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是八年级思想品德第六课的第;【设计思想】;教法的根本是学法,只有把“学法”交给学生,才能达;1、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景,活跃课堂气氛,引导;2、活动探究法: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乐于进行正常的网络交;2、能力目标: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辨别觉察能力,在;3、懂得在网络交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乐于进行正常的网络交往,享受健康交往带来的乐趣。
2、能力目标: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辨别觉察能力,在网络交往中更好地保护自己。
3、懂得在网络交往中学会自我保护。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正确认识网络,进行健康的网络交往。
教学难点:预防网络伤害,学会自我保护。
【课前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查找有关网络危害事例及网络交往的有关要求。
让学生搜集身边或最近媒体上报道的因为网络使用不当导致身心受伤害的案例。
如果条件有限,老师事先准备好相关事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这段时间我有点郁闷,因为我在批改作业时经常遇到一些看不懂的时尚词语。
今天我特地挑选了一些“空运”过来,希望同学们可以帮帮我。
(课件展示:你知道这些时尚词语的意思吗?MM、稀饭、青蛙、PK、东东)学生回答:MM=女生稀饭=喜欢、青蛙=外形不佳的男性网民、PK=决斗、东东=东西(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吸引学生迅速进入课堂状态,激发学习兴趣,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师:谢谢大家对我的帮助,让我一下子知道了这么多时尚词语的意思。
不过,我有个疑问,同学们都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这些词语意思的?生:网络(上网)师:看来同学们都是一只只小网虫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正在逐步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为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许许多多的便捷。
但是,网络是安全的吗?有没有危害呢?怎样才能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呢?今天,我们共同探讨这个话题。
二、新授:第六课,第二框: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教师板书课题)(一)、自学质疑(放在课前,让学生自主预习教材。
)学生预习教材内容P72-73第一目题:学会自我保护(设计意图:学生预习教材内容,对本节课的知识有所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归纳整理的能力。
)师:通过预习教材内容,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惑?用简短的观点概括。
(二)、师生共同出示学习目标1、懂得在网络交往中学会自我保护。
2、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辨别觉察能力,在网络交往中更好地保护自己。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共同出示学习目标,使学生有目的性的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师:假如你的网友约你去见面,你会做何选择?生:见或不见。
师:今天我们故事的主人公梅平就要去会见网友了,你能给她什么建议呢?(三)、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时间10分钟)(要求:小组长组织学生讨论,做好记录,准备好发言材料。
)教师出示学习探究问题:1、梅平能与天马见面吗?为什么?2、梅平与天马见面可能几种结果?这些结果会对梅平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3、梅平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还可向谁求助?4、梅平就想和天马见面,她该做何准备呢?师:同学们都在网上遇到陌生网友的邀请的吧,请同学们畅想梅平与网友见面后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以及应对的办法。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讨论案例,陌生网友邀请见面,如何应对。
引导学生畅想各种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让学生明确网络世界是虚拟的,网络交往中要学会自我保护。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四)、学生展示交流每小组派代表展示探究成果,其他小组可以适时补充。
生:1、梅平与天马见面有两种意见:一是能与天马见面,网上沟通的好,网下也能做朋友,不能说中学生经过网络交往的对象都是坏人,人与人交往都是从陌生人开始逐渐熟悉。
二是不能见面,梅平只是一个八年级的女学生,天马很可能是一个坏人,梅平很难斗得过他,对于梅平来说,不能因为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放弃必要的警惕,如果遇到危险,事情后果是不能设想的。
2、会有四种结果:生A:可能是很坏的结果,网友可能是伪装起来以骗取我们的信任,见面的时候可能对梅平作出身心伤害的事情。
生B:可能网友不是坏人,但品质很差,与在网上的表现不同,梅平会很失望。
生C:也有可能是好的结果,遇到一个好人,做了生活中知心的朋友。
生D:也有可能堕入网恋,影响学习。
3、向父母、师长、向身边熟悉的、信任的人求助,向社会公共服务机构求助。
4、(1)、带上爸爸一起去(2)、叫上几个同学或朋友去,让朋友躲在大树后面观察,随时保护我(3)、在白天人多的地方见面(4)、在公安局门口见面最安全(设计意图: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师:同学们的自我保护意识都很强,也会采取各种措施保护自己,同学们一定要准备充分,冷静机智,当然能不见,最好不见。
