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迁移的促进方法
六、化学教学中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
1、加强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学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是化学知识学习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学习知识的基础,认真学习,深刻理解, 对化学知识迁移的实现有重要的影响。
(1)识别概念、原理的最关键特征,如原子和离子的概念 (2)列举一些表面相似,而本质不同的例子,如“物质的质 量”和“物质的量“ (3)给予恰当的学习内容和课题练习。
通常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其 实都是对学习迁移的高度概括。
二、学习迁移的类型
◆正迁移和负迁移
◆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一般迁移和特殊迁移 ◆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 ◆低路迁移和高路迁移 ◆近迁移和远迁移
三、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学习材料的特点
客观因素
学习的情境因素 学习者的学习定势
学习者主动的迁பைடு நூலகம்意识
2、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
在化学教学中,要寻找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在新 旧知识间架起一座桥梁,使新知识的学习建立在旧 知识的基础上。例如将“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的 知识迁移到化学平衡的条件的学习中。
3、注重化学知识结构的教学
在教学中突出横向联系、纵向联系以及章节联系, 认清知识的逻辑关系,有利于正迁移的发生。如, 碱金属元素的学习,从纳的反应进行突破,进而掌 握整个族的特征的反应掌握。
4、加强生产、生活实际与理论学习的联系
在化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应将日常生活、生产 事例与理论学习联系起来,而导入新课。例如,原 电池的理论知识可与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干电池,蓄 电池,手机电池等联系起来,从而实现正迁移。
5、加强学科间的联系
各学科间或多或少有一些联系,教师在教学中可 利用其他学科已经学过的知识来学习化学知识。
[1]郭东玲.重视学习迁移提高学习效率[J].太原教育学院 学报,2004,22(3):51—53. [2]易星远,胡金华,姚勇,等化学实骑教学中的学习迁移 研究[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12):103—105 [3]韩志宏.教学中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策略初探(J]内蒙古财 经学院学撮:综合版,2005(6):19—21. [4]王文静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研究[J].教育科学, z004(4):26—29. [5]刘成宝.浅谈化学解题中知识和技能的迁移策略. 高中 数理化(高一版),2008(3). [6]周汉锋.论学习迁移能力在化学教学中的构建[J].卫生 职业教育,2009(8). [7]吴玲.中学化学知识迁移的教学策略与实践研究[D].华 中师范大学,2008.
五、影响化学学习迁移的因素:
1、学习材料的相似程度
桑代克的相同元素说认为当两种情境中的 刺激相似而且其反应也相似时,迁移才会发生, 而且一个情境和另一个情景中相同的元素越多, 迁移越大。化学知识、技能的相同或相似程度 是影响迁移的重要条件。 例如,不同气体收集方法的学习。
2、教师的教学
课堂讲解是否清晰、透彻,教师的教学方 法是否恰当,教师是否及时地给学生正确的指 导等都直接影响学习迁移的发生。教师在教学 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归 纳出一般性原理.有利于学生进行积极迁移。
主观因素
学习者的个性因素
学习者认知结构特点
学习者的学习策略
四、教学中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
(一)确立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 (二)注意教学材料和教学内容的编排 (三)有意识地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灵活运用 各种策略 (四)改进对学生的评价 (五)在不同情景中呈现多种实例 (五)让教学对学生产生意义,真正达到“为迁 移而教”的目的
如果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越强,能较快地概括 出两种学习的异同点,那么迁移就更容易发生。 例如:学习酸的通性时,通过盐酸、硫酸、硝酸的化 学性质归纳出酸的通性。
5、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是一种思维的倾向性,即学习者总是按 照某一种习惯方式去思考问题。当在情境相同的时候, 就促进了正迁移的发生,当情境发生改变的时候,则 容易发生负迁移。 例如:学生学习了C12,Br2与碱的 反应:X2+2OH-== X- + XCl- +H2O后,就容易思维定势 推出所有卤素单质与碱溶液反应都按上式进行,从而 得出错误结论。
学习迁移的促进方法
小组成员: 袁 莉 41107075 刘淑娟 41107076
段丽丽
吕亚男
41107077
41107088
丁永红
李 蓉
41107082
41107089
王誉婕
41107090
袁守霞
41107091
一、学习迁移的概念
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 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学 习中。任何一种学习都要受到学习者已有知识经 验、技能、态度等的影响,只要有学习,就有迁 移。
6、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学生如果对以前所学的知识的概括水平越高,知识 的包容性越大,迁移效果就越好。
7、正确运用定势的作用
要把同一性和差异性相结合,又要结合情境的变 化。例如:学习有关溶液的PH计算和溶液的酸碱性的 判断时,不考虑不同温度下的水的离子积,导致对溶 液的酸碱性判断的错误。
参考文献
例如,氧化还原反应的判别。
3、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
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论认为,“如果学生 某一领域的认知结构清晰度、稳定性、概括 性、包容性等越高,学习迁移发生的可能性 越大”。
例如:学生在学习同分异构体时,必须与 头脑中已有的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 等知识以及它们的异同点有准确的辨别。
4、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