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引身边的打击乐器进课堂的浅议-模板

引身边的打击乐器进课堂的浅议-模板

引身边的打击乐器进课堂的浅议内容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和深入,器乐作为音乐表现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打击乐器逐渐地开始走入课堂。

通过打击乐器引进课堂的实际教学经验总结,本文将从三个阶段进行了分析。

第一阶段是让学生们欣赏打击音乐,使他们对打击乐器产生兴趣,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身边的物品自己动手来制作打击乐器;第二阶段让学生们尽情玩打击乐器,老师在玩中引导学生寻找节奏,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感受、理解音乐的能力;第三阶段引导进行学生创作演奏和合作演奏。

关键词打击乐器课堂素质教育一、我的思考器乐进课堂是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什么要“让器乐进课堂”呢?21世纪是充满激烈竞争的时代,各国经济、军事、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据研究,人的手、眼、舌、脑等各个器官的运动,能刺激大脑和整个神经系统,宜于智力开发。

演奏乐器是最好的选择,演奏乐器并不是简单的器官体操,因为所演奏的音乐作品是美的,因此孩子们会在欢悦的音乐体验中,受到美的陶冶。

培养集体主义思想和高尚的情操。

美国着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说过:“打击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

”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选择身边的打击乐器进课堂是音乐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艺术实践,选择适宜的打击乐器,并把它选好,用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他们想象力丰富,情感充沛,活泼好动,注意力时间短,让他们整节课都一直跟着老师听、唱、读、说、跳、动还是不够的,要多创造机会让他们亲自参于到各种音乐活动中去,获得艺术审美的愉悦体验,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

在现代社会儿童的音乐活动中,身边的打击乐器又是最容易掌握,它质朴、清新、有乡土味,就地取材,紧贴学生的生活,可以开展集体的打击乐器演奏活动,可以发展儿童演奏乐器的兴趣,使儿童在丰富多彩的乐器演奏活动中获得生理上的快感和心理上的满足,可以扩展儿童的音乐词汇,提高儿童的音乐理解能力。

让身边的打击乐器进入课堂对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动手和谐性、想象力、创造力、合作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能更好地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追求思想和顽强奋发的意志品质。

让自制打击乐器进入学生学习的课堂,一直是我多年来的愿望。

自制打击乐器在课堂上的广泛应用,无论对教学的整体还是对学生的个体来说都是很有好处的。

二、我的理解器乐教学内容包括选择乐器和传授乐器演奏的正确姿势和方法两个方面。

在选择乐器上我认为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要有统一音高的乐器,便于集体演奏;二是要价格便宜,经济实惠;三是要音质好,音色美,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四是技术要求不高,简单易学。

身边的打击乐器有旋律型打击乐器和节奏型打击乐器。

旋律型打击乐器主要有以下几种:水杯、碗、铝板琴(铝条制)、悬竹(竹制)。

节奏型打击乐器主要有很多:矿泉水瓶、纯净水桶、三角铁(废钢棒制)、碰铃(废车铃制)、沙锤(矿泉水瓶里装米)、小快板(竹板制)、汤匙文具盒、桌子、书本、笔等等。

三、我的策略(一)第一阶段物品利用,引身边的打击乐器进课堂。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

”使用打击乐器可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及想象能力,为培养创造性人才奠定基础。

通过一个月的时间,让学生带来各种各样的打击乐器,先让学生介绍自己的乐器。

我们可以发现,当某件乐器第一次作为教学工具摆放在学生面前时,他们对这个玩意儿定会充满好奇,总按捺不住地想玩弄乐器以发出声音。

我们不妨先不讲,让课堂“乱一乱”,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以保护学生对新玩意儿所产生的好奇心。

在平时使用打击乐器时,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打击乐器有几种敲击的方法,发出几种不同的声音,它们像生活中的什么声音,每个环节都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那如何引呢?在这个阶段里,我通过以下三个步骤来引身边的打击乐器进课堂。

