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高产栽培技术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谷子高产栽培技术谷子的营养价值很高,而种植面积越来越少,究其原因,一是谷子的产量较低,二是对土质的要求很严,尤其是谷子怕涝,喜欢岗地和较高的地块,再加上多年来农田中有机肥的施量太少或根本不施,而大量的施用无机化学肥料,有机质含量越来越低,土壤团粒结构受到严重破坏,耕层的板结程度也就越来越甚,因此也就越来越不利于谷子的生长和发育。
其实,谷子并非天生就是低产作物,只要能按照谷子的生物学原理进行种植和管理,为它的生长和发育创造和提供良好的条件,满足它的生活要求,就会获得理想的产量。
一要选择雨季不存水不易受涝的肥沃地块,最好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河淤土,前茬大豆、玉米、高粱均可。
二要选用适于本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谷种,经过风选,除去杂质和不成实的籽粒,发芽率要接近100%。
三是播种前将选好的谷种用赛力散、杀菌灵或盐水等彻底消毒,然后再用种子量0.3%的金满利拌种,阴干5小时即可播种。
播种时先将原拢开沟,每亩施优质农家肥1500公斤-2000公斤,尿素15公斤,磷酸二铸10公斤或过磷酸钙30公斤,钾肥10公斤,然后合拢,垅顶平面宽度要保待15厘米。
开播前在耙后梁上安装3个可调深浅的开沟器(铁筋或木根均可),间距6厘米,种沟深3厘米,播种箱的播种孔要正对着开沟器开出来的沟,进行等距3行条播。
后面用平拉子覆土,将种子盖严即可,待表土稍平后用重磙子压实。
谷子出苗后,2.5叶-3叶期,要进行疏苗,并将行间苗全部拔掉。
4叶-5叶期间苗定株,株距4.5厘米-6厘米,不可过密,二遍中耕松上后,用追肥锄或特制的小尖镐于3行苗的两个行间开沟,一可行间松土,二可为苗根培土,三可于沟内追肥,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或硝酸铂铵15公斤,追肥后立即整地覆土。
6叶-8叶期、抽穗前和灌浆初期每亩每次各喷15克4倍液金满利、其它照常管理。
这样种植栽培的谷子,根系发达,谷杆粗壮不倒,穗大而匀,籽粒饱满,砒粒极少。
1.种子处理。
播种前2-3天,选择晴天中午将谷种均匀摊在地上晒种,播种前一天对种子进行"三洗一闷一拌"处理。
即先用清水去秕籽,再用10%盐水漂去饱籽,然后用清水洗盐;将精选好的种子用种子量%的内吸磷类农药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同时用种子量%-%的瑞毒霉拌种防治白发病和黑穗病;拌种后堆闷6-12小时再播种。
2.适时播种。
陕北部播种适期为5月上旬,陕北南南及渭北播种适期为5月中旬。
3.精量播种。
根据地力水平和生产条件,亩播种子-公斤,行距33-50厘米,株距6-10厘米。
采用耧条播或机械条播。
耧条播时,首先用犁开沟,在沟内施入农家肥500公手,尿素公斤,再用犁拌匀肥料,然后用耧条播。
播种时在种子里搀入种子量3-4倍的毒谷,既可保证下种均匀,并能有效防治地下害虫。
4.播后镇压。
陕北春季干旱多风,播种层水分不足,加之整地粗糙,土地较多,空隙较大,谷芽容易"悬死"。
为使谷子早发芽,深扎根,出苗齐,应随种随镇压,一般播后到出苗前要镇压2-3次。
5.苗期管理。
谷子刚出苗时,发现断条严重,可用温水浸泡种子,然后拌药闷种催芽,待胚芽突破种皮立即播种。
谷苗略大,对缺株少的田块可利用雨天移栽。
一般谷苗在5片叶左右移栽最易成活。
及时间定苗,防止苗荒,播种量过大的田块,应及早间定苗。
一般在3-5叶时间定苗较适宜。
若幼苗生长较旺,应于午后镇压蹲苗。
6.拔节孕穗期管理。
苗高30厘米左右时,结合中耕追第一次肥,亩施尿素10公斤;孕穗期追第二次肥,亩施尿素15公斤。
