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爱上数学》读后感精选3篇(一)奇妙的数学————读《爱上数学》有感数学应该是好玩的有趣的。
《爱上数学—在游戏中与数学相遇》把枯燥的数学变成可以演奏的活力乐章,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数学,使数学学习变得其乐无穷,真的很奇妙。
新课程将数学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过去数学对知识与技能关注较多,也注意到了过程与方法,但大都忽略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在教学中,通过创设一些情景,一方面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在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与合作交流,在操作中研究,在相互合作中感悟,能使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我在教学《有趣的拼搭》时,学生很感兴趣,很喜欢这种课,觉得很好玩。
通过教学我发现要想让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学好数学要做到以下几点:1.让数学变成好玩的,有意思的。
为什么学生喜欢这节活动课,因为这节课直观形象,滚一滚,堆一堆,摸一摸,搭一搭,数一数,像玩游戏一样,有趣好玩。
所以,数学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数形结合,用动画片中的人物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中的数学等就是让数学变得好玩一点,学生积极性才高。
数学教学应该向语文课学习,让学生能感知数的灵动,让数学教学变得丰富多彩。
2.数学要多让学生操作。
数学教学中,尽量让学生多操作,多动手。
学生在操作中感受会更深。
滚一滚,如果要对低年级的学生说是很难说清楚的,但学生动手滚一下,不言自明。
包括数学教学中常用的剪一剪,折一折,画一画,比一比,就是让学生多操作。
3.要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
有人说感觉器官用的越多,记得就会更牢固。
这节课让学生动手操作,用手去摸,动手去堆,用眼睛观察,调动了学生的多种器官。
4.了解学生,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数学。
低年级学生在用语言表达数学问题时,有时候不太准确,这时候就不要强求学生记住一些难以理解的词语,可以等一等,现阶段只要让学生有所感知就行了。
如平面,曲面等。
5.放手让学生讨论。
不要小看这些小孩子,他们思维活跃,想法多样,只要你给他们一个舞台,他们就会精彩演绎。
在搭一搭这个活动中,我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可以搭出哪些物体,学生搭出了很多新奇的造型,我都给与了肯定和表扬。
有一个题目是:和7相邻的是哪两个数字。
这里面有”相邻”两个字对低年级学生,我就试着问学生:你知道什么是相邻吗?有的学生说是邻居,我说很好,就是这个意思。
那什么是邻居呢,学生说,是靠近的。
那靠近7的两个数是几呢,是6和8。
这样联系生活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更容易理解什么是相邻。
后来,有一个学生说就像我们的两只耳朵,话也许不太准确但很形象。
还有一个题目是:8前面一个数字是几,后面一个数字是几。
有部分学生分不清前后,我就联系排队,是从低到高排,个子矮的在前个子高的在后。
那么,8前面一个数就是比8小1的数,8后面就是比8大1的数。
这样联系学生生活所见到的理解起来就更容易了。
所以,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我多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用学生自己的富有生活化的形象化的语言来表达,学生容易理解与接受,效果较好。
还有在教授分与和的时候,多用生活中的常见的水果来分,或者用圆圈来表示,用形象的东西学生好理解。
教授加法时,开始用小棒或画圆圈来帮助计算,效果较好。
学生喜欢有趣的形象的好玩的,所以教师要动点脑筋适合学生的口味,就像做菜一样,要做学生爱吃的菜。
低年级学生学数学就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从购买文具到超市购物,从游戏到故事,让学生感觉数学是生活的需要,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要用到数学,数学也是好玩的。
还有一年级学生虽然小,但他也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有自己的经验。
有一个“5+7”的故事很有意思。
一般我们教学生计算5+7,要么拆5,要么拆7,用凑十法计算。
故事中有一个学生,把5分成2和3,把7分成4和3,2,加4是6,3加3是6,6加6是12,所以5+7=12。
这种算法常理看,有点复杂,但学生可能对6+6=12很熟悉,采取这种独到的解法。
这种类似的例子在我们教学中是有的。
教师往往告诉学生一种自认为简单的方法,但学生不会或不认为简单,练习中还是用自己的方法解题。
针对一题多解的题目,教师先不要定性的说哪一种解法好,把学生的各种解法展示出来,让学生自己感受评判。
不要固定一种教师自认为好的方法。
条条大路通罗马,学生不管采取哪种方法做对就行,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有一次听校内公开课《认识分米、毫米》,对低年级的教学感受很深。
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活动的时候又容易乱停不下来,所以很能考验教者的课堂驾驭能力。
老师首先是课前口算训练,这是我们学校的传统,这次口算训练教师进行了创新,采用口算接龙夺小旗,学生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争先恐后的抢答。
在新授时,采用小淘气的日记,用故事贯穿整节课。
学生喜欢听故事,而故事中又出现了可笑的事情:床2厘米,牙刷1厘米等,学生看到笑倒一片,然后让学生指出应该使用什么单位,然后展开对分米和毫米的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还联系生活,找出周围一分米长的物体,量一量,比一比,感受长度。
