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组织工作政策法规知识问答

企业组织工作政策法规知识问答

干部人事工作政策法规知识问答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和改进干部人事工作宣传,扩大干部群众对干部人事工作政策法规的知晓度,现将干部人事工作政策法规知识整理摘要如下,供广大干部职工学习参考。

(一)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哪些原则?答:1.党管干部原则;2.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3.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4.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5.民主集中制原则;6.依法办事原则。

(二)问:提拔担任党政领导职务的,应当具备哪些资格?答:应当具备7项资格:1.提任县(处)级领导职务的,应当具有5年以上工龄和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2.提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一般应当具有在下一级2个以上职位任职的经历;3.提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由副职提任正职的,应当在副职岗位工作2年以上,由下级正职提任上级副职的,应当在下级正职岗位工作3年以上;4.一般应当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地(厅)、司(局)级以上领导干部一般应当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5.应当经过党校、行政院校或者组织(人事)部门认可的其他培训机构5年内累计3个月以上的培训,确因特殊情况在提任前未达到培训要求的,应当在提任后1年内完成培训;6.身体健康;7.提任党的领导职务的,应当符合《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的党龄要求。

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可以破格提拔。

(三)问: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可以破格提拔;党政领导干部应当逐级提拔。

破格提拔和越级提拔的,应当如何处理?答:应当报经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同意。

(四)问:提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在任职时间上有什么要求?答:由副职提任正职的,应当在副职岗位工作两年以上,由下级正职提任上级副职的,应当在下级正职岗位工作三年以上。

(五)问:人民群众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有哪“四权”?答: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六)问: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应经过哪些程序?答: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应经过民主推荐、考察、酝酿、讨论决定、任职等程序。

(七)问:民主推荐有哪几种形式?推荐结果在多长时间内有效?答:民主推荐包括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

民主推荐的结果在一年内有效。

对此应当根据民主推荐的不同情况来把握。

1.对非定向推荐,推荐结果在一年内有效。

2.对具体职位进行的定向推荐,推荐结果在确定该职位考察对象时一年内有效;如果拟任职位变了,原推荐结果一般不再有效。

(八)问:哪些拟任人选应当公示?答:提拔担任地(厅)、司(局)级以下领导职务的,除特殊岗位和在换届考察时已进行过公示的人选外,在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后、下发任职通知前,应当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

选任制干部的推荐提名人选,非领导职务改任同级领导职务人选,平级转任重要职务人选,根据实际情况,也可列为公示对象。

(九)问:干部任职试用期间,可否调整其工作岗位?答:根据实行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制度的目的和要求,从有利于干部尽快适应领导工作和加强对干部的教育管理考虑,干部任职试用期间,一般不宜调整其工作岗位。

(十)问:对违反《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干部任免事项,应如何处理?答: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干部任免事项,不予批准;已经作出的干部任免决定一律无效,由党委(党组)或者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予以纠正,并按照规定对主要责任人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作出组织处理或者纪律处分。

(十一)问:坚决查处用人上的违纪违法行为。

对行贿买官、受贿卖官的按照组织程序如何处理?答:一律先予免职,再依据党纪政纪和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

(十二)问:对因用人方面的问题受到责令辞职、免职、降职等组织处理的领导干部,几年内不得提拔?答:两年内不得提拔。

(十三)问:对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组织考察或者选举中搞拉票贿选等非组织活动,并已经列为考察对象或者提拔人选的,应当如何处理?答:首先将其排除出考察对象或者取消其提拔资格,再按照规定作出处理。

(十四)问:党政领导干部在年度考核、干部考察中,民主测评不称职票超过什么范围,经组织考核认定为不称职的,一般应当免去现职?答:民主测评不称职票超过三分之一的。

(十五)问:党政领导干部交流的对象主要是哪些?答:交流的对象主要是:因工作需要交流的;需要通过交流锻炼提高领导能力的;在一个地方或者部门工作时间较长的;按照规定需要回避的;因其他原因需要交流的。

(十六)问: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的亲属关系有哪些?答: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

(十七)问: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匡正选人用人风气,要坚决整治什么问题?答:坚决整治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问题。

(十八)问:中央《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对坚持和完善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有何具体要求?答:注重从优秀乡镇(街道)领导干部中选拔县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县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中要保持半数以上有3年以上乡镇(街道)、企事业单位等领导工作经历的成员。

