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影《赤壁》影评

电影《赤壁》影评

赤壁好评:上集:《论<赤壁>之靠谱》影片对历史背景交待得很简洁:曹操来了,汉献帝还玩个鸟?《三字经》曰:“融四岁,能让梨”;可是忘了说他“活到老,被祭旗”。

拿孔融祭完旗,曹操的大军浩浩荡荡出发,南下征讨草鞋帮和长江实业集团。

这就是奠定三分的“赤壁之战”。

我们在电影院耗了两个半小时,还只看到前戏。

但就算这个前戏,也已经是我近年来最满意的华语古装大片了。

不是它太高大,而是它站在了一群矮子的肩上:如果说《英雄》是瞎掰,《黄金甲》是乱搞,《无极》是志大才疏,《夜宴》是画虎类犬,那么我对《赤壁》的评价只有三个字:靠谱...啊。

《英雄》剽窃了曹操的思路来为秦始皇的暴行粉饰。

“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始皇改变三代以来的分封制格局,为的是个人的权欲野心,而不是什么“天下”、“和平”。

(现在被称为“中国”的这片土地也从此丧失了多元发展的机会,走入“大一统”整体治-乱、分-合循环的惯性轮回。

)“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句话起于乱世的曹操说得,这样的意思制造乱世的秦始皇却说不得。

《英雄》的历史观是牵强、错乱的;《赤壁》则好歹让双方各执一词,都有自己的合理化论述:曹操的说辞是从《英雄》讨回版权的“以战促统、以战促和”;孙刘方面则是为小乔女士亲笔题辞、习近平同志考察京奥场馆也反复强调的“平安”二字而战。

所以我说,《英雄》瞎掰、《赤壁》不瞎掰。

《黄金甲》排场再大,实质还是个学《雷雨》学出来的家庭伦理片,核心就是“乱搞”,不赘述。

《夜宴》学《哈姆雷特》捍《麦克白》,学得更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也不赘述。

陈凯歌拍《无极》无疑颇有野心(这是他亲口承认的),他的野心不止是染指奥斯卡,还想效仿《指环王》建构一个神话体系。

可是老知青陈凯歌同学插队饿久了,编故事还惦记着那俩馒头,硬生生把神话弄成个笑话,奥斯卡也没了指望;再说小平同志指示“学电脑要从娃娃抓起”,陈凯歌没赶上好时候,学得晚就是差点,您瞧那电脑特效也太假了-《赤壁》就比它好些。

而《赤壁》为何就“靠谱”了呢?因为它有两本谱可靠:一本《三国志》,一本《三国演义》。

《三国志》是尊曹贬刘的,《三国演义》是尊刘贬曹的;前者是正史,后者是话本,原本就是“戏说”。

《赤壁》有这两本谱靠着,自然可左右逢源,游离于史实与小说家言之间,怎么掰都不容易出错。

有陈寿裴松之罗贯中这几位免费编剧友情襄助,正好弥补了华语大片最薄弱的一环:把故事给说圆喽。

加上吴宇森在好莱坞混久了,知道一部大片在核心价值观上切忌挑衅观众、挑衅主流文化和普世价值。

(这个主流文化当然不是咱们的“主旋律”-《英雄》正是迎合了“主旋律”而得罪了普世价值。

)因此《赤壁》拍得小心翼翼、八面玲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虽说平庸,至少看得出是在讨好观众,而不是在忽悠观众。

米卢同志说过:“态度决定一切”。

仅凭吴宇森同志端正的拍片态度,这影片,咱就不砸了。

...虽然,从“略懂”的金城武“拽你马个B”换来一句“他是猪”起,我就三不五时被雷到几下,雷得恶向胆边生,很想写一篇砸评,但是小乔女士的一席话提醒了我:“他会用兵,可是他没有朋友”。

是啊,曹操成天征这个伐那个,把人都得罪光了,没有朋友;我如果成天在豆瓣砸这部电影砸那本书,到头来岂不落得和他一样下场?其实,我和周瑜一样,也有一个梦想(也就是大家的梦想),就是我们要团结,上下一心,多点几个“推荐”,使这篇影评成为《赤壁》的权威影评。

----------上下集的分割线-----------下集:《论<赤壁>之靠得住》人们都说:看了《色戒》,发现女人靠不住;看了《投名状》,发现兄弟也靠不住;再看了《集结号》,发现组织更靠不住。