1、赏。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我觉得在把身边的打击乐器引进课堂的教学过程也应该是如此,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去接触和了解打击乐,才能体会打击乐器带给我们生活的乐趣。

学生在接触和了解打击乐的过程当中,首要的是要培养他们对打击乐的兴趣,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如何才能提高他们的兴趣呢?我觉得在日常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多欣赏一些经典的打击乐作品,以此提高他们对学习打击乐的兴趣。

第一个星期,我收集了很多打击乐的资料,介绍给学生。

首先,我给学生介绍了我和黄婷老师最近在全省各地演出的家常用具打击乐《农家乐》,这是由高脚桶、竹杠、柴刀、锄头、浴桶、铜火炉、酒坛```````总共20件农家用具组成的,经过敲敲打打,奏出了一曲美妙、和谐的《农家乐》,通过录象,让学生认识到最平常的家具也可以当作打击乐,让他们耳目一新。

接着,我又给他们介绍了元培幼儿园的《水乡小乐坊》,利用具有家乡特色的老酒瓶、河蚌壳、旧饭筒、螺蛳壳等材料将其变废为宝,通过巧妙组合、点缀制成了一组具有水乡特色的教玩具,散发着浓郁的地方气息。

还有一所幼儿园的老师用奶粉罐和矿泉水瓶等制作了一组很有特色的打击乐器。

在此,我还给学生带来了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打击乐演奏大赛的几个得奖作品。

其中有荣获一等奖的四川音乐学院的《库塔坎》:由四川音乐学院打击乐团的四位同学演绎,当槌头在琴键上跳跃时,四个人的呼吸环环相扣,声音所到之处丝丝相连,不禁让人回想起那句经典诗词:“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获二等奖的上海音乐学院打击乐团演奏的《土?皮赋》:随着沉郁的、轰隆的鼓声和背景音乐,仿佛把我们带入了一个蛮荒的境地。

石头敲击着陶罐,纯朴的节奏显得别有风味。

乐曲渐入高潮后半部分,陶、石的击打重新加入进来,背景音乐也重新响起,但此时的感觉不再是荒凉。

这种质朴的、温情的声音也与原本苍凉的背景音乐形成鲜明对比,似乎让我们感受到站在历史长河末端对人类初始阶段的回眸。

介绍了国内的经典作品,我又给学生介绍了国外的组合,他们用一些日常用品作为乐器进行表演,例如湿布、下水管道等进行打击乐。

这些作品让学生们赞不绝口,不时的发出这样的感叹:这个东西也能当打击乐?这么平常的东西也能演奏出如此美妙的音乐?真神啊!2、找。

通过欣赏各种各样的打击乐表演后,学生们都表现出对打击乐器的浓厚的兴趣,于是我就告诉学生原来打击乐器我们可以在自己的身边发掘、自己制作。

打击乐器分节奏型和旋律型,我先引导学生去找较简单的节奏型打击乐器,由于学生对打击乐器兴趣浓厚,积极性特高,只用两三天的时间就找来各种各样的节奏型打击乐,有:在矿泉水瓶里装少量米来当沙球、在矿泉水瓶里装些水来当水球。

还有可乐瓶和报纸。

还有用笔分别敲打笔和塑料瓶。

有的学生把家里的餐具都带了,有筷子筒和陶瓷勺子。

学生认识了节奏型打击乐后,我又引导学生去找旋律型打击乐。

在我的提示下,学生同桌合作找了些旋律型打击乐,有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碗,还有杯子等。

