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 化学反应原理试题

专题 化学反应原理试题

【反应原理】1. 二甲醚(CH3OCH3)是无色气体,可作为一种新型能源。

由合成气(组成为H2、CO和少量的CO2)直接制备二甲醚,其中的主要过程包括以下四个反应。

甲醇合成反应:(Ⅰ) CO(g)+2H2(g)CH3OH(g) ΔH1=-90.1 kJ·mol-1(Ⅱ) CO2(g)+3H2(g)CH3OH(g)+H2O(g) ΔH2=-49.0 kJ·mol-1水煤气变换反应:(Ⅲ) CO(g)+H2O(g)CO2(g)+H2(g) ΔH3=-41.1 kJ·mol-1二甲醚合成反应:(Ⅳ) 2CH3OH(g)CH3OCH3(g)+H2O(g) ΔH4=-24.5 kJ·mol-1回答下列问题:(1) 分析二甲醚合成反应(Ⅳ)对于CO转化率的影响: 。

(2) 由H2和CO直接制备二甲醚(另一产物为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化学反应原理,分析增加压强对直接制备二甲醚反应的影响: 。

(3) 有研究者在催化剂(含Cu Zn Al O和Al2O3)、压强为5.0 MPa的条件下,由H2和CO直接制备二甲醚,结果如下图所示。

其中CO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原因是。

(4) 二甲醚直接燃料电池具有启动快、效率高等优点,其能量密度高于甲醇直接燃料电池(5.93 kW·h·kg-1)。

若电解质为酸性,二甲醚直接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

1 mol二甲醚分子经过电化学氧化,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2. 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测量及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1) I2O5可使H2S、CO、HCl等被氧化,常用于定量测定CO的含量。

已知:2I2(s)+5O2(g)2I2O5(s) ΔH=-75.56 kJ·mol-12CO(g)+O2(g)2CO2(g) ΔH=-566.0 kJ·mol-1写出CO(g)与I2O5(s)反应生成I2(s)和CO2(g)的热化学方程式: 。

(2) 一定条件下,NO2与SO2反应生成SO3和NO两种气体。

将体积比为1∶2的NO2、SO2气体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字母)。

A. 体系压强保持不变B. 混合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C. 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D. 每消耗1 mol SO2的同时生成1 mol NO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NO2与SO2的体积比为1∶6,则平衡常数K= 。

(3) 新型氨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化学原理是采用氨水吸收烟气中的SO2,再用一定量的磷酸与上述吸收产物反应。

该技术的优点除了能回收利用SO2外,还能得到一种复合肥料,该复合肥料可能的化学式为(写出一种即可)。

(4) 右图是一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以水煤气(CO、H2)为燃料,一定比例的Li2CO3和Na2CO3低熔混合物为电解质。

写出B极的电极反应式: 。

(5) 工业上常用Na2CO3溶液吸收法处理氮的氧化物(以NO和NO2的混合物为例)。

已知:NO不能与Na2CO3溶液反应。

NO+NO2+Na2CO32NaNO2+CO22NO2+Na2CO3NaNO2+NaNO3+CO2①用足量的Na2CO3溶液完全吸收NO和NO2的混合物,每产生 22.4 L(标准状况)CO2(全部逸出)时,吸收液质量就增加44 g,则混合气体中NO和NO2的体积比为。

②用Na2CO3溶液吸收法处理氮的氧化物存在的缺点是。

3. “氢能”将是未来最理想的新能源。

(1) 实验测得,1g H2(g)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142.9 kJ热量,则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 某化学家根据“原子经济”的思想,设计了如下制备H2的反应步骤:①CaBr2+H2O CaO+2HBr②2HBr+Hg HgBr2+H2③HgBr2+ 250℃+④2HgO2Hg+O2↑请你根据“原子经济”的思想完成上述步骤③的化学方程式: 。

根据“绿色化学”的思想评估该方法制H2的主要缺点是。

(3) 氢气通常用生产水煤气的方法制得。

其中:CO(g)+H2O(g)CO2(g)+H2(g) ΔH<0,在850℃时,K=1。

①若升高温度到950℃时,达到平衡时K (填“>”、“<”或“=”)1。

②850℃时,若向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充入 1.0 mol CO、3.0 mol H2O、1.0 mol CO2和x mol H2,若要使上述反应开始时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x应满足的条件是。

(4) 工业生产中,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排放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并将吸收产物电解,可以产生氢气、硫酸等物质,装置如图1所示。

该电解过程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图1图2 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与空燃比的关系(5) 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是汽车尾气的主要成分。

已知空燃比(空气、燃料体积之比)与尾气中各成分排放量关系如图2所示,B物质的名称是。

4. 甲醇来源丰富、价格低廉、运输贮存方便,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有着重要的用途和应用前景。

(1) 工业生产甲醇的常用方法是CO(g)+2H2(g)CH3OH(g) ΔH1=-90.8 kJ·mol-1。

已知:2H2(g)+O2(g)2H2O (l) ΔH2=-571.6 kJ·mol-1H2(g)+12O2(g)H2O(g) ΔH3=-241.8 kJ·mol-1①H2的燃烧热为kJ·mol-1。

