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南通市第二中学2020-2021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江苏省南通市第二中学2020-2021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江苏省南通市第二中学2020-2021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许多食品包装袋中常有标注“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的小纸袋。

生石灰属于A.氧化物B.酸C.碱D.盐2.下列单位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7个基本单位的是A.摩(mol) B.千克(kg) C.米(m) D.千克每立方米(kg∙m-3)3.下列物质(或主要成分)的俗名与化学式相对应的是A.苏打— NaHCO3B.烧碱— NaOH C.熟石灰— CaCO3D.食盐— KCl 4.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A.蔗糖溶液B.铝C.KOH D.乙醇5.当光束通过下列物质时,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A.蒸馏水B.食盐水C.CuSO4溶液D.Fe(OH)3胶体6.下列试剂需要用棕色试剂瓶保存的是A.浓硫酸B.氯水C.碳酸钠溶液D.钠CO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7.在含有大量的OH-、Na+、2-3A.H+B.Cl-C.Ag+D.Ca2+8.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酒精具有可燃性,可用作溶剂B.盐酸具有挥发性,可用于除铁锈C.小苏打受热不稳定,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可用于呼吸面具的供氧剂9.下列变化过程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MnO2→Mn2+B.CuO→CuCl2C.Ag+→Ag D.Sn2+→Sn4+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Na2O和CaO都属于碱性氧化物B.决定气体体积的主要因素是气体分子的直径的大小C.用加热的方法可除去NaHCO3固体中的少量NaClD .通入足量的NaOH 溶液可除去混在Cl 2中的HCl 气体11.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2+-22Ba(OH)=Ba +(OH)B .+5+2-3HNO =H +N +3OC .++2-33NaHCO =Na +H +COD .+-44KMnO =K +MnO 12.下列转化关系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 .CuO→Cu(OH)2B .NaHCO 3→Na 2CO 3C .Na 2O 2→NaOHD .Na 2CO 3→NaHCO 313.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AB .BC .CD .D1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过氧化钠的化学式:NaOB .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C .次氯酸钠(NaClO)中Cl 元素的化合价:+1D .NaClO 的电离方程式:NaClO=Na ++Cl ++O 2-15.反应2Al+Fe 2O 3高温Al 2O 3 +2Fe 可用于焊接铁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Fe 2O 3发生氧化反应B .Al 作氧化剂C .Al 2O 3在反应中失去电子D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gH 2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1molB .常温常压下,22.4LO 2含有的分子数目为1molC .65gZn 与足量盐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目为2molD .标准状况下,22.4L 的H 2O 含有的分子数为1mol1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BaCl 2溶液和Na 2SO 4溶液反应:2+2-44Ba +SO =BaSO ↓B .Na 与水反应:+-22Na+H O=Na +OH +H ↑C .CaCO 3与盐酸反应:2-+322CO +2H =H O+CO ↑D .醋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22Cu(OH)+2H =Cu +H O 18.下列关于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O 3)两种气体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 .物质的量之比为2∶3B .分子数之比为2∶3C .原子个数之比为1∶1D .体积之比为3∶219.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的结论正确的是A .向某溶液中滴加少量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碱B .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中一定含Na +C .向某溶液中滴加少量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一定含有Cl -D .向某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溶液一定含有2-3CO20.酸性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5n-24R O +2-4MnO +16H +=10RO 2+2Mn 2++8H 2O ,则n的值为A .1B .2C .3D .4二、实验题21.粗盐中含有CaCl 2、MgCl 2等杂质。

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提纯粗盐:(1)试剂X 为___________,滤渣含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除钙”、“酸化”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2.Na 2CO 3和NaHCO 3是两种重要的钠盐。

(1)探究Na2CO3、NaHCO3溶液分别与盐酸反应过程的热量变化步骤1:分别取10 mL Na2CO3、NaHCO3溶液,测量温度为T1;步骤2:分别加入10 mL密度约为1.1 g·mL-120%的盐酸(20℃),搅拌,测量温度为T2;步骤3:数据记录:步骤4:实验分析。

甲同学分析上述数据认为两个反应都放出热量,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分析不严谨,应该补做如下实验:向盛有10mL水(20℃)的烧杯中加入___________,搅拌,测量温度为T3℃,再比较T3和T2的大小。