把大小不同的碗放在一起敲,便有了高低不同的音,那竹筷敲击瓷碗发出的音色非常清脆。

在每个杯子里装不等量水,敲击起来自然就有不同的音高,发出叮丁冬冬的响声,非常美妙。

还有的学生用自己的笔套和零食袋口吹出了旋律,这是最方便的旋律型打击乐。

3、创。

通过半个月的搜索和摸索身边的打击乐器后,学生已经不能满足于平常的打击乐器了,想找与众不同的打击乐器。

这时我乘热打铁,给他们一星期去创造有特色的打击乐器。

学生非常努力,做的非常有意思,比如用啤酒瓶盖或塑料瓶盖做成的响板,虽然比较粗糙,但非常有创意。

还有把小石头做成了串铃,特别有意思,做的也很精致,声音非常清脆。

还有用蚊香盒和小铃铛做成了串铃,形状比较漂亮。

(二)第二阶段合理运用身边的节奏型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感受、理解音乐的能力。

让身边的打击乐器进入课堂,不仅仅只是让学生们制作打击乐器,它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这样的一种更加灵活多变化更加适合学生心理的途径,来让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巧,培养学生感受、理解音乐的能力,所以打击乐器需要通过打击乐的形式表现出来,也是就简单的为进行歌曲伴奏。

在实际的的运用过程中,我从两个步骤进行教学:1、玩。

一个月的搜索打击乐过程中,学生们已经迫不及待的想玩这些不寻常的打击乐。

在这个阶段,我先让他们尽情的玩打击乐器,让他们找出发音部位,找出哪个部位的音色最好听,有多少种不同的演奏方法等等。

我给他们制作了一张表格:乐器名称乐器类型(节奏型或旋律型) 演奏方式音色2、奏。

学生们在运用打击乐器伴奏时,可能存在着这样几个问题:①伴奏风格不恰当②伴奏作用未体现。

不同乐器由于不同特性,适用范围也不同:三角铁(废钢棒制)、碰铃(废车铃制)声音清脆、穿透力强、余音袅袅,常配合优美抒情的曲调演奏;纯净水桶如鼓一般,从桶心到桶边可发出不同的音高,音色各异,力度变化大,对情绪及气氛的渲染能起较大的作用……因此,在使用节奏型打击乐器时应根据音乐的不同风格、不同的表现需要有选择的使用。

首先,我先引导学生用节奏型打击乐器给歌曲伴奏。

如在《捉迷藏》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熟悉3拍子节奏,我引导学生用废车铃充当三角铁,用装了米的矿水泉瓶充当沙球。

废车铃演奏第一拍,用装了米的矿水泉瓶演奏第二、三拍。

这样更能强调三拍子“强弱弱”的律动感。

在学唱《山谷静悄悄》中,学习节奏这一部分,黄婷老师是这样设计的: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到山谷中去看一看?(听着《山谷静悄悄》的伴奏音乐有序地走进“山谷”)师用轻声的话语说:现在我们来到了幽静的山谷。

听从山的那边传来一个声音。

(教师用竹筒敲节奏: X X X X X X )师:你听到了什么?师回答后教师再次用纯净水桶敲出节奏,让学生模仿。

这不但让学生掌握了节奏,更能让他们体会了力度记号。

(p mp)然后,我再引导学生用旋律型打击乐器给歌曲伴奏。

在《我是小音乐家》歌曲拓展教学中,我用碗来示范演奏歌曲,让学生用自带的旋律型打击乐来演奏歌曲,(碗、装了水的杯,装了水的啤酒瓶等)先以钢琴为准调好音,然后演奏歌曲。

这样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歌曲,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和合作意识。

在黄婷老师设计的《小乌鸦爱妈妈》难点教学中,充分利用了旋律型打击乐来辅助教学: 小乌鸦不但懂事,而且他还有很多的本领,你们想不想知道?师:那就请小朋友们先把眼睛闭上,仔细地听小乌鸦还会什么本领?由师用碗来演奏55—55︱5 3 ︱1-︱1-‖(小朋友猜不出来师直接出示:小乌鸦会用碗来演奏音乐,其实小乌鸦还会用杯子敲,谁来试一试?用杯子敲出下面的旋律) 55— 55︱5 3 ︱1-︱1-‖师: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啊?可小乌鸦说你们必须会唱这两条旋律才把乐器借给你们。

那我们就来学一学吧!这样,学生非常感兴趣,难点很快就解决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