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方数据屑灰岩、中层状角砾岩、泥屑灰岩一钙质泥岩薄互层、块状泥质泥屑灰岩、块状云质泥屑灰岩、泥灰岩以及厚层泥屑灰岩等岩石类型对有效裂缝的形成较有利,但其有利程度是逐渐降低的。
构造应力是影响裂缝发育的重要因素。
从裂缝的类型看,无论是水平缝还是斜交缝,都是微裂缝,大的裂缝不很发育,但是层间缝和高角度缝互相切割形成了网状缝,大大地改善了储集物性。
泥灰岩本身的孔隙也不发育,裂缝是其主要储集空间,产生裂缝的主要因素是区域构造应力。
分析认为,第三纪以来区域构造应力的方向为北东向,在这种应力的作用下,岩石滑动形成层间缝,并形成高角度的张性缝,从而改善了储集性能。
图1为晋116X和晋古13井依据成像测井资料提取的张性缝方位统计,产状与区域上应力缝产状基本一致。
图1裂缝产状与区域应力的关系Fig.1RelationshipbetweenfractureattitudeandregiOnalstrain3孔隙特征岩心裂缝实际上反映的是岩心上宏观裂缝的特征,对于微裂缝则由于受肉眼观察和分辨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往往统计不出来。
而有效孔隙度是通过测井解释方法获得的孔隙度数据,它实际上包括了宏观裂缝和微观裂缝以及孔隙的发育状况,因此它比岩心宏观裂缝的分析具有更高的准确度。
研究中经过大量薄片的鉴定以及岩性标定,并把岩性标定成果和测井解释成果相对比,得出了各种岩石类型和有效孔隙度之间的发育关系(表1、图2)。
由表1及图2可以看出,泥屑灰岩、泥质泥屑灰岩、泥屑灰质云岩总体对有效孔隙度的发育有利;角砾岩则具有较低的有效孔隙度。
彳巧‘,r中国石油勘探2。
07年第2期52表1岩性对有效子L隙度影响统计表TabeI1LithoIogiccharacterinfluencestatisticaIIistoftheeffectiVeporOsity有效孔隙度(%)岩石类型样品数排序最大最小平均钙质泥岩69.60.95.678钙质页岩2ll8.69.8l泥晶灰岩58.96.27.15泥屑灰岩912.337.44泥质泥屑灰岩20122.26.156泥屑云质灰岩77.23.65.77泥屑云岩145.18.92泥屑灰质云岩89.2O.98.323角砾岩929.6l3.669 万方数据图2岩石类型和有效孔隙度的关系Fig.2Relationshipbetweenrocktypesandeffectiveporosity4储层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4。
1储层测并响应特征泥灰岩地层中储集空间主要有基质孔隙、溶蚀孔洞、缝合线、层间缝、压溶缝、构造缝和构造一溶蚀缝等7种储集空间,图3为部分含油岩心照片,岩心实测基质孔隙度一般小于4%,渗透率小于1×l旷3“m2。
根据其储集类型和导电作用,可将其复杂的储层结构简化为双重孔隙结构…2|,双重孔隙解释模型是把岩石的总孔隙度等效为孔洞孔隙和裂缝孔隙两部分组成的地质结构模型。
4.1.1裂缝型储层测井响应特征泥灰岩储层的裂缝以微细裂缝居多,高角度缝和低角度缝同时存在,形成网状,常规测井资料很难区分不同产状的裂缝,成像测井资料判断裂缝发育程度(包括裂缝产状)比较有效。
对明显的裂缝段,常规测井资料具有一定的特征显示,自然伽马为中低值,电阻率为低值,孔隙度为中高值。
4.1.2孔洞型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溶蚀孔隙型储层是以孔隙型为主的储层,一般较小的溶蚀孔隙,常规测井资料无明显的特征反映,必须借助于成像测井资料来识别。
典型的溶蚀孔洞,常规测井资料反映比较明显,表现为自然伽马低值、电阻率低值,声波时差、补偿中子高值,补偿密度低值。