②CH3OH(g)+O2(g)CO(g)+2H2O(g)的反应热ΔH= 。

③若在恒温恒容的容器内进行反应:CO(g)+2H2(g)CH3OH(g),则可用来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有(填字母)。

A. CO百分含量保持不变B. 容器中H2浓度与C O浓度相等C. 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D. CO的生成速率与CH3OH的生成速率相等(2) 工业上利用甲醇制备氢气的常用方法有两种:①甲醇蒸气重整法。

该法中的一个主要反应为CH3OH(g)CO(g)+2H2(g),此反应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②甲醇部分氧化法。

在一定温度下,以Ag/CeO2ZnO为催化剂时原料气比例对反应的选择性(选择性越大,表示生成的该物质越多)影响关系如右图所示。

则当23(O)(CH OH)nn=0.25时,CH3OH与O2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制备H2时最好控制23(O)(CH OH)nn= 。

(3) 在稀硫酸介质中,甲醇燃料电池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5. 在汽车上安装催化转化器可使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CO、NO x、碳氢化合物)相互反应生成无毒害物质,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1) N2(g)+O2(g)2NO(g) ΔH=+180.5 kJ·mol-12C(s)+O2(g)2CO(g) ΔH=-221.0 kJ·mol-1C(s)+O2(g)CO2(g) ΔH=-393.5 kJ·mol-1写出NO(g)与CO(g)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2)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在某温度时按下列流程探究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NO和CO浓度如下表:汽车尾气尾气分析仪催化反应器尾气分析仪时间/s 0 1 2 3 4 5 c(NO)/×10-4mol·L-1 10.0 4.50 2.50 1.50 1.00 1.00c(CO)/×10-3mol·L-1 3.60 3.05 2.85 2.75 2.70 2.70①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 。

②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

③对于该可逆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填字母)。

A. 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发进行B. 该反应能有效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C. 该反应一旦发生将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D. 该反应达到平衡时CO、N O的转化率相等(3) CO分析仪以燃料电池为工作原理,其装置如右图所示,该电池中电解质为氧化钇氧化钠,其中O2-可以在固体介质NASICON中自由移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填字母)。

A.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O2--2e-CO2B. 工作时O2-在固体介质中由电极a流向电极bC. 工作时电子由电极a通过电流计流向电极bD. 电流计中显示的电流越大,汽车尾气中CO的含量越高6. 镁及其合金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电池等行业,金属镁的制备方法主要有: ①电解无水氯化镁法 ②碳或碳化钙热还原法 ③皮江法 已知:MgCl 2(l)Mg(l)+Cl 2(g) ΔH=+642kJ ·mol-1MgO(s)+C(s)CO(g)+Mg(g) ΔH=+641.5kJ ·mol -1CaO(s)+3C(s)CaC 2(s)+CO(g) ΔH=+464.0kJ ·mol-1(1) 写出MgO(s)与CaC 2(s)作用生成Mg(g)、CaO(s)、C(s)的热化学方程式: 。

(2) 碳化钙还原氧化镁的文献资料如下表:2(CaC )(MgO)n n还原温度/℃恒温时间/h 还原率/%1.1 11102.0 65 1.1 1150 2.0 80 1.1 1150 2.5 85 1.2 1000 2.0 33 1.2 1150 2.0 84 1.2 1150 2.5 88 1.3 1150 2.0 86 1.311502.088实际生产中只采取恒温2h ,其主要原因是 ;采用2(CaC )(MgO)n n 配比为1.2,而不是1.3,其主要原因是 。

(3) 用电解法制取镁时,若原料氯化镁含有水时,在电解温度下,原料会形成Mg(OH)Cl ,并发生电离反应:Mg(OH)Cl Mg(OH)++Cl -。

电解时在阴极表面会产生氧化镁钝化膜,此时阴极的反应式为 。

实验室由MgCl 2·6H 2O 制取无水氯化镁可采用的方法是 。

(4) 我国目前生产金属镁主要用皮江法生产,其原料为白云石(MgCO 3·CaCO 3)的煅烧产物和硅铁(含75%Si)。

其生产原理如下:2CaO+2MgO(s)+Si(s)2Mg(g)+Ca2SiO4(s)采用真空操作除了能降低操作温度外,还具有的优点是。

(5) 镁/间二硝基苯电池的装置如右图所示,电池工作时镁转变为氢氧化镁,间二硝基苯则转变为间二苯胺。

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7. 氨、肼(N2H4)和叠氮酸都是氮元素的重要氢化物。

(1) 氨可用于制造氮肥、硝酸等。

①合成氨工业中,“造气”有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C(s)+H2O(g)CO(g)+H2(g) ΔH1=+131.4 kJ·mol-1C(s)+2H2O(g)CO2(g)+2H2(g) ΔH2=+90.2 kJ·mol-1CO(g)+H2O(g)CO2(g)+H2(g) ΔH3则ΔH3=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