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及案例分析..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及案例分析..
• 在生产安全事故中,又可分为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 • 生产事故按照后果又可分为设备事故、伤亡事故和险肇事 故。 • 伤亡事故按伤害程度分为轻伤、重伤、死亡三类。
有人员死亡的生产安全事故按事故严重程度分为一般事故、 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 •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包 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的事故。 •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 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 失的事故。 •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 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的事故。
、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是指物体在受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 运动,打击人体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 1. 物体在重力作用下,倾斜、断裂、倒塌时下落物造成 的伤害。 2. 自由落体造成的伤害。 3. 失控物体惯性力造成的伤害。 4. 物体在弹性力作用下造成的伤害。 5. 非失控(受控)物体的伤害。 6. 喷射物打击造成的伤害。
6、淹溺:
淹溺是指船舶、排筏在航行、停泊时发生在水域及其岸线 的落水伤亡事故和进行装卸、勘探、开采、测量、建筑、安装 施工、疏浚、爆破、打捞、救助、捕捞、养殖、流放木材、排 除故障、科学实验以及在各种浮动或固定的水上、水下建筑物、 构筑物、堤坝、贮水仓、管道、平台等设施上进行的作业中落 水,以及因堤坝、贮水仓池壁失去作用透水而形成的地面水害 造成大量的水经口、鼻进入肺部,使呼吸道阻塞,引起人体急 性缺氧窒息而导致的伤亡事故。
2、车辆伤害:
车辆伤害是指企业机动车辆引起的伤害事故。
企业机动车辆包括: 汽车类:如载重汽车、大小客车、客货两用汽车、内 燃叉车、装载机等; 电瓶车类:如电瓶平板车、电瓶叉车等; 拖拉机类:如手扶拖拉机、履带式拖拉机等; 有轨车类:如电力机车、蒸汽机车、内燃机车、有轨 电动车等; 施工设备: 如挖掘机、推土机、铲车等。
5、触电:
触电是指由于电流通过人体或带电体与人体之间发生放电 而造成的人身伤害。 触电伤害可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类。 •电击是电流经过人体,由于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 生理效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电伤是指由于电流的热效应造成人体皮肤局部创伤, 有电灼伤、电烙印和皮肤金属化等。 触电伤害方式有单相触电、两相触电、跨步电压触电、 接触触电及非接触触电以及雷电造成的人身伤害。
所谓事故,就是人们在进行有目的的
活动过程中发生的、违背人们意愿的、可
能造成人们有目的的活动暂时或永远中止,
同时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意外
事件。
事故的三个重要特性
•因果性。即一切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存在的各种 事故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偶然性。即事故的发生是随机的,何时何地发生 何种事故以及事故造成的后果,具有偶然性。 •潜伏性。即事故发生前,表面上似乎一切“正 常”,而实际上危险因素正在孕育发展成事故。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 处理及案例分析
吉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崔晓群
一、事故概念和事故分类
(一)事故的概念和特性
“意外的变故或灾祸。”——《辞海》
“意外的、特别有害的事件。”——英汉《牛津词典》 “一起可能涉及伤害的、但非预谋性的意外事 件。”——《职业卫生与安全百科全书》
“非计划的、失去控制的事件。”——海因里希
7、灼烫:
灼烫是指由于火焰引起的烧伤,高温物体引起的烫伤,光灼 伤等物理灼伤和化学灼伤(包括放射性物质引起的物理和化学灼 伤)。 化学灼伤是指化学物质直接作用于体膜,由化学物质所致的 急性损伤,具体包括:体表化学灼伤、呼吸道化学灼伤、消化道 化学灼伤、眼化学灼伤等。 化学灼伤的致害物有: • 酸类——包括无机酸、有机酸和混合酸; • 碱类——包括无机碱和有机碱; • 某些元素单质及其盐类,如磷、锑及其盐类; • 有机物,如乙炔、丙酮、乙醛等。
3、机械伤害:
• 机械伤害是指机械设备与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 的碰撞、夹击、剪切、绞、辗、卷入、割、戳、刺入等伤害。 • 机械设备一般包括金属切削机床、轧钢、铸造、冶炼及化工 机械设备、木工机械、建筑机械及炊事机械。 • 机械设备造成人体伤害主要可分为运动部件造成的伤害和静 止部件造成的伤害。
4、起重伤害:
起重伤害是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发生的 伤害。 1. 挤压伤害。是指行走或旋转起重机械的吊具、吊重同周围物体(机械 设备、设施、建筑物、堆放物)之间及起重机械自身结构之间发生的 挤压伤害。 2. 坠落伤害。是指起重设备的吊具、吊重、吊笼、轿箱从高处坠落和蹲 罐,提升设备过卷扬坠落造成的伤害,以及在进行操纵、检查时从高 处坠落(包括登车、离车时跌倒坠落)造成的伤害。 3. 起重机在安装、使用过程中倾翻、折臂、倒塌造成的伤害。 4. 起重作业时脱钩砸人、吊重撞人、滑车碰人、钢丝绳刮人、抽人等造 成的伤害。 5. 起重机在高压线下作业造成的触电事故。 6. 各种形式的起重机、升降机、垂直运输机械(井字架、龙门架)、电 梯、电动葫芦、千斤顶等发生上述伤害均属于起重伤害。
(二)事故分类
一般来讲,可以把事故分为自然事故和人为事故 两大类。 自然事故是指非人为的自然因素造成的事故,如 地震、洪水、山体滑坡、飓风等造成的事故。 人为事故是指由于人为的因素造成的事故。
• 人为事故按事故性质可分为责任事故和蓄意破坏事故。
• 按照事故发生的场所,我国目前将生产安全事故分为煤矿 事故、金属非金属矿山事故、工商贸企业事故等。
•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 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生产安全事故类别
生产安全事故按类别分为物体打击、机械伤害、高处坠 落、爆炸等20个类别。 这20个类别中,有的是按致害物归类的,如机械伤害、透 水等;有的是按受伤性质分类的,如淹溺、中毒和窒息;有的 是按专业特征分类的,如起重伤害、车辆伤害;有的是按事故 原因分类的,如火药爆炸、瓦斯爆炸等,在具体确定某起事故 类别时,应着重考虑事故的起因物,引起事故的先发的诱导性 原因和事故的专业特征。 起因物:简单地说,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物体和物质就是 事故的起因物。 致害物:事故的致害物是指直接引起伤害的物体和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