若T3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20.8,说明NaHCO3溶液与盐酸的反应吸收热量。

(2)下列实验方案中,能测定Na2CO3和NaHCO3固体混合物中各组分质量分数的是___________(填数字)。

方案1:取m1 g样品于300℃加热分解至完全时,固体质量减轻m2 g。

方案2:取m1 g样品,加入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所得溶液质量为m2 g方案3:取m1 g样品溶于水后,向其中加入足量盐酸产生CO2的体积为V mL(标准状况) 方案4:取m1 g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的混合物通过碱石灰吸收,质量增加m2g(3)除去Na2CO3粉末中混有的少量NaHCO3的方法是___________,所涉及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三、填空题23.氯在饮用水处理中常用作杀菌剂,且HClO的杀菌能力比ClO-强。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氯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和方向_______。

(2)氯水中Cl2(aq)、HClO和ClO-分别在三者中所占分数(α)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用氯处理饮用水,pH=7.5时的杀菌效果比pH=6.5时的杀菌效果_______(填“好”或“差”)。

②已知:Cl2、HClO和ClO-均可被FeCl2、H2O2等物质还原成Cl-。

一种测定氯水中氯元素总量的实验步骤如下,请补充所缺的试剂(写化学式):步骤1:取一定量的试样,加入足量的___________溶液,充分反应。

步骤2:加热。

步骤3:再冷却,加入足量的___________溶液。

步骤4: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质量。

步骤5:将实验步骤1~4重复2次。

(3)HClO不稳定,见光遇热均易分解。

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4.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所制得的氧气常有刺激性气味。

查阅文献资料,发现实验中有如下反应(未配平)发生:i.KClO3 + MnO2— KMnO4 + ClO2ii.ClO2— Cl2 + O2iii.KMnO4分解产生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iv.反应涉及Cl2、O2、MnO2、K2MnO4、KCl五种物质(1)所制得的氧气常有刺激性气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ClO2和Cl2都常用于杀菌消毒(其中氯元素均转化为Cl-)。

相同物质的量的ClO2和Cl2的消毒效率之比为___________。

(3)ii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已知反应iv中Cl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反应iv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无需配平)。

②反应iv的氧化剂为___________。

(5)在制氧气的反应中Mn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详解】A.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生石灰是氧化钙,属于氧化物,故A符合题意;B.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属于酸,生石灰不能电离出氢离子,不属于酸,故B不符合题意;C.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碱,生石灰不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不属于碱,故C不符合题意;D.能电离出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盐,生石灰不能电离出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

2.D【详解】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电流、光照强度、物质的量;它们的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称为基本单位,他们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分别为米(m)、千克(kg)、秒、开尔文、安培、坎德拉、摩尔(mol),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单位是摩(mol),而千克每立方米(kg∙m-3)是密度的单位,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7个基本单位之一,答案选D。

3.B【详解】A. 纯碱和苏打是碳酸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2CO3,NaHCO3是小苏打的俗称,俗名与化学式不对应,故A不符合题意;B. 烧碱、火碱、苛性钠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OH,故选项俗名与化学式对应,故B符合题意;C. 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a(OH)2,故选项俗名与化学式不对应,故C不符合题意;D. 食盐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化学式为NaCl,故选项俗名与化学式不对应,故D 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

4.C【分析】电解质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的化合物,酸、碱、大部分盐、金属氧化物和水是电解质,由此分析。

【详解】A.蔗糖溶液属于混合物,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蔗糖溶液不属于电解质,故A不符合题意;B.铝属于金属单质,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铝不属于电解质,故B不符合题意;C.KOH是化合物,属于碱,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属于电解质,故C符合题意;D.乙醇属于有机物,属于化合物,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

5.D【分析】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于1nm,小于100nm,光束照射后会产生丁达尔效应,由此分析。

【详解】A.蒸馏水是纯液体,当光束照射时,不产生丁达尔效应,故A不符合题意;B.食盐水属于分散系,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小于1nm,属于溶液,当光束照射时,不产生丁达尔效应,故B不符合题意;C.CuSO4溶液属于分散系,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小于1nm,属于溶液,当光束照射时,不产生丁达尔效应,故C不符合题意;D.Fe(OH)3胶体属于胶体,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于1nm,小于100nm,属于胶体,当光束照射时,产生丁达尔效应,故D符合题意;答案选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