4,2耪性秘电救蘸关系对于泥灰岩地层而言,由于其属双重孔隙结构,受非连通孔洞、孔隙填充及裂缝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孔隙度并不是渗透率的很好指示器,并且由于泥灰岩地层的强烈非均值性,真实的岩样渗透率也很难通过实验分析得到。
斯通利波通常认为是由井眼诱导产生的一种压力脉冲,它将使流体向地层运动,这取决于地层的有效渗透率。
根据低频斯通利波传播理论,用纵、横波时差、斯通利波时差和密度曲线、孔隙度曲线以及钻井液时差等资料可以计算出理论上的斯通利波时差,它图3泥灰岩储层主要储集空间岩心照片F培.3PhotographsofthecoresinthemainoilaccumulationspaceSofmarlitereserVoir53chlnaPetroIeumE×p№tm心万方数据和实际测量的斯通利波时差的差别即流体移动指数,指示储层渗透性高低和储层孔隙连通性好坏以及裂缝的有效性,从而定性判断储层物性的好坏。
本次研究中,采用流体移动指数代替渗透率来指示地层的渗透性。
在束鹿地区,晋116x、晋古13等多口井进行了偶极子声波测井,并计算得到了流体移动指数。
为了研究储层物性和电性之间的关系,先后研究了流体移动指数一泥质含量、孔隙度一泥质含量、孔隙度一流体移动指数、流体移动指数一岩石密度等的关系,并制作了相关的图件,其中,孔隙度由三孔隙度曲线交会得到,泥质含量由自然伽马曲线计算得到。
图4可知,总的来说,泥灰岩的渗透率和孔隙度随泥质含量的增加而减少。
泥灰岩的孔隙度和渗透性之间并没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图5),但是随着密度的增大,在部分井段出现渗透性增大现象(图5),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随岩石的固结程度以及密度的相对提高,岩石越致密,对裂缝的形成较有利。
4.3储瑟评价江苏油田的测井工作者在认真分析YC凹陷阜二段地层储层岩性特征和孔隙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对双重孔隙结构模型常规测井曲线响应特征的分析,从裂缝评价的角度对泥灰岩储层测井解释方法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一套裂缝发育程度评价和储层参数计算方法[3]。
对基于常规资料的泥灰岩储层评价而言,这些方法是适用的,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极易漏失有效储层和测井误解释。
在束鹿凹陷的泥灰岩勘探中,针对制约测井解释图4泥灰岩储层孔渗特性与泥质含量的关系F远.4RelationshipbetweentheporosityandpemeabnityandtheshalecontentinmarlitereserVoir图5泥灰岩储层流体移动指数与孔隙度、密度的关系Fig.5Relationshipbetweenflowingindex,porosity,anddensityofmaditeIIeserVoirnuid乡二矿中国石油勘探2007年第2期54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5.1测并系裂优选强烈该井测井项目选择及综合评价所遵循的原则是[5’6】:(1)根据成像测井图拾取裂缝产状,主要了解斜交缝的分布规律和井段。
(2)研究裂缝与断层组合、岩性及地层产状的关系,定性识别主要储层段。
(3)通过中子、密度视孔隙度与声波视孔隙度的差别定性判别孔隙的连通性。
三孔隙度一致则表明孔隙连通性好;中子、密度视孔隙度增大而声波视孔隙度减小,则表明孔隙连通性较差。
(4)通过低频斯通利波渗透性指示系数定性识别储层的渗透性。
(5)通过成像测井资料计算的孔隙度与常规测井资料计算的孔隙度差别,定性判别孔洞及横向缝发育层段。
