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实物资产与无形资产
(三)购并方式与绿地投资方式的选择
1、跨国公司的内在因素对选择的影响 (1)技术等企业专有资源的状况 (2)跨国经营的经验积累 (3)经营战略和竞争战略 (4)企业的成长性
2、外部环境因素对选择的影响
(1)东道国对外国购并行为的管制; (2)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程度; (3)目标市场和母国市场的增长率。
跨国公司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承担者, 技术进步、自由化浪潮、全球竞争加剧等 诸多因素正使跨国公司实施全球一体化的 经营战略,以打造其国际哈生产网络,这 使得跨国公司日益成为全球经济的主导力 量。
第三节 国际投资的区域与行业 发展格局
一、国际投资的区域发展格局
(一)国际投资区域格局的变迁
(二)当代国际投资区域格局
(三)影响国际投资区域格局的因素
1、发达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的区域格局主要受下列因素的影 响:
(1)经济衰退与增长的周期性因素 (2)跨国公司的兼并收购战略因素 (3)区域一体化政策因素 2、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的区域格局主要受下列因素的
影响:
(1)经济因素 (2)政治因素 (3)跨国公司战略因素
二、国际投资的行业趋势(自学)
1、跨国购并的类型
(1)按购并双方所处的行业关系: 横向购并、纵向购并、混合购并
(2)按购并是否在购并双方互愿互利基础上进行: 善意收购、恶意收购
(3)按购并所采取的基本方法: 现金收购、股票收购
2、跨国购并的优缺点
(1)优点: 第一,资产获取迅速,市场进入方便。 第二,廉价获得资产。 第三,便于扩大经营范围,实现多角化经营。 第四,获得被收购企业的市场份额,减少竞争。
其基本内容应当包括:投资资金的筹集;投 资活动的运行及其管理;投资决策;投资效益评 价;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等。在投资学科体系 的众多学科中,投资学是一门基础理论学科,在 其研究过程中,抽象掉投资活动的一些特殊表现 形式,对本学科体系内的其他学科起着指导作用。
在我国过去出版的投资学中,大都以国内直
而国际投资学中所研究的资本则是以 生产要素形式表现的(例如,原材料、设 备、货币资金、技术专利商标和劳务等) 资本的流动要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而且 耗时较长。
2、行为的主体不同
在国际金融学中,资本运动的行为主 体主要是各国的中央政府(或代表机构, 如中央银行,国家外汇专业银行等)和国 际金融机构。
(2)缺点: 第一,价值评估存在一定的困难。 第二,原有契约及传统关系的束缚。 第三,企业规模和地点上的制约。 第四,容易导致较高的失败率。
3、近年来跨国购并的最新趋势
(1)跨国购并高度集中在发达国家。 (2)跨国购并的个案金额屡创新高。 (3)金融创新推动了跨国购并的发展。 (4)横向购并仍是主要形式。 (5)大多数跨国购并是非敌意的。
(二)绿地投资
绿地投资——在东道国新创企业,即跨国公司等 国际投资主体在东道国境内依照东道国的法律设 立全部或部分资产所有权归外国投资者所有的企 业。
绿地投资的突出优点:投资者能在较大程度上把 握其风险性,并能在较大程度上掌握项目策划各 个方面的主动性。
绿地投资的突出缺点:需要大量的筹建工作,建 设周期长、速度慢、灵活性差,整体投资风险较 大。
在西风国家投资学的读者主要是买卖证券的
机构和个人,而直接投资则是业主的事情,属于 企业经营管理的范畴。
在国际经济活动国际化、多样化的今天,我 认为完整而科学的投资学应当是:既包括直接投 资,也包括证券投资;既包括国内投资,也包括 国外投资。因为涉及的面较广,所以只能概括地 阐述国际投资的有关基本理论问题,难以进行全 面细致的论述。
两种基本形式:
1、跨国购并——取得东道国原有的实物资产 2、绿地投资——创造新的实物资产
(一)跨国购并
跨国购并——跨国公司等国际投资主体通 过一定的程序和渠道,并依照东道国法律 取得东道国某现有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资产 所有权的行为。
据UNCTAD的统计:1999年,全球跨国购 并额在FDI流量中所占的比重已超过80%, 成为FDI的绝对主导模式。
(一)国际投资行业格局的变迁 (二)当代国际直接投资行业发展趋势
第四节 国际投资学的基本范畴
一、国际投资学的研究内容 1、国际投资的基本理论问题 2、国际投资的主体分析 3、国际投资的客体研究 4、国际投资的管理 5、国际投资在中国的发展
二、国际投资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国际投资学与国际金融学的关系 国际金融学是研究货币在国际间的运动过程
第六章 实物资产与无形资产
Hale Waihona Puke 第六章 实物资产与无形资产
第一节 实物资产 第二节 无形资产
第一节 实物资产
实物资产——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 价值形态(法学角度)
