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文书书写常见问题分析
值得思考的几句话 !!
护理记录涉及护士执业安全。“病人住院 期间发生纠纷时,病历是唯一被法庭接受 的文件”!
护理记录上的每个字都是责任,每句话都 是证据!
如果某事没有被记录即没有发生!
因此,护理记录应客观、真实、 准确、及时、完整地反映患者 的情况,并应提升到一个法律 的高度来认识。
三、护理记录的重点
1、护理措施
原则上只要有护理措施就应有护理效果 如:给予护理30分钟后体温降至37.5℃, 病人已显得安静,并入睡。
2、病情观察
1、患者或家属主诉的患者的不适感觉; 2、观察到、检查到的患者的病情变化; 3、各种疾病的初期症状、合并症; 4、各器官功能障碍的症状。
四、哪些是必须记录的内容?
1、使用护理治疗后,仍不能解除的症状 2、各种疾病初期症状、征象及合并症的先兆 3、各器官功能出现障碍的症状与征象 4、经治疗护理后,改善或恶化的症状与征象 5、情绪特别不稳定,中度焦虑不安,过度沮丧者 6、意外事件的发生经过,如坠床、自杀等 7、病人请假外出的时间,返回病房的时间及当时
9、主观与客观混淆不清
输液通畅(输液每分多少滴,输液部位无红 肿)
夜间睡眠尚可(夜间间断或连续睡眠几小时) 生命体征平稳、大小便正常(可用具体数值
记录) 病情好转(用具体症状、体征说明)
客观资料
主观资料
患者提出不想输液
“患者不合作拒绝输液”
可记录为:患者主诉不同意输液,予以解释输液对治 疗的重要性,仍拒绝,报告××医生,请病人签字。
(三)输液卡常见问题
存在有涂改现象
失去了病历的真实性。如果我们可以涂 改、也就可以伪造,这就失去了病历的 证明效力。所以千万不能抱有侥幸心理。
(四)护理记录常见问题
一般患者护理记录(二级、三级护理) 危重患者护理记录(特级护理、一级护理)
新信息:《分级护理制度》的升级
1982版的《分级护理制度》
(二)医嘱单常见问题
执行医嘱时间未具体到分钟 1. 医生开医嘱的时间与实际不符,护士未
予指出而是错误地执行,导致执行时间 跨度大,甚至出现超医嘱前执行; 2. 护士在执行临时医嘱时,没有正确记录 执行时间,尤其对同一病人执行不同医 嘱而执行时间却一样。
(பைடு நூலகம்)医嘱单常见问题
执行无效医嘱 1. 医嘱应由有处方权的医师开写,无处方
护理病历书写水平代表护士执业能力和综 合水平
病历书写质量反映医院的医疗质量和管理 水平
举证倒置于2002年4月1日实行
护理记录能证明护士执业中无过错,是重 要的法律依据。患者的主诉、观察到的体 征、治疗护理措施等有举证作用
症状是治疗护理措施的依据。如果只记录 给药情况,未记录患者症状,患者反映无 症状给药,纠纷时就可能败诉
10、编造记录内容
主要是护士责任心不强。未观察病人自行 记录。
如:一位胸腔闭式引流的患者,护理记录 为:伤口敷料干燥固定,胸引管通畅固定。 而病人诉胸闷,家属找医生后,却发现病 人伤口敷料已浸染,胸腔引流袋内无液体, 医生挤压引流管后,液体流出,患者症状 缓解。
10、编造记录内容
上夜已把下夜护理记录写好,或是图省 事,不巡视病房,不测量生命体征却有 了病情及数据记录。
2、病人转科记录不规范
记录内容: 当时的一般情况:生命体征、护理查体 获得的阳性体征、主诉不适症状;正在进 行的治疗、护理措施;将转入的科室名 称等。
3、转入护理记录太简单?
转入记录内容同首次护理记录内容
4、缺乏连续性、及时性、完整性
上一班出现的病情变化或用药后需继续观 察的,在以后的班次中无相关反映。
权的医师开写的医嘱,必须由上级医师 审查后签名方有效。 2. 医嘱内容应当准确、清楚,每项医嘱应 当只包含一个内容,并注明下达时间, 应当具体到分钟。
(二)医嘱单常见问题
执行口头医嘱不规范 一般情况下,医师不得下达口头医嘱。 因抢救时需要下达口头医嘱时,护士应 当复诵一遍,医师表示无误后,方可执 行。抢救结束后,医师应即刻据实补记 医嘱,护士填执行时间,并签名。
无不适”,意思就是护士主动观察病人的结果。
7、无重点、无意义,缺乏个性化
护士要根据护理级别、病情及所采取的 具体护理措施书写护理记录,特别是危 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应根据专科特点及 患者的客观情况书写,不能千篇一律, 要充分体现出个性化的护理。
7、无重点、无意义,缺乏个性化
如每隔2小时记一次:“生命体征平稳, 未诉不适,安静入睡。”“一般情况可, 无不适主诉。”“氧气通畅,液体在续” 等等。我们的记录应该力求最新,最有意 义。
(二)医嘱单常见问题
“取消医嘱”,该如何表示?
应当由医生用红笔,在执行时间栏内 标注“取消”字样,并由下达或取消 该医嘱的医生签名,护士无需签名。
(二)医嘱单常见问题
护士签名的格式不规范,字迹太潦草, 签名不及时,或未亲自签名。
(三)输液卡常见问题
续液后未签字 例如:曾有患者家属状告护士输液中未 给患者用××药。
的病情与情境
五、记录中应反映哪些问题?
