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分类复习:专题11 综合性学习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综合题 (共18题;共231分)1. (13分)本学期各班都开展了“气象物候”专题研究活动,试根据掌握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诗海撷趣】阅读诗句,结合所学地理知识,探究诗中蕴含的物候规律。
诗句“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CCTV 远方的家《北纬 30度中国行》黄山解说词)我的解释:(2)【实践探究】近年来时常听到某种鸟改变了迁徙、栖息习性,某地杏花、桃花在年前就开放的消息。
学了《气象物候》专题后,联系有关知识,你认为在保护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方面,我们应该做出怎样努力(答两点即可)(3)【口语交际】你的同学小芳认为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依靠谚语来识天气根本没必要,你该怎样劝说他打消这种念头呢2. (13分)在徜徉书本、汲取知识的同时,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自然、投向社会。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阅读下面文字,补写一个与划横线的句子句式相同、修辞手法一致、语意连贯的句子。
善思则能“从无字处读书”。
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
(2)总有一些歌谣,勾起我们美好的记忆。
客家童谣是伴随客家人成长的摇篮曲,又是客家人从小开启智慧、认识社会的启蒙书。
客家童谣中唱:“蟾蜍罗,咯咯咯。
唔读书,无老婆”、“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你从这两首童谣中读出了什么信息?3. (10分)同学们在“家风是什么”的活动中搜集了以下材料,请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2014年春节期间,央视推出了“家风是什么”的系列报道。
篮球明星姚明说,小时候曾因撒谎被家人揍过,他对家风的最深体会是两个字:诚实。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说:“家风好代表这家人的人品好。
我们家的家风最主要的就是重视学习、文化,与人为善。
”家风是指家庭或家族的传统作风。
材料二:三国时期就有《家训》,南北朝时期有《颜氏家训》,清代有《曾国藩家书》,现代有《傅雷家书》,家风已成为中国家庭传承千年的精神尺度。
材料三:中国青年报调查显示,最受重视的三大传统家风是: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和待人忠厚。
而最受推崇的新家风依次是:不啃老不坑爹、民主平等、互相体谅等。
以下是调查结果:(1)请根据以上材料说说家风是什么。
(2)假如你是“家风是什么”的小记者,前去采访姚明。
请你设计一个采访方案。
(3)阅读材料三,说说你的探究结果。
4. (12分)请根据下表显示的调查结果,回答下面问题。
认同程度调查结果统计表:(1)请简要概括青年人对中国传统节日和“洋”节日的认同情况。
(不超过25个字)(2)请就如何“保卫”传统节日提出你的建议。
5. (10分)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初三(3)班开展了“爱名著,爱阅读”读书活动。
请你也来参与。
(1)【萃取名著精华】名著阅读,代代相传。
同学们打算将所读名著浓缩为一句话做成书签,送给新初一同学。
请你从以下“备选名著”中选择两部,仿照示例,完成书签。
(句式大致相仿即可)备选名著:《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海底两万里》《水浒》(2)【萃取名著精华】名著阅读,代代相传。
同学们打算将所读名著浓缩为一句话做成书签,送给新初一同学。
请你从以下“备选名著”中选择两部,仿照示例,完成书签。
(句式大致相仿即可)备选名著:《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海底两万里》《水浒》(3)【探寻标题奥秘】标题,是名著之眼。
在读书活动中,同学发现有些名著曾有过不同标题,以此展开了新的话题。
请你选择以下话题中的一个,发表意见。
甲:《骆驼祥子》介绍到国外时,有人曾用“拉车夫”作为书名,你认为哪个好,为什么?乙:《名人传》翻译到我国时,又名“巨人传”,你认为哪个好,为什么?(4)【探寻标题奥秘】标题,是名著之眼。
在读书活动中,同学发现有些名著曾有过不同标题,以此展开了新的话题。
请你选择以下话题中的一个,发表意见。
甲:《骆驼祥子》介绍到国外时,有人曾用“拉车夫”作为书名,你认为哪个好,为什么?乙:《名人传》翻译到我国时,又名“巨人传”,你认为哪个好,为什么?(5)【品鉴译海明珠】名家名译,各具匠心。
在《简•爱》阅读交流中,很多同学拿来了书,当讨论到某些章节时,却意外发现有所不同,以此展开了品鉴活动。
下面两种译本,你更喜欢哪一种?请你联系小说相关情节,并结合简•爱个性,发表你的看法。
版本一: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祝庆英译)版本二: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不是想错了吗?﹣﹣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黄源深译)(6)【品鉴译海明珠】名家名译,各具匠心。
在《简•爱》阅读交流中,很多同学拿来了书,当讨论到某些章节时,却意外发现有所不同,以此展开了品鉴活动。
下面两种译本,你更喜欢哪一种?请你联系小说相关情节,并结合简•爱个性,发表你的看法。
版本一: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祝庆英译)版本二: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不是想错了吗?﹣﹣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黄源深译)6. (15分)为加强对鲁迅及其作品、思想的认识和理解,你班准备开展以“认识鲁迅”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解读方法】要解读一个人,首先要深入地了解他。
