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一思修题库

大一思修题库

思修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客观题题库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绪论1、“中学没有时间不自由,大学有了时间也不自由”指的是大学在哪方面的改变()A.学习环境B.生活环境C.人际环境D.管理制度2、人们常说“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意思是()A.要确立独立生活的意识B.要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C.要虚心求教D.要细心体察3、以下哪句表述是正确的()答案BA.德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B.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C.德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D.德是人才素质的基础4、创新学习的基础是()A.实事求是B.解放思想C.求真务实D.善于思考5、“大学毕业只是告别学校,不是告别学习”指的是()A.应终身学习B.应在生活中学习C.理论应用于实践D.学海无涯6、大学生活的中心内容应是()A.社会活动B.培养动手能力C.恋爱D.学习7、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是()A.全面建社小康社会B.实现共产主义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D.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8、在2006年,我国颁布了第几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计划?()A.八B.九C.十D.十一9、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A.世界观B.人生观C.价值观D.家庭观10、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什么思想?()A.德才兼备B.德为才先C.才为德先D.不学无术11、贯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主线是()A.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C.道德修养与法律修养D.社会主义荣辱观12、唐代思想家韩愈有句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这句话指出了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A.严谨B.求实C.勤奋D.创新13、()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A.德B.智C.体D.美14、在人的各种素质中,()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

A.法律B.思想政治C.道德D.文化15、()是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的是走什么道路、实现什么样目标的问题。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16、人生理想在()时确定。

A.小学B.中学C.大学D.步入社会17、在大学阶段,有大量的自学时间、自由的学习空间,这是对()理念提出的要求。

A.全面学习B.自主学习C.创新学习D.终身学习18、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就是要()A.树立自主学习理念B.树立全面学习理念C.树立创新学习理念D.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19、培养优良的学风应该在严谨、求实、勤奋和()上下功夫。

A.创新B.审美C.理念D.开拓视野20、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根本要求是()A.热爱祖国B.德才兼备C.全面发展D.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第一章1、()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

A.理想B.空想C.幻想D.思想2、()是人们所向往的理想人格,是做人的楷模和标准,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紧密联系,反映特定时代精神和阶级意志。

A.社会理想B.道德理想C.职业理想D.生活理想3、人们对未来的物质、精神生活方面的向往,包括人们对吃穿住用的构想以及对爱情婚姻家庭方面的追求目标,这是()A.职业理想B.社会理想C.生活理想D.道德理想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A.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B.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C.实现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社会D.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5、从理想的内容划分,理想可分为()A.科学理想与非科学理想B.长远理想与近期理想C.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D.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与社会政治理想6、()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

A.信念B.信仰C.空想D.志向7、空想的内容()A.是对客观的超越B.完全是主观性的C.完全是客观的D.是绝对客观的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说明()A.不要考虑长远,仅仅盯住眼前的事物B.实现崇高的理想,必须从平凡的工作做起C.理想就在脚下D.只要有坚定的信念,理想就会成为现实9、从理想的内容上看,最根本最重要的起着主导和支配作用的理想是()A.道德理想B.职业理想C.社会政治理想D.生活理想10、下列关于信念和信仰的正确说法是()A.信念是信仰的一部分B.信仰是信念的一部分C.信仰对信念具有决定作用D.信仰是客观的,信念则是主观的11、理想不是眼前的现实,而是未来的现实,是只有通过艰苦努力才能展现出来的现实,这是指理想的()特点。

A.超前性、预见性B.阶级性、时代性C.合理性、科学性D.稳定性、历史性12、洪秀全要建立“太平天国”;康有为追求“大同世界”;孙中山倡导三民主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则追求共产主义光明未来,这些体现了理想的()A.超前性、预见性B.稳定性、历史性C.阶级性、时代性D.合理性、科学性13、下列属于科学信念的是()A.生死有命,富贵在天B.金钱万能,有钱就有一切C.个人本身就是目的,社会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一种手段D.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全世界最终必须实现共产主义14、()是信念的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