图6是晋116x井3651~4222m测井解释综合成果图,仔细分析储层与测井曲线、重建的岩性剖面及井旁构造恢复结果,可以看出:(1)主要储层发育段为3898~4013m、4029~4061m、4090~4118m。
(2)储层与断层、地层产状和岩性有密切联系。
图6清楚地表明,在4065~4090m处发育该井泥灰岩中最大的断裂带,受该断裂带的影响,3850~图6晋116x井泥灰岩储层段综合解释成果图Fig.6MapshowingtheintegratedinterpretationresultSofmarlitereservoirinWellJin一116x,彳二‘厂中国石油勘探2007年第2期564090m发育一系列的断层或褶皱。
在3850~4090m井段中,地层走向发生了明显变化,4090~4222m地层走向为南东东向,4090m地层走向变成近北东向,从4090m到3850m地层走向逐渐由近北东向变成东西向,往上地层又恢复成南东东向。
在3850~4090m井段中,地层倾角也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在每一个小断层处地层倾角最大,往上倾角逐渐变小,直到下一个断层或褶皱,地层倾角又重复上述变化,但4090m至3850m地层倾角的总体趋势是逐渐减小的。
3850~4090m是该井裂缝发育的主要层段,反映裂缝明显受断层、地层产状变化等构造因素控制。
该井泥灰岩地层中划分的一、二类储层绝大部分发育有季节性砂岩沉积条带,从沉积及成岩作用等方面分析,砂岩条带更有利于孔隙的形成和保存,而泥灰岩主要发育一些次生孔隙。
通过分析该井储层与断层、岩性组合关系,表明在本区块的泥灰岩地层中,岩性较纯且发育有季节性砂岩条带,断层发育及地层产状变化较大的层段是储层的有利发育带。
5,2舆毯屡分析3942.8~3944.4m井段为晋116x井解释层段中唯一的I类油层,泥质含量低,孔隙度为11%,斯通利波渗透性指示为全井段最好,成像测井见本次处理井段中最好的斜交缝和孔洞特征。
但是如果仅从常规曲线分析,深侧向电阻率测井值为1500~2500Q·m,声波测井值为190~210us/m,密度测井值为2.45~2.59/cm3,中子孔隙度测井值为0.1~0.15,与上、下的致密层没太大区别,最初依据常规曲线进行解释时就不慎将该层漏掉。
该层试油酸压后日产油××吨,日产水××立方米,累计产油××吨,累计产水不足井容(图7)。
6结论与认识通过对束鹿凹陷多口井泥灰岩地层测井解释成效的分析,有如下认识:(1)采用成像、偶极子声波测井并结合常规测井项目开展泥灰岩裂缝性储层综合评价,也具有较强针对性。
(2)构造运动对储层发育有较大影响。
泥灰岩地层具有较强的塑性,一般情况下不易发育裂缝,但是构造应力作用可产生大量的微裂缝,在地层变形较强的位 万方数据图7晋116x井泥灰岩段I类储层电阻率成像综合图F堙.7IntegratedmapshowingtheresistivitytomographyoftypeIofmarlitereserVoirinWeⅡJin—116x置,可形成储集空间和有效运移通道的富集。
(3)泥灰岩中不同的泥质含量决定裂缝的发育程度,泥质含量较高的泥灰岩不易形成裂缝,而较纯的泥灰岩在应力作用下易形成有效的裂缝。
(4)对于泥灰岩地层,由于基质孔隙不发育,溶孔和裂缝是油气的主要储集空间,其中裂缝又是主要的运移通道,故其油藏规模主要受裂缝发育规模的控制。
通过以上认识,建议加强泥灰岩地层薄泥条、层理缝测井识别研究。
借助常规测井资料和成像测井资料,一般可有效识别缝、洞,但是在泥灰岩地层中,薄的泥岩条带、裂缝和层理缝的常规曲线测井响应特征基本相同,在成像测井图上也很难把水平缝与泥岩条带和层理分开,如何有效识别泥质条带、裂缝和层理是泥灰岩地层测井解释的一个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