最好结合降雨追肥。
谷子拔节后深中耕,深度15厘米以上,可疏松土壤,接纳雨水,铲除杂草,切断部分老根,促进新根深扎。
拔节到抽穗前结合第二、三次中耕培土。
培土高度7-10厘米为宜。
7.抽穗成熟期管理。
抽穗开花期管理应以防涝、防倒、防秕谷为重点。
应及时排水,中耕松土,改善土壤通气条件。
进入灌浆期后,穗部逐渐加重,如遇刮风下雨,很容易发生倒伏。
倒伏后及时扶起,避免互相挤压和遮阴,减少秕谷,提高千粒重。
一、轮作倒茬谷子不宜重茬,连作一是病害严重,二是杂草多,三是大量消耗土壤中同一营养要素,造成歇地”,致使土壤养分失调。
因此,必须进行合理轮作倒茬。
谷子较为适宜的前茬依次是:豆茬、马铃薯、甘薯、麦茬、玉米茬等。
二、精细整地秋季深耕可以熟化土壤,改良土壤结构,增强保水能力;加深耕层,利于谷子根系下扎,使植株生长健壮,从而提高产量。
秋深耕一般20cm以上,结合秋耕深最好一次施入基肥。
我国谷子产区多为旱地种植。
因此,春季整地要作好耙耱、浅犁、镇压保墒工作,才能保证谷子发芽出苗所需的水分。
三、施肥基肥在播种前结合深耕整地一次施入,一般以农家肥为主,高产田以—万kg/hm2为宜,中产田—万kg/hm2。
如将磷肥与农家肥混合沤制作基肥效果最好。
谷田基肥以秋施或早春施入较好。
种肥在谷子生产中已作为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而广泛使用。
氮肥做种肥,一般可增产10%左右,但用量不宜过多。
以硫酸铵做种肥时,用量以 kg/hm2为宜,尿素以—15 kg/hm2为宜。
此外,农家肥和磷肥做种肥也有增产效果。
追肥增产作用最大的时期是抽穗前15—20天的孕穗阶段,一般以纯氮75 kg/hm2左右为宜。
氮肥较多时,分别在拔节始期追施座胎肥”,孕穗期追施攻粒肥”。
在谷子生育后期,叶面喷施磷肥和微量元素肥料,也可以促进开花结实和籽粒灌浆。
四、播种1、选用良种与种子处理近年来各地培养了一批优质高产新品种,其中大面积推广的有赤谷6号、晋谷22号、龙谷29号、铁谷7号、公谷63号、粘谷1号等品种。
谷子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有晒种、浸种、药剂拌种和种子包衣等。
药剂拌种可以防治黑穗病,地下害虫等。
2、播种期与播种方式适期播种是保证谷子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国谷子产区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差别很大,加上品种类型繁多,因而播期差别较大。
春谷一般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立夏前后)播种为宜。
夏谷主要是冬小麦收获后播种,应力争早播。
秋谷主要分布在南方各省,一般在立秋前后下种,育苗移栽的秋谷应在前茬收获的20—30天前播种,以便适期移栽。
此外,北方少数地区还有晚秋种谷的,即所谓冬谷”或闷谷”。
播种时间一般在冬前气温降到2℃时较好。
谷子播种方式有耧播、沟播、垄作,耧播是谷子主要播种方式,全国大多数谷子产区采用耧播;沟播在旱坡地上采用的较多,有的地方叫垄沟种植,或叫水平沟种植,优点是保肥、保水、保土;垄作主要在东北地区,谷子种在垄上,这种方式有利于通风透光。
3、播量与密度春谷播量一般为 kg/hm2左右,夏谷播量9kg/hm2。
播种深度3—5cm。
一般旱地每公顷留苗—万株,水地留苗45—90万株。
五、田间管理 1.保全苗谷子籽粒较小,种子所含能量物质较少,加之北方干旱等原因,容易造成谷田缺苗断垄,因此要加强田间管理。
一般在出苗后2—3片叶时进行查苗补种,5—6片叶时进行间定苗。
2.蹲苗促壮在水肥条件好幼苗生长旺的田块,应及时进行蹲苗。
蹲苗的方法主要在2—3叶时镇压及控制肥水、深中耕等。
3.中耕除草谷子的中耕管理大多在幼苗期、拔节期和孕穗期进行,一般2—3次。
第一次中耕结合间定苗进行,中耕掌握浅锄、细碎土块、清除杂草的技术。
