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女性权益保护..

女性权益保护..


• 四、女性权益保护的概念
– (一)概念 所谓妇女权益保护是指全社会采取 各种措施,保证妇女作为一个平等意义上 的人参与社会生活,行使平等权利。这需 要通过采取诸如法律的、社会的现实措施 以及提高人们思想认识等手段,才能达到 一个比较理想的效果。
• 四、女性权益保护的概念
– (二)我国关于妇女权益保护的概况 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我国妇女解放 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已经基本形成 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根据,以《中华 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为主体、《中华人 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母婴保健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等法律、 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在内的一系列保障妇女权 益和促进妇女发展的法律体系。 – (三)妇女权益保护的具体法律规定
• (二)涵义:
– (1)该法中每一条款的规定,都必须以这些基本原则 的精神为指导。 – (2)将来依据该法制定的实施细则、实施条例等规 范性文件以及对该法所作的立法和司法解释,都不 得与这些基本原则相抵触,否则不发生法律效力。 – (3)对于实践中出现的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 等未作明文规定的现象,可以参照基本原则做出处 理。 – (4)有关妇女权益保护的相关性法律和地方性法规 必须与基本原则相一致,否则不发生法律效力。
• 4、禁止歧视、虐待、残害妇女的原则
– 在我国民事、刑事和行政立法与司法过程中, 始终贯彻以法律为手段维护妇女权益,禁止歧 视、虐待、残害妇女的原则。
• 二、我国女性权益保护的途径和方法
• (一)我国女性权益保护的主要途径 – 1.妇女权益的法律保障 着眼我国五十多年的法制建设轨迹,保障妇 女权益的法律法规基本完备,已形成了一个以宪 法为中心,以专门法为主体,以其他法律、法规 为补充的完整体系。 – 2.妇女权益的组织保障 我国除了在法律上保障妇女权益外,为了把 妇女权益保护的工作落到实处。我国建立了一个 比较完备的妇女权益保护的组织系统。
• 二、文化教育方面 • 旧中国90%的妇女是文盲,小学学龄女 童入学率只有20%,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 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使妇女在受教 育方面的差距缩小。尽管如此,妇女受教育 的权利也未能全部实现,全国现有文盲、半 文盲中,妇女仍占有较大的比例,虽然建国 以来使1.1亿妇女脱盲,但到1993年妇女文 盲仍占全体女性的30%,差不多每三个12岁 以上的女性中就有一个文盲;在失学、辍学 的儿童中,女性仍占有较大的比例;全国登 记的失业人口中,女性占60%,面临培训和 再就业问题也比较突出。
第三节 女性权益保护的主 要途径
• 一、我国女性权益保护的基本原则 • 二、我国女性权益保护的途径和方法
• 三、完善我国女性权益保护的方法和策 略
一、我国女性权益保护的基本原则
• (一)概念:
– 女性权益保护的基本原则,是《中华人民共 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确立的,从其制定到 实施全过程都应遵循的,适用于妇女权益保 障一切范围的基本准则。
– 首先,各级政府决策人员要牢固树立马克
思主义的妇女观。
– 其次,全社会要把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妇女
观,清除腐朽落后的妇女观当作一项重要
的任务。
2004年4月现身昆明和风村日式怀石料理餐厅引发强烈争议的“女体盛”。
• (二)进一步完善妇女人权立法,加 大执法监督力度 • 第一,针对现实中出现的新问题,进 一步完善法律法规。
• 五、人身权利方面 • 在我国,妇女的人身权利受法律的保护,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侵犯。凡是违反法律的 禁止性规定侵犯妇女人身权益的都要受到法律 的制裁。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全国人 大和国务院还连续颁布了《关于坚决打击拐卖 妇女儿童犯罪活动的通知》、《严惩卖淫嫖娼 的决定》和《严惩拐卖、绑架妇女儿童案的犯 罪分子的决定》等具有法律竞争力的文件。目 前,妇女的性权利受侵害的问题仍比较严重, 某些地区遗弃女婴、重男轻女、虐待妇女以至 发生家庭暴力的行为的案件时有发生。
• (二)侵犯妇女权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 一是行政责任
– 二是民事责任
– 三是刑事责任
• 三、完善我国女性权益保护的方法和策 略 • (一)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科学的妇女观,我国 妇女运动长期发展的实践经验,充分证明了马 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正确性和科学性。马克思主 义认为,承认妇女人权,尊重女性的主体地位, 使她们作为男性的平等伙伴参与社会的发展, 是实现社会解放的一个重要方面。
• 六、婚姻家庭权利方面 • 我国妇女不仅享有《妇女权益保障法》中 提到的特有的权益,在其他各项法律法规、尤 其是宪法中规定的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也当然 享有,这充分反映了我国妇女在国家中的法律 地位和受法律保护的程度。但也有大量实事表 明我国妇女在实现上述权益方面还存在一定的 差距,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面既有历史传 统的消极影响,也有社会条件的制约,同妇女 自身的素质也有一定关系。我国目前正处于社 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从男女法律上的平等过渡 到实际生活中的平等,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过 程,甚至是几代人的努力。男女平等的实现程 度受制于一个时代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 文明发展的水平。
• 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
反家庭暴力是1995年在北 京举行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 的一个主题,并成为会议通过 的行动纲领的一项重点内容。 1999年,联合国大会将每 年的11月25日定为“国际 消除对妇女的暴力日”。
• 二、女性权益的特征
– (一)女性权益的发展是一个艰难曲折 的历史过程 – (二)女性权益的内容具有普遍性 – (三)女性权益的内容具有特殊性
• 三、女性权益的内容
– – – – – – – – (一)法律地位上的平等权 (二)平等的政治权利 (三)平等的文化教育权利 (四)平等的劳动权利 (五)平等的财产权利 (六)平等的人身权利 (七)平等的婚姻家庭权利 (八)母婴保健权利
• 案例二:她亲手勒死了丈夫
刘梅(化名),39岁,河北人。刘梅经常 被丈夫朱某打得遍体鳞伤、卧床不起。为了摆 脱家庭暴力,刘梅一度甚至以放弃所有财产、 独立抚养孩子为代价与朱某离了婚,但看到朱 某给她写下了“不再打人”的保证书后,善良 的刘梅原谅了丈夫,复婚了。然而不久朱某就 又露出原形了,他变本加厉地毒打、强奸刘梅, 还到处扬言威胁要杀死刘梅的全家。面对长期 非人的折磨、威胁和求助无门的绝境,刘梅决 定自力除暴,于是她找来了父亲在内的三个帮 手,在他们的帮助下,刘梅亲手把朱某勒死了。 虽然丈夫去了他该去的地方,但同时刘梅也因 故意杀人罪被判有期徒刑15年。
• (三)内容:
– 1、男女平等的原则
– 2、国家保护妇女依法享有的特殊权益的原