现实生活中的事情,要找熟悉的朋友或师长帮助解决。
梅平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首先要学会自我保护。
师:昨天我上网查找资料,发现有人给我留言:老同学给你准备了一份礼物,让我赶快点击网址去看看。
师:老师点不点呀?生:点(不能点)师:点了会有什么后果啊?生:是骗钱的、有病毒、会死机等等师:网络并不是一块净土,有时网络是不安全的,网络上有诱惑,当我们遇到网络诱惑的时候,该怎么办呢?让我们一起帮小齐解决问题。
(五)、小组合作探究(时间8分钟)(要求:小组长组织学生讨论,做好记录,准备好发言材料。
)师:教材第73页讲述了一个小齐的故事,他很意外地看到了黄色网页,又带着好奇心去浏览了。
1、请同学们给小齐出些主意,该如何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2、假如小齐想了解科学的性知识,他有什么样的办法?(六)、学生展示交流每小组派代表展示探究成果,其他小组可以适时补充。
1、(1)、不上网,多参加课外活动。
(2)2、(1)学习《中小学生健康与卫生》等书籍,了解生理科学知识。
(2)收看科普知识的电视节目(3)学好生物课(4)向父母、老师求教等。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在网络中会出各种不良信息,提高学生辨别觉察和抵御不良诱惑的能力。
)(七)、学生总结归纳1、在网络交往中要学会自我保护。
(教师板书)(1)、原因(2)、方法2、在网络交往中要提高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和辨别觉察能力。
师:网络上有诱惑,有陷阱,在网上冲浪时,遇到陷阱要警惕,面对诱惑须克制。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学生总结归纳本节课的内容,照应学习目标,看学习目标是否达成。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学会了自我保护,真正掌握了如何自我保护。
《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教学反思本节课所授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课《网络交往新空间》的第二框《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我主要运用情景教学、案例分析、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手段和方法,指导学生学会自我保护并落实到行动上,使课堂教学充满了生动活泼的氛围。
运用新课程理念,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贯穿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活动中去;以学生活动、自主发展为落脚点,实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以紧扣生活、精选材料为载体,以学生身边事例为内容,循循善诱,力求教育无痕。
下面我从二个方面进行课堂反思。
优点:一、在本课教学中,我通过时尚词语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吸引学生迅速进入课堂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到课堂上来。
二、结合学生的课前预习,师生共同出示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的。
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结合学生在生活中会碰到的具体情境案例,如:约见网友,面对网络上良莠不齐的信息等情境,让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分析利弊,各抒己见,畅想有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可能性,并出谋划策,提出自己的建议。
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找出其蕴含的知识与能力,打开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学生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不足之处:就这堂课而言,课堂上学生与老师的交流呈现出师生关系的平等和融洽。
但是我也面临着学生的挑战,学生对问题回答的切入点、准确性往往需要教师的引导,由于问题的开放性,学生生活体验和掌握资料不够等原因,学生的回答可能较零乱,活动实效性还不够。
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很强的应变能力和对课堂的驾驭能力。
因此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训练自己,不断地培养自己抓住契机、利用资源、适时引导的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同时,备课,不仅要备好教学内容,还要备学生,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能力和原有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等特点。
认真做好这一点,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总之,现代社会传媒发达,学生所接受的信息量很大,如果教师还是用很老的材料去教育学生,那效果会大打折扣。
因此我首先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学习探索活动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只有具备对学习的“热爱”和“探索”精神,才能乐在其中,才能勤奋地学习。
让学生们在娱乐、活动、探究过程中学会知识,从而内化为做人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发挥自己的优势,不断实践、不断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多向其他教师学习,取长补短,争取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