1、动产 2、不动产
一、国际投资中的实物资产的取得方式
实物资产的取得方式——国际投资主 体通过特定的国际投资行为获取一定 实物资产的具体方式。
国际投资学中所研究的商品运动则具有生产 性质,跨国生产是原动力。投资活动带来商品运 动,但投资行为是主体内容,商品流动是辅助性 的。
2、行为主体不同 国际贸易学中所研究的商品运动的主体是各
类外贸公司和出口创汇企业。 国际投资学中 所研究的商品运动的主体则是跨国公司。 当然, 有些出口企业同时也是跨国公司,但这两门学科 对其考察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3、分析的角度不同
联系:国际投资学是投资学的重要分支科学。
(四)国际投资学与国际经济学的关系
国际经济学是研究各国之间经济活动 和经济关系的学科。国际经济学大体包括: 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三大部分。 由此可见,国际投资学是国际经济学的重 要组成部分。
(五)国际投资学与国际营销学的关系
国际营销学以利润的扩大为动因,并 且关注的是企业国际市场的拓展,侧重于 产品的开发销售。
在国际投资学中,资本运动的行为主 体主要是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
3、分析的角度不同
在国际金融学中,主要分析国际资本 运动对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货币体系,各 国国际收支状况等方面的影响,研究的是 汇率变动的规律、资金运动规律、国际收 支不平衡汇率。
在国际投资学中,主要 分析国际资本 运动对国际竞争和国际生产、东道国或投 资国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研究的是国 际企业等筹资的规律、资金运用的规律 、 国际技术转让的规律。
国际贸易学中研究商品运动的重点在于分析 一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以便获得跟大的比较利 益。
国际投资学研究商品运动的侧重点在于分析 一国参与国际市场的能力,以便创造跟大的比较 利益。(直接投资、创办企业,生产商品)
(三)国际投资学与西方投资学的 关系
投资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是研究投 资基本理论和投资运动一般规律的经济学科。
二、国际投资中实物资产的运营方式
实物资产的运营方式——跨国公司等国际 投资主体通过特定的国际投资行为将其所 拥有的实物资产投入运营以获取收益的具 体方式。
取得是运营的前提和保证,运营是为了更 好地取得,二者是辨证统一的。
两种基本形式:股权参与下的运营方式和 非股权参与下的运营方式。
(一)股权参与下实物资产的运营方式
及其规律的科学。 国际金融学活动是国际间的货币转移,既包
括由国际投资活动引起的中长期资本流动,又包 括非投资活动引起的货币转移,例如,国际贸易 活动、国际援助以及利率和汇率变动都可以引起 国际间货币转移。
两者都要研究国际资本运动,但又有明显 的区别:
1、资本的表现形式不同
国际金融学中所研究的资本大都以货 币形式表现的,资本流动耗时短(大都是 通过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完成的,瞬间就可 以在全球范围内调动巨 额资本)。
接投资为其直接研究对象,而西方各国的投资学 则以国内证券投资为其直接研究对象。折衷安排 是有一定背景的。在我国,证券投资起步较晚, 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较小,发行证券的主要目的 是筹资,而直接投资是投资的主要形式。随着经 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证券投资在社会 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投资学的重要内容。
三、国际投资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二)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三)总量分析与个量分析相结合 (四)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 (五)理论总结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态度决定一切 细节影响成败
(二)国际投资学与国际贸易学的 关系
国际贸易学是研究商品在国际间的运动 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国际贸易学与国际投资学都要研究商品 在各国间的运动,但两者又有明显的区别:
1、商品的性质不同
国际贸易学中所研究的商品是用来进行国际 交换的商品,商品主要流入消费领域,其目的是 实现其价值和使用价值。 国际投资学中所研究 的商品实质上是生产要素,资本运动的目的是重 新投入生产领域,以获得更大的利润,使价值增 殖。换言之,国际贸易学中所研究的商品运动具 有明显的交换性质,商品交换是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