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仪器分析实验讲义-2013

仪器分析实验讲义-2013

分析科学与分析技术实验(二)试用教程(第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仪器分析实验室2013年1月目 录实验一 盐酸与醋酸混合液的电导滴定(实验楼D-304)……….………..…… 实验二 电位法测定水中氯离子的含量(实验楼D-304)…………………….. 实验三 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水中微量氟(实验楼D-304)……………….. 实验四 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镉(实验楼D-304)……………………………… 实验五 荧光法测定维生素B 2的含量(实验楼D-310).....……………..…..… 实验六 紫外分光光度法定性及定量分析(实验楼D-320)………………….. 实验七 高效液相色谱基本参数设定及定量分析(实验楼D-318)…..……… 实验八 气相色谱法基本参数测定及定量分析(实验楼D-312)…………….. 实验九 原子吸收法(石墨炉法)测定废水中的铜(实验楼D-308)……..…. 实验十 样品的红外吸收光谱的测绘(实验楼D-208)…………………...…… 实验十一 核磁共振波谱测定化学位移及自旋耦合常数(实验楼D-316)……...3 7 12 15 19 23 26 30 37 33 41实验一盐酸与醋酸混合液的电导滴定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了解溶液电导(率)的基本概念,电导(率)测定的原理及其应用。

2、掌握DDS-11A T数字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电解质溶液中,带电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做有规则的移动,从而传递电荷,使溶液具有导电作用。

其导电能力的强弱称为电导G,单位为西门子,以S表示。

因为电导是电阻的倒数,所以,只要测出溶液的电阻值,便可知道其电导。

故采用两个电极插入溶液中,以测出两极间的电阻值R。

当温度一定时,根据欧姆定律,R与两极间距离L(cm)成正比,与电极的截面积A(cm2)成反比:R = 1/G = ρL/A (1)ρ——电阻率,Ω·cm当电极固定不变,A与L也固定不变时,L/A为常数,以J表示:即J = L/A (2)J——电极常数,cm-1由(1)、(2)式得:G = l/(ρJ) (3)因为电导是电阻的倒数,电导率是电阻率的倒数,所以K = 1/ρ (4)K——电导率,S/cm由(3)、(4)式得:K = G.J (5)当电极常数已知,则通过(5)式,可以将测得的电导值换算为电导率,这也就是电导率仪的工作原理。

单位换算关系:1 S/cm = 103 mS/cm = 106 µS/cm本实验以标准NaOH溶液滴定盐酸和醋酸的混合溶液。

在滴定过程中,因为溶液中迁移率较大的H+被加入的OH-中和,而代替它的是迁移率较小的Na+离子和难以电离的水,因此溶液的电导(率)不断降低,直到HCl完全被中和为止。

反应如下:H + + Cl - + Na + + OH - → Na + + Cl - + H 2O过了盐酸的等当点后,如继续滴加NaOH 溶液,则HAc 开始被中和。

由电离度较小的HAc 变成可以全部电离的NaAc ,所以溶液的电导(率)略有增加;当HAc 被完全中和后,再滴加NaOH 时,溶液中则增加了迁移率较大的OH -,因此过了HAc 的等当点后继续滴入NaOH 会使溶液的电导(率)迅速增大。

以溶液电导率为纵坐标,以滴入NaOH 的体积为横坐标作图(见图一),所得的第一转折点a 为滴定HCl 的等当点,第二转折点b 为滴定HAc 的等当点。

图一、溶液电导率随NaOH 滴入体积的变换曲线图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实验仪器本实验使用DDS-11A T 数字电导率仪(1) 仪器外型NaOH (mL ) 电导率(2)仪器操作接通电源,仪器预热5分钟,将温度补偿旋钮“℃”置于25ºC,将电极插头插入仪器板上的电极插座内,并将电极浸入被测溶液中。

将校准/量程旋钮置于校准档,调节“校准”旋钮,使仪器显示所用的电极常数。

将校准/量程旋钮置于适当的量程档(0~2、0~20、0~200)和低/高电导转换旋钮(mS/cm、µS/cm)档,用温度计测出被测溶液的实际温度,将温度补偿旋钮“℃”置于被测溶液的实际温度。

校正好即可测定溶液电导率。

2、主要试剂和玻璃仪器电磁搅拌器一台,铂黑电导电极一支,50 mL碱式滴定管一支,5 mL、10 mL 移液管各一支,50 mL烧杯两只,HCl标准溶液,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HCl-HAC 混合酸溶液。

四、实验步骤1、标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用移液管移取HCl标准溶液2 mL于50 mL烧杯中,加蒸馏水稀释至50 mL 左右,放入搅拌子,插入铂黑电极。

滴定管中加入待标定的NaOH溶液,固定。

打开搅拌器,开始滴定,每滴0.3 mL左右读数一次,并记录数据,直至电导率仪的读数回到初始值左右为止。

2、测定混合酸用移液管移取混合酸8 mL于50 mL烧杯中,加蒸馏水稀释至50 mL左右,按上述方法测定,记录数据。

五、实验记录与数据处理在混合酸滴定中,以滴加的标准溶液的体积为横坐标,测得的电导率为纵坐标作图,确定等当点,计算混合酸中的盐酸和醋酸的浓度(以C表示)。

由图查得滴定HCl所用的NaOH溶液体积V1 mL滴定混合酸所用的NaOH溶液的总体积V 2 mL ,通过计算便可以得到试样中HCl (C HCl )的浓度和HAc 的浓度(C HAc )。