注重从县、乡党政机关选调优秀干部到市级以上党政机关工作。

到2012年,中央机关和省级机关录用公务员,除部分特殊职位外,均应从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考录。

到2015年,中央机关和省级机关工作部门领导班子成员中,具有基层领导工作经历的,应达到一半以上;中央机关司局级领导干部和省级机关处级领导干部中,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应达到三分之二以上。

对缺乏基层工作经历的机关年轻干部,要有计划地安排到基层培养锻炼。

(十九)问:哪些部门负责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行责任追究?答:党委(党组)及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按照职责权限负责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行责任追究。

(二十)问: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哪些情形要追究有关领导干部和人员的责任?答:1.在个别谈话推荐和考察中故意提供虚假情况的;2.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营私舞弊,收受或者给予他人财物,安排或者接受他人安排的消费活动的;3.利用职务便利违反规定干预下级或者原任职地区、单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4.要求提拔本人近亲属,或者指令提拔秘书等身边工作人员的;5.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组织考察或者选举中搞拉票贿选等非组织活动的;6.泄露民主推荐、民主测评、考察、酝酿、讨论决定等有关情况的;7.故意向干部选拔任用问题调查部门提供虚假信息或者不实材料的;8.有其他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行为的。

(二十一)问:追究责任主要包括哪几种方式?答:1.情节较轻的,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责令作出书面检查;2.情节较重或者群众反映强烈、造成恶劣影响的,给予组织处理;3.应当给予党纪处分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及有关规定给予党纪处分;4.应当追究政纪责任的,建议有关机关依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政纪处分;5.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同时使用。

(二十二)问:组织处理的方式包括哪些方面?答:组织处理的方式包括调离岗位、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降职等。

组织处理的情况,应当在一定范围内通报。

(二十三)问: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组织考察或者选举中搞拉票贿选等非组织活动的,应如何处理?答: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组织考察或者选举中搞拉票贿选等非组织活动的人员,已列为考察对象或者提拔人选的,应当首先将其排除出考察对象或者取消其提拔资格,再按照规定对其作出处理。

(二十四)问:发现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的问题时,应如何进行调查处理?答:1.组织人事部门对工作中发现、群众举报或者新闻媒体反映的线索清楚、内容具体的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的问题必须进行调查处理,也可会同纪检监察机关进行调查处理。

2.纪检监察机关在受理举报、查办案件等工作中发现的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的问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调查处理。

处理情况应当向组织人事部门通报。

需要给予组织处理的,与组织人事部门共同研究提出处理建议方案,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报批。

3.作出责任追究决定后,由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办理责任追究相关事宜。

(二十五)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的报告工作由谁负责?答:党委(党组)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本级党委管理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的报告工作,并负责审核下一级组织(人事)部门报告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

(二十六)问:“一报告两评议”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答:地方党委常委会每年向全委会报告工作时,要专题报告年度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并在一定范围内接受对本级党委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新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民主评议。

(二十七)问:“一报告两评议”何时进行?答:“一报告两评议” 一般安排在当年年底或者次年年初的全委(扩大)会上进行,可以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总结或者年度考核结合进行。

(二十八)问:“一报告两评议”采取何种方式评议?答:“一报告两评议”参加评议人员采取无记名方式填写《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民主评议表》和《新选拔任用干部民主评议表》。

(二十九)问:新选拔任用干部民主评议的对象包括哪些人员?答:新选拔任用干部民主评议的对象包括近一年内选拔任用的下列人员:1.下一级党委、政府正职领导干部;2.本级党委、政府工作部门正职领导干部;3.由本级党委管理的其他正职领导干部;4.破格提拔(含越级提拔)的由本级党委管理的领导干部;5.其他提拔担任重要岗位领导职务的干部(具体评议对象由上级党委组织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地方党政领导班子集中换届时,可以只对本级党委新提拔的正职领导干部进行评议。

(三十)问:什么是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答: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对组织工作提出的:“让党满意、让人民满意”指示精神,经中央批准,中央组织部委托国家统计局从2008年起每年在全国31个省区市以及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事业单位开展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

调查的内容主要是:干部群众对组织工作、组工干部形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工作的满意程度,以及对组织工作的具体意见、建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