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社区居民自治
(一)社区居民自治的基本概念及其要素
1.自治的基本含义
基本内涵:在一定区域的某一社会组织内,其成员或管理机关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拥有自己内部事务的决定权根据宪法规定,我国实行的是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
自治是有条件、有限度的
2.基层群众自治的基本要素
①自治区域
②自治组织
③自治事权
3.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自治权
⑴委办事务:
含义:本来属于国家的而不属于自治组织的,由中央或上级政府以法律或命令形式委托自治组织予以办理的事务。
特点:委办事务多与该地区居民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但在政策上必须由中央或上级政府规定;
决定权在中央或上级政府,执行权属于地方政府或自治组织;
所需经费自治组织可请求上级政府予以拨付
⑵自治事务:
①财产自治
②财务自治
③人事自治
④管理自治
⑤教育自治
⑥服务自治
(二)社区居民自治的意义及基本原则
1.社区居民自治的基本原则
①群众自治原则
②直接民主原则
③居民做主原则
2.社区居民自制的特点和特性
(1)居民自治的特点
①自治组织本身不是政权机关,也不是政权机关的派出机构或辅助机构,不向国家承担财务责任,主要行使自治职能;
②自治组织的负责人不属于国家公职人员,而是由自治组织全体成员选举产生的,对全体居民负责;
③自治的对象是全体居民,不是局限于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成员;
④自治的范围限于基层的社会生活,以人民群众生活的社区为自治单位;
⑤自治的目的是使该居住区内的居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办理好本居住区中的公益事业和公共事务
(2)居民自治的特性
直接性、有限性、有序性
3.社区居民自治的意义
①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
②有利于居民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③有利于改善社区管理
④有利于社区共同体的真正形成
⑤利于政府与社区履行各自的职能与任务
(三)社区居民自治的基本形式
1.居民会议制度
⑴居民会议的特征
权威性、广泛性、直接性
⑵居民会议的地位
居民会议是居民自治组织的最高决策机构,在整个自治组织机构中处于最高地位。
居民自治组织机构、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及其工作委员会和居民小组必须接受居民会议的监督,同时居民会议有权撤销或补选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
社区居民委员会是居民会议的执行者,向居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内容
⑶居民会议的作用
①有利于实现居民自治
②有利于防止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的独断专行
③有利于培养居民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生活习惯
④有利于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
⑶居民会议的主要职责
①听取和审议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报告;
②讨论决策本社区工艺事业的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
③选举撤换和罢免社区居委会成员
④讨论制定和修订社区自治章程和居民公约;
⑤讨论决定实际全体社区成员利益的其他重大事项;
⑥改变或撤销社区居委会的不适当的规定
⑷居民会议的形式及其人员规定
①三种形式:全体会议;由每户派代表参加的会议;由每个居民小组选举代表二至三人参加的会议
②人员规定:居民会议由18周岁以上的居民组成
⑸居民会议的举行
①居民会议的召集
三种情况:a决定的问题是属于居民会议的职权,包括制定居民公约、讨论决定涉及居民利益的问题,讨论决定办理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及其费用的筹集等;
b 居民委员会需要向居民会议报告工作,一般每年至少应有一次;
c 有五分之一以上的18周岁以上的居民、五分之一以上的户或者三分之一以上的居民小组提
议,应召集居民会议
居民会议必须由全体18周岁以上的居民、户的代表或者居民小组选举的代表过半数出席,才能举行。
②居民会议的主持
由居民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集体主持
③居民会议的表决
居民会议的决定,有出席人数过半数通过,方能生效。
表决形式:口头表决、举手表决、无记名投票表决
2.民主选举制度
⑴居民直接选举居民委员会的意义
有利于增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居民参加城市基层自治的积极性,提高居民委员会成员在居民群众中的威信,便于居民委员会工作的开展
⑵居民委员会成员的产生
①选举程序
推选选举委员会→制定选举办法→进行选民登记→讨论酝酿,确定通过候选人→召开选举大会进行正式选举→将选举结果上报公告
②选民资格确认
年满18周岁的本居住区居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法律规定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③候选人的条件、提名和确定方式
条件:遵守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的政策,作风民主、廉洁奉公、办事公道、热心为居民服务提名方式:居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由本居民委员会有选举权的居民10人以上或者居民会的代表或者居民小组的代表5人以上联名提名,也可以由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民政府派出机关推荐确定方式:居民会议采取差额和无记名投票的方法直接选举产生,如果提名候选人与应选人的人数相等,也可做等额选举。
采取差额选举的,候选人人数应当比应选人数多一至二人。
提出和推荐的
候选人经过反复酝酿协商,根据较多数居民的意见确定正式候选人,并在选举日前三天张榜
公布
④选举方式和形式的选择
选举方式:居民直选(一人一票):本居住地区全体有选举权的居民参加的选举;
户代表选举(一户一票):由每户派代表参加的选举;
居民代表选举:由每个居民小组选举2-3人参加的选举
选举形式:探索现代技术采用分时设立投票站等灵活做法组织投票选举
3.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制度
⑴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制度(详见P234)
⑵居民公约和居民自治章程(详见P235)
制定居民自治章程和居民公约得原则:不违法原则;符合本社区实际情况原则;公开民主协商原则
4.民主监督制度(详见P234)
⑴社区居务公开的内容:
①社区居委会主要职责、居委会成员分工及工作目标
②居委会为民服务项目
③居委会日常工作制度、作息时间
④居委会年度为民办事的项目
⑤居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重点事项
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
⑦居民对社区建设、居委会工作建议以及反馈情况
⑧居民代表会议对社区工作者的评议情况
⑵居务公开的程序
①社区居委会提出公开内容和方案并报社区党组织审定
②社区党支部、社区党风廉政监督员对公开事项的内容进行审查
③对公开内容进行张榜公布,接受居民群众的监督
④公开内容存档备查
⑶居务公开的时间和方式
①居务公开的时间要及时,并应根据内容的性质、群众关心的程度,区别不同情况,确定公开时间。
有关
政策、法规等固定性的工作要长期公开,实际社区居委会工作者的评议情况、居民社会保障情况等常规性工作要定期公开,遇到重大事项和临时性工作可视情况随时公开
②居务公开采取公开栏或居民代表成员会议两种形式进行,但主要形式是公开栏
⑷居务公开监督
①社区居务公开的监督由社区党支部、社区党风廉政监督员和社区居民代表负责。
街道纪工委对该街道所
辖社区居务公开负责督促和监督。
②社区居民和社区党风廉政监督员对居务公开的内容提出异议的,可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向社区党组织或
街道纪工委提出。
街道纪工委、社区党组织应进行核实调查,确有内容遗漏或不真实的,应督促社区居委会给予及时纠正和解释,重新调整居务公开内容。
③社区居民直接向社区居委会提出异议或要求公开相关事项的,社区居委会也应给予解释和答复。
社区居
民要求查阅相关文件、资料的,由街道纪工委、社区党风廉政监督员查阅后告知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