另外,教师的语言、教态、情绪等对教学也有很大影响。
有时一个幽默,一个故意的错误,一个微笑,都会对整节课起到调节的作用。
正像做饭一样,同样食材,经过精心搭配和调制,品相好,能勾起吃的欲望。
学习也一样,首先让学生有兴趣学。
小学生这个年龄喜欢故事、游戏、比赛等有趣的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针对性的教学。
所以,教师对数学教学除了专业知识外还要花点心思动点脑筋,在课堂组织管理和形式上下点功夫,从学生特点出发,关注学生课堂上的学习,让数学教学变得有趣一点好玩一点,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数学教学应该充满乐趣。
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一些数学史料,通过各种形式渗透数学文化教育的理念,让数学活起来,让数学变得生机勃勃、有血有肉,让数学教学充满人性的光辉。
(二)读《爱上数学》有感暑假,有幸拜读了丹麦作者亨宁.安德森的《爱上数学》一书,感受颇深。
这本书对我触动很大,原来添加游戏的课堂是如此的生动、有趣、对孩子们有着无限的吸引力。
尤其是这本书让我对我们的数学课堂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爱上数学》描述了华德福学校(也称斯坦纳学校)教授数学的特殊方式,从方方面面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游戏和绘图学习数学。
这些游戏满足了孩子对身体活动的渴求,也满足了他们对数字世界的好奇心。
书中精彩的游戏与活动,让孩子和老师及家长发现数学教育并不是枯燥的定理和公式,数学可以在游戏中学习,数学可以像跳动的音符一样印刻进孩子心里,在活动和游戏中掌握数学美丽的韵律与节奏,爱上数学并不难。
书中重点探讨了数学教学中哪些可以通过身体动作展开的部分,通过这些教学去满足孩子们的需要,即在所做的一切事情中体验心灵的特质。
笔者将乘法表与音乐中的节拍相结合创造出乘法游戏,让孩子们站成一圈,把右手伸到圈外,一个跑数人绕圈子走,一边拍那伸出的手一遍说几的乘法表,每当说出这个数的倍数,他就暂停一下,而与他拍手的孩子则蹲下。
其余孩子形成一个合唱团,边拍边唱出几的乘法表。
孩子们天性都是爱玩的,这样的游戏与数学知识结合让孩子们真正体会了玩中学学中玩的乐趣,使孩子在富有韵律的活动中掌握乘法口诀。
华德福教育讲究心、脑、手的协调,书中有一章讲多边形的认识,启发很大:画一个圆,在上面放上5个坚果,再连线,可以一个点接一点的连,也可以一个点隔一个连一个.画完了,再加一个坚果,还是平均分,再次连线…。
在连线的过程中感受单数和双数的区别.感受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的区别,发现图形的神奇.读完这本书,感觉嘭的一声,一个趣味数学世界的大门向我打开了,全新的理念与感受充斥全身,有感动得想要落泪的欲望。
我希望在我的教学中也要尝试让数学与游戏相遇,让数的音符跳起来,谱出收获的乐章。
但真正去做是不容易的。
我们很善于制定理想,也很会讲道理,却常常不能够把道理付诸实践。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实际操作中,我们遇到的就是这种情况。
什么时候能让每间教室都有宽敞的空间,让每个孩子都有充裕的时间全身心的投入到这样的数学游戏中,将是孩子们的福音。
《爱上数学》不仅写给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师,也写给需要在校外带领孩子做游戏的其他人士。
有特殊需要孩子的父母和教师会在本书中发现许多有用的建议。
数学课堂向来给人的感觉是枯燥无味的,充斥了一个个的数字、一条条的公式、一个个的定理。
无论是我们上学的那个年代,还是如今我们的学生中,都有着一大批谈到数学就要头疼的人。
他们觉得上数学课就是一种煎熬。
作为一个数学老师,我也是非常苦恼。
我总是在想如何才能让孩子们爱上数学呢?如何才能让孩子们带着一种愉悦的、舒畅的、好奇的心情走进数学课呢?所以当我看到《爱上数学》这本书时,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我在想,如果我们把数学课上成一节节生动有趣的活动课、游戏课,那么让我们的孩子们爱上数学、并实现高效课堂还是问题吗?是的,游戏总是能够吸引孩子的眼球。
也可以让学生在精神上和情感上参与到我们的课堂中,并且会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降低学生的焦虑和紧张情绪。
同时也可以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做一个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
自始至终,我一直认为我们的课堂应该是生动的、活泼的、动态的、互动的、高效的。
我们的课堂应是一节师生互动的活动。
应让活动变成学生思考和判断的阵地,因为活动更容易吸引学生。
学生在活动中更愿意为知识的学习而付出更多的精力。
不管是有意的付出,还是无意的付出,最终都将转化为一种知识储存在他们的脑海里。
因活动而产生的知识也必将是活泼的、动态的、让人记忆深刻的。
久而久之,相似的课堂、类似的活动频繁出现,无形之中让学生慢慢感受到了知识的迁移和联系,慢慢升华成了一种种数学思想、数学思路、数学方法,而不是简单的、易望的数学信息.《爱上数学》为我们的数学课堂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正是这样一本书,为我们的游戏课堂的设想提供了具体的方案,并引发我们去思考、去探索更多的游戏。
如果真正的把游戏加入到我们的数学课堂中,那必将在我们的复兴学校数学教育上取得巨大的突破。
紧紧地握住这把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金钥匙,让更多的游戏添加到我们的课堂。
当数学不再枯燥无味,当数学变得生动有趣。
我们的学生会爱上我们的数学课堂,并会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三)浅谈在“读、写、画”中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读《爱上数学》有感翻开《爱上数学》一书,漫步其中,就似一场场对话,引你与之共鸣、与之共思。
书中每一个篇目都是作者以实践为发端,“深入浅出”地把小学数学教学如何适应孩子的需要,触动孩子的心灵的某一个内容“谈”出来。
相对而言,我好象更能适应“谈”这样的一种表达方式,“谈着谈着”,更易走进去,与之对话。
张奠宙先生曾说过“数学教育,自然是以‘数学’内容为核心。