– 3、逐步完善对妇女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则
– 4、禁止歧视、虐待、残害妇女的原则
• 1、男女平等的原则
– 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
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权利的原则,是妇女权益
保障法的四项基本原则中最根本、最重要的一
• 三、劳动权利方面 • 我国妇女劳动就业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 1995年底统计,已占社会总从业人员的44%, 高于世界平均水平32.5%。男女同工同酬, 同时妇女受到特殊的保护,女职工在生育期享 有三个月的带薪产假,我国法律规定任何单位 均不得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为理由辞 退女职工或单方面解除合同。 •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劳动就业方面,近几 年女大学生、研究生分配工作较难,女工下岗、 编外的较多,一些部门、单位在招工中压低女 生比例,片面提高女性录取分数线,这些都严 重制约着妇女劳动权利的实现。另外在私营企 业、外资企业中对女工的劳动保护问题还比较 突出。
• 一、女性权益的涵义
– 女性权益就是女性作为社会上的人所应当享有的 与其他主体一样的自由平等的权利,包括政治权 利、经济权利、文化权利及其他权利。 – 女性权益根源于女性作为人的尊严和价值,是维 护女性的尊严和价值的本质要求。女性权益的概 念来源于女性人权的内容,它的本质特征是鲜明 地体现男女平等的人权基本思想,改变和消除歧 视女性的心态和行为。
项原则,它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8 条所确立的宪法原则的直接运用。
• 2、国家保护妇女依法享有的特殊权益的原则
– 我国《宪法》和法律所保护的妇女特殊权益包括以下两个
方面: – (1)从妇女的生理特点和所承担的人类自身再生产的职能出 发赋予妇女的特殊权益。 – (2)针对男女两性在社会、家庭地位中存在的实际差别及歧 视妇女的传统历史偏见和倾向所作的特殊保护性规定。
• 四、财产权利方面 • 妇女的财产权是妇女实现解放的基础,新 中国建立以后,颁布的第一部婚姻法就确定了 夫妻在家庭中的平等地位,以后历届宪法都把 男女平等作为一项重要原则,继承法又为实现 男女在继承遗产上的平等权利提供了法律依据。 但是由于中国历史上长期的封建传统的影响, 在家庭、宗族关系上实现男女财产权的平等, 还需要下大力气。如:婚姻家庭的财产权往往 集中在丈夫的手中;在农村责任田、宅基地的 分配上也往往侵犯妇女的权益;财产继承权的 剥夺也较为普遍。“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 水”。
第八章 女性权益保护
•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女性权益和女性权 益保护的概念;掌握女性享有的法定权利和权益;熟练
掌握女性权益被侵权后的救济途径及完善我国女性权益
立法方面的策略。 • 【教学重点与难点】维护女性权益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我国女性权益立法方面的不足与完善的策略。
第一节 女性权益保护概述
• 3、逐步完善对妇女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则
– 我国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对全体公民, 特别是妇女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先后建立起了对烈 属的抚恤和对军属的优抚制度;《职工劳动保险条例》 规定了对女职工实行特殊保护;《女职工保健工作暂行 规定(试行草案)》、《各级妇幼保健机制编制标准(试行)》 及《妇幼卫生工作条例》等建立起了妇女卫生保健机构 和保健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建立起了 对女性的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建立起了对失业、待业女青年的劳动保障制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