A.理想B.信仰C.道德D.心态15、()是联系理想和现实的桥梁。

A.信仰B.金钱C.实践D.信念16、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

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

这句话揭示了()A.理想的超前性B.理想的时代性C.理想的实践性D.理想的实现可能性17、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A.无矛盾的B.对立统一的C.完全不一致的D.毫不相干的18、现代社会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改革创新、乐于奉献等理想人格,并以此作为做人的楷模和标准。

这样的向往和追求是人生理想中()A.生活理想的内容B.职业理想的内容C.道德理想的内容D.社会理想的内容19、理想是()A.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像B.缺乏客观依据的随心所欲的对未来的想像C.在实践中形成并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D.与现实有很大距离,毫无实现可能的一种未来想像20、空想()A.是在实践中形成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美好未来的想像B.表现形式是客观的,内容却是主观的C.是缺乏客观依据的随心所欲的想像D.与现实虽有很大距离,但在将来有实现的可能21、对于人生至关重要的、成为人生的精神动力、精神支柱、精神向导的是()A.精神负担B.理想信念C.物质财富D.法治精神22、理想的科学性表现为()A.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B.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C.同一定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D.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23、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A.理想的实现是容易的B.理想的实现是随意的C.理想的实现是不可实现D.理想的实现是长期的、艰巨的、曲折的24、下列有关马克思主义信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马克思主义信念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B.马克思主义信念具有持久的生命力C.马克思主义信念以改造世界为己任D.马克思主义信念只在特殊年代才有重大意义25、推动人生自觉活动的力量可能来自于人自身内部或外部的许多方面,但其中最根本最持久的是()A.人的心理和体质B.人生的修养和境界C.人的情感和态度D.人生的理想和信念26、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称为()A.理想B.信念C.信仰D.空想27、由于成长环境和性格等的不同,人们会形成不同的理想信念,从而使之具有()A.阶级性B.实践性C.共同性D.多样性28、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是()A.实现共产主义社会B.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9、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A.实现共产主义B.建设社会主义C.发展民主主义D.摆脱贫穷落后30、解决人生目的和奋斗目标的问题,最根本的是要靠()A.法制教育B.理想信念C.社会舆论D.文化素质第二章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就是爱祖国的自然风光B.祖国的大好河山,是主权、财富、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基本载体C.以上都对D.以上都不对2、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的是()A.文化传统B.江山C.人口D.资源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句是()说的。

A.黄宗羲B.王夫之C.顾炎武D.钱谦益4、以下哪项不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A.民主与科学B.天下为公C.维护统一D.同仇敌忾,抗御外侮5、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B.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C.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D.全球化趋势下,地球已成为“村”,在此情况下,爱国主义已经过时了6、以下说法最正确的是()A.热爱自己的祖国是一个公民的基本要求B.热爱祖国是一个人品德高尚的重要标志C.以上说法都不对D.以上说法都对7、“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就不属于人类”这句话是()说的。

A.托尔斯泰B.巴浦洛夫C.伽利略D.杨振宁8、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属于()A.中国革命道德传统B.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C.人类社会永恒的道德要求D.现实社会不存在的道德要求9、现阶段我国维护国家团结的统一战线指的是()A.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B.工农民主统一战线C.民族统一战线D.以上都不对10、在当代中国,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是我国各族人民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

A.深化改革开放B.保持国家和平稳定C.实现祖国和平统一D.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1、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当代中国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A.方法B.传统C.特征D.主题12、做新时期忠诚坚定的爱国者,除了需要培育强烈的爱国情感、保持民族自尊和自信,努力学习和工作、以实践行动和贡献履行爱国义务外,还需要()A.拒绝接受其他国家的一切东西B.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C.全面接受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和道德D.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一切领域都与西方接轨13、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

A.民族B.国家C.中国D.社团14、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勤劳勇敢B.团结统一C.自强不息D.爱国主义15、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A.依赖感B.向往感C.认同感D.作用感16、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 ( )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A.工作原则B.行为原则C.生活原则D.政治原则17、“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格言警句表达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 )A.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B.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C.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D.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18、“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禾苗离土即死,国家无土难存”,因此,作为中华儿女要()A.爱祖国的大好河山B.爱自己的骨肉同胞C.爱祖国的灿烂文化D.爱自己的国家19、下列哪项反映了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A.“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B.“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C.“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D.“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20、爱国主义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爱国主义,总是具有不同的内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