其计算公C HCl = C NaOH ·V 1/8C HAc = C NaOH ·(V 2 -V 1)/8上式中C NaOH 为计算得到的NaOH 溶液的浓度。

六、思考题1、电导法主要可以应用于哪些方面?是否可用于测定某种离子及其含量?2、在溶液电导率测定过程中,我们使用的电源是直流电还是交流电?为什么这样选择?3、实验中为什么用铂黑电极?使用铂黑电极时注意事项有哪些? (mL) 电导率实验二电位法测定水中氯离子的含量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掌握电位法沉淀滴定的原理2、学习使用电位法测定水中氯化物的含量二、实验原理氯离子是水中主要的阴离子之一,氯离子含量过高,对金属管道及农作物都有害处,当氯离子含量超过250 mg/L时,水就会有一定的咸味。

测定水中氯离子的含量一般采用标准AgNO3溶液滴定,它的滴定终点除可用指示剂确定外,还可以用电位法来确定。

此法特别适用于测定较混浊或带有颜色的水样。

用AgNO3溶液滴定氯离子时,可用对氯离子或者银有响应的电极作为指示电极。

本实验以银电极为指示电极,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滴定至终点时发出控制信号,使自动电位滴定仪停止滴定,读出用去的AgNO3溶液的体积,计算水中氯离子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实验仪器ZD-2型自动电位滴定仪;JB-1A型搅拌器;250 mL烧杯两只;500 mL容量瓶一只;500 mL棕色细口瓶一只;100 mL、25 mL、2 mL移液管各一支;酸式滴定管一支;Ag电极一支;特种甘汞电极(甘汞电极内管装2 mol/L饱和KCl 溶液,套管内装饱和KNO3溶液)一支;称量瓶一只。

2、试剂NaCl(经500°C灼烧)、AgNO3、浓硝酸。

四、实验步骤1、溶液配制(1)硝酸银溶液配制:称取1.3 g左右AgNO3,溶于蒸馏水中,然后转入500 mL 棕色细口瓶中,稀释至500 mL左右。

(2)氯化钠标准溶液配制:用差量法称取0.43 ~ 0.44 g NaCl于烧杯中,用蒸馏水溶解转入500 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计算NaCl标准溶液的浓度。

2、计算硝酸银滴定氯化钠的终点理论电位值根据银电极反应(Ag+ + e-→Ag)的标准电极电位值和AgCl的K sp值,算出AgNO3滴定NaCl达到终点时的理论电位值(假设滴定终点时[Cl-]<10-5 mol/L)。

3、仪器的使用方法(1)电位滴定的准备工作a.打开仪器(如图一)电源开关,预热15 min。

b.用标准滴定溶液荡洗滴定管3 ~ 4次,并用滴定管内的标准滴定溶液将电磁阀橡皮管冲洗3 ~ 4次,再向滴定管内倒入标准滴定溶液,并将滴定管液面调至0.00刻度(注意!电磁阀橡皮管内不能有气泡)。

c.取一定量的试液于烧杯中,在烧杯中放入清洗过的搅拌子,再将烧杯放在JB-1A型搅拌器上(如图二)。

d.选择并处理、清洗电极,再将电极夹在电极架上,使电极头浸入试液中。

(2)手动滴定a.将“功能”开关置于“手动”,“设置”开关置于“测量”。

b.揿下“滴定开始”开关,滴定灯亮,此时标液滴下,控制揿下此开关的时间,即控制标液滴下的数量,放开此开关,则停止滴定。

(3)电位自动滴定a.终点设定:将“设置”开关置于“终点”,“pH/mV”开关置于“mV”,“功能”开关置于“自动”,调节“终点电位”旋钮,使显示屏上显示所要设定的终点电位值。

终点电位选定后,“终点电位”旋钮不可再动。

b.预控点设定:预控点的作用是当离开终点较远时,滴定速度很快;当到达预控点后,滴定速度很慢。

设定预控点就是设定预控点到达终点的距离。

设置方法如下:将“设置”开关置于“预控点”,调节“预控点”旋钮,使显示屏显示所要设定的预控点数值。

例如,设定预控点为100 mV,仪器将在离终点100 mV处转为慢滴。

注意,预控点选定后,“预控点”调节旋钮不可再动。

c.将“设置”开关置于“测量”,打开搅拌器电源,调节转速使搅拌从慢逐渐加快至适当转速。

图一、ZD-2型自动电位滴定仪的面板示意图1-电源指示灯;2-滴定指示灯;3-终点指示灯;4-斜率补偿调节旋钮;5-温度补偿调节旋钮;6-定位调节旋钮;7-“设置”选择开关;8-“pH/mV”选择开关;9-“功能”选择开关;10-“终点电位”调节旋钮;11-“预控点”调节旋钮;12-“滴定开始”按钮;13-电源开关;14保险丝座;15-电源插座;16-电磁阀接口;17-接地接线柱;18-电极插口;19-记录仪输出(4)操作注意事项a.测量时,电极引入导线应保持静止,否则会引起测量不稳定。

b.到达终点后,不可再按“滴定开始”按钮,否则仪器又将开始滴定。

图二、JB-1A型搅拌器1-搅拌器;2-电极夹;3-电磁阀;4-电磁阀螺丝;5-橡皮管;6-滴定管夹;7-滴定管;8-滴定夹固定螺丝;9-弯式滴管架;10-管状滴管架;11-螺帽;12-夹套;13-夹芯;14-支头螺钉;15-安装螺纹;16-紧圈d.揿下“滴定开始”按钮,仪器即开始滴定,滴定指示灯闪亮,滴定管中的标液快速滴下,在接近终点时,滴定速度减慢。

到达终点后,滴定指示灯不再闪亮,过10 s左右,终点指示灯亮,滴定结束。

注意! 到达终点后,不可再揿“滴定开始”按钮,否则仪器将认为另一极性相反的滴定开始,而继续进行滴定。

e.记录滴定管内标液的消耗体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