那么,看了《赤壁》,大家就会发现:一切又都靠得住了。

不论演易先生还是演周瑜,梁朝伟还是那个梁朝伟。

但林志玲可不是王家鸡。

小乔除了让周郎保证别把萌萌当战马,显然还让吴宇森保证了:床戏绝不露点。

所以,林志玲乳头的颜色不会成为讨论的话题,也不会有“回形针”这样未经训练请勿模仿的高难度动作-包粽子才老少咸宜,虽然端午节已经过去。

更重要的是,曹操只能对着画像YY,诸葛亮也没打小乔主意,周郎不必担心戴着人民解放军军帽上前线,也不必担心小乔是丞相派来的卧底:小乔,是靠得住滴。

兄弟也是靠得住滴:打草鞋的打草鞋,教小朋友念情诗的念情诗,功夫熊猫A-Po真人版兼未来的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会长张飞将军正在赶写标语“誓灭曹贼兴汉室”。

没有猜忌、没有不伦、没有自相残杀,他们就是吉祥的一家。

组织更靠得住,无论是草鞋帮还是长江实业集团赤壁分公司:草鞋帮战略转移连根据地老百姓都没扔下,比红军长征还“以人为本”;赤壁分公司周总对“水牛案”的处理既圆满化解了客户投诉,也照顾到公司员工的实际生活困难,不象《投名状》说好“抢钱抢粮抢娘们”回头又把抢了个把娘们的小兄弟给灭了,一点诚信都不讲,怎么带得好队伍?不但女人、兄弟、组织都靠得住,连华南虎的存在也是靠得住的:长江实业集团CEO孙权亲自验证,老虎是野外活体,不是PS出来的照片。

等下集赤壁之战打完,战后重建不妨考虑开发东吴旅游业:“游赤壁战场,闻华南虎啸,品小乔靓汤”。

啥都靠得住,咱们的信心和干劲就更足了。

难怪我看完电影,屁股没坐累,精神也抖擞着呢。

-可不象以前看那些阴森森血淋淋的片子,看得又生气又沮丧。

同时,影片还给中国足球指明了方向:取消联赛,实行军事化管理。

哪怕佟大为那样的帅哥,只要踢足球,就不给你镜头,绝不让球星翘尾巴!-这一招,我看也靠得住。

本影评上集提到,《赤壁》“不是它太高大,而是它站在了一群矮子的肩上”。

这是说,众多大牌导演前赴后继地致力于华语古装大片事业,几年下来,炮制一部、见光死一部,攒下了正反两面(主要是反面)无数宝贵的经验教训,同时也大大拉低了广大观众对“华语古装大片”的期待值。

因此,《赤壁》才能扬长避短、博采众长,在早已打了心理预防针、“连靐都不怕还怕雷吗”的观众面前华丽丽地亮相。

而它的剧情捍台词,也已修炼到“无间”的境界,你都分不清它是“很傻很天真”还是成心要雷你:这恰恰是我特别赞赏《赤壁》之处。

周郎回复给曹操的战书,正如《功夫熊猫》中的“神龙宝典”,空无一字,却又表明了不惧一战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心。

一部成功的大片,其实并不需要讲出什么大道理,它完全可以除了热闹和噱头空无一物,但是一定得不惧笑场和抱有票房必胜的信念。

“萌萌站起来”,有了《赤壁》这样一部既靠谱又靠得住的影片,我们终于能够欣慰地说:“历年以来,为华语古装大片而牺牲的导演们永垂不朽!”差评:《赤壁》真的就只是《赤壁》,一部不断涌现类似于“萌萌”这样高潮时段的娱乐片,不具有任何知识含量。

吴宇森执导的《赤壁》严格地讲不是一部电影,而是一部电视剧,而且还是日本战国风格的电视剧。

这部应该更名为《赤壁合战》的电视剧,讲述了爆发于三位大名之间的残酷战争。

他们分别是控制着京畿地区和天皇的右大臣织田孟德,割据东南、有着“南国之虎”称号的上杉仲谋,以及提出“尊王攘夷”口号,率领野武士起兵反抗织田家的牧野守小早川玄德。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电影《赤壁》号称花费了6亿人民币,但是拍摄出来的景状格局之小,内容之琐碎,更像是三、四万人进行战斗的日本战国时代。

