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整体阅读:赤壁赋课后练习(5)1.解释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①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_____________ ②侣鱼虾而友糜鹿_____________③耳得之而为声_____________ ④下江陵,顺流而东也_____________ 2.对下列各句的加点词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③肴核既尽,杯盘狼籍④自余为僇人A.①②④是通假字,③不是。
B.①③是通假字,②④不是。
C.①④是通假字,②③不是。
D.均是通假字。
3.下列加点字与“舞幽壑之潜蛟”的“舞”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扣舷而歌之 B.侣鱼虾而友麋鹿C.泣孤舟之嫠妇 D.范增数目项王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而今安在哉”这几句表达的意思,作者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也有所表达,是哪一句?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全是使动用法的一组是( )A.王之所大欲,可知矣:欲辟土地,朝秦楚寡人与大国执仇,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C.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外连横而斗诸侯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D.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6.与“过犹不及”的“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B.卒不去,故及于难C.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D.一人飞升,仙及鸡犬7.下列各句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侣鱼虾而友麋鹿 B.寄蜉蝣于天地C.羡长江之无穷 D.托遗响于悲风8.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1—3题。
后赤壁赋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
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
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①,披蒙茸②,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③之幽宫。
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
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
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
“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⑤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悟。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注:①巉(chán)岩:险峻的山石。
②披蒙茸:披,分开。
蒙,覆盖。
茸,这里指杂草。
③冯夷:水神名。
④玄裳缟衣:玄,黑色。
缟,白色丝织品。
裳,下裙。
衣,上衣。
⑤畴(ch óu)昔:往昔,从前。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从:跟随B.顾安所得酒乎安:哪里C.掠予舟而西也西:西方D.道士顾笑顾:回头看2.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将归于临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B.今者薄暮,举网得鱼丹不忍以一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C.而江山不可复识矣同心而离居D.以待子不时之需必得约契以报太子3.下列语句编成四组,全部能表现月夜长江美景的一组是()①霜露既降,木叶尽脱②人影在地,仰见明月③顾而乐之,行歌相答④江流有声,断岸千尺⑤山高月小,水落石出⑥山鸣谷应,风起水涌A.①③⑥ B.②④⑥C.①③⑤ D.②④⑤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举酒属客属:致意,引申为劝酒。
B.纵一苇之所如如:往。
C.正襟危坐危:高。
D.知不可乎骤得骤:屡次。
2.下列各项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何为其然也?A.客有吹洞箫者 B.月出于东山之上 C. 渺渺兮予怀 D. 而今安在哉3.对文段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段文字用主客问答的方式来写。
主客问答是赋的传统手法,一般说来,作者往往借客人的话从反面引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B.作者善于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感情和思想变化,写得具体可感,如“寄蜉蝣于天地”。
C.这段文字将情、景、理有机结合,实质上是苏轼贬谪生活中苦闷心绪的流露,但从全文来看,苏轼并没有沉浸在这种苦闷之中。
D.作者描绘了“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景象,意在抒发自己急欲建功立业的豪情。
4.翻译下列句子(1)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苏轼《赤壁赋》)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正襟危坐危:高 B.山川相缪缪:同“缭”,连结,盘绕C.举匏尊以相属属:劝酒 D.而卒莫消长也消长:增减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何为其然也②輮使之然也B.①目遇之而成色②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C.①耳得之而为声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D.①此非曹孟德之诗乎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3.吹箫客的箫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请结合文意,用自己的话分条概述吹箫客悲伤的原因。
每条表述不得超过30字。
4.翻译句子(1)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参考答案:1.答案:①连词,表转折。
②连词,表并列。
③连词,表承接。
④连词,表修饰。
2.答案: D解析:①“属”通“嘱”;②“冯”通“凭”;③“籍”通“藉”,④“僇”通“戮”。
3.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汇的词类活用。
C项的“泣”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
和例句“舞”的用法相同。
A项动词,诵读。
B项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友。
D项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用眼睛示意。
4.答案: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解析:从“固一世之雄也”和“而今安在哉”句可知。
5.答案: B解析:“鄙远”,把(别国的)远地当作边邑其余为使动用法6.答案: C解析:比得上,赶得上。
A追上,赶上。
B遭受。
D涉及,牵连。
7.答案: A解析: A项“侣”是名词的意动用法,意为“以鱼虾为伴”;B、C、D三项都作一般动词用,分别解释为寄生、羡慕、寄托。
8.答案:1-3CBD解析:1.“西”,名词作动词,向西飞去。
2.A项,“于”都是介词,表处所。
B项,“者”,①用在表时间的词之后,有补充音节的作用;②代词,指“……的地方”。
C项,“而”都是连词,表转折关系。
D项,“以”都是连词,表目的关系。
3.此题可用排除法。
③是人的活动,⑥是让作者惊恐的景象。
①也不能准确体现出景物之美。
)(第(1)句要把握“曾”“几何”的意思;第(3)句要结合注释,理解“畴昔”的含义,把“非子也耶”的语气翻译出来。
9.答案: 1.C2.D3.D4.(1)山水环绕,一片苍翠,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2)何况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以麋鹿为友。
解析: 1.(危,端。
)2. (宾语前置)3.(“抒发自己急欲建功立业的豪情”不当。
)10.答案: 1.A 2.A3.①历史角度:英雄伟业,尚且过眼云烟,何况渺小平庸之辈。
②时空角度:天地悠悠,人生不过短暂一瞬,个体不过沧海一粟。
③理想现实:理想固然美好,现实却难求成。
(想追求永恒而不得)4.(1)在江边持酒而饮,横执着长矛吟诗作赋,本来就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但现在又在哪里呢?(2)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验反省,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解析: 1.“危”应解释为:正,端正2.A项“然”都作指示代词“这样”;B项中“而”分别表承接和转折;C项中分别作代词和表取独的助词。
D项分别作语气词和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