的事实真相,因为它们可以被观察和探讨,真相就是真相,不会因为观察的人或是观察的方法不同而有所不同。

☐后现代主义则相信主观的事实真相,也就是说事实真相会随着观察者的不同而改变,事实真相取决于语言的使用,并且大部分受到人们所处的背景环境的影响。

概况—特点☐叙事方法具有广泛而独特的作用。

重要的不是“叙事疗法”名称本身,而是叙事的方法。

☐它使心理过程与内容结合,使心理学与日常生活结合,使心理与社会文化历史结合,这可以克服以往心理学研究把人从文化内容、社会历史文本中抽离出来的弊端,为我们的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背景。

概况—特点☐当人们处于“叙事”时,他们所面对的不是一种“工具”或“技术”,而是叙述者的生命故事,反映的是叙述者的生命态度、生命要求和生命抉择。

☐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很重要。

同样的事实,因为不同的解读,就会释放出不同方向的力量。

我们每个人都有历史的痕迹,有许多的故事,故事中积极的内容被发现,向上的动力就会源源不断。

概况—定义叙事疗法的治疗就是指咨询者通过倾听他人的故事,运用适当的方法,使问题外化,帮助当事人找出遗漏的片断,从而引导来访者重构积极故事,以唤起当事人发生改变的内在力量的过程。

第二章主要理念主要理念—核心观点☐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人,如果他们遇到问题,一定与他们过去的故事有关,而这个故事是他们自己建构的。

他们当下对问题的看法影响未来的解决。

☐但他们同时具有解决自己问题的潜质,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

☐咨询师要做的,无非就是引导他走出过去的建构框架,从他已经建构的故事中找到并强化他内心可能被忽视的解决问题的能量、因素。

主要理念—具体体现观点一:问题才是问题,人不是问题☐叙事治疗认为:人不等于问题,当你认为来访者在面对问题时,已经很好地把个案和问题分开了。

☐后现代学派跟古典学派不同,古典学派重视诊断人的问题,分析人的问题,解决人的问题。

主要理念—具体体现观点二:“每个人都是面对自己问题的主人”☐叙事治疗相信,每个人都是面对自己问题的主人。

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都要面对问题。

但我们能够走到今天,一定是有办法在支撑,所以我们都是面对自己问题的专家。

☐“说出来”本身就是一件难得的事,人们往往在叙述里就产生了新的可能性。

主要理念—具体体现观点三:放下主流文化的量尺☐叙事疗法的创始人麦克•怀特说:“个人问题的形成,有很大因素与主流文化的压制有关。

”☐在传统文化里,一个人应该怎样才是成功的?功课要好,赚钱要多,才是成功。

☐我们的很多问题都与主流文化(包括传统习俗)用什么样的量尺来量我们有关。

主要理念—具体体现观点四:“较期待的自我认同”当人们觉得自己有很多问题的时候,他就会觉得自己是不好的,这叫“问题的自我认同”。

带着问题的故事,我们称它为主线故事。

而有些生命中故事没有被看到,那是可以让人有力量的故事,是支线故事,找到这样的故事可以带来“较期待的自我认同”。

主要理念—具体体现观点五:“寻找生命的力量”☐叙事治疗认为每个人都是面对自己问题的专家,都是生命的主人。

虽然很多问题还没有找到答案,但是慢慢地去走,去看,我们一定会找到属于生命的力量。

☐在咨询过程中可以唤起当事人生命中曾经活动过的、积极的东西,以增加其改变的内在能量。

第三章核心概念核心概念之一:访谈访谈:即咨询。

这样的咨询不是个案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由咨询师给个案指导,而是咨询师带着尊重、好奇、谦卑的心面对自己的个案,相信个案是有能力找到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相信个案是解决问题的专家,与个案一起合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核心概念之二:期待期待:个案未来想要达到的目标。

一般在访谈开始,或者结束时,咨询者会询问个案,有什么样的期待,即希望访谈可以带来什么样的效果。

在结束时会询问,有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

或者是在访谈过程中,澄清自己的目标。

核心概念之三:外化1☐所谓的“外化”就是将问题与人分开,厘清问题是问题,人是人,使咨询师可以与来访者共同面对问题,目的是更容易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外化时把问题想象成一个客体,有时是将问题拟人化,好去探索其长相、个性、生活方式、生命过程等等,透过这样的问话,建构出它活生生的“真实存在”,甚至可进一步为之“命名”。