所以,镜头下并没有多少宏大的场景,而总是许多近景和特写,来来去去不过100多人。

也正因为如此,将军们更像是武士,有大量时间去参与茶道花道柔道,这就解释了影片中何以有一头马的出生,一只笛子的修正*,一头牛的失而复得,以及两个男性爵士乐贝斯手的斗乐。

即便是处理各种局部,《赤壁》也根本没有体现出士兵最震撼人心的两大特点:速度和冲击力。

在影片中,单层盾牌组成的步兵阵居然可以阻遏住曹军重型骑兵部队的冲击,单是从这种处理手法上就可以看到导演对于力量的感悟是何等荒唐。

而将军们居然以步战的方式应击敌人,更说明了这部影片和古代军事完全没有关系,而是一部古代武侠片。

想一想看,用枪杆同时击中数名敌人胸膛的景象,这和袁和平调教下的李连杰版黄飞鸿又有何不同?为什么黑泽明的电影里十几个兵,几条枪也能威风凛凛?因为士兵的军容整齐,军服精致,奔行速度迅捷,即便是一个普通的小兵也有表演的功力在。

而花了6亿人民币的《赤壁》的进步仅只体现了士兵的上半身---这一次,群众演员饰演的士兵终于有了合适脑袋的头盔和漂亮的胸盔。

但是,看看他们倒霉的下半身就能知道,为什么战争场面看起来那么拖沓---依然是大裆裤、大裤腿,松松垮垮,无非上面绑了片护腿。

还是刚刚插秧回来的士兵,还是每天十块钱加两份盒饭的群众演员。

这样的道具和群众演员,能演出古典士兵的精气神来,那才是怪事。

事实上,吴宇森对于传统文化的表现力是根本无力的。

其一是演员的选取和角色的设计。

三国是一帮贵族和士人带领下的战争,而吴宇森根本无法表现出中国贵族的气度和风华。

曹操是唯一一个勉强过关的角色,而刘备根本就是一个反贪局书记,孙权则是一名港商外带黑道大哥。

诸葛亮这个中国人心里中道义和智慧的化身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非要加进一些“顽皮的元素”(周星驰在《喜剧之王》中扮演牧师时语),结果变成了一个简版的文丑丑(见电影《风云》)。

最惨的是周瑜,梁朝伟明显还没有从《色戒》和《春光乍泄》里走出来。

那副男女通吃的表情,让人觉得下一秒随时可能出现回形针体位或者菊花盛开。

其二是所谓的八卦阵法。

这本来是可以出彩的地方,导演完全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只要是对“阵”的理解到位一点就好了。

阵应该包括陷坑、迷烟、鹿砦、战车、沙包、壕沟,以及机动的士兵。

虽然中国的兵法和阵法很少传世,但是翻翻资料总是有的。

可影片中这种功夫都留给了衣服、发型、旗帜和各式兵器,真的把表面功夫当表面功夫给做了。

结果是所谓阵法说穿了就是一堵盾牌墙的各种变形组合,也就是某种大型团体操。

如果团体操就是军事行动,那么张艺谋应该去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当教授,他看起来更有希望成为一代军神。

《赤壁》其实是部非常懒惰的影片,吴宇森没有表现出多少创造性。

他把自己擅长的现代都市人际关系搬到了三国时代,用武功代替军事,用CG代替场景调度,再强行增加了许多莫名其妙的段子,活活把电影撑到了150分钟,这还仅仅是个上集。

这大概是今年夏天唯一的一部不需要影院开空调的影片,单是看看就足够寒了。

总评:大致勾勒出了历史轮廓,也有很大改动,在许多情节上并没有按照历史原著叙述。

这些改动有的体现了幽默的娱乐精神,有的增加了情节的维度和可看性,有的则是捉襟见肘的商业虚头。

在影片的整体走向和控制上,赤壁可以说是靠得住的——参见好评在影片的细节处理上,则有许多不足。

——参见差评对于古装历史题材电影实际上是很难拍的。

在历史元素和现代元素的把控上非常困难。

纵观近些年的历史古装题材电影,现代元素太多,则显得不尊重历史,不正统,不伦不类……历史元素太多则过于刻板,无新意,无噱头,吸引不了眼球票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