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与爆炸理论》教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教学内容要点
1.粉尘的基本知识 (1)概述 (2)粉尘爆炸的条件
2.粉尘爆炸机理及影响因素 (1)粉尘爆炸的机理 (2)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关说明
课堂教学
课外学习指导及作业
学时数 2
教学后记(讲课后的体会,应手书)
时 间:
南京工业大学教案
第9周
授课日期
教学要求
掌握:粉尘爆炸与气体爆炸的区别 熟悉:粉尘爆炸基本参数及测量 了解:
时 间:
南京工业大学教案
第6周
授课日期
教学要求
掌握:混合气体发生热自燃的临界环境条件的推导 熟悉:着火感应期的概念;着火感应期的确定过程 了解:
教学内容要点
1.热自燃的着火条件 (1)临界环境温度 (2)临界环境压力 (3)临界对流换热系数
2.着火感应期 (1)着火感应期的确定 (2)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关说明
时 间:
南京工业大学教案
第5周
授课日期
教学要求
掌握:油罐火灾的特点 熟悉:油罐火灾的发生、发展过程 了解:液体的蒸发过程及液体燃烧速度的表达方式和影响因素
教学内容要点
1.液体的蒸发 (1)蒸发过程 (2)蒸气压 (3)蒸发热 (4)液体的沸点 2.液体的燃烧速度 (1)表示方法 (2)影响因素 3.油罐火灾 (1)发生发展过程 (2)火灾特点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关说明
课堂讲授
课外学习指导及作业
学时数 2
教学后记(讲课后的体会,应手书)
时 间:
南京工业大学教案
第2周
授课日期
教学要求
掌握:链锁反应理论 熟悉:燃烧的机理 了解:支链反应
教学内容要点
1.活化能理论 2.过氧化物理论 3.链锁反应理论 (1) 直链反应 (2) 支链反应
学时数 2
学时数 2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关说明
课堂讲授
课外学习指导及作业
教学后记(讲课后的体会,应手书)
时 间:
第7周
教学要求
掌握: 熟悉: 了解:
教学内容要点
南京工业大学教案
授课日期
提出一个问题,学生根据所学专业知识进行解决
学时数 2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关说明
课堂讨论
课外学习指导及作业 教学后记(讲课后的体会,应手书)
授课教案
《 燃烧爆炸理论 》 20 ~20 学年第 学期
教师姓名: 授课周数: 授课学时: 授课专业: 学生班级: 学生人数:
潘旭海 14 周 56 学时 安全工程
城建 学院 安全工程 系
南京工业大学教案
第1周
授课日期
教学要求
掌握: 燃烧的概念,爆炸的概念 熟悉: 燃烧与爆炸的区别,爆炸的分类,爆炸的基本概念 了解: 燃素说 燃烧的氧学说
学时数 2
教学后记(讲课后的体会,应手书)
时 间:
南京工业大学教案
第8周
授课日期
学时数 2
教学要求
掌握:影响 BLEVE 形成的条件 熟悉:蒸气云爆炸的成因及特点;BLEVE 的典型形成过程 了解:蒸气云爆炸的概念;蒸气云爆炸的危害及防护;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的概 念;BLEVE 的危害及防;喷雾爆炸的形成
教学内容要点
1.蒸气云爆炸 (1)基本概念 (2)成因及特点 (3)危害及防护
2.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 (1)基本概念 (2)典型形成过程 (3)危害及防护
3.喷雾爆炸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关说明
课堂教学
课外学习指导及作业
教学后记(讲课后的体会,应手书)
时 间:
南京工业大学教案
第9周
授课日期
教学要求
掌握:粉尘爆炸的机理及影响因素 熟悉:粉尘爆炸的条件 了解:粉尘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关说明
课堂教学
课外学习指导及作业
学时数 2
教学后记(讲课后的体会,应手书)
时 间:
南京工业大学教案
第3周
授课日期
教学要求
掌握:混合气体或蒸气燃烧极限的估算;池火灾的概念 熟悉:池火灾的发展过程及火焰在液池表面的蔓延过程 了解:建筑火灾及森林火灾的特点;池火灾的危害及防护
教学内容要点
第1周
授课日期
教学要求
掌握: 燃烧条件 熟悉: 燃烧条件的应用,燃烧形式 了解: 燃烧过程
教学内容要点
1. 燃烧条件 1.1 燃烧的定义 1.2 燃烧条件 1.3 燃烧条件的应用
2. 燃烧过程及形式 2.1 燃烧过程 2.2 燃烧形式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关说明
课堂讲授
课外学习指导及作业
教学后记(讲课后的体会,应手书)
教学内容要点
1.爆炸冲击波及破坏 (1)爆炸冲击波 (2)冲击波破坏 (3)冲击波超压的计算 ① TNT 当量法 ② TNO 多能法