进行第二次中耕在拔节期进行,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应结合追肥灌水进行,中耕要深,同时进行培土。
第三次中耕在封行前进行,中耕深度一般以4—5cm为宜,中耕除松土除草外,同时进行高培土,以促进根系发育,防止倒伏。
六、收获贮藏谷子适宜收获期一般在腊熟末期或完熟期最好。
收获过早,籽粒不饱满,谷粒含水量高,出谷率低,产量和品质下降;收获过迟,纤维素分解,茎秆干枯,穗码干脆,落粒严重。
如遇雨则生芽、使品质下降。
谷子脱粒后应及时晾晒,一般籽粒含水量在13%以下可入库贮存。
一、选用优良品种二、根据当地的种植习惯和气候特点,充分利用资源选用适宜的品种。
我县一般选用中早熟、适于密植、抗病性强的品种。
二、播前备耕工作1、选地倒茬。
谷子耐寒、耐旱,怕涝,不宜重茬,要选择雨季不存水不易受涝的肥沃地块,最好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河淤土,,最好选择地势高,排水方便,质地松软并富含有机质的旱地、坡地、河滩地均可种植。
2、整地施肥。
春白地一般亩施农家肥2000——3000公斤,碳铵和过磷酸钙各40——50公斤。
采取犁沟集中条施或穴施,肥料集中于播种沟,保证根系对养分的充分吸收。
3、种子和土壤处理。
播种前将种子翻晒2——3天,忌在水泥地上晒种。
用500倍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浸种12小时。
晾干备播。
三、播种1、适时播种。
春谷5月中下旬10厘米地温达到10——15℃即可播种。
中晚熟品种早些,早熟品种可晚些。
夏谷要在6月20日前播种。
适时播种的谷子出苗快,幼苗出土正值初夏季节,利于蹲苗,根系下扎,抗旱、抗倒,同时能使谷子的需水、光照等规律与自然气候降雨相吻合。
2、播种方式。
谷子有机播,耧播等,也有垅播和沟播。
平播一般行距27——30厘米,谷子亩播种量——公斤,播种深度:春谷3—4厘米为宜。
夏谷2—3厘米为宜,播后镇压。
四、田间管理1、苗期。
3叶期间苗,5叶期定苗,株距4.0厘米-6厘米,春播亩留苗2.5万株至万株;夏播亩留苗50000-60000株,不可过密。
结合间苗或定苗浅中耕松土、除草、保墒。
定苗时做到留生长大小一致苗,留壮苗不留弱苗,留绿苗不留黄苗,留健壮苗不留病虫苗。
2、拔节到抽穗期。
6月下旬进入拔节期。
中熟品种出苗后40天左右,要及时中耕清垅,结合深中耕,亩追标准氮肥10公斤,到孕穗期水地浇透水,施肥结合浇水亩追三元复合肥20—30公斤。
旱地可趁雨追肥,追肥后中耕培土。
3、抽穗到成熟。
旱地谷子要浅中耕提墒保墒,水地防涝防倒伏。
在花期根外喷磷,亩用磷酸二氢钾150克兑水40——50公斤叶面喷施。
也可视地力不同,亩用硼酸30克兑水50公斤分别在抽穗、灌浆期喷施。
五、防治病虫1、谷子苗期和拔节抽穗期易受玉米螟和地下害虫的危害,若有虫害,可亩用50%辛硫磷50毫升兑水40公斤或用10%吡虫啉15—20克兑水40公斤喷雾防治。
2.、谷子灌浆至成熟,特别是早熟品种要注意防鸟害和防倒伏。
六、适时收获:当谷穗变黄,籽粒变硬,谷子叶片发黄,即可适时收获。
收获后不要立即脱粒,堆放7—10天后再脱粒,利用后熟提高产量。
问:选择什么茬口的地块种植谷子好答:根据不同前茬作物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以及谷子对土壤条件的要求,谷子最好的前茬作物依次为豆类、马铃薯和红薯、麦类、玉米、高粱等。
由于豆科作物的固氮作用,土壤中氮素营养较多,杂草少,所以,豆类茬具有深翻基础和很好的耕层结构。
马铃薯和红薯茬的土壤耕层疏松,剩余肥力足,杂草也少。
麦茬的优势在于麦子收获早、休闲时间长、地力恢复好,同时麦后耕翻可以有效地减少杂草,疏松的土壤有利于谷子根系的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