核心概念之三:外化2☐外化不仅仅是一种治疗技术,更是一种重要的态度☐如:一个爱发火的学生的外化,即愤怒的外化。

愤怒会让我们做什么?当愤怒来的时候,我们怎么做会让自己感觉比较好?愤怒想告诉我们什么?核心概念之四:命名☐命名:在咨询过程告一段落时的总结与归纳。

包含了个案的价值观、意图和信念,是个案用于应对困难和努力的动力和内在的动机,也是个案内在的资源和力量。

☐例1:“对于小公主和小丫头经历命名的话,是什么?”“这是修炼。

”☐例2:“如果要你对这一堆哭泣的纸的命名的话,是什么呢?”“我要命名仔玉,玉是藏石头中的。

”核心概念之五:主线故事☐主线故事:来访者生命故事中那些特别突显,不断地被储存记忆,成为围绕着某个主轴的故事,就是主线故事。

☐主线故事是被大家认可的故事,受到主流文化的影响,阻碍个案困扰不前。

☐如:在职校读书的学生都不是好学生。

我成绩不好,我就不是好学生。

我挣的钱不多,我就不是优秀的人核心概念之六:支线故事☐支线故事:被忽略的故事。

没有被看到,但却存在的线索。

是值得关注,被看到的故事,也是个案有力量的资源支线(替代)故事。

故事背后的故事(因素)。

☐叙事不再支持与重复那些对个案伤害却无意义的主线故事,反而有兴趣看一些被忽略的“轶事“,即替代故事。

核心概念之七:解构☐解构是一个过程,它是由一系列问话实现的。

通过问话对主线故事进行“拆解”,找出“支线故事”的过程就是解构。

☐解构可以让来访者看到“主线故事”是如何被建构的,一些故事是非必然、非真理性的。

☐解构的目的就是让来访者“打开包装”,为他提供多机会、多角度、多种可能性看“主线故事”的指引。

核心概念之八:重构☐重构:透过支线故事,重新建构关于自己的新故事。

新故事能够帮助个案走出困境,给个案带来力量,帮助个案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同,并且能够产生出面对困境的勇气☐虽然不一定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在态度上会有所改变。

对于未来怀着充满希望的态度。

核心概念之九:回应☐回应:咨询师对于个案的期待和想法,包括一些支线故事,做出一些停留,让个案与咨询师一起去看其中的原因与背后的意图。

☐如个案说,“那一次,我忍住了,没有发脾气。

”咨询师回应:“当时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做到的让脾气不发出来?”核心概念之十:贴近贴近:全方位地理解个案。

这是叙事常用的术语和方法与技巧。

基于后现代和建构主义的哲学观,个案对事物的理解,来源于他个人的经验,因此在访谈过程中,其一,要带着好奇的态度去理解个案的观念;其二,对于问题的解决方式,也要从个案自己的处理问题的方式角度来看,如何去解决问题和应对困难。

核心概念之十一:见证☐见证:即被看到。

个案的努力、艰辛、苦难、以及能够在困难中不放弃、坚持的毅力,被人看到,从而加强个案对自己能力的信心。

可以是被穿越时空的过去或者未来的自己看到,也可以被对自己来说的重要他人看到。

☐如:“未来20年后的你,看到现在你的努力,会感谢你什么?”“你外婆看到曾经的小公主,经历了小丫头的苦难,现在又有了不一样的成绩,她会认为你了不起的地方是什么?”核心概念之十二:陪伴陪伴:理解个案的苦难、情绪和痛苦,在个案感到悲观的时候,觉得有个人在那里陪伴他,理解他,感觉到温暖和希望。

叙事的哲学观,解决问题、应对困难的,不是咨询师,而是个案,因此,在访谈过程中,咨询师做的事情,不是提出建议,而是去陪伴面对问题的个案,让他觉得不再孤单和无助,让个案感觉到自己的力量和能力。

核心概念之十三:体察☐体察:在访谈过程中,咨询师不仅要觉察到个案的情绪、想法和语言背后的意图,也要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和想法,在访谈过程中,需要用一些方法不带着自己的价值观做评判,影响访谈过程。

☐如:一个第三者来访谈,就不应该在过程中说,第三者怎么不好。

咨询师这时候需要了解到自己的价值观,同时放下自己的观念去陪伴个案。

第四章技巧方法技巧方法—一般技术会用到的一般技术方法包括:☐倾听☐澄清☐重复☐具体化☐释义☐共情☐总结技巧方法—一般技术—澄清☐是指要求来访者对于“含糊、模棱两可或意义隐藏的语句”给与详细叙述,是让来访者表达的信息更加清楚,并确认咨询师对来访者信息知觉的准确性。

☐澄清反应通常以疑问句的形式表达,并以下面的短句开始,如:“你是说。

?”,或“你能试着再描述。

?”或“你正在说的是。

?”技巧方法—一般技术—共情☐咨询师借助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咨询师借助于知识和经验,把握求助者的体验与他的经历和人格之间的联系,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实质;☐咨询师运用咨询技巧,把自己的共情传达给对方,以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

技巧方法—基本原则☐不做指导者、控制者和责任人,而是共享、互动的陪伴者☐不沉重、不着急,创造轻松和互相滋养的关系☐尊重、好奇、透明的咨询氛围☐不专注于访谈对象改变与否,专注于对访谈对象生命故事的了解、欣赏和感动☐不放弃,不失望,对访谈对象的生命故事保持好奇☐不隐藏,不压抑,开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技巧方法—基本原则☐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寻找力量☐绝对相信人有力量处理任何问题。

相信人可以不断地面对问题、挣扎、思考。

☐每个人都是面对自己生命挑战的专家,自己才是自己生命的作者技巧方法—独有技术叙事治疗的四大技巧外化—解构—重构—丰厚主线故事支线故事无助勇敢时间事件坚强我不被爱外化重构解构重男轻女苛刻妈妈力量技巧方法—独有技术—图解技巧方法—独有技术外化技巧方法—独有技术—外化☐相信人不等于问题,问题才是问题☐不要被问题绑架☐当人与问题分开的时候,人会由无力感进入到使自己可以有力量去面对问题☐通过外化,让人透过问题,去看自己的力量与能力,去珍惜自己的问题☐摆脱了传统意义上将人看作为问题的治疗观念技巧方法—独有技术—外化外化的“点”☐负向问题:焦虑,恐惧,烦恼,对自己不满,抑郁,自悲☐正向、宝贵的特质:勇气,梦想,坚持,毅力☐注意:语言使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