2.爆炸抛射物的破坏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关说明
课堂讲授
课外学习指导及作业
学时数 2
教学后记(讲课后的体会,应手书)
时 间:
南京工业大学教案
第 11 周
授课日期
教学要求
掌握:爆炸性物质的分类,爆炸危险环境的划分 熟悉:禁火区动火的基本要求 了解:防爆电气的类型
1.层流预混气中正常火焰传播速度 (1)传播机理 ① 火焰前沿的概念 ② 火焰前沿的特点 ③ 火焰传播机理 (2)层流火焰传播速度—马兰特简化分析 ① 物理模型 ② 火焰传播速度 (3)物理化学参数对层流火焰传播速度的影响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关说明
课堂讲授
课外学习指导及作业
教学后记(讲课后的体会,应手书)
教学内容要点
1. 燃烧 1.1 人类对燃烧的认识过程 1.2 燃烧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1.3 燃烧概述
2. 爆炸 2.1 爆炸概述 2.2 燃烧与爆炸的区别 2.3 爆炸的分类 2.4 基本概念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关说明
课堂讲授
课外学习指导及作业
学时数 2
教学后记(讲课后的体会,应手书)
时 间:
南京工业大学教案
教学内容要点
1.明火及高温表面 2.摩擦与冲击 3.绝热压缩 4.电气火花 (1) 电气火花种类 (2) 爆炸性物质的分类 (3) 爆炸危险环境的分区 (4) 防爆电气设备的分类 (5) 防爆标志及选型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关说明
课堂讲授
课外学习指导及作业
学时数 2
教学后记(讲课后的体会,应手书)
时 间:
课堂讲授
课外学习指导及作业
学时数 2
教学后记(讲课后的体会,应手书)
时 间:
南京工业大学教案
第7周
授课日期
教学要求
掌握: 熟悉:链锁自燃的着火条件;着火感应期的确定 了解:“着火半岛”现象;链锁自燃理论解释“着火半岛”现象
教学内容要点
1.链锁自燃 (1)着火条件 (2)感应期的确定
2.着火半岛现象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关说明
课堂讲授
课外学习指导及作业
学时数 2
教学后记(讲课后的体会,应手书)
时 间:
南京工业大学教案
第6周
授课日期
学时数 2
教学要求
掌握:木材燃烧的过程;阴燃的结构、阴燃的发生条件以及阴燃向有焰燃烧的转变 过程 熟悉:阴燃与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之间的区别;谢苗诺夫热自燃理论基本假设 了解:影响阴燃传播速度的因素;谢苗诺夫热自燃理论的适用范围
南京工业大学教案
第 11 周
授课日期
教学要求
掌握:静电电压及放电能量的计算 熟悉:影响静电积聚的因素;流动电流的概念及计算 了解:静电的产生及积聚 教学内容要点
1.静电的产生 2.静电的积聚极其影响 (1) 静电的积聚 (2) 影响因素 3.静电放电 4.流动电流 5.静电电压差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关说明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关说明
课堂讲授
课外学习指导及作业
学时数 2
教学后记(讲课后的体会,应手书)
时 间:
南京工业大学教案
第4周
授课日期
学时数 2
教学要求
掌握:火焰的传播机理(热理论、扩散理论) 熟悉:前沿的概念,火焰前沿的特点;影响层流火焰传播速度大小的物理化学参数 了解:层流火焰传播速度的数学模型
教学内容要点
课堂讲授
课外学习指导及作业
教学后记(讲课后的体会,应手书)
学时数 2
时 间:
南京工业大学教案
第 12 周
授课日期
教学要求
掌握:静电电压及放电能量的计算;静电的控制措施 熟悉:静电的危害 了解:
教学内容要点
1.电荷平衡 2.静电的危害 3.静电的控制
(1)从工艺上控制静电产生 (2)泄漏导走静电 (3)采用中和电荷的方法 (4)人体防静电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关说明
课堂讲授
课外学习指导及作业
教学后记(讲课后的体会,应手书)
学时数 2
时 间:
南京工业大学教案
第 12 周
授课日期
教学要求
掌握:惰化循环次数及氮气使用量的计算 熟悉:惰化的方法 了解:
教学内容要点
1.真空惰化 2.压力惰化 3.压力—真空联合惰化 4.使用不纯的氮气进行真空和压力惰化 5.吹扫惰化 6.虹吸惰化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关说明
课堂讲授
课外学习指导及作业
学时数 2
教学后记(讲课后的体会,应手书)
时 间:
南京工业大学教案
第 13 周
授课日期
教学要求
掌握:可燃性图表的绘制方法;可燃性区域的估算方法 熟悉: 了解:
教学内容要点
1.可燃性图表概述 2.图表中点、线、面的绘制 3.可燃性区域的估算
学时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