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总结

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总结

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总结导读:本文是关于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总结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范文一:区数字化城管中心工作总结】今年以来,xxx区数字化城管中心按照市城管监督指挥中心的工作指示,紧紧围绕局城市管理工作重点和关键节点,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20xx年工作情况(一)数字化城管系统平台运行情况保持良好。

通过严抓信息采集工作,把好上报案件质量,做好系统平台硬件、软件设备维护工作,今年光明新区数字化城管区级平台运行情况良好,截止至20xx年12月25日,光明新区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共立案77798宗,同比上升10、37%,其中事件76250宗、部件1548宗,结案77164宗,结案率为99、04%,同比上升0、43个百分点。

(二)12319热线宣传工作圆满完成。

为进一步提高社会群众参与城市管理工作的热情,3月19日,光明新区数字化城管中心分别在公明、光明两街道中心区域组织开展了12319热线宣传活动,派发宣传手册1200份。

活动效果良好,群众反应热烈,12319投诉热线来电率同比上升29、95%。

(三)开展设施管理权属范围调查统计。

自8月以来,光明新区数字化城管中心开展了责任单位设施管理范围统计调查工作,已完成道路保洁、绿化、路灯管养权属信息的归类整理,较大程度提升了案件派遣准确率,案件处置效率得以提高,较之8月份的结案率,9至12月结案率平均上升2、11%。

(四)开展数字城管市政监管功能模块建设试点工作。

为进一步提高数字化城管案件派遣效率,解决因非工作时间案件办理问题,光明新区数字化城管中心开展了市政监管功能模块建设试点工作,在责任单位数字化平台管理员及其下属管养单位负责人手机上安装数字化系统软件,案件可通过手机操作办理,并直接派遣至现场负责人员,减少案件处理时间,有利于数字案件的派遣、反馈工作,逐步提升数字化系统运转效率。

(五)积极响应市容环境考核工作。

为减少市容环境检查考核中失分,光明新区数字化中心积极研究市容环境考核方式方法,不断调整信息采集、派遣方式,加大了“城市六乱”和市政设施部件损坏的问题采集,同时积极与相关责任部门沟通协调,对处理难度大、责任权属不明确的案件采取书面方式报送办事处处理,并积极跟进处理情况,新区的市容市貌得到了较大提升,2013年市容环境考核成绩均在9、9分以上。

二、存在问题(一)公众投诉案件处置满意度有待提高。

2013年光明新区数字化平台12319热线月均受理公众投诉案件100余宗,并呈逐步增长的趋势,但案件处置力度较低,部分责任单位未深入了解公众需要并跟踪处理,也未能做好投诉公众的解释答复工作,个别案件处置效果不理想,公众反馈不满意并多次投诉情况时有发生,导致公众投诉扣分情况严重。

(二)“无主”案件安全问题突出。

截至12月25日,光明新区数字化平台共有351宗案件未有责任单位认领处理,其中183宗涉及井盖、交通设施缺失、损坏等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案件,部分案件存在时间较长,经公众反复投诉或多方协调均处理未果,安全问题突出,甚至引起群众对数字化城管平台工作的意见较大。

(三)操作员、采集员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2013年光明新区数字化城管平台操作人员、信息采集队伍人员流失较为严重,人员的频繁更换难以保证队伍的稳定发展,加之缺乏对新进人员的系统培训管理,部分操作员、信息采集员业务生疏,上报案件的图片、地址、问题描述等信息出错、案件错派的情况时有发生,不利于数字化城管业务水平的提高。

(四)数字化平台系统有待完善。

因市、区级系统软件、硬件老化、故障,出现系统瘫痪、案件显示错误、案件无法显示等情况,导致案件无法正常操作办理,引起案件超时扣分。

而目前系统原因扣分的案件仍需走正常申诉流程,较为繁琐,需时较长,随着系统老化系统故障率将进一步提高,将影响考核工作的公平开展。

建议市中心进一步完善数字化城管系统功能,优化系统原因的案件扣分申诉流程。

三、下年度工作思路(一)完善检查考核办法,严抓案件上报质量。

光明新区数字化中心将继续完善现有信息采集工作的检查考核方法,定期进行线上及线下的抽查考核。

同时,做好数字化平台人员业务培训工作,落实上报案件质量把关,严格审核案件图片、地址等信息,不符合要求的案件计入检查考核扣罚范围。

(二)做好“无主”案件登记备案,继续推动责任单位管养权属统计工作。

光明新区“无主”案件较多,为此,我区数字化中心一方面将开展无主案件归类登记备案工作,研究无主案件处理方法,加强案件协调工作,并定期将无主案件通过书面形式通知办事处处理,减少无主案件安全隐患。

另一方面,走访相关责任单位,加强与责任单位的沟通,并理清各责任单位的设施管理权属问题,减少无主案件的出现,逐步提升新区市容环境水平。

(三)推动创新,完善区级数字化平台建设。

光明新区数字化中心在做好系统硬件、软件更新维护工作,确保数字化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加强与市城管监督指挥中心、新区各单位沟通协调,创新开展数字化城管各项工作。

继续挖掘数字化城管系统在市政监管方面的作用,充分利用新区现有数字化城管信息采集人员资源,作为市政设施管养监管工作的补充队伍,提升市政管养问题的发现上报、处理情况跟踪的能力,推动市政监管数字化。

