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多普勒检查临床应用指征
一、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
1、脑动脉硬化,明确判断脑动脉硬化的部位及严重程度。
2、脑供血不足,判断脑供血不足的部位(血管)及严重程度。
3、脑动脉狭窄,判断脑动脉狭窄的部位(血管、节段)及程度.
4、脑血管痉挛,判断其部位(血管)及其程度。
5、脑血管意外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确定脑血管意外的部位(血管)及其程度。
对缺血性
脑卒中可了解侧枝循环开放情况,以便判断预后。
6、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系统疾患,判断病变部位(血管)性质(缺血、闭塞、痉挛)及
程度。
7、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确定,除临床症状,颈椎X线片外,经颅多普勒
的检测是重要依据。
8、脑血管畸形,包括脑血管的动静脉瘤、脑动脉瘤,可判断病变部位及其节段。
9、蛛网膜下腔出血,判断病变部位(血管)及其程度。
10、锁骨下盗血综合征。
11、对临床疾病的病因学诊断
12、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颈外动脉狭窄。
二、头痛的病因学诊断:
1、诊断头痛病因包括神经血管性头痛及其类型(脑血管痉挛。
扩张、脑血管不对称),
颈肌紧张性头痛,脑血管病(动脉硬化、供血不足、脑血管狭窄及闭塞等)引起的症状性头痛。
2、头晕、眩晕的病因学诊断确定头晕、眩晕病因包括功能性眩晕,椎基底动脉缺血
性眩晕(颈性眩晕)、梅尼埃病(内耳微循环障碍引起的耳源性眩晕)等。
3、脑腔隙性梗死的病因学诊断确定脑腔隙性梗死(腔隙性缺血灶、散在性脑腔隙灶)
的病因。
如脑动脉硬化引起的脑缺血、脑血管狭窄、脑血管痉挛、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
三、脑血管功能状态评价:
1、WILLIS环的功能状态及侧枝循环功能状态。
2、在各种生理状态及各种药物影响下脑血管的功能状态及舒缩反应的评价。
神经功能状
态对脑血管功能的影响。
3、病理状态下的脑血管功能状态,包括病理状态下选择脑血管手术时机。
四、脑血管疾病治疗前后疗效评价:
外科手术前后的疗效观察及血流动力学评价。
五、脑血流动力学监护:
1、危重病员的脑血流动力学监护。
2、神经外科手术病员术前、术中、术后的脑血流动力学监护。
3、急性脑血管意外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监护。
脑电图检查临床应用指征
脑电图检查包括常规脑电图、动态脑电图、视频脑电图等,是对大脑皮层的查,无创伤(犹如一项功能性检脑电图检心电图一样对小孩无任何影响),简便易行、经济安全。
因对癫痫、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炎症等有较高的诊断或辅助诊断价值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检查适应症:
1、癫痫:是癫痫诊断和分型的重要检查手段,并能帮助观察治疗效果和判断预后,儿童癫痫最好能够每3个月检查一次脑电图,在癫痫诊治方面目前尚无任何检查手段可以替代脑电图。
2、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各种脑膜炎、脑炎、脑寄生虫病等。
3、颅内占位性病变包括良性和恶性肿瘤。
4、颅、脑损伤,如脑震荡时CT可表现为正常,而脑电图可有异常。
5、意识障碍,一氧化碳中毒、酒精中毒、缺氧、药物中毒时都可以出现脑电图异常。
6、代谢性疾病,如肝性脑病、肝豆状核变性、尿毒症等各种脑病。
7、智能障碍的疾病,如黑蒙性白痴、先天性痴呆、脑积水、智力低下、脑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