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年思想品德中考专题鲁巷中学李金洲一、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人与自然的和谐【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复兴大武汉(发展经济)的发展理念1、科学发展观含义:科学发展观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2、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哪些国策、战略、新的发展理念?①国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②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③新的发展理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
3、为什么要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意义、必要性、重要性、作用。
或者:党和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或说明了什么?)①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②有利于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实现共同富裕;③有利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④有利于四个文明协调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4、国家、政府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如何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①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认真执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②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规范社会行为。
③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科技创新,教育创新,走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
④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⑤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提高改革开放的水平。
5、从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关系谈如何落实科学发展?①要真正做到科学发展,就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资源环境的国策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②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③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把保护环境放在突出位置,绝不能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6、青少年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能做点什么?(或怎样履行自己的职责?)——谈启示或感悟①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学习宣传科学发展观。
②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提高自身素质。
③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④增强法制观念,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⑤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培养竞争意识与团队精神。
【节能减排全民行动】【低碳经济】1、“节能减排,全民行动”(或“发展低碳经济”)体现了我国什么发展理念、战略、国策、决策?①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②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③国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依法治国的基本国策。
④决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落实科学发展观。
2、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或“发展低碳经济”)系列活动依据的是我国哪些方面的国情?①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②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资源短缺,环境恶化。
3、为什么要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或“发展低碳经济”)系列活动?【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或“发展低碳经济”)系列活动的意义、必要性、重要性、作用。
或者: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或“发展低碳经济”)系列活动体现或说明了什么?】①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资源、环境意识,培养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②有利于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③有利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④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节能减排,全民行动”(或“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每个人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青少年应怎样做?①交换、捐赠、改造多余废旧品,将生活垃圾废弃物分类处理;②少用一次性餐具等一次性用具,如用手帕代替纸巾;③节约用电用气,如生活用水循环用,家用电器不待机;④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出行方式,尽量使用公共交通;有计划的购物,适度消费,减少浪费。
5、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资源是可以重复使用的,请你列举几例。
洗碗,洗菜的水浇花,冲厕所;破旧衣服当抹布;课本循环使用。
6、学校为配合这次“节能减排”(或“发展低碳经济”)的全民行动,可以开展哪些活动(设计几种活动形式)?①召开以“节约资源,人人有责”为主题的动员会;②发表致全体同学的公开信,提出“勤俭节约”倡议;③办一期以“节约资源”为主题的黑板报;④开展以“勤俭节约”为主题的班会或知识竞赛。
7、中国政府近年来大力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原因①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两型社会,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②是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④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8、中国发展低碳经济,为什么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②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③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
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科技创新;④加强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武汉市“两型社会”建设、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两型社会”指的是什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建设“两型社会”依据的是我国哪些方面的国情?①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②我国正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资源短缺,环境恶化。
3、武汉“两型社会”的前景、蓝图(你心目中的“两型社会”是怎样的?)①人们的资源环境意识显著增强,养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和科学文明健康和谐的生产和生活方式;②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落实节能减排目标,发展循环经济,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4、为什么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两型社会的意义、必要性、重要性、作用。
或者:建设两型社会体现或说明了什么?)①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②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又好又快发展;③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④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⑤体现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5、武汉建设“两型社会”必须贯彻和落实党和国家的哪些重大思想、战略、国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体现了国家的哪些战略、国策、决策)①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②可持续发展战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③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④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保护资源环境;6、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请你提建议,出点子或如何实现(武汉)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宏观方面(国家、武汉市):①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②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③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新能源,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
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
⑤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严厉打击破坏资源、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宣传教育。
⑥增强全民族的资源节约意识。
微观方面(个人):①提高自己的资源环境意识;②为建设资源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宣传;③节约纸张、水电等资源,尽量使用可再生资源,不使用一次性物品,注重垃圾分类;④积极参加环保公益活动;⑤检举揭发破坏资源、环境的不良言行。
7、学校为配合“两型社会”建设,可以开展哪些活动(设计几种活动形式)?①召开以“环保节约,人人有责”为主题的动员会;②发表致全体同学的公开信,发“环保节约”倡议;③办一期以“两型社会”为主题的黑板报;④开展以“如何建设两型社会”为主题的班会或知识竞赛。
8、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是什么?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9、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意义?①有利于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②有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③有利于推动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④有利于全体人们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⑤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0、请你对如何处理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真正落实“又好又快的发展”发表见解。
①“又好又快的发展”即科学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②要真正做到科学发展,就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国策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③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绝不能将两者割裂开来,绝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建设生态文明】1、国情搜索:建设生态文明的依据是什么?①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如土地荒漠化、环境污染加重、生态失衡等;③我国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2、政策点击: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必须坚持实施什么样的国策和贯彻什么样的发展战略?①实施计划生育、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国策;②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③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略相结合。
3、思维拓展:请你策划一次以“打造绿色校园”为主题的活动,并写出活动方式及主要内容。
①方式合理并具有可操作性,如举办主题班会、办黑板报、搞图片展览等。
②内容可包含学校里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好人好事及浪费资源、破坏学校花草树木的照片,对学校目前在环境、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的重视、③对取得成绩的总结、对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等。
4、明理践行:运用所学知识扼要说明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并说明我们中学生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应该怎么做?(1)意义:①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②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资源和环境,更好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2)做法:①我们中学生要自觉向公众宣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观;②努力学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环境、资源意识;③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资源,爱护社会上的一草一木等。
5、人与自然和谐的意见(观点、看法、理解):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②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③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新能源,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
④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节能、环保方面的立法工作严厉打击破坏资源、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
⑤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族的资源节约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