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反对学术不端人员担任上海金融学院硕士点导师

反对学术不端人员担任上海金融学院硕士点导师

反对学术不端人员担任上海金融学院硕士点导师(一封信)
2013-01-04 16:45:29| 分类:学术造假问题| 标签:上海金融学院硕士点学术不端|字号大中小订阅【中科院院士有效候选人段振豪因用假发票套取科学研究经费一审被判刑13年。

据其妻举报,他还有与其
所带的女性博士生发生性关系等问题。


教育部党组领导,
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领导、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领导:
你们好!
高校设立硕士点是一项严肃的工作。

我反对学术不端人员担任上海金融学院硕士点的导师。

下面就这
件事谈几个问题:
一、上海金融学院不少教师学术不端行为严重
为了便于你们看这封信,我先告诉你们我在新浪和网易上开设了博客,在搜索引擎里输入关键字“上海金融学院林海清”就能找到我的新浪或网易博客了。

2006年以来,上海金融学院仅公开曝光的学术不端人员有:郭也群、陈文君、MGF、周肇光、贺瑛、
储敏伟、吴大器。

郭也群(处级干部、高级职称)剽窃行为持续至少长达11年,剽窃程度少则75%,多则95%,并且以剽窃所得评上了副教授。

性质极其恶劣,应予以严惩。

上海金融学院有关部门基于少数证据对其作出的二年内不准评高一级职称的处理意见,显然是隔靴搔痒。

详见我2011年3月6日博文最后部分。

陈文君(中共党员,高级职称)在2006年上海市级精品课程《金融活动学》的申报材料里的造假甚至欺诈行为,因胆量之大,数量之多,实属罕见。

性质极其恶劣,应予以严惩。

上海金融学院有关部门对其批评教育的处理意见,显然也是隔靴搔痒。

在我的举报下,陈文君这次欺骗行为没有得逞。

详见我2011
年3月6日博文最后部分。

MGF(中共党员,高级职称)的性质是很严重的,应严肃处理。

客观上说,其行为并没有给其带来任何利益,造假的主要目的没有实现。

因此,相比较郭也群、陈文君来讲,对其的处理显然过重。

周肇光(中共党员,高级职称)的抄袭行为被北京市两级法院认定,全国主流媒体都报道了,影响恶
劣。

详见我2010年12月12日博文。

贺瑛(上海金融学院副厅级副院长,中共党员,高级职称)学术不端问题比较多,其中包括博士论文大量抄袭、用博士论文冒充博士后出站报告并继续大比例抄袭等。

贺瑛的问题是很严重的,而且均已得逞。

在我多次举报后,复旦大学对贺瑛及其导师姜波克进行了严肃处理,并向我正式道歉。

详见我2010年11月28日博文、2011年12月7日博文、2012年1月3日博文及2012年3月11日博文。

储敏伟(上海金融学院正厅级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高级职称)与其所带的女性研究生发表的论文不是抄袭就是手法拙劣的一稿两投。

详见我2010年12月5日博文、2011年11月1日博文。

目前我还没有听说上级准备对储敏伟的学术不端问题展开调查,不知道这与其目前的职务和
地位有没有关系。

吴大器(上海金融学院副厅级副院长,高级职称)论文重复发表并重复计算成果。

详见我2010年12月5日博文。

目前我还没有听说上级准备对吴大器的学术不端问题展开调查,不知道这与其目前的职务和
地位有没有关系。

以上学术不端人员的曝光都是由于一些偶发事件,随机性很强。

因而,根据统计学的基本原理,上海金融学院教师队伍学术诚信问题不容乐观。

如果再加上在学术项目经费报销过程中存在的真的假发票、假的正发票及发票与事实相悖的问题,情况可能就更加糟糕。

教育部2012年4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第26条明确规定:“对学术不端行为者,一经查实,一律予以解聘,依法撤销教师资格。

”而上述上海金融学院被法院及学术机构查实和认定为学术不端的人员,不但没有被解聘,没有被依法撤销教师资格,反而在近几年中,不断被评为师德标兵、优秀共产党员,年终考核不断被评为优秀,学术职务和行政职务不断上升,继续“奋战在教书育人第一线”。

显然,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和有关意见在上海金融学院没有被当成令箭而是被当成鸡毛,甚至还可
能被当成放屁。

二、对上海金融学院上报的硕士点申报材料应进行认真审查
上海金融学院上报给教育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的学术申报材料存在过严重造假的记录,是有“前科”
的,所以有必要对上海金融学院上报的硕士点申报材料进行认真审查。

2004年国家级精品课程《金融概论》(上海金融学院副厅级副院长贺瑛是课程负责人)申报材料中,在参与者上海金融学院老牌剽窃者郭也群(处级干部、高级职称)“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部分,多次将根本不存在的论文、根本不存在的学术期刊填入其学术成果清单中,欺骗教育部(详见我2011年3月6日博文最后部分)。

国家级精品课程《金融概论》申报材料是在上海金融学院层层“审查”后上报到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的,后又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审查”后,上报到教育部的,教育部“审查”后批
准立项的。

上海金融学院老牌造假者陈文君(中共党员,高级职称)在2006年上海市精品课程《金融活动学》申报材料中有15处明显的、颠倒黑白的造假、欺诈情况(详见我2011年3月6日博文最后部分),欺骗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对此一无所知。

陈文君的这个申报材料是在上海金融学院层层“审查”后上报到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的。

要不是我举报,陈文君的欺骗就会得逞。

在学术活动中,上海金融学院一些人还存在着其它明显欺骗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教育部的行为。

三、上海财经大学不少教师学术不端行为也严重
上海财经大学党委书记丛树海、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孙铮、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王洪卫、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周仲飞及一批中层干部等涉及学术不端,可以查阅新语丝网站2007年11月8日到2007年12月19日之间的一系列帖子而得到部分证据。

同样需要指出的是,这基本上只是抽样调查的结果,如果推断到整个上海财经大学教师群体上,结果可想而知。

因而,如果上海财经大学“帮助”上海金融学院申报硕士点,对其派出的硕士生导师有必要做严格的学术诚信审查。

四、应允许我协助你们对上海金融学院硕士点导师的学术诚信进行调查
基于以上情况,并考虑到你们可能没有对硕士点导师的学术诚信进行审查的程序,如果你们在作出决定之前愿意把有关名单告诉我,我自愿对上海金融学院硕士点导师的学术诚信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仅供你们参考,我承诺不经你们许可不对外公布名单及我的调查结果。

如果你们公示有关申报材料,敬请提醒我一下,因为我不知道你们会在哪里公示。

2006年以来,在调查学术不端方面,我掌握了一定的技术手段,经验比较丰富,多项调查结果获得了多家学术部门的书面认可。

我的联系方式如下:
手机:xxx,电子邮箱:xxx,居住地址见信封。

以上观点供你们参考。

祝你们工作顺利!
上海金融学院信息管理学院林海清
2013.01.0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