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的内容与形式,密切相连,形式是观念、情感和技术的体现。
由此看来绘油画语言实际上是包含了技巧、形式和内容的有机融合。
因此油画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对油画技巧的掌握,而且还要加强学生对油画形式内容的表现和精神内容的传达。
油画教学不能简单重复专业院校的教学模式,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一、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正确的作画方法油画教学中,教师常常通过实物或对景写生等方法,让学生捕捉事物的特征,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这种直观性的教学方法会受到时间、空间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同时学生受其特殊的心理,生理特点的局限,对周围的事物往往缺乏足够的注意力,对那些需要进行描绘的事物,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的变化掌握不住,因此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在短时间内抓住事物的特征,并用油画颜料表现出来。
首先考虑构图完整,饱满。
对象的形体比例是否准确,把握层面的层次关系和疏密关系。
还要注意画面的色调问题,不能一味地强调色调而忽略了物体自身的固有色、光源色和环境色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当然,色彩的整体性也是需要注意的。
色彩塑造形体往往会出现只有色彩关系而忽视素描关系,或只有素描关系而忽视色彩关系的现象。
如果没有对事物的观察,很容易把握不好,容易概念化。
这就要求学生在作画时,须一边考虑色彩关系一边把握素描关系,根据以往的作画经验和对物体形体结构的把握和理解,抓住大的明暗关系。
如色相、纯度、明度、冷暖等,把物体画得丰富而有变化。
将自己对物体的感受表现出来,不要单纯去追求客观色彩的真实和相似,这样很容易被局限在固有色里,色彩也难免单调。
深入塑造具体物体时,力求用笔、用色准确,色彩层次要衔接自然,质感的表现也要充分。
表现时可根据画面的需要进行处理,有的地方可表现得充分一些,有的地方只需一笔带过,画面中次要的物体简单地交待出形和色就可以了,切不可面面俱到,到处都刻画得很仔细,造成主次不分、呆板、没有层次和空间感的现象,也容易破坏画面的整体效果。
三、在材料和技法上。
不断鼓励学生创新表现。
并且培养学生多样化的表现形式油画创作的思维表达最终要通过油画所需的特殊材料和特殊技法来表现。
在沟通交流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艺术成就的获得除了历史与个人才华以外,都是与材料技法精益求精密切相关的。
油画的材料是其物质性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许多伟大作品的产生都是与材料的绘画技巧的革新有关。
油画以各种颜料、材料为媒介融于作品创作之中。
在与学生的沟通中应系统地介绍油画材料和技法的应用知识,尤其是注重材料和技法的传统型应用的基础上,努力探索新材料的综合运用。
引导学生能以最有表现力、最合适的材料和技法来表现作品内容。
艺术表现要在一定的艺术构思之上通过一定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
对于艺术的表现形式.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斯菲尔德将之概括为五种类型:写实、象征、形式技巧、主观表现、主体构成等。
在与学生沟通、合作中,要培养学生对艺术风格的不同追求.可以在写实与非写实的艺术语言之间。
在西方现代理论实践与传统民间美术之间寻找适合自己的表现形式。
同时,还要使学生避免急于求成.抄袭取巧的创作倾向,使学生对风格形式的探索既执著严谨,又呈现多样化的风貌。
二油画创新式教学方案设计笔者主要考虑理工科院校艺术教学学生背景不同、课时有限的特点,结合教学经验,总结出油画教学几种创新式教学方案,以在更有效利用课上时间,做出了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教学尝试,寓教于乐,在学生掌握油画基础知识,加强基础训练的同时,也会正确树立油画艺术观念,完善人格的综合素质培养提出两种具体的教学模式:1模拟型教学模式模拟型教学模式是根据教学进度的安排,适当选取一定的课时,使学生和老师互换角色,在规定的时间内,考察学生对所述内容理解与发挥。
一般由于时间和内容的限制,不可能每位同学都有机会切身参与其中,为弥补此方面的不足,提出兼顾全面的模拟型教学模式:在进行模拟型教学前二到三周布置教学安排,可以发放一些参考材料或指出一些参考文献,使学生分成数组,分别有不同的讲述内容;学生然后围绕小组的“教学任务”搜集、整理材料,集思广益,形成文稿;再分别由各小组推举陈述人完成任务,陈述期间,其他同学做好记录,指出优点与不足,最后完成教学内容,讨论各组的“教学方法”,给未参加陈述同学发言机会。
通过该教学模式,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对课程理解更全面、透彻,又有表述能力、集体荣誉感培养,增强学习动力,真正使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人,也为教师安排下一步教学计划和方式提供参考,了解学生所需、及时从教学中丰富教学、创新教学。
2讨论型教学模式讨论型教学模式是将学生的个性思维与老师的教学内容完全展示的集中体现,通过学生从各种接触信息及第二课堂的成果与感受,与教师和其他学生在课上就某些作品或问题产生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情感互动、思维互动中培养兴趣及绘画意识,激发创作灵感,真正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的、积极的思维,提高课上教学效率。
同时在讨论中也是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展现,比如对所述材料的背景分析能力、相应材料的搜集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对问题洞察及深层思维能力等。
比如在临摹观赏课上,对一幅作品从色彩、意境、内涵等方面进行讨论,适当配以音乐辅助,调动各种感官,使学生心无杂念而又集中注意力地进人欣赏状态。
