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陕西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陕西省财政厅、中国人民银行西安

陕西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陕西省财政厅、中国人民银行西安

陕西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陕西省财政厅、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陕西省银监局关于印发《陕西省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贷款
【发文字号】陕扶办发[2008]55号
【发布部门】陕西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陕西省财政厅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陕西监管局
【发布日期】2008.07.02
【实施日期】2008.07.0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陕西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陕西省财政厅、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陕西省银监局关于印发《陕西省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陕扶办发[2008]55号)
各设区市扶贫办(局)、财政局、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营业管理部、陕西省内各中心支行、各银监分局:
根据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全面改革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的通知》(国开办发〔2008〕29号)精神,现将《陕西省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陕西省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为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信贷扶贫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扶贫资金的运行效率和扶贫效益,根据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全面改革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的通知》(国开办发〔2008〕29号)精神,提出我省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一、改革的总体思路
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是: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下放管理权限,引入竞争机制;固定贴息水平,灵活补贴方式;逐步探索建立风险防范和激励约束机制。

二、改革的原则
1、责权统一的原则。

扶贫贷款及贴息资金的管理、使用和效益统一由地方负责。

2、自愿和公开公平的原则。

尊重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自主经营地位,鼓励自愿按商业原则参与扶贫贷款工作,通过发挥各自经营特点和业务优势,公开公平开展竞争,提高服务水平。

3、贫困户受益的原则。

扶贫贷款发放要与解决贫困户温饱、增加收入密切相关,以确保贫困户受益为优先条件。

4、鼓励先进的原则。

对扶贫效益突出、经济效益明显的地方,在安排贴息资金时可给予倾斜;对贷款发放困难、还贷率低的地方,可调减额度。

三、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下放管理权限
扶贫龙头企业和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及社会事业项目等贷款(以下简称“项目贷款”)和贴息资金省上直接管理;发放到贫困户的贷款(以下简称“到户贷款”)和贴
息资金管理权限下放到县;由省(县)扶贫办、财政厅(局)具体组织实施。

(二)银行业金融机构自愿参与
凡愿意参与扶贫工作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均可为扶贫贴息贷款发放主体(承贷机构)。

贷款的本金由承贷金融机构自行筹集。

贷款利率由承贷金融机构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利率管理规定和其贷款利率定价要求自主决定。

贷款期限由承贷金融机构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的季节特点、贷款项目生产周期和综合还款能力等灵活确定。

(三)规范贷款投向和规模
扶贫贷款集中用于国家、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位于秦岭北麓、渭北旱腰带地区的县(区)及非重点县的贫困村。

到户贷款要确保贫困户受益,重点投向贫困户,主要用于发展生产,每户贷款额度不超过1万元。

对通过能人(大户)带动贫困户共同致富的项目,每个大户的贷款额度不得超过10万元,农村中贫困户参与和组织的经济合作组织,每个经济合作组织的贷款额度不得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