1、能反映患者病情变化与治疗护理过程 2、能反映护理人员病情观察的客观资料 3、反映针对病情、患者状况,采取并修正
护理措施的过程 4、能反映护理人员准确、及时执行医嘱的
过程 5、能反映出实施的医疗、护理措施的效果
六、护理文书常见问题分析
(一)体温单常见问题 (二)医嘱单常见问题 (三)输液卡常见问题 (四)护理记录常见问题
7、无重点、无意义,缺乏个性化
如:因腹痛入院患者,记录内容未体现观 察腹痛情况;脑出血患者,有嗜睡现象, 未继续观察和记录患者意识情况;鼻出血 患者记录单没有记录患者鼻腔出血情况。
8、医护记录不相符,或记录单 互相矛盾
体温单体重栏内“卧床”,记录中“活动 自如”
记录中患者吸氧,无此医嘱 记录中患者住院诊断与入院诊断不符,未
记录的重点是护理行为,包括: 1、护理措施 2、病情观察 3、护患沟通 4、健康指导 5、执行医嘱
( ) 但执行医嘱不作为核心内容,特别长期给药者应体现整体人文观念
1、护理措施
即针对病人所做的实际护理活动 如:体温测量由每日两次改为每日四 次;给予温水擦浴;头枕冰袋;肌肉 注射安痛定2ml等。
8、医护记录不相符,或记录单互 为矛盾
医嘱开具时间与护士执行时间相差 大。医嘱是护士对患者实施治疗的 法律依据,由于医生疏忽将时间开 错,护士又忽视了医嘱开出的具体 时间与实际不相符。
9、主观与客观混淆不清
护理记录要求真实客观、排除主观。 客观资料:护士看、听、闻或触摸到的资料,
含观察、沟通和实际测量的直接资料,或阅 读病历上其他专业小组书写的间接资料。即: 病人目前发生的症状、异常检查结果、与病 人目前病情或状况有明显意义的资料。 如体温39℃(测),全身灼热感(触),主 诉“腹部绞痛”(听),显得焦虑不安 (看),嘴唇干裂(看)等。
作特殊处理;
(√)患者心律不齐,已通知医生,遵医嘱 继续观察。
12、告知患者或家属自己做的操 作如何记?
如: (1)(×)嘱患者勤翻身,防止褥疮发生; (√)指导(协助)患者2小时翻身1次; (2)(×)嘱患者家属24小时留陪护; (√)告知家属需留陪护人员;
13、如何记录患者的主诉内容
如果是未经修饰的患者原话,则应加双引 号,如记录的内容经过整理,则不加双引 号。
9、主观与客观混淆不清
生命体征正常、血压偏高、发热、呼吸稍 快、病情稳定、治疗护理欠配合等属主观 资料。
是病人的主观感受,必须注明“患者主 诉…”。如 “患者精神异常”,这是主观判 断,应把病人的异常表现真实记录。“病 人血压偏高”,“患儿发热”,是主观判 断,我们应描述血压等的具体测量数值和 症状表现。
(一)体温单常见问题
与病人实际情况不相符 1. 未按规定时间测量,甚至测几秒凭经验估计,
以致数据误差较大。临床医生也有对体温提 出疑问,房颤时心率和脉搏不一致,但心电监 护时常把心率当脉搏画在体温单上。 2. 大小便次数与护理记录或实际不符,住院号 填错,修改诊断不及时,24 h出入量不准确, 与实际不符。
只记录某一天、某一时刻的病情及护理措 施。如固定的护理操作,可以总结性的书 写出护理的频次及效果。“每天于上午× 点,下午×点给予患者膀胱冲洗…”。
4、缺乏连续性、及时性、完整性
术前医嘱执行情况等无记录,直接记录 于几点手术完毕返回病房。
病人出现病情变化后未及时准确记录;病 人病情变化用药后未做及时记录;用药后 效果评价未作记录。
及时修改。 护理计划上有口腔护理,而护理记录却丝
毫未提。还有象医嘱上的禁食已停止,我 们的计划却迟迟不停,护理记录也未体现。
8、医护记录不相符,或记录单 互为矛盾
如在同一时间护士记录烦躁不安,而医 生记录安静入睡,或医护记录死亡时间 不一致,这些情况常见于危重患者,由 于对事物判断的不一致,医护间沟通少, 护士与医生的记录就会出现差异,从而 使病历所具有的证据作用大打折扣。
医疗病历与护理病历关系
护理、医疗病历同为病案,共同承担举证 倒置的作用
原则上,应考虑医护记录的一致性 医生可以参考护士的记录,因护士与病人
接触多 护士参考医生,因医生的专业描述更准确
二、护理文书的重要性
既是医生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又是 临床护理、教学、科研的第一手资料,也 是医疗事故鉴定的重要证据
《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 (自2009年7月1日实施)
1、首次护理记录书写不完整
书写内容:
生命体征、入院时间、入院方式、诊断、
主诉不适症状;
护理查体获得的阳性体征 ; 生活自理情况(包括异常情况和残疾); 护理级别; 医嘱饮食要求; 治疗护理措施实施情况及效果; 重要的告知项目、效果。
(一)体温单常见问题
格式不规范 1. 入院、出院、死亡、转科等表述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