讨论中产生问题、讨论中碰撞出思想火花、讨论中展现油画作品魅力。
所以可以说,该教学模式对提供教学创新、作品创新的思维契机以很大帮助。
三创新教学模式的信息反馈对这两种教学模式细致考虑后,形成更为详细的教学内容及处理临时变化的教案,在2004—2005第一学期油画风景教学中予以实践。
通过实践表明,学生上课的精神面貌有很大改观,绘画意识进一步增强,综合素质得到了应有的训练。
其中,在一位同学作业中写到:模拟型教学给了我们自己发挥的空间,让我们在学习基础内容的同时,也锻炼了各方面能力;另外期末考试成绩也作为教学成绩的侧面反映,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该教学模式的效果,右下图为油画风景学生成绩直方图,反映出该成绩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四结论教学实践表明:模拟型教学模式和讨论型教学模式对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油画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油画艺术正确观念,材料搜集整理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在内的综合素质培养;同时也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了解学生所需,寓教于乐提供帮助,真正做到在油画艺术殿堂中使教师与学生达到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早日让思维碰撞的火花结出硕果。
我们汰为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到的一切绘画知识.包拈在校期问搞的艺术创作.都是学习绘画艺术巾的一项基本“语言”内容,而油画基础教学中的第一项“语言”应首推素描训练。
一、油画基础训练中的素描课在油画基础教学中素描训练应当是大量的艰苦的,它是学习油|I!|j艺术入门的第一步,是先导。
素描的训练等于美感的训练。
智能的训练,技能的训练,对油画家形成艺术观、审美观,提高艺术素养也起着重要作用。
马蒂斯说:“如果索描与理性相联系,而色彩与感忡相联系.那就应当先IfIli素描,以求发展理性,并且能够循着理性的道路引导色彩。
”徐悲鸿认为:“素描、色彩要完善结合,如果不能,则首先是抓素描造型,色彩不突出,应先解扶素描,以索描带动色彩。
”可蹦讲素描是油画教学和其他绘画教学的第一矗现方法,油画作品的形成首先是从素描形式开始的.素描是研究形象的科学.当然解决素描的办法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应相互交流,穿插,取长补短.我们认为在油画教学中的素描训练应当有它的规律性。
1.结构素描教学。
结构,即不变的因素,“结构为基础的造型才能抓住索描的关键.而光线与明暗则是可变的.带有相对的偶然性。
结构有两种:(1)解剖结枸;(2)几扣胆占构。
这个期间应当引导学生通过对物体皇占构的认识来加强形体感的塑造。
另外.学生对物体“横断衙”的理解和认识是非常重要的.画“横断面”是对表现形体的又一深层理解.这个阶段解剖教学耍跟上。
2.默写素描教学。
学习素描的基本要求应是:理解~表现一记忆,在结构索描的学习基础之上,应增加默写素描训练。
具体方法是:在画完一幅习作之后,要求学生再背着画一幅默写作业,然后同写生的那一张作业进行对比,这样做能够克服那种只重表现盲目实践,离开模特就画不了画的问题,这也是培养学生们的一种活的造型熊力。
为了实现活学基本功的能力,安排的作业程序是:长短结合,课内课外结合,写生与默写结合。
通过宴践证明,默写的作业要比写生更加理解,表现手法主动.刨作意识强.艺术“个性”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展现。
3.创作素描训练。
这种索描的训练,首先体现于课堂上轻松的学习气氛.教师首先将授课意图讲清,要求学生把所要表现的对象看清,然后可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把见到的对象表现出来。
在习作过程中每个同学的具体表现手法可以不同.物体及对象的组合自由,整个作业过程不要单提“准”字来束缚学生的手脚,而是强调理解,目的明确,画起来轻松,以“我”为主,让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去体验教师的具体教学要求。
在这段教学中应安排开设黑白构成课.使学生对黑白灰在画面上有意识的设置基本关系奠定基础。
4.全因素素描训练。
这是建立在前三种索描训练基础之上的索描综合性教学.要求学生在一幅习作中体现出物体的结构、型体、量感,质感、色调、空间感、艺术感。
全因索素描属于长期作业(数量不必过多).主要是培养学生在索描上的综合性能力。
二、油画技法、工具,材料使用教学索描教学为进入油画的学习打开丁一崩门,而掌握油画的工具、材料及油画技法的运用也是十分必墨的.这是就技术而言。
过去在油画教学巾.学生大部分是通过上专业课期间临时向老师学习一点他j}j材料、工具和技能的方法.没有专门设油画技法、工具、材料使用课程,这是完整学习油画过程中的欠缺。
拽们认为此课必开.掌握油画工具及材料、技法的运用是为完成油画作品必备的能力.一幅好油画作品的形成.际r深厚的油画艺术造诣外.还应学会掌握如何制做画市lH及媒介的配方,新媒介新技术的使用无疑给画家H更大的创作自由和进行选择的余地。
油画是外米画种.在欧洲有着悠久的历史.众多的油画大师ff]都对油画的材料、技法、工具有潜心的研究.当代的画家们更注重此项问题的探索,这一打J的确是为产生优秀的油画艺术品增添了光彩。
目前在我们的}||j画教学中应当注重这项课程的开设,它是油画教学中~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三、油画色彩基础的训练有人讲色彩感觉是天生的,不必教。
我们觉得这种观点未免太绝对了。
我们承认天赋,但感觉上的误区也同时存在,人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各自不同。
当我们把一笔颜色摆到画布上时,这笔颜色就必然涉丑到:色相、纯度、明度、面积、形状、位置,与周围色彩的关系、视觉的感受力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单靠原始感觉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通过专业的学习,用理论来充实、指导和协调这种感觉,使它循着一条正确的途径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