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搜集关于鲁迅的资料?(至少写出两种)(2)【作品解读】你一定在课外读过鲁迅的作品,请向你的同学推荐一篇,并写出你的推荐词。
(3)【人物解读】下面是某同学搜集的资料,你从中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鲁迅?①鲁迅有言,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
②北京大冷天鲁迅先生还穿着单裤,他对朋友说:“你看我的棉被,也是多少年没有换过的老棉花。
你看我的铺板,我从来不愿意换厚被子。
生活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
”7. (12分)综合实践活动。
(1)【活动一:名著阅读】钱钟书小说《围城》中有这样一群人,曹元朗到处挂着牛津、剑桥的幌子,标榜“新古典主义”,创作的诗却文理不通;褚慎明自诩为“中国新哲学创始人”,这些人整天都讨论一些没有实际价值的学术问题。
看了这些人物的嘴脸,你联想到了《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医生在哪个国家的经历,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2)【活动二:搜集资料】小明同学搜集到了唐代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前四句揭示了物候学上两个重要的规律,请你帮他分析一下。
第一;第二。
(3)【活动三:专题探究】在搜集气象资料活动过程中,小明发现,在古诗文中有许多关于“雁”和“燕”的诗句,并且摘录了下来。
请你帮小明解读出“雁”和“燕”在古诗文中各自的文化内涵。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韦应物《闻雁》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葛天民《迎燕》雁:燕:8. (15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去年,《中国诗词大会》在全国掀起了一股文化热潮。
如今,由原班人马打造的姊妹篇《中国成语大会》正在央视热播,唤起了观众对成语这一中国特有文化资源的重新审视。
此档节目4月18日开播,7月6日结束。
【材料二】成语是汉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它有相对固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使用的。
它大多来自传统经典著作,高度凝炼,自成语境,是中国文化的活化石。
(1)根据材料一,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字,不要出现具体时间)。
(2)作为材料二的佐证,请从下列成语中任选两个写一段话(不超过50字)。
并写出其中一个成语的出处。
举一反三明察秋毫高山流水源头活水曲径通幽(3)某校七年级组织学生收看了《中国成语大会》,并准备在本年级也举办一次“成语大会”。
请根据下列同学对电视节目的议论,以一名普通学生的身份,当面向年级组织活动的老师提一些建议。
小A:看来看去,比赛还不就是少数人的事?小B:节目中的一些成语在生活中很少用到,没什么意思。
小C:看出来很多选手赛前都作了充分准备,但死记硬背的东西能长久吗?9. (15分)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开展了“学家规树新风”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你们班级为本次活动办了一期黑板报,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关于家规的三则材料,请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
(每条不超过10个字)材料一:西周时期,周公以《无逸》告诫后辈子孙不要因贪图享乐而荒废政务;春秋时期,孔子以“不学礼,无以立”训诫儿子。
这两个事例历来被人们认为是我国家规文化的源头。
材料二:古代家规虽然来自不同作者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追求,但内容都以家庭伦理为主体,重视齐家善邻和修身养德,如司马光在《温公家范》中强调“以义方训其子,以礼法齐其家”,陆九韶在《陆氏家训》中主张“人之爱子,当教之以孝悌忠信”。
材料三:“一时之语,可以守之百世;一家之语,可以共之天下”,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家规,除对家族的繁衍发展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外,还是社会教育的一种独特形式,为社会提供家庭教育的范本和楷模。
(2)学校开展“中国好家规”评选活动,下面两条家规深受师生好评,你更喜欢哪一条?请谈谈你的理解并说明理由。
①一生之成败,皆关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
——《曾国藩家书》②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朱子家训》(3)下图是学校为配合本次活动而开展的“‘不剩饭,不剩菜’——文明餐桌行动”的宣传画,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漫画内容并写出寓意。
(注“约”字中间的一点是一粒米)10. (15分)《瓯越》是温州市初中文学社联盟主办的文学刊物。
为了使刊物更贴近生活,编辑部邀请同学参加编辑工作。
(1)如图是温州市初中文学联盟标志图案,圆环内的拱形象征天空,下方是一本打开的书,中间是三个张开双臂的人。
请用简洁的语言向同学们说说图案的寓意。
(45字以内)(2)如图是温州市初中文学联盟标志图案,圆环内的拱形象征天空,下方是一本打开的书,中间是三个张开双臂的人。
请用简洁的语言向同学们说说图案的寓意。
(45字以内)(3)刊物新增的栏目要拟一个栏目名,请根据入选作品的类型,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 A . 成长笔记B . 名作品悟C . 咬文嚼字D . 社会万象(4)刊物新增的栏目要拟一个栏目名,请根据入选作品的类型,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 A . 成长笔记B . 名作品悟C . 咬文嚼字D . 社会万象(5)刊物要开设“跟琦君学写作”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