(四)提高12319热线公众参与度、满意度。

通过发放宣传小册、新闻媒体宣传、举办开放日等形式,继续大力宣传12319投诉热线,调动市民参与管理的热情,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工作。

同时,做好市民投诉案件的跟踪、协调,提高责任单位案件处置效率,赢取群众的支持及满意。

【范文二:上半年数字化城市管理总结】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各县(市)区全力配合支持下,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办公室认真落实市委九届七次全会和市政府工作报告对城市综合管理提出的目标要求,扎实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各项工作,为市“四创两争”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推进完成的主要工作(一)基本工作截止6月30日,数字城管系统受理案件407863件,其中城管监督员上报357985件,监督员快捷上报38134件,公众投诉(打12319、110和12345转办、电视媒体曝光、报纸曝光、网站投诉、邮件举报、领导督办)11744件,立案406980件,结案352718件,结案率85、67%。

与去年同期相比,数字城管系统受理案件增加了131、75%,其中城管监督员上报增加了142、49%,监督员快捷上报增加了63、09%,公众投诉(打12319、110和12345转办、电视媒体曝光、报纸曝光、网站投诉、邮件举报、领导督办)增加了139、28%。

按照市委、市政府、市纪委要求,现场核实核查媒体曝光案件484条,回复媒体曝光案件280条,完成农房违法搭建周报10期,回复纪委媒体曝光卫生问题处理情况报告12期共109条案件。

为了帮助各县(市)区和各专业部门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案件处置率和综合考核评分,我办时时对案件数据进行观测、分析,出现问题及时找出原因,并通过数据进行了科学分析,上半年共有针对性的进行了50余次数据分析,为各县(市)区和各专业部门提高案件处置率和综合考核评分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二)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展示“品质春城”形象1、与信息港彩龙论坛联合开展第二个“3·19城市管理宣传日”活动。

今年3月19日,为了让市民充分了解数字城管,我办借助彩龙论坛网络平台组织10多名网民体验了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流程,拉进了市民与城市管理工作的距离,提高了12319城市管理服务热线的知名度。

2、《数字城市》杂志专题宣传数字城管工作。

从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数字城市》杂志开辟了“数字百城”宣传栏目,5月,《数字城市》杂志周副主编一行赴实地采访,深入了解我市数字城管工作开展情况,在《数字城市》第六期上用了四分之三的版面进行刊登,展现了市作为全国数字城管试点城市真实面貌和国际化“品质春城”的良好形象。

(三)完成新考核指标修订工作并付诸实施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城市综合管理考核办法的通知》(昆政发〔〕85号)的要求,市城市综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14个县(市、区)和3个开发(度假)区的城市综合管理工作进行考核,为了使数字城管系统考核标准更科学、合理,真正体现数字城管考核结果的公平、公正、客观、真实、科学、合理,促进数字城管工作有效开展,我办积极协调各县(市)区,在充分征求各(县)市区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对《市数字城管系统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修改,由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下发通知后,于5月份开始实行。

1、区域评价的评价指标(10项)立案数结案率按期结案率按期派遣率销账数媒体曝光案件数网站投诉案件数返工数缓办数问题案件数区级监督员上报案件数(针对郊县区考核)2、专业部门评价的评价指标(6项)结案率按期处置率返工数缓办数媒体曝光案件数网站投诉案件数(四)完善系统功能,为考核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提供有力保障。

1、抽查功能年初,为了提高案件结案率,个别区县存在工作人员把关不严,导致案件存在部分虚假结案问题,为了使系统统计数据客观、真实,考核结果公平、公正,提高数字城管系统的公信度,我办积极与技术人员沟通,增加了系统抽查功能,有效遏制了虚假结案问题,同时提高系统考核的真实性,使数字城管工作得到良性发展。

2、挂账功能因解决问题复杂、情节严重,需要综合协调多部门处理或已纳入规划,短期暂时不能进行正常结案处理的案件,我办在现有系统中增加了挂账功能,为各区处理此类案件的提供有效解决途径。

(五)搞好系统维护,推进系统优化升级至12月底,系统总集成中标建设单位杭州天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对系统的维护期限界满,去年经多方协调沟通,市级财政安排了100万元进行系统维护,要求进行公开招标。

为保证年初至中标期间系统不发生任何问题,市数管办与天夏公司协商,要求按住建部标准对系统功能进行修订并将维护期延长至今年3月底。

同时,成立技术保障中心,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经5月份公开招标,已确定杭州天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为市数字城管系统维护中标单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部分县区数字城机构不明,负责工作的同志还是兼职、且人手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数字城工作的正常开展。

2、由于郊县区没有市级监督员,且部分县区未建立专职监督员队伍,上报案件数较少,仅靠每月组织人员检查两次进行考核,郊县区数字城管工作没有进入日常化管理,考核不太公平。

3、城管监督员的地位不明确,工作中时常与被监督者发生矛盾,今年已发生冲突事件10多起,存在一定危险性。

4、大部分区县未出台数字城管工作机制创新文件,辖区在城市综合管理案件处置力量建设上还较薄弱,经费和人力投入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按期结案率。

5、新的考核标准执行后,各县区由于对标准把握不准,超期处置案件突出,